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盾文学奖]第3届荣誉奖-徐兴业金瓯缺-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痹谖髀肪暮喝耸绷⒏咔煲岬染拖蛘澈毕撞撸凑展疟樯霞窃氐氖窖⒊叽纾圃斐隼矗靡怨コ恰S捎谕踬鞯姆烙梅ǎ遣⒎潜徽庑┲匚淦鞴ハ隆>哂芯薮蟮钠苹捣朗氐牧α浚庖坏闳次蠹宜稀O衷谡澈卑阉嵌即诰埃永氩灰部吹醚酆欤绶ㄅ谥疲阉强闯晌コ堑囊揽苛α俊
不过一切事物都不可能依样画葫芦,它们在太原城下试用已见成效,到了东京城下又发生新的困难。在太原时,他们只要临时搭制一些载重量较大的桥板,就把重武器渡过护破河了,撤退时也是如此,去来十分自由。在东京城下,由于城上的守御玫击较为密集,护城河较宽,还有东京靠近黄河,土质较松,他们试渡了几次,都告失败,或则陷在城河中,或则勉强渡过后,被城上发下来的火箭火药烧成灰烬。这才发了个狠心,非要把东京四周的护城河全部填没不可。这一点大家都看清楚了,填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用重武器,连得没有军事常识的渊圣皇帝也懂得这一点。他巡行四壁时,就关照守御的大臣,将领,要防止金人填河的活动。
这一天近侍报来,东南二壁的南薰门、宣化门、曹州外门、东水门一带,金人都在填塞护城河,形势危殆。渊圣急忙起驾,带了吴革等几个将领,赶到南薰门。这时南薰门外已有三分之二的河道被金军填没,禁军大将何庆彦刚刚赶到不久,正与金军西路军大将银术可进行对攻。双方都猛发弩炮。上面的宋军要想籍炮石和箭矢之力,使填河的和掩护填河的金军站不住脚,迫他们退回去。在战场上富有经验的银术可已把多辆洞子推到河边,在它掩护下施放弩炮以杀伤城头上的守军。洞子里装满了土、稻草、麦杆、木板。士卒们都扑倒在已经填实的河道上,只等城上的一阵矢石过去,他们趁势揉进,用土填入一段新河道上,上面再铺几层稻草麦杆和木板,城上的攻势虽猛,打不退金人填河的决心。他们牺牲了不少士卒,大量的血渗入泥土中,流在冰块上,但还是节节前进,毫不气馁。眼看这一段河道都要给填没了,形势十分危险。
从展开填河与反填河的战斗以来,各壁城上的守军都打得十分英勇。金人白天不能取得进展,就利用黑夜偷偷地填。在西、北两壁防守的宋军大将姚友仲传令到处点起火把,放在铁盆里,悬到城外,察照金军的行动。一发现有情况,就先发制人,猛施炮弩,使金人的洞子没法逼进河边,多次破坏了他们的填河活动。姚友仲这个办法行之有效。后来就在四壁推行,实行分段察看。
前一夜,提举南壁守御的文官中书舍人李擢在南薰门城楼上与宾客酣饮,喝得大醉,竟在城楼上睡着,守城军士也都懈怠了,没有及时发觉城下金军的活动。及至天明,护城河已被填没一半,势成燎原。现在即使御驾亲临,也很少办法阻止它继续填河。
当下吴革和何庆彦商量了一下,形势已急,除了开城一战以外,别无他法。何庆彦立刻点齐两千名精锐,他与吴革各领一千名,开城杀出。何庆彦补过心切,他一马当先,大声呐喊,直往填河的金军冲去。银术可猝不及防,竟被他冲退数十步,在冰凌泥淖中,也有许多金军被杀。何庆彦利用金军已经填实的一段河道,趁势冲上去,把那些挤着、挨着还来不及撤回去的洞子推倒了几辆,然后整队而归。
银术可集合败卒,整队再至,忽见吴革在城下摆开阵势,一面保护城门,一面接应何庆彦的前军,队伍十分严整。另在沿河之处,推出几十辅铧车,每辆铧车上都装着一床床子弩,弩士持满以待,单看吴革手中的红旗一落,就要发射。银术可不敢造次追赶,也不敢继续填河,双方相持一会,他就收队而归。这里何庆彦与吴革目送金军全部退回了,再缓缓入城。
这一仗,何庆彦、吴革以二千名锐卒,背城一战,有死无生。依赖他们的过人勇气居然打败金人数万之众,杀伤了女真兵一千余名,焚毁洞子、鹅车十余辆,迫使女真名将银术可收兵而退,可真是围城以来的一次奇捷。
论功行赏,官家当场授何庆彦以保州承宣使之职,吴革等也得到相应的优赏,连带有罪的李擢,处分也减轻了,只降官两级。
官家第三次巡城打了一个胜仗,不让银术可继续填河,心里高兴,可是他的最后一个措施是错误的。军法严厉,在自己汛地上失职,让敌人占到便宜,按律必诛。官家一时心慈手软,轻罚李擢,由于这一失出,以致后来各处护城河都被填河,对失职人员不能再以军法相绳,很快就影响到以后几天战局的发展。
(八)
东京人对渊圣皇帝是爱戴的,他做的任何一件好事都没有被人冷淡、遗忘过。
宣德门上书时,开封府尹王时雍、殿帅王宗濋等气势汹汹地调集了一支骑兵,把二三十万人民团团包围起来,单等圣旨一下,就要来个〃草雉禽猕〃,血染广场。是渊圣的一句话,一道圣旨,把这场流血惨祸制止了。在当场,他们谁也没有害怕死,到事后,每个人都不忘记他的再生之恩。
蔡京、童贯、王黼等六贼,横行了二十余年,老百姓对他们〃家家有刻骨之仇,户户积难平之忿〃。当他们气焰薰天的时候,谁敢去碰他们一根汗毛?又是渊圣皇帝把他们一个个地贬了,杀了,为人民出了一口气,太快天下之心。
这些功德,载入人民之口碑之中,铭刻在人民的心版上,谁又能忘记?
