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曼施坦因-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帅雷德尔提请元首注意,英国皇家空军正对威廉港、汉堡和基尔等德国的主要海
军基地进行破坏性轰炸。
    7月16日,希特勒作出了决定,发出了“关于准备在英国登陆作战的第16号指令”。
翌日,德国陆军总司令部部署了执行“海狮计划”的部队,并且命令13个精锐的师
开到海峡沿岸的出击地点,以便作为头一批登陆部队。同一天,陆军总部的参谋人
员完成了在英国南部海岸广阔的前线登陆的详细计划。
    7月19日,曼施坦因以及所有的高级将领都被召往柏林,去参加德国国会的开会
典礼。希特勒在典礼上正式宣布西线战役已经结束,同时为了表示国家对军人的感
谢起见,给了一部分高级军官以极高的荣誉。
    7月25日,曼施坦因获得骑士十字勋章。
    希特勒还任命了12个陆军元帅和一位海军元帅。曼施坦因为,一次授予这么多
的元帅,未免太多了一点,而元帅多了,自然使元帅的威望贬值。过去在德国授予
元帅是一种军人的极高荣誉,只有威廉二世任命过几位元帅。这些元帅必须亲冒矢
石,立有极大战功,才能获得此项军衔。在波兰战役之后,陆军总司令与南、北两
位集团军总司令是有条件获得元帅军衔的,但元首并没有给他们。现在他却制造了
一打元帅。空军部的副部长也被破例提升为元帅,他的组织功绩固然是功不可没,
但却不足以与陆军总司令相提并论。
    曼施坦因所指的这位空军部副部长,就是米尔希空军元帅。在德军元帅中他是
非常特殊的一位。他的工作仅限于空军的组织和其他事物,而没有直接上战场指挥,
只是由于戈林对他的特别器重,才由此发迹。
    米尔希1892年出生于威廉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担任过驱逐机队队长,是戈
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友。航空部组建的时候,戈林把他拉进来,任命他为副
部长,从此米尔希步步高升。1933年他还是个上校,一年之后就晋升为中将,1936
年晋升为航空兵将军,两年之后晋升为上将,1939年被任命为空军总监,对法战役
之后,希特勒又擢升他为元帅,此举遭到了陆军高级将领的非议。
    果然,在后来的对英空战中,德国空军暴露出很大的缺陷,空军使用权属于戈
林和米尔希,不受陆军总部的调动,而他们指挥的空军不能适应整个战场战局的要
求。此外,陆军与空军之间常常发生摩擦,米尔希把陆军看成是“一帮落伍和守旧
分子的收容所”。
    戈林和米尔希故步自封,拒绝接受改进空军的计划,结果在空战中被英军打败,
把制空权拱手相让英国。
    曼施坦因还不满元首把戈林升到“帝国大元帅”这一头衔。这一头衔凌驾于陆、
海两军总司令之上,简直是狂妄之极。元首还授予了戈林铁十字勋章中的最高一级
——大十字勋章,这也是唯一的一枚。这样做就使得陆军脸上无光,故意贬低了陆
军总司令勃劳希契。
    授予12位元帅军衔的仪式结束之后,曼施坦因也得知了第38军的新任务,它们
将移驻法国西北部的海岸上,准备入侵英国。他的军仍然下辖三个师,驻扎在李托
奎特,这里靠近包罗根的海滨胜地,有许多英国人在这里建有美丽的别墅。
    曼施坦因的军部设在海滨的一家极为豪华的大旅馆内,而他本人和几个机要人
员则是住在另一个较小的别墅之内。这个别墅属于一个法国船主,他本人已经逃走,
留下管家照料这里的一切。
    “海狮作战计划”中规定,曼施坦因所指挥的第38军预定在9月24日的第一攻击
波中渡海。没想到这一驻就是半年。
    这里成为法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也不是浪得虚名,温暖的大西洋暖流带来了足
够的热量,使得游人在这里的海滨在11月中旬还能洗海水澡。38军军部的军官们自
然不会放过这一得天独厚的大自然恩赐,把每天洗海水澡当成一件乐事,直到有一
次,英吉利海峡涨了大潮,他们几乎被海浪卷走而葬身鱼腹,这才罢了。
    这倒使曼施坦因想起了一件事:近26英尺大的潮位落差,对渡海攻击英国也是
