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吾国与吾民-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类文明变迁得那么厉害;致使地位这样东西;不是普通人人所能有;亦非普通人人所能享。吾们的变迁已如此厉害;致一个人倘能享有一亩经整治的草地;在其中央;他得以掘一口五尺见方的小池;养数尾金鱼;还堆一座假山;它的高度让蚂蚁费了五分钟才爬到顶;则他将不胜自喜。这样一来;全部变换了吾们对于家宅的概念。从此不复有饲育家禽的场地;不复有井;也没有空隙的场地可让小孩子捉蟋蟀致高兴地弄脏了衣服。反之;吾们的家宅实质地变得像鸽棚一样;美其名曰公寓;其所有者为电铃、电键、衣橱、橡皮垫子、钥孔、电线、警铃;这些东西的混合;吾们称之为家宅。没有顶阁;没有尘埃;也没有蜘蛛网;吾们对于家宅的曲解的理想;程度真是不差;故有些欧美人方自傲其所睡的床榻原来白昼是一支沙发。他们拿来夸示于亲友;于现代的工艺智识又惊又佩。现代的精神的家宅亦经散裂了;因为实质的家宅已经消失;萨贝尔(EdwardSapir)盖已这样说过。人们迁入了公寓的三间一组的小房间仍不解何以总拦不住小孩子们好好住在家里。
  通常住在乡村里的中国贫苦民众;他们所有的自己的住所比之纽约的大学教授所有者为大。可是中国人也有住在城市里的;不能人人都有宽大的花园。艺术存在于怎样尽量利用一人之所有而仍能容许人类想像力的活动以打破空洞墙壁的单调。《浮生六记》作者沈复(十八世纪中叶)在这本优美的小册子里替我们计划出怎样一个穷书生也可以想法布置一个美丽的居宅;这反映出中国文化的主要精神。从中国建筑的非规律的原理;吾们以人类奥妙的想像力发展一种隐藏奇特的原理;它可以实现于富贵人家的别墅;也可以实现于贫寒书生的居室。《浮生六记》中便有这个原理的重要记述。依照了他的计划;据这位作者所说;可以使一个寒儒的居室布置得充分美观。这个原理有一个公式可表示出来;叫做“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且看沈复怎样说:
  若夫园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围曲折四字;又不在地广石多;徒烦工费。或掘地堆土成山;间以块石;杂以花草;篱用梅编;墙以藤引;则无山而成山矣。大中见小者;散漫处植易长之竹;编易茂之梅以屏之。小中见大者;窄院之墙;宜凹凸其形;饰以绿色;引以藤蔓;嵌大石凿字作碑记形;推窗如临石壁;便觉峻峭无穷。虚中有实者;或山穷水尽处;一折而豁然开朗;或轩阁设厨处;一开而可通别院。实中有虚者;开门于不通之院;映以竹石;如有实无也;设矮栏于墙头;如上有月台而实虚也。贫士屋少人多;当仿吾乡太平船后梢之位置;再加转移其间;台级为床;前后借凑;可作三榻;间以板而裱以纸;则前后上下皆越绝。譬之如行长路;即不觉其窄矣。余夫妇寓侨扬州时;曾仿此法;房仅两椽;上下卧房;厨灶客座;皆越绝;而绰然有余。芸曾笑曰:“位置虽精;终非富贵家气象也。”是诚然与!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让吾们往下读一段;看这两个天真的人物;一个是穷秀才;一个是他的聪明的爱妻;看他们怎样在贫愁的生活中享乐最后一点幸福;却尚恐为造物所妒;致不克永享此幸福。
  余扫墓山中;检有峦纹可观之石;归与芸商曰:“用油灰叠宣州石于白石盆;取色匀也。本山黄石虽古朴;亦用油灰;则黄白相间;凿痕毕露;将奈何?”芸曰:“择石之顽劣者;捣末于灰痕处;乘湿糁之;干或色同也。”乃如其言;用宜兴窑长方盆;叠起一峰;偏于左而凸于右;背作横方纹;如云林石法;巉岩凹凸;若临江石矶状。虚一角;用河泥种千瓣白萍;石上植茑萝——俗呼云松;经营数日乃成。至深秋;茑萝蔓延满山;如藤罗之垂石壁;花开正红色;白萍亦透水大放;红白相间;神游其中;如登蓬岛;置之檐下;与芸品题:此处宜设水阁;此处宜立茅亭;此处宜凿六字曰:“落花流水之间”。此可以居;此可以钓;此可以眺;胸中邱壑;若将移居者然。一夕;猫奴争食;自檐而堕;连盆与架;顷刻碎之。余叹曰:“即此小经营;尚干造物忌耶?”两人不禁泪落。