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房子-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幽默的动作。她是北京人,讲一口漂亮的普通话,很好听。宁子爸爸不多言语,只是到厅房
和亦琼点了一下头,就到卧房去静静看自己的书了。

    宁子家就两姊妹,姐姐在黄花园41中上高中,她比宁子沉静,说话轻言细语的,音调
很低,但是很柔和,举止很斯文,待人特别善良。其实这一家人都是很善良的,也许这是一
个知识分子家庭和一个工人家庭日后建立起两家友谊的一个契合点。

    星期天,宁子妈妈包饺子请亦琼在她家吃饭,另外备了一碟皮蛋、一碟香肠、一碟凉拌
黄瓜、一罐海带鸭子汤。饺子是韭菜肉馅,里面还有虾仁。亦琼家吃东西没这么细致讲究的
,她家用大碗装菜,是不用碟的,也没有那么多花样,也不象那样量少,喝汤是一定要放盐
的。

    这是亦琼长到14岁,第一次到别人家吃饭。她看宁子他们吃得那样慢,那样少,口味
那样淡,真是很惊奇。难怪宁子说话那样软软的,宁子姐姐说话那样轻轻的,那是没吃饱,
盐放少了呀,哪来的力气?!

    主人家都那样的吃法,亦琼也不好意思多吃快吃了。要不是宁子妈妈给她用一个盘子专
门盛了一盘饺子,那顿饭她肯定是要饿着肚子回家的。

    亦琼和宁子交朋友,她觉得自己身上一些很粗糙的东西,被柔化了。宁子妈妈见她打赤
脚,就说,都是大姑娘了,打赤脚上学不好。亦琼一下子脸红了,觉得自己真的是大姑娘了
,不应该再打赤脚了。以后到宁子家,她总要记住把鞋穿好,衣服穿干净。宁子妈妈也常常
敲打宁子,希望她能够象亦琼那样多一点吃苦耐劳,刚强和自立。这是一个工人孩子和知识
分子孩子各自在向对方靠半步,要取一个中间值,成就一个新人。

    亦琼和宁子同了一学期学,就爆发文化革命了。有一天,宁子到亦琼家来,见了亦琼就
哭起来。亦琼连问怎么啦,怎么啦?宁子说她的父母都因历史问题挨批斗了。她的母亲是天
津一个大资本家的女儿,抗战时她从北京的家跑出来,到大后方重庆上大学,以后就留在这
里了。她的父亲因为解放前在国民党陪都读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和证婚人都是蒋经国,他的
同学在台湾做行政院长,因而他成了特务嫌疑。文化革命把他们都挖出来了。

    宁子说,我过去一点不知道这些,我该怎么办呀?我想和父母断绝关系,划清界限。

    亦琼听宁子讲她的父母,着实吓了一跳。她没想到她眼前站的宁子,是一个跟国民党蒋
家王朝有关系的人。蒋介石从来都是共产党的敌人,也是中国人民的敌人,宁子的爸妈竟跟
国民党的最高层集团有关系,这可是不得了!

    她想着这些,心里咚咚直跳。宁子见亦琼不开腔,哭得更厉害了。她说,我知道问题很
严重,我愿意划清界限,我真的一点不知道呀。我家也没有和台湾联系的发报机什么的。我
爸从来都是教育我们要听党的话,我真不敢相信他是特务。

    亦琼没想到宁子家庭这么复杂。她家就简单得很,父亲在机修厂,从解放前干到解放后
,几十年连窝子都没有挪过,填起履历表来只有一行字。但她对宁子母亲的印象非常好,那
么善良,那么有修养,还那么美,不会有问题的。就是有问题,也是宁子父亲个人的事,还
得要解放了台湾才说得清楚。

    她镇静一下自己,问宁子,现在你爸妈怎么样?

    爸爸给隔离起来了,没有回家,妈在停职检查。

    亦琼头一甩,不管那么多,“后辈不管前辈事——一辈是一辈”,不要对别人讲家里面
的事。也不要和父母断绝关系,你总是父母养的呀。别人问起你父母的事,就说不知道。我
也不知道。我们还是好朋友。

    宁子一下子破啼为笑,我不是告诉你了吗,你怎么不知道?

