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日薄西山-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责任不小啊!”他又问天子出城的经过,天子面色迷惘,语无伦次。
   董卓又走到陈留王面前,脸色和悦了许多,他张开手臂:“在下便是董卓,让我来抱你上马。”
   陈留王比天子要镇静得多,他也不回答,任凭董卓将他抱上马。一路上,董卓问他这两天的经历,陈留王一一为之叙述,董卓笑着说:“王爷幼而聪慧,令下臣钦佩。下臣听说,王爷是董太后带大的,下臣也姓董,论起来,也可以算是太后的同族吧!”
   大队人马开进了京师。天子一回宫,朝廷下了大赦令,改元昭宁。命武猛都尉丁原为执金吾,掌典禁军。拜董卓为司空。在检点皇家法物时,发觉传国玉玺丢失了。
   这时,鲍信招募的兖州兵马也开至京师,他见董卓带来了兵马,便去找袁绍说:“董卓拥强兵,必有异志。今不早图,必为所制。可趁其新至疲惫,突然袭击,一举可擒!”
   袁绍沉吟不决。鲍信见势不妙,带着兵马回兖州去了。
   董卓虽然粗野,但不乏智谋。他带进京师的步骑不过三千,一入城,他就收编了何进、何苗的部曲。为了让京师的公卿乃至禁军们慑服,他密令部下在夜里悄悄出城,第二天大张旗鼓地入城,就这样连搞了好几天,京师的人不知道来了多少西北军。
   西北军的军纪让京师的百姓们心惊胆战,无论是汉人军士,还是羌胡军士都喜欢抢劫、杀人、奸淫。
   九月五日癸酉,董卓大会公卿。他昂着头说道:“皇帝?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陈留王,众卿以为如何?”
   大殿上鸦雀无声,无人敢出来言语。
   “当初霍光定策,延年按剑,有敢违抗大议者,皆以军法从事!”
   大殿上又回响起董卓恐怖的声音。
   可是,卢尚书站了起来:“从前太甲既立,昏昧不明;昌邑王罪名过千百,故而有伊尹、霍光废立之事。当今天子富于春秋,行无失德,不可与前事相比!”
   董卓的脸上显出怒容:“罢了他的座,拉出去斩了!”
   兵士们进来,将卢植拖了出去。
   侍中蔡邕进前:“将军息怒。卢尚书和将军一样,皆是为匡正汉室。如将军一怒而诛之,天下人岂不误会将军的一片忠心?”
   蔡邕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原来董卓在进军京师之际,就打算组织一个新的朝廷。他也知道必须找一些名士来作点缀。他派人去找亡命在南方的蔡邕,蔡邕说:“我老而且病,就不去领董公的情了。”
   董卓让人传话给蔡邕:“我喜欢灭人九族!”
   蔡邕怕了,他在董卓进京前就赶到了京师。董卓见到他,大喜过望,三日之内将蔡邕从御史升至尚书,又从尚书升到侍中。蔡邕这次回到阔别已久的京师,还带来了爱女文姬,她现在已不再待字闺中,而是一个回到老父亲身边的寡妇了。
   继蔡侍中之后,议郎彭伯也对董卓说:“卢尚书海内大儒,人之望也。将军今天杀了他,可能会引起天下震怖。”
   董卓听明白了,他马上让人放了卢植,但免去官职。
   次日,卢植上书请求退休回乡。到了家乡涿郡,他让家人继续北上,直至外长城脚下的上谷。董卓果然派出了人马追至涿郡。三年后,卢植病故于上谷,临终前,遗令以单帛裹身,埋入土穴,不用棺椁。
   会后,董卓将会议记录送给太傅袁隗审阅,太傅批道:依将军所议。
   当天,董卓又请袁绍来府中议事。董卓说:“天下之主,应该是贤明之君。每每想起灵帝,令人气愤!陈留王看起来似乎比天子强些,我想立他,您看如何?人总有小智大痴之处,也不知陈留王到底怎样,姑且就先立他为帝吧,刘氏的种,不值得再留存了!”
   袁绍回道:“汉家君临天下四百多年,恩泽深厚,兆民拥戴。天子富于春秋,未有不善之举宣于天下,公今欲废嫡立庶,恐众臣不从公之议也。”
   董卓听了,按剑而起:“竖子竟敢如此?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你是不是觉得,我董卓的刀不够快?”