极为不利的。渡海作战,德国缺乏足够的工具,现造也来不及,只好改造莱茵河上
和易北河上的民用驳船权以充数,甚至摩托艇和小拖船也不放过。在风平浪静的环
境中,德国陆军的登陆部队还可以适应,一旦遇到大风浪,连上下船都困难。
    德军担负渡海作战任务的部队,以占领军的身分驻在如此美丽的地方,有丰富
的物质享受,很可能会滋生畏战的情绪,而且军纪也成了使曼施坦因头痛的一个大
课题。曼施坦因不得不把部队拉出去,找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让士兵们每天在沙
滩上训练,并告诉士兵们,这里与计划中的登陆地点地形相似。而陆军的士兵们原
本就对上船下船这一套不太熟悉,学起来自然也有兴趣。渡海作战,对以陆军立国
的德国陆军来说,确实还是一个陌生的课题。
    在法国海岸准备发动对英国入侵的这半年之内,曼施坦因也仔细研究了对英国
作战的种种细节。
    在曼施坦因看来,假如无法使英德之间获得谅解,则德国必须尝试用武力来消
灭英国,这是一个悲剧。按照元首的为人,他是愿意避免与英国之间的生死决斗的,
他的真正目标是东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德英两国就能避免战争。通过元首在德国国
会中发表的空有气势的讲话中可以看出,元首此时是因胜而骄,对胜利已经具有狂
热的信心。所以即使英国同意和谈,他是否愿意接受一个以理智为基础的和约是颇
有疑问的。最重要的是,由于他在捷克事件上食言而肥,在世人面前已无信用可言,
即令他愿意签订和平协定,恐怕也不会有人再相信他了。
    丘吉尔的入主内阁,也使德国求和的希望渺茫。他这个人具有过分的战士气质,
他心目中最注意的问题就是战斗和最后的胜利。以丘吉尔的个性为代表的英国民族
性,多半会采取战争而不是和谈的方式来回答趾高气扬的元首,英国人的韧性是很
可钦佩的,一旦他们投入战斗之后,不管当前的情况是如何的艰险,他们都可能打
到见出分晓。这一点曼施坦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已经充分领教了。
    曼施坦因实在是不理解英国人,认为他们只知道痛恨希特勒的纳粹政权和所谓
的“普鲁士军国主义”,却忽视了布尔什维克政治制度对西方现有的社会制度更具
破坏性,对欧洲的威胁也更大。如果英国此时与德国妥协,相信过不了多久,德国
和苏联的这两个极权国家就会相互火并。这必定是一个两虎相争的局面,结果是两
者必将都会被削弱,盎格鲁一撒克逊民族到那时就可以坐收渔人之利,从而变成世
界的主宰者。所以,德国与英国的交战;不仅对于双方人民而言是不幸的,而且对
整个欧洲而言也是一个悲剧。其实,即使意识到这一点,英国人还是要与德国人作
战,因为英国人在制定对外政策时,还受一条无形的规则所左右,这就是必须符合
欧洲力量的平衡,德国太强大了,在英国人的潜意识中是不能容忍的。
    没有任何机构获得草拟对英战争计划的授权,人们只好听命于希特勒的直觉,
一些人是甘心情愿,如戈林和凯特尔;一些人则是沉默的接受,如陆军总司令勃劳
希契和海军元帅雷德尔。由于事先没有一个对英国作战的战争计划,所以准备工作
花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错过了利用英国弱点的最佳时机。
    曼施坦因认为,如果与英国的战争不可避免,那么可采用上、中、下三策,上
策是切断英国的海上补给线,迫使其不战而降。此时德国已经完全拥有了挪威、荷
兰、兵力和法国的海岸,可以用来当作空中和潜艇战的基地。中策是与英国争夺地
中海生死线,地中海对于大不列颠帝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点元首和参谋总部都
不能跳出“大陆式”的思维模式,不曾意识到。
    地中海的丧失将是对英国的一个沉重的打击,它依赖于印度和近东的粮食和石
油,但英国人丧失了地中海之后,会不会就放弃了战斗呢?英国人还会绕道好望角
与中东和近东取得联系!有效的封锁来自从空中和海上严密封锁英伦三岛,这又回
到了第一种解决办法上了。德国如果把兵力都用于地中海方向,则足以促使苏联在
东北方面提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