    亦琼耸耸肩,我没听见。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
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
、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一夜之
间,红得发紫的“革命动力”红卫兵,变成了“再教育对象”,历时十年的知青下乡运动开
始了。

    宁子姐姐在家里收拾行李,把她那些高中课本都清理出来,捆好,放在书架最下面一格
。她免不了有些惆怅。毕业考试都进行了,上大学的志愿都填了,就差那么一步,就可以迈
进大学的校门了,搞文化革命了,一切都乱了套。好在父母是搞经济工作的,不是从文的,
工作需要,父亲解除了隔离审查,回家了,母亲也恢复了工作。她象一只惊弓之鸟,对自己
,对前途都很没有信心。成天待在家里,也不出门去。过去爸妈忙工作的时候,宁子是她的
尾巴,她这个姐姐就象小母亲一样照顾妹妹。宁子对她的依恋胜过母亲。后来宁子插班,认
识了亦琼,成天跟着亦琼跑,跟姐姐也少在一起了。宁子常从亦琼那里带回些小说看,坐在
马桶上都在看。她拿过来翻了,都是些外国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她看着有些心跳
,放下了,要宁子少看这些书。妈是一向叮嘱看书要有选择的,要看那些有教益的书,要学
好数理化。文学书要少看,特别是外国文学,还只是中学生,辨别能力弱,批判能力更差,
不知不觉就受影响了,学些不健康的东西。宁子不服气,怎么受影响了,人家亦琼看那么多
,没见受什么坏影响。亦琼是什么家庭,咱们是什么家庭?爸妈还有历史问题搁在那里,你
就不想想后果?搞不好就给你戴“反动”的帽子。宁子不再带书回家看了,可是她常常是半
天半天不回家,在亦琼家玩,准是在她家看书了。在那里看了才回来。这个亦琼家也是有些
自由,没人管,看什么书都没人管。那些外国文学书,有的可以看,有的对她也是不适合的
,毕竟年龄小,容易中毒。她是不看的。还是妈妈说的有道理,看书要有选择,有些书是不
适合学生看的。她看外语,复习数理化。现在马上要下乡了,数理化看了也没用了。该看什
么好呢?

    她坐在书架旁边心事重重,宁子帮她收拾东西。姐姐,你怎么啦?

    我在想,我走了,爸妈身边就你一个人了,家里都要你多照顾了。你那病残留城的事,
只是一个“缓走”,没有落实。说来你早两年得的肾炎已经好了,保不准哪天还要动员你下
乡。我们这种家庭,要你去,还敢不去?你看我干脆第一批报名了,想把你保下来。谁知保
不保得住?你有事拿不了主意,就去找亦琼商量,她看书野,人是很忠诚,很可靠的,也很
肯帮忙。你们玩得好,姐姐是知道的,这份友谊也很难得。过去姐姐说过亦琼野,要你少找
她借书看,那是怕出问题,怕给家里惹麻烦。姐姐长你几岁,看得多些,胆子也就小些,我
自己的毛病,我也是知道的。我是从这个家庭出来的,恐怕改也是改不了的了。遇上事情,
第一得找的人,还只有亦琼。那家人心直,人好,你看张妈妈多善良,多贤慧,一看就是个
心慈的人。做了咸菜、腊肉什么的,总要想着让你带些回家来,连张伯伯钓到的鱼,也要让
你提一条回来。一定记住有事找亦琼商量,她还有哥哥帮忙。她来了,我也再给她讲一讲。


    宁子点着头,好的,我会找她。家里的事你就放心好了。

    亦琼背着背卷,宁子提着洗脸盆网袋,宁子姐姐自己提着一口小皮箱,宁子妈妈手里则
拿着宁子姐姐的羊毛围巾。宁子姐姐随学校集体插队到秀山,她们一起到朝天门码头送她。
朝天门码头人山人海,重庆市第一批到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的知青今天出发
,乘大船走长江到涪陵,再换小船进乌江到彭水,换乘汽车到沿途的黔江、酉阳、秀山各个
农村。朝天门码头公路上,沿江岸竖着一根根石柱,上面用红油漆写着1、2、3、4、5
、6码头的编号。亦琼和宁子一家沿着码头正面宽大的石梯坎下到长江河滩,滩上全是大大
小小的鹅卵石,厚厚一层,白黄白黄的,象一个个石头蛋和石头饼,走在上面崴脚,摇摇晃
晃,把鹅卵石踩得叽咕叽咕响。

    鹅卵石滩上黑压压地站满了知青,背着行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