   袁绍不愧是条汉子,他也勃然大怒:“天下的豪杰,难道只有董公一人?”说罢,袁绍拔出佩刀,横在前胸。董卓的卫兵不敢贸然上前,袁绍大步而出。
   袁绍知道董卓新至京师,自己又是大家之子,一时不敢加害,但时间久了也不是个办法。他将自己的司隶校尉印绶挂到京师的上东门,逃奔冀州而去。
   前天,董卓就觉得,京师之中惟一还握有重兵的公卿,就是执金吾丁原。他得想个办法。
   丁原手下有个出名的猛士叫吕布,此人字奉先,出身寒门。丁原在并州刺史任上时,提拔他做了骑都尉。吕布为人粗疏,识字又不多,但膂力过人,骑射出色,人称飞将,加之他有一匹少有的良马,名曰赤兔,民间顺口溜都说:“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丁原对他信任异常,他成了丁原军队事实上的统率。董卓决定从他下手,因为他认定这样的粗人没有政治远见,稍以荣华富贵引诱,即可上钩。
   没有想到如此之快,袁绍刚走,吕布就带着丁原的人头来见董卓了。董卓和他拉着手,认了义父义子,拜为中郎将,封都亭侯。吕布从此执了他的长戟,跟随董卓左右,成了他的卫士长。
   董卓的胆子更壮了。第二天,九月六日甲戌,董卓会群臣于崇德前殿。公卿们进宫之际,发现宫中各门,均由董卓的人马把守,心中怦怦直跳。进了崇德殿,看见太后、天子、陈留王都在,大家知道,今天必有大的不幸。
   董卓站到御座前,大声宣布:“皇帝在先帝丧服期间,无人子之心,威仪不类人君。今废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协为帝!”
   说罢,太傅袁隗将陈留王扶上御座,亲自解下天子的印绶,奉于陈留王。又扶弘农王下殿,北面称臣。
   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在这上下易位之际,都成了懂得世事的成人。
   何太后哽咽不止。公卿们目视袁隗。袁隗不敢抬头,袁氏累受皇恩,世代公卿,却做出这种丧失气节之事,太没有面目了。
   董卓又宣布:“太后逼迫永乐太后,违背妇姑(婆媳)之礼,迁永安宫居住。”
   新天子下诏:“赦天下,改元永汉。”
   九月八日丙子,何太后被迫喝下一杯毒酒身亡。董卓声称太后暴病,会葬之时,又令公卿不得穿丧服。接着,杀太后之母舞阳君,发何苗棺椁,弃尸道边。
   九月十七日乙酉,诏发幽州,以太尉刘虞为大司马,封襄贲侯。诏出,即拜董卓为太尉,封噤侯,加节传、斧钺、虎贲,这是一个规格相当高的仪仗。
   尚书、武威人周毖和城门校尉、汝南人伍琼进见董卓,劝他矫正桓、灵之政,擢用天下名士;以收众望。这很合董卓的意思,他一直在准备做新的天子,知道收拢人心的作用。
   二十六日甲午,董卓率诸公卿上书,为陈蕃、窦武及死难的党人平反,复其爵位,遣使吊祠,擢用其子孙和门生。
   十一月,以董卓为相国,这是大汉初年的重爵,是一个终身职位。天子又下诏:董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个年号,仍称中平六年。
   十二月,任命司徒黄琬为太尉,司空杨彪为司徒,光禄勋荀爽为司空。杨彪字文先,杨震的曾孙。黄琬字子琰,其祖父黄琼为孝桓皇帝朝的司空,也是大汉的名臣。其他被董卓擢用的名士还有:郑泰,任尚书。何锸,任长史。陈纪,此人是陈?之子,拜五官中郎将。韩融,拜大鸿胪卿。韩馥,原尚书,拜冀州牧。刘岱,原侍中,拜兖州刺史。孔佃,拜豫州刺史。张邈,拜陈留太守。张咨拜南阳太守。只有一个申屠蟠见诏大笑,就是不来京师。
   董卓进京后,公卿大臣的委任都从旧官僚或名士当中选拔,西北军的将校们和他的亲信并没有大加重用。董卓也知道,这些人只能用作犬马驱使,不可委以治国大任。
   曹操接到了董卓的任命,让他做骁骑都尉。曹操马上变易姓名,逃向东方。可董卓的追杀令更快,到了中牟,曹操被小吏逮捕。他咬紧牙关,不承认自己是曹操。中牟的功曹认识他,便对中牟令说:“曹操我见过,不是此人。”
   曹操回到家乡,散财募兵,以图大事。
   次年正月,改元初平。一天,郎中令李儒来到弘农王的府中,将一杯酒递上前来:“王爷请喝了此药,可以辟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