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盾文学奖]第3届荣誉奖-徐兴业金瓯缺-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俺是三弟,可不能再是宣赞长、宣赞短的了。〃
〃不好,不好。赵邦杰,赵邦之杰,最犯契丹人的忌讳,马惠隆文绉绉的,也不像个庄稼汉的名字。〃赵杰摇摇头说,〃这个再商量了,在这里,宣赞还是宣赞。〃
赵杰一笑走了。看来,这个刚毅的汉子,在这小小的称呼问题上还不是那么容易就取得妥协,他要从实践中来考察马扩。
(四)
宣抚司的长官和僚属们枉自掘下了许多陷马坑,布下了许多绊马索,仍然限制不了这匹没笼头野马的自由驰骋。马扩想做就做,说干就干,当天晚上换上赵杰给他带来的衣服,一过午夜,就跟着这位完全可以信赖的向导渡河过去。他既没有张皇其事,也不故弄玄虚,更不去考虑它可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也许在一切考虑之中最不值得他考虑的就是他自身的安全问题。马扩是这样的一种人,与其说他多了一点别人也许缺少的东西——勇气,不如说他少了一点在别人身上难免要多出来的东西——个人安危得失感。他的头脑里充满着各种计划,一旦酝酿成熟,作出结论,就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他的行动了。
现在他是从一个危险地带走进另一个危险地带。危险是从客观的实际来说,他主观上并没有这样的感觉。他进入布满了武装巡逻的辽军控制地带,犹如他平日生活在布满荆棘罗网的宣抚司控制地带一样,他的心脏也没有多跳动一下。
依靠他们的机警和敏捷,特别是依靠赵杰的熟悉地势、了解情况,他们顺利地渡过河,顺利地跨过最初的二十多里地段。在这个区域里,辽军层层密布,他们却好像善于打地洞的蚯蚓一样,就在辽军的鼻子眼睛底下,游行自如,没有出一点岔子。
可是像生活中常会碰到的情况一样,他们唯恐出岔子的地段倒没有出岔子,及至走到前、后方接界之处,当他们认为已经到了比较安全的区域,可以松口气的时候,忽然被一队正在巡逻的辽军骑兵部队发现了。他们躲避不及,只好照直迎面走去。
〃牛拦军!〃赵杰轻轻碰了碰马扩的臂肘,警告他。
马扩心里明白,牛拦军是辽军的突击部队,它不放在前线正面作战,专一用作包抄、奇袭、阻击敌军,兼在后方负责防谍工作。牛拦军的官兵一般都出身于斥侯,会说当地话,对汉儿的情况十分了解,对付他们需要特别小心。
他们走不了几步,为首的一名牛拦军军官果然勒住马,把他们打量一番,喝问道:
〃你两个是谁?〃
〃庄稼汉。〃
〃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俺家住在东乡小王庄,给这里白水屯的大伯送粮食来了。〃赵杰故意说得结结巴巴的,还侧侧肩膀,让对方注意到他掮着的空粮袋。
〃那个汉子是谁?好生眼生!〃
〃是俺表弟。〃
〃你表弟是个哑子,要你答话!〃他转脸问马扩道,〃你干什么来了!〃
〃俺也来探望阿爹。〃马扩注意到自己说本地话的发音还比不上这个契丹人准确,但是把姑爹唤作阿爹这个当地特有的称呼,减少了对方的疑虑。他说,〃阿爹瘫痪了三年,自己动弹不得,吃穿全靠亲戚照顾。〃
〃你阿爹没有儿女,要你们照顾?〃那契丹人要炫耀他对当地的知识,故意把阿爹这个称呼说得怪里怪气的。
〃俺哥子见为常胜军,哪得闲儿回来照顾二老?〃
常胜军引起了契丹人不寻常的注意,他再一次把马扩看了又看,问道:
〃你表哥在常胜军里当什么官儿?〃
〃俺哥子才去从军了两年,哪有好官儿轮到他头上,无非当个哨官罢了。〃
〃他的统将是准?〃
〃俺哪知道他的统将是谁,只听说驻在武清县。〃
〃武清县哪有常胜军?可知是你扯谎了。〃
马扩仍然坚持说表哥驻在武清县,没有中那契丹人的圈套。
〃自从俺哥子在外娶了老婆,养了个大胖儿子,〃赵杰急忙插上来为马扩解围,他也几乎忘记刚才自己的结结巴巴的说话,〃哪里还记得娘老子?大伯疯瘫了大半年,他何曾回得家来探访一次?俺也是湿手捏干面,粘了手就脱不得干系。谁叫俺是他的亲侄子!〃
一句话说得契丹人也笑起来。
〃你们快回去!〃军官吩咐道,〃兵慌马乱的,少往前线走。老头动不得,不好叫婆子出来掮粮?要你两个精壮汉子跑来跑去?再叫俺看见你两个,可就不客气了。〃
