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盾文学奖]第3届荣誉奖-徐兴业金瓯缺-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兜慕值郎舷炱鹆吮缓沤巧骷鹄吹牡谝慌挪缴吐硖闵馐且蝗喝捍佑亢图依镒叱觯酱蠼坛∪ソ邮芗煸牡氖勘⒌图毒僖约拔撬托械募沂羟子衙恰
这是必须起身的时候了。
亸娘整夜都没有阖上眼,却希望丈夫多歇一会,尽量不惊动他。她突然发现他也睁着一对清炯炯的眼眸正在凝视她,他也同样没有阖过眼,不想去惊动她。
早已起身的婆母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叫醒了睡意犹浓的伴当们,大家都吃了早饭。黎明来了!他与伴当们一起拴上行李,自己牵出玉狻猊来跨上。玉狻猊还没适应新的主人,神经性地颤动着身体,踢着蹄子,不让他跨上去,倒累他出了一身汗。这个小小的意外事件,使他们失却了最后话别的机会。他跨上马,回转头来,还想跟她们说句话,这时伴当们已经远远走在前面,他一时想不出说什么,就向母亲、妻子挥挥手,道声〃珍重〃,放开缰绳,赶上前面去了。
亸娘似乎也有一句话要说。
她看见玉狻猊在打旋时,在浮着一层尘土的街道上踏出一个个零乱重叠的马蹄印。
〃天底下所有的马蹄印都是半圆的,像从一个印版上刻下来,〃她想道,〃它们混踏在一起就分不清楚。如果他早知道打一副方的马蹄,咱就可跟踪着它,一直把他送到大教场、送到前线、送到天涯海角,那时再也不会把他迷失了。〃
可是这是一句说不出口的话。她紧紧抓住他最后转回头的一刹那,既没有开口,也没有哭泣,却用了一个凄凉的微笑,一直把他送出到远远超出她的视野范围所及的地方。
她扶着婆母,也许没有意识到也是婆母扶着她转回家去,感觉到这个世界随着他的消失而一起消失了。
(四)
四万大军在大教场里接受检阅,一切如仪。
官家在端圣园内斋宫的重楼上检阅部队,并且亲自为宣抚使副饯行,彼此说了些在这个仪式中应当说的话,一切如仪。
过了末牌时分,先头部队出发了,然后是宣抚使副带着一大队随从僚属(马扩就在这个队伍里)作为中军,跟着出发,然后是殿军出发,一切如仪。
大军出发后,闹嚷嚷的大教场登时变得冷冷清清,在一片迷目的尘埃中,留下了满地的草绳、布条、纸片、包裹食物的干荷叶、箬壳,还有瓜皮、果核、丢下来的糕饼等等。这里那里还发现许多断了的弓弦,折去了镞、羽翎的箭杆,锈的、钝的、折了口子的、破烂到不堪使用的兵器的碎片,还有从矛杆上扯下来的缠帛、从盔甲上掉下来的绒球、从旗帜上坠下来的流苏等等,到处还有马粪、马溺等等,弄得臭气冲天。这一切完成了被检阅的任务以后,都被丢下来,没人去管了。
东京人在一天之中送走了四万名大军以及几乎为数相等的士兵、伴当、民伕和杂务人员,减少了将近这个城市十分之一的人口,的确显得有点冷清清了。但是喜欢热闹的东京人永远不会忘掉从这一类新鲜节目中汲取使他们感到有趣的谈笑资料。
四月初十的新鲜话题是议论大军受检阅和出发,一切都很不错的样子。宣抚使童贯披上一副黄金锁子甲,倒也威风凛凛,只有第一次穿上戎装、骑在马背上的宣抚副使蔡攸显得很别扭,他老是要去摸索他还没有习惯的佩剑的钩子,好像刚拔牙的人,老是要用舌尖去舐新空出来的窟窿一样,以致佩剑两次脱钩,掉在地上,要亲兵替他拾起来再行挂上。当时引起了哄场大笑。
四月十一的〃头条新闻〃是昨夜大军出城在陈桥驿驻屯。有两名替宣抚使掌旗的旗手,竟然丢下旗杆,带着鎏金的旗斗和旗帜,开了小差,实行〃卷逃〃。大军刚出发就丢了帅旗,这似乎有点煞风景,像是个不吉之兆。但是事情到了喜欢寻开心的东京人的嘴里,挤去了其中令人不舒服的水分,就变成新鲜活泼的话题了。
东京人多么会得寻欢作乐!
你瞧,〃卷逃〃这个词儿是谁想出来的,用得多么妥当贴切。卷去这两面全幅缎制的新旗,再加上鎏金旗斗和旗杆顶上两只银葫芦,至少也值一百两银子,这两名逃兵算是发了一笔小小的财。
东京人向来不反对别人富贵的勾当,特别不反对那些小人物从官府里掏摸些油水。既然大官儿们从老百姓身上榨取大量的脂膏,已成为公开、合法化了的事情,为什么对那些小人物倒要斤斤计较呢?拿了蚂蚁顶缸,这叫小题大做!
