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玄机可透露 作者: 曾鹏宇-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问题的根源在这里! 
        3 
        郑直拿出我花了几天时间整理出的采访笔录,对青岛说:“在仔细对比了记者的采访和见报稿子后,我们认为这篇稿子尽管在‘约见’一词的使用上值得斟酌,但是在内容上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反映的都是客观事实,某些中国世界遗产项目的保护不力一直被媒体批评,而在发表木卡拉先生意见的同时,我们也特别注意没有遗漏‘个人认为’这四个字。我们发表这篇稿子只是想让读者知道UNESCO  对此事的一个基本态度,这是媒体的义务。” 
        等郑直唱完白脸,该我唱红脸了。我一上去就说“约见”一词使用的确不妥,虽然有“预约会见”的意思,但是还是会带来歧义,所以我非常认真、诚挚的道歉。后来青岛先生并没在这个问题上再发表看法。 

        然后我说,我们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使得你们认为《北京青年报》发表你们的观点有问题,但实际上在这件事情上普通的中国百姓的反应是非常好的,认为UNESCO  的反应非常冷静和值得赞赏。这时在一旁翻译的小裴忍不住停下来,对青岛和木卡拉说:“对啊,那天有很多我们的朋友打电话过来,觉得UNESCO  这样的表态很棒、很及时。” 
        会谈到了后来,气氛一点一点在改变,甚至到我们双方都觉得非常融洽的地步,这虽在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 
        青岛先生还说,UNESCO  方面已经注意到中国世界遗产项目保护上的不足,准备联合全国28个项目一起结成经验共享的保护网络,希望我们能做报道;此外当年7月在苏州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后因非典易地举行,苏州获下届举办权)也可以邀请我们参加。这两件事情实际上都是很好的新闻,以致我跟郑直走出对方办公大楼时,都有种“因祸得福”的感觉。 

        轻松的感觉没有持续多久,中午回到报社,下午就得知某局将一份措辞严厉的传真发给了报社。开始我还以为这传真是在我们会面前发的,后来从传真上的时间推算,居然就是会谈之后发的。至于发传真的用意,我们推测是本来某局以为UNESCO  方面会和我们吵个不亦乐乎,没想到结局却是另外一个样子,显然我们与UNESCO 达成谅解并不是他们想看见的,所以…… 
        不过还好,听了事情的经过,心知肚明的领导也就把这事抛在了一边。 
        我却有些不服气,本来很好的一件新闻,最后却成了一场游戏。一旦官场上的东西加进来,事情就会陡然丑陋很多。结果呢,该喧嚣的还是喧嚣,该出事的还是出事,真是可笑。 

      (全文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