赵杰嘴里还在啷哝,那军官早就带着这支牛拦军一阵风似地跑远了。
〃宣赞不合提起常胜军,〃这里留下他两个时,赵杰埋怨马扩道,〃惹起他的疑心。他说武清县没有常胜军是有意试试你,俺真为宣赞捏把大汗。〃
〃大哥,你看他忌讳常胜军?〃
〃这个自然。〃
〃俺也是有心去试试他,契丹人越不放心它,它就越可为我所用。〃
〃这个还待去试?宣赞忒大胆,〃赵杰故意咋咋舌头,装出一副惊慌的样子,〃吃他盘问得紧了,咱这对表兄弟,可有点牛头不对马嘴,话一多就难免要露出破绽。〃
〃大哥说得好,〃马扩听了,欣然有得地说,〃今后咱两个的姓氏、生肖都改成牛、马,他们盘查起来,就不会搞混了。〃
〃几辈子都为契丹人和汉儿大姓们做牛马,难道还要姓牛肖马?〃赵杰深沉地叹口气,〃这番如果成了大业,只盼得咱们的下一代不再为他人做牛马,俺死了也自甘心。〃
过了这一关以后,他们真的如入无人之境。
当然人是有的,到处都是汉儿们。契丹、奚的军队看不见了,室韦、渤海军也看不见,契丹的各级行政机构接近于瘫痪状态,官儿们、胥吏们都躲着不露面。奇怪的是在常胜军的防区内,常胜军也不露面。常胜军统领郭药师下令把部下都关进营房里,非有要公,不得外出。他这样做的目的,一来是松弛契丹人对他的防闲,二来避免和举义的汉儿们发生摩擦或过分的接近,更重要的是他要集中全力,随时准备应付非常事变。在剧烈动荡的日子里,能够有效地约束部属力持镇静,不要环境的影响而作出没有把握的轻举妄动,这不但是一个有能力的,还是一个有很大的政治野心的军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没有军队,没有官府,没有什么可以妨碍他们活动的人,他们就在这样自由的天地中跑了三个州县、几十处村庄,还跑进一座山寨,接触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
马扩亲自的观察证实了赵杰向他描述的一切。他发现,与死气沉沉的契丹官方相反。广大汉儿正处在热气腾腾的精神状态中。他们以非常的活跃和十分坚决的行动来迎接这一场人人意识到的、即刻就要来临的大喜事,并且准备为它贡献出自己的一切。从他们一出辛辛苦苦,连咬下半个蒸饼时还得忍住辘辘饥肠留下其余的一半当作明天的口粮而积贮起来的有限的一点资财,相依为命的妻子儿女,一直到自己的生命为止,都在贡献之列。有人准备进山;有人已经把两个儿子送去了,还待把小儿子一并送上山;有人去了又回来准备动员更多的乡亲一起去。他们毫不费力地做着动员工作,许多人主动要求把他们一起带去,如果有人还存在着一些残留的顾虑,他们以自身的经历和轻松的语言很快就把这些思想顾虑打消了。
〃到山里去敢情好!只怕俺没有武艺,不省得打仗交锋,他们不肯收录。〃
〃谁又有三头六臂?就是张关羽也只有一头两臂。大家学起来,就会打仗了。你抬不动刀枪,拉不开弓,搬块大石头从山顶上扔下去,也掷死两个契丹兵。〃
〃山里可要俺妇道人家?〃
〃怎么不要?山里人不吃饭,倒是吃树叶、喝露水的?大婶去了,正好给大伙儿做饭。〃
〃俺五婶六十多岁了,昨天,俺叔子刚派人接她进去。俺看她坐一辆独轮车,摇摇摆摆地进山去,好不自在!〃
〃山里可热闹啦!前两天有人来说,山里会打箭镞的人手不够,把打铁的李大叔接上去了。他们说,如今使枪的、射箭的、养马的、缝制旗帜衣服的,连得砌泥墙、劈竹篾编造罗筐的,式式都有,行行齐全。每天进山的像河流一样,真所谓是'川流不息'。〃
他最后掉的一句书袋,引起了人们的嘲笑。
〃三十六行都派用场,就数你读书人最没用。〃
〃这是什么?〃这个当过三家村塾师,是当地唯一的知识分子,忽然从怀里拿出一封信,高举着摇一摇,得意地夸耀道,〃这是俺连夜给修下的战书,明天捎上山去,得便就要投与高知州,与他一决雌雄。〃
也有人舍不得瓶瓶罐罐。就是这一只瓦瓮从祖宗传到他手里已经用过五、六十年,经他手修补过的裂缝也有七,八处,要他丢了上山去,还不免有点心痛。
〃俺什么都舍得,就是这只水瓮还是爷爷留下来的……〃
〃有什么放心不下!进山两个月,契丹人夹着尾巴逃走了,咱们又回到老家,砖头瓦片,什么都缺不了一只角,还在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