从孟蜀以来,东、西川的官府衙门里都勒有石碑,刻着〃尔俸尔禄、民脂民膏……〃等字样,称为〃戒碑〃。宋太宗以后,戒碑遍及天下,这真是官样文章的绝好样版。既然官家睁开一只眼睛,闭上一只眼睛,眼看着大小宫儿们用着一根根的吸管,把老百姓的鲜血连带骨髓一起都吸干了,官儿们即使把戒条背得烂熟,熟到可以倒背出来,又顶得什么用?官样文章照例是读得越熟,就越不起作用的,何况到了宣和年间,即使表面上肯去熟读戒碑的官儿也越来越少了。
显然不是因为丢失帅旗这一件偶然的、不吉利的小事故造成伐辽战争的失败,而是官府的蠹虫把这棵社会的大树蛀空了这一带有普遍性(哪里有戒碑,哪里就有官儿犯罪)、根本性(闭着一只眼睛的官家就是一切官儿犯罪的总根子)的事实造成战争的失败。东京人虽然爱憎分明,聪明绝顶,却要等到很晚的将来才懂得这个简单的道理。
①宣和是北宋徽宗的年号,靖康是北宋钦宗年号,建炎、绍兴是南宋高宗年号。那是一段战乱频繁的历史时期。
1976。12。22第一部修改毕
第十二章
(一)
宣和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即大军从东京开拔后的第十三天,河北宣抚使童贯、宣抚副使蔡攸亲自统带这支已经有十分之二的官兵开了小差而缩小了的大军,到达了高阳关。
既没有坚强的作战意志,又缺乏严密的纪律组织的一部分官兵,无法适应部队生活和艰苦的行军,他们开小差是势所必然的事情。但是正式列入编制的官兵虽然迅速减少了,随着大军一起行进的闲杂人员却不断膨胀起来。他们多数是沿途被强迫拉来搬运行李、辎重的伕子,还有通过转运衙门直接或间接的介绍,前来承揽军用商品的专卖商人,还有一批批自动跑近部队来跟官兵做些小买卖的零售商,也有一些和官兵们沾亲带故的人员,他们一时还摸不清可以从哪里入手,先混进部队观望观望,等到有利可图时,再相机行事。这一大批人抵充了开小差的名额,壮大了声势,使得大军抵达高阳关时,仍然不失其为一支受命征伐的浩浩荡荡的大军。
根据宣抚使副的命令,大军进关时要举行一次耀武扬威的入城式,以鼓士气。虽然他们要进的是自己这方面、而不是从敌人手里拿下来的城池,通常只有在后面一种情况下,而且又是特别重要的城市,才有必要举行这样一个军事仪式。可是从宣抚使副看来,这点微小的区别,似乎是无足轻重的,一切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出来为他们的需要服务。他们现在需要借这个仪式来调剂一下枯燥无味的行军生活,用来娱乐自己。长途行军,征尘仆仆,毕竟是件苦差使。虽说一路上都有地方官竭诚款待,恨不得把他们所属的地皮刮下来招待长官,可是贫瘠的边界地面,早已被他们割得天高三尺,所剩无几,怎可与繁华的东京相比?蔡攸早在心里抱怨:
〃早知如此吃苦,不走这趟也罢。这都是王将明(王黼字)挑我的好差使,他自己倒窝在田令人怀里纳福。〃
老实说,只要有差可开,不论是公差、私差,不论是大差、小差,宣抚副使蔡攸第一个早想滑脚溜走了。
靠着御用钧容直的吹吹打打,一路上笙簧齐鸣、金鼓鼎沸,入城式举行得好像迎神赛会的行列一样,倒也显得威武热闹。童贯曲尽地主之谊,热热络络地款待了蔡攸。其实河北宣抚使童贯是高阳关的地方最高级长官,如果是主人,河北宣抚副使蔡攸又何尝是客人?何必让童贯来款待他?但是根据习惯势力,童贯在任何场合中都喜欢以主人自居,一有机会就要喧宾夺主,加上他深知蔡攸是一种专靠官场的荣华富贵喂养肥大的软体动物,是一条只知道以吮血为生的蚂蝗和懒得蠕动一下的蜒蛐,受不得一点委曲。他童贯必须主动地多多替他掘下一些陷阱,让这条没骨虫全体软软地陷进陷阱里,自己才好腾出手脚来干〃正经〃。他童贯到前线来有许多正经事要干,就是嫌这个〃副使〃在旁边碍手碍脚。蔡攸一离开东京早就忘掉了自己的使命,童贯却一直牢牢地记住这条懒虫是官家特别派来〃监视〃自己行动的。
〃杀〃进高阳关以后,童贯一面下令大军休息三天,大举犒赏官兵,每名士兵发给二斤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