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谈什么性,说什么爱-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情之脑差异

  毕页禾
  两性间在婚配爱恋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利益的不一致。自然界亦如此,特别是在两性都积极参与亲代抚育工作的动物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一生都试图追寻最合适其繁殖策略的配偶数目。1只雄旱獭若能占有3只雌旱獭,组成的妻妾群就能留下最多的后代;但对雌旱獭来说,妻妾群越大她们生育成功的几率就越小。矛盾在折中后,演变成它们现在普遍实行的1雄配2雌的交配体制,各自心有不甘。
  不过草原田鼠的爱情则被誉为最完美的感情生活。这种拥有“大自然最伟大浪漫主义”精神的啮齿科小动物,从交配开始,就严格恪守一夫一妻的生活模式,抵制第三者的出现,共同抚育后代,过着极其罕见的“田鼠版幸福家庭生活”。要知道在自然界,只有不到5%的哺乳动物表现出一夫一妻和双亲育子行为。
  是什么造就了田鼠这般原始的爱情?无论是出于对浪漫的肯定,还是出于对浪漫的怀疑,爱情有太多的不解之谜需要澄清。科学家决定破解爱情的秘密,由大脑开始。
  他们发现,一种叫做催产素的化学物质与田鼠的坚贞息息相关。给田鼠的大脑注射催产素后,爱情碰撞升华加快了———它们集结为夫妻的速度比通常更快;相反,若给它们的大脑注射抑制催产素生成的药物,情况变得可怕———它们变成不再专一的胡乱交配模式。
  最近的发现证明,人类大脑里也存在相同的爱情机理。催产素的感受器镶嵌在我们脑子里的“回报”环路里,这些像线路图一样复杂的神经元会在接受到正面信息后产生欣快感。比如人们看爱人照片和普通朋友照片所产生的大脑皮层活动和感觉就截然不同,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扫描下,爱人让我们的大脑活动与倾听自己刚出生孩子哭声的母亲很像,同时,也与可卡因吸食者的大脑图像非常相似。不过催产素并非在心潮澎湃的爱情面前独当一面,其影响可能因雌激素得到加强,而因雄激素得到减弱。
  除了化学物质,男女大脑的构造差异也造成雌雄两性对情感的不同选择。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个心理学研究小组指明,男女用大脑不同的部位来记忆情感,而女性的大脑构造使其对情感的体验和记忆比男性更加敏锐。
  若受试者观看容易让人引起共鸣的照片,三周后测试他们的辨认能力,女性的回忆比男性准确10%~15%。研究者还在受试者看照片时对他们脑部进行FMRI扫描,发现女性脑子里的神经元对动情画面的反应远远强于男性。但男女对普通场景的反应就没有差别。
  研究作出女性大脑更适于觉察和记忆情感的结论,不但说明女性对任何事情都有更好的“自传性”记忆,还间接解释了为什么临床抑郁症患者中女性大大多于男性。对已婚男性,大概还能顺带说明夫妻口角时妻子的某些表现。

  这样的爱,那样的爱(1)

