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罗成叫关-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武德天子李渊坐殿,封妻荫子,大赏功臣:立长子建成为太子,封次子李世民为秦王,追封三子元霸为卫王,封四子元吉为齐王,封堂侄李道宗为任城王;封徐懋功为曹国公、秦琼为胡国公、尉迟恭为鄂国公、程咬金为宿国公、罗成为越国公……当年瓦岗寨的英雄们,个个都有封赏。
李渊本来就喜好美色,当上皇帝之后,则更加放纵,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后来,不得不去丹霄宫静养调治,并传下口谕:非经宣召,嫔妃们不得进丹霄宫。
庆衍宫、彩霞宫的张艳雪、尹琴瑟二妃一见李渊去丹霄宫静养,便找来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一同鬼混。
张艳雪与尹琴瑟虽已三十多岁,但仍花容月貌,楚楚动人。
她二人原是隋文帝的妃子。隋文帝的儿子杨广害死其父,登极坐殿,霸占了文帝的两个宠妃——宣华夫人、容华夫人,就把张、尹二妃放到太原晋阳宫中。那时,李渊为太原郡守。一天,李渊到晋阳宫与张、尹二妃饮酒作乐,醉卧龙床。此后,李渊暗中收下了她们俩。
隋灭唐兴,李渊坐殿,把张、尹二妃留在身边。李世民进谏,说不可留此二人,李渊不听。张、尹二妃得知此事,对李世民恨之入骨,并决心伺机报复。
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这俩小子早在张、尹二妃身上起了不良之意,二妃派人一叫,俩小子也不管内宫禁规,闻讯而来。四个人每日在庆衍宫内,卿卿我我,贪欢作乐。
秦王李世民每日去丹霄宫侍奉父皇李渊。
一天,李世民从丹霄宫出来,路过庆衍宫,听到一阵阵嘻笑声。他侧耳细一听,原来是大哥建成、四弟元吉和张艳雪、尹琴瑟两个妃子正在吃酒取乐,不由心头火起:父皇卧病不起,在丹霄宫静养,你二人不但不去看望,还到这儿来和张、尹二妃一起鬼混!
再一听,他们的话语极为下流。李世民立时气得浑身发抖,真想闯进去把四个人抓起来交与父皇惩处。但又一想:不行!这样做,事情就会闹大了,传扬出去,岂不丢尽李家的脸?家丑不可外扬呀!
李世民顿时冷静下来,他恨父皇不该收下这两个亡国之妇,更恨建成、元吉不知羞耻,败坏人伦。如果自己不管这件事儿,他们自然不知道有人发现他们的丑事,就会照样胡作非为。常言道:纸里包不住火,没有不透风的篱笆墙。以后传扬出去,照样丢李家的脸。如果把这件事如实禀报父皇,父皇身体本来不好,要知道他的两个儿子占了他的两个妃子,岂不活活气死?这……这该怎么办哪?
他左思右想,心生一计,忙解下腰中玉带挂在宫门上。李世民认为:他们看见我的玉带,准知道他们的丑事被我看见,心中一害怕,从此改邪归正,以后也就不再干这种事了。这样做,可以两全其美!
秦王把玉带挂好,悄悄地离开了。
第二天一大早,建成、元吉从庆衍宫一出来,就发现宫门上玉带高悬。他俩认出这是秦王的玉带,大吃一惊,急忙转身回宫。李建成对张、尹二妃说:“不好了!我们昨晚的事被李世民发现了,他把玉带挂在宫门上,不知他有何打算!”
李元吉哭叽叽地说:“如若禀报父皇,我们四个人一个也别想活啦!”
这俩小子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呼赫呼赫直喘粗气。此时,张、尹二妃喘气不粗、不细,脸色不红、不白。可以说,若无其事一样。看来,对应付这类事情颇有经验了。
张艳雪冲着建成、元吉一撇嘴,冷冷一笑,说道:“二位千岁,看你二人吓成这个样子,怕什么?慢说李世民没进庆衍宫,就是进来,看见我们同床共枕,又能如何?要知道,我们姐妹二人大江大浪见过多少,岂能在小小阴沟里翻船?”
建成、元吉一听:“哎呀,二位妃子,难道你们有什么良策?”
张艳雪先哼了一声,然后说道:“当然有。没有擒龙手,不敢下东洋;没有打虎艺,不敢上山岗;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你父皇收留我们姐妹时,李世民就跟我们作对。既然他现在发现了我们的事,还在宫门上挂了玉带,这就算他倒霉了。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有了这条玉带,可别怪我们姐妹无情啦!”
建成、元吉听完这话,有些莫名其妙。建成忙问:“爱妃,有什么好办法?”