第二次围城以来,渊圣已多次巡城,人们喧传说他在雪浆潺淖之中骑马步行,登上城楼,不但把肩舆撤了,内侍为他布下的障泥,他也不要。他撤下御膳,与士兵同进伙食,还就杀贼有功的士兵手里干了几杯酒。人们还传说他亲自在南薰门射弩发炮,一次战斗中杀伤金虏数千人。另外一次则亲挽御弓射死敌虏统帅大太子粘罕,后来又被更正说,射死的不是大太子粘罕,而是四太子兀术。四太子兀术是金虏中最凶悍的贵酋,年初时曾在东水门外杀死无辜百姓数千人。如今官家亲自把他射死了,也是为那批死者报了仇。
所有这些真的或者假的消息都象生了脚,长了翅膀飞快地在京师流传,赢得人民的称赞。特别有一次,渊圣巡行万胜门回来,因雪地过滑,他从马上捧下来,摔伤了肋骨。据目击的老百姓说,他躺在软椅里,面色苍白,不时皱起眉头,表示痛得非常厉害,不过他还用手指指万胜门那个方向,不放心城下正在展开的一场厮杀。这个消息竟然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前往宣德门焚香顶礼,叩阙问安。这块宫廷广场,曾经是人民伏阙请愿对官家有所争论的地方,现在却成为老百姓对他表示关切,向他致敬的场所。这样持续了两三天,直到内侍出来传旨说:〃朕安,百姓勿念。〃,老百姓才恋恋不舍地回去。
东京人对渊圣犯下的错误也采取宽容的态度。所有割地、讲和、赔款、逢亲王为质都是卖国奸臣做的事情,他们是瞒了渊圣去做的,或者利用渊圣卧伤的机会,偷窃了御玺,矫旨前去讲和的。否则如何理解渊圣亲自上城去抵御金寇这个事实?分明官家是要抗金的,就是这些卖国奸贼不让他抗金。有一夜,卖国宰相唐恪从政事堂议事回家,途中受到一群自发的老百姓的袭击,不但打碎他的肩舆和灯笼,还一拥而上,撕裂他的袍服。如非卫兵救护得快,险险乎叫他成为朱拱之之续。这件事唐恪重事轻报,只说灯笼被打碎?但事实是老百姓要他的狗命,吓得他从此不敢再作夜行。
唐恪外,卖国奸贼耿南仲也遭到詈骂,老百姓把他以及跟随康王一起出使求和的儿子耿延禧一起骂为〃老贼、小贼〃,拦住他的坐骑,不让他进入政事堂。只有一个聂昌,他先为开封尹,竭力保护太学生,坚决反对因伏阙上书一事要惩罚陈东、雷观等人的朝议,态度十分激烈,甚至表示不愿与主张惩罚太学生的大臣共事一朝,因此取得太学生的好感。后来忽被耿南仲拉进枢密院,在一段时期中,改变了论调,昌言议和,最后被派出去充为河东割地使,又力言割地之非计。这个态度明朗、毫不暖昧的两面派,弄得东京人不知道要赞成他好,还是反对他好。另外一个态度暖昧的两面派,那就是红萝卜球首相何栗,他先以主战的言论,受到太学生拥护,向朝廷推荐为首相,后来逐渐转变了立场,反而为主和派张目,因此受到太学生们的攻击,他成为舆论谴责的中心。
圣明仁孝,原来就是任何一个官家的〃起点〃,不管他是三岁小儿被抱上金銮殿的,还是长期在深宫储待,等到登上宝座时,已达六十岁的高龄。不管哪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