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私人居宅与公共建筑物的区别;即在吾人所与之接近的感情与吾们为它所费的时间与心思。家宅的设计与室内装饰;不是吾们所能全然从建筑师购买而得;也不能从百货大公司购买而得;只有当心绪十分闲适;胸中自有温情蜜意的存在时;居家的生活;才会成为一种艺术和乐趣。沈复和李笠翁二人;大家都具有温情蜜意;不忽略生活中的细小琐节;告诉我们许多巧妙方法;怎样栽培花草;怎样装配盆景;怎样利用庭院;怎样熏陶粉泽;又告诉我们各色各样别出心裁的设计:窗棂之布置;使推窗一望;宏丽美景尽收眼底;宛如身入画中;画轴之悬挂;椅桌之陈设;务期清雅;李笠翁又发明一种暖椅之制;使下面烘以炭盆;俾在冬令保其肢体的温暖。至于内部装饰的一切详细当为篇幅所限;不容毕叙;但可总说一句;一切庭院书斋;瓶花陈设;总以简雅为基本标准。许多文人的书斋;面前总有一个清雅的小院子;它充满着幽静的气氛。在这个小院子的中央;矗立着一二块嶙峋有致的假山石;满布着波浪形的纹理;或则几块古怪的木根;形如山石;叫做木假山;旁边挤生一簇细竹;它们的线条是那么精致可爱;假设墙壁上的窗眼是开成扇形的;它的框子用瓦管做成竹竿的形式;暗示着外边是一个农村的世界。




二居室与庭园(2)



  出奇制胜主义如沈复替贫士狭隘居室所拟的画策;也可以拿来应用之富贵人家的花园设计。倘用英文的garden一字来译中文的“园”字;那不啻赋予以误解的意义。因为garden所给人的印象;是一片草地;和各种各样的花;它的形式总是太呆板;大整齐;不适合中国人的趣味。中文的“园”字给人的印象;第一是一个辽广的风景;它的人工的优美;其部位的恰当;或许超过天然的风景;但仍保持着天然的面目;也有树;也有山;也有川、桥;划子、茶畦、草木和花卉。分布在这个天然景色中;有人们的建筑物;桥亭台榭;曲廊假山;那些建筑物在流线型的屋顶那样完美地融合于风景;彼此混成一体。没有平整的篱栅;没有圆形或圆锥形的树木;没有挺直的路径——没有这一切形式;这一切使凡尔赛弄成那么笨拙;叫中国人看不上眼。在中国花园里;随时随地吾们所看到的是弯曲、参差、掩藏、暗示。
  没有一所中国的大住宅的建筑式样容许外边人从大门看出屋前绵长的车道;因为这样将违反掩隐的原则。对准大门;吾们或许看见一方小的庭院;或许是一座假山;一些不使人想起其内部庞大的地位;把一个人逐步逐步的引导至更新颖更宏丽的景色;不断地现出新奇而别出心裁的意匠。因为吾们要由小以见大;由大以见小。很少能一览而得一鸟瞰全景;倘一览而尽全景;便没有含蓄供人想像。中国花园的特点为其精密的错综点缀之设计;这种错综的特性才引起“莫穷底蕴”的感觉;尚令人想像他的园景大过于他的实际。
  至于饱学而富裕的文人;当其计划自己的花园时;有些意境近乎宗教的热情和祠神的虔诚。祁彪佳(一六○二——一六四五)的记述很有趣的表现这个精神:
  卜筑之初;仅欲三五楹而止;客有指点之音;某可亭;某可榭;予听之漠然;以为意不及此。及于徘徊数回;不觉向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无者。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以故兴愈鼓;趣亦愈浓;朝而出;暮而归。偶有家冗;皆于烛下了之。枕上望晨光乍吐;即呼奚奴驾舟;三里之遥;恨不促之于跬步;祈寒盛暑;体栗汗浃;不以为苦;虽遇大风雨;舟未尝一日不出。摸索床头金尽;略有懊丧意。及于抵山盘旋;则购石庀材;犹怪其少。以故两年以来;囊中如洗。予亦病而愈;愈而复病;此开园之痴癖也。
  园尽有山之三面;其下平田十余亩;水石半之;室庐与花木半之。为堂者二;为亭者三;为廊者四;为台与阁者二;为堤者三。其他轩与斋类;而幽敞各极其致;居与庵类;而纡广不一其形;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其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委折波漏;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如良医之治病;攻补互投;如良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