“建成,你和元吉现在赶快离开这儿回去歇息。我们姐妹俩马上去丹霄宫面君,拿着这条玉带,只要几句话,叫万岁定斩李世民。你们俩就等候佳音吧!”
建成、元吉知道她俩胸有成竹,便高高兴兴地溜出庆衍宫。
张艳雪扯乱自己的头发,扯坏自己的衣裳,拿着秦王的玉带,和尹琴瑟来到丹霄宫,见了李渊就大哭起来。李渊问道:“朕未宣召,你们突然进宫,有何委屈之事呀?”
张艳雪抽泣着说:“昨晚夜静更深,秦王吃酒大醉,闯进庆衍宫,胡说我主病体加重,再不能陪伴臣妾,他特意来陪伴,尽说一些不堪入耳之言,接着便拉拉扯扯。臣妾誓死不从,拼命挣扎,扯掉他的玉带,这时尹妹妹赶来,并高声叫嚷。秦王见事不妙,才狼狈逃走。本来,我们姐妹二人不想禀报我主,可又怕秦王歹心不死,还要来找麻烦,出于无奈,才来冒犯天庭。我主不信,有玉带为证。”说着,将玉带递到李渊面前。
李渊一看,气得怒发冲冠,双目圆睁,立时升殿,召集文武百官,命人宣李世民上殿。
李世民上殿跪倒叩头:“不知父皇宣召儿臣,有何吩咐?”
李渊气急败坏地把玉带往李世民面前一摔,厉声喝道:“这玉带是你的吧?”
李世民一看,不由大惊,暗想:“不好,可能张、尹二妃要血口喷人,倒打一耙。”只好回答:“是孩儿的。”
李渊大怒,说道:“小冤家,这是你干的好事!真是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现在凭证在此,有何话说!”接着命人把李世民绑下金殿开刀问斩。
李世民请求单独与父皇李渊面奏实情,但李渊认为完全没有必要。
李渊要杀李世民,文武百官不解其意。不相信秦王能干出见不得人的事情来。程咬金心想:“如果不是冲着李世民,瓦岗寨的弟兄决不会投唐。如今,李世民有难,我怎能见死不救呢?”他第一个动本求情,接着文武百官跪下一大片,请求赦免秦王一死。
可是,李渊固执己见,拒不准本。
徐懋功见此情景,第一个奏本请求辞官不做,告老还乡。李渊心想:“我一杀小冤家,你就告老还乡,这分明是和我过不去呀!”冷笑一声:“好,准你还乡。”
徐懋功这一辞官不要紧,真起了带头作用啦!秦叔宝第二个辞官不做,告老还乡。李渊一咬牙,同样准本。紧接着,鄂国公尉迟恭、宿国公程咬金也都奏本辞官还乡。最后,二十多岁的越国公罗成也上前见驾,奏道:“微臣白吃俸禄,于国无益,也请辞官不做,告老还乡。”
李渊一听,可真气坏了,暗想:“这纯粹是拆我台!二十多岁的人告什么老,还什么乡?真是岂有此理!如今,我大唐天下太平,有你们五八,没你们四十,谁爱告老就告老吧!”暴叫一声:“全准了。辞官的一律三日送印,五日出京!”
这样一来可不得了,原瓦岗寨的英雄差不多全走了。他们来到法场,见秦王五花大绑在桩橛上,不觉一阵难过。
秦王知道这些国公们为他全辞了官,不由放声痛哭,暗自埋怨父皇,不该放走这些英雄。他暗自长叹:看来大唐的江山难保啦!
程咬金气得哇哇怪叫,说道:“你爹说了,叫我们三日送印,五日出京。我程咬金可不是好惹的。如果你爹真把你杀了,我不管别人,我一定给你报仇!”
尉迟恭吼叫一声:“干脆反了吧!”
秦王一听,真是万分痛心,说道:“众家兄弟,不可,万万不可!”
就在这时,金殿上有位学士房玄龄大人出班奏本:“万岁,秦王万万斩不得。依臣之见,秦王必有冤屈。”
“他已经认罪了。”
“微臣看秦王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他一定有冤屈。即使他真犯下不赦之罪,现在也杀不得。如果万岁一定要杀,瓦岗寨众将一定不服,一旦造反,对我主江山不利,诚望万岁三思。”
这几句话提醒了李渊。李渊一想:“对呀,我得顾全大局,江山要紧哪!”随即传旨:秦王死罪饶过,活罪难免,打入天牢,永不复用。
就这样,秦王被押入天牢。
建成、元吉暗自佩服张、尹二妃手段高明,乐得美上天啦!以后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谁也管不了啦!
瓦岗寨的英雄们看秦王已经得救,打入天牢,也就按期出京了。尉迟恭回了故乡朔州善阳;罗成、程咬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