  毕页禾
  当一种强烈而复杂的感情(大家经常把这种感觉称之为“热爱”)在内心涌动,你会有什么表现?
  高度近视眼以致不能分清对方是男是女的雄性蟾蜍,要是在交配产卵季节碰到“意中人”,第一反应是不由分说地紧紧抱住她(或他)。可惜蟾蜍属于不爱搞同性爱的那一类动物,要是他不巧抱住的也是个雄性,被示爱的帅哥就会发出一种特定叫声———翻译成咱们人话后的大意就是“放开我”之类。听得呼喊,鲁莽的求爱者就会马上停止抱握。
  情感最丰富的物种是我们人类,大脑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咱们内心爱意的多样性,换句话说,这些爱表达起来有时也会吓你一跳。
  新近出版的《走进爱因斯坦先生》一书,讲述了病理学家Thomas Harvey的真实故事。这位对爱因斯坦充满无限敬意(我们姑且也把它归类为爱的一种)的医学家,曾在1955年对爱因斯坦进行过遗体解剖。
  在公开授权的工作完成后,Harvey接下来对爱意的诠释似乎就不很能让大众普遍接受了,他“恭敬”地将有史以来最伟大物理学家的大脑带回了家中。在接下来的40年中,曾创造出无数科学奇迹的大脑一直被浸泡在一个装满福尔马林的塑料容器中。但Harvey并没有像大家想像那样将这神奇的器官供奉珍藏起来,而是不时地将脑片切割,然后如同施舍一样分给世界各地对爱因斯坦大脑感兴趣的科学家和伪科学家,供他们从这些组织中找到爱因斯坦强大智商能力背后的遗传线索。当Harvey 80岁时,他把使用后剩余的大脑装进了箱子,带着它开始了穿越整个国家的公路旅行,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把它还给爱因斯坦的孙女。
  Harvey及其表达爱意的举动带来的科学价值在最近显现:伯克利市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Marian C。 Diamond在研究过Harvey给她的脑片后,发现大脑里的非神经元细胞对人类的高级认知功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剑桥大学的Si?鄄mon Baron…Cohen在《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上的报道认为,爱因斯坦患有称为亚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鄄drome)的孤独症,它的症状表现为过度沉湎于某种爱好、社交困难和沟通障碍等。我们也常从惊栗电影上看到些类似的案例,诸如“我爱你,所以要吃掉你”,或者“要占有你所以要杀掉你”之类的对白。不过要是自己真的作为剧情的一分子,怕是绝大部分人都不想获得这个被爱的待遇。
  那么,要是为了爱而捐献自己的一部分呢?
  韩国近年有幅宣传画非常出名,上面印刷着许多举拳挥舞、高声欢呼的妇女。她们都是为韩国干细胞移植技术作出贡献的人,为了实验的成功,为了韩国能拿下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一个全球第一(当时的宣传鼓动词就是如此),她们每人都无偿捐出了一定量的卵子。
  要知道,一个妇女每个月仅有一个卵子成熟排出,即使她的生育期长达40年(通常为30多年),一生之中也只有不到500个卵子能存活下来。为国家的科学发展无偿捐献自己珍贵的卵子,这种爱意是崇高无价的。
  国内有位从事干细胞研究的学者曾经对我说过,无偿捐卵子的事情在咱们国家是不大可能出现的,因为我国的妇女心里缺乏那种爱。

  念珠棘虫之恋(1)

  毕页禾
  有这么一出电影,说的是男人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一个女人,沉溺于爱海之时,无意中发现对方还有另外一个隐匿在幕帘后的情人。为了独占她,一场爱情争夺战拉开帷幕。敌暗我明之中,男人开始接近情敌,他使开浑身解数吸引他、纠缠他。终于,情敌爱上了男人,离开了女人……
  这部电影的名字就叫《念珠棘虫之恋》。
  你知道念珠棘虫吗?它的豪宅坐落于老鼠的肠道中,为了将寄生事业发扬光大,其终身奋斗的理想,就是让自己的子嗣雄霸整个肠道,建立庞大的棘虫帝国,子孙千秋万代,前赴后继,以几何级数的骇人规模繁荣昌盛。
  念珠棘虫的一辈子都在为此春秋大梦努力不懈。当一只雄虫的生殖器官发育成熟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何物?东风乃爱人的卵子。可惜,爱发美梦的雄虫太多,能实现壮志的贤内助却着实有限,“她们”的卵子更是少得可怜。
  怎么办?有些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的雄性个体会自行造化,给出个带有智商成分的答案。比如,为了让情人生且只生自己的孩子,男士们会在云雨之后分泌某种极为粘稠的液体,就像从肚子里挤出强力胶一样,把雌性个体的生殖孔牢牢封住,以防妻子红杏出墙,更能杜绝其他雄性个体乘虚而入。
  这种策略,听上去有点像曾在非洲部落盛行的割礼陋习。所谓“只有行过割礼的女性才能保持纯洁”,只不过是“万恶淫为首”的变相解读。女性在割礼中不仅失去了阴蒂———在当地传统看来是邪恶之源,更在手术中被强迫缝合大小阴唇,仅为阴道保留一个极小的开口,人为造成“外生殖器畸形”。经此遭遇的女性终身经历的痛苦包括:性交痛、排尿困难、难产、伤口感染……
  和上述的“守内”策略相比,念珠棘虫的“曲线救国”似乎技高一筹,但也风险颇高。雄虫在交配后,除了用分泌物把雌虫生殖孔挂上大锁外,还同时对其他雄虫“下手”。这位醉翁,意不在酒。念珠棘虫是不是真的同性爱没有科学家考究过,那位不幸被看上的男士是否虚情假意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