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希特勒的末日 作者:[苏联] A·H·希曼斯基 等-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结束了。希特勒德国被红军和盟国军队彻底粉碎了。德国法西斯军队已经不存在了。希特勒的强盗国家被摧毁了。

  苏联人民的纪念活动非常隆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以命令形式宣布, “为了纪念苏联人民反对德国法西斯侵略者的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结束和红军彻底粉碎希特勒德国并使其宣布无条件投降而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把5 月9 日这一天定为全民庆祝日,胜利节。

  为了纪念战胜敌人而赢得的胜利,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45年5 月9 日发布命令,颁发了“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战胜德国”奖章。这种奖章授予了在前线参加伟大卫国战争的或在各军区以自己的工作保障胜利的所有军人和非编人员。获得这种奖章的有13,667 ,000 人。 
   
结束语
 
  第一节 柏林战役中苏联军事学术的运用

  柏林战役是伟大卫国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这次战役全面地考虑并创造性地运用了以前各次战役的丰富经验。柏林战役对苏联军事学术理论与实践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为解决战略问题和战役一战术问题,首先是为组织与实施有各军种参加的主要战场上的大规模战略性战役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有教益的经验。

  柏林战役的经验,同整个伟大卫国战争的经验一样,在今天仍有其重要意义。大家都很熟悉列宁关于历史经验意义的论述: “如果昨天的经验教训没有使我们看到旧方法的不正确,那末我们今天就决不能学会用新方法来解决自己的任务。”

  柏林战役是在军事政治形势处于特殊条件下进行的,这就使这次战役具有一系列的特点。其中一个特点就是战役准备时间有限。比如,白俄罗斯战役、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维斯瓦—奥得河战役的准备工作均持续了1 —2 个月,而柏林战役的准备时间总共才10一14天。其原因在于当时的军事政治形势,首先是必须粉碎法西斯德国政治军事领导者想拖延战争、在各反希特勒同盟国之间制造不和的企图,不允许法西斯德国和英美背着苏联进行单独媾和。

  柏林战役的特点是:战役企图明确,这个企图完全符合战役的目的和当时形势的特点。

  粉碎敌军柏林集团的方法是3 个方面军的兵力在300 公里宽的正面上实施六次强大的突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缺少战略突然性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因为苏军在宽大正面上同时转入进攻,在数个方向上实施突击,敌人在奥得河—尼斯河地区进行防御的全部军队就都被牵制住了。除此之外,在6 个方向上同时进行突击这一做法导致了;第一,把敌军集团分割成若干部分;第二,合围了柏林东南和市区的坦克第9 与第4 集团军的主力,第三,破坏了德国法西斯军队的指挥。

  万一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直接向柏林方向进攻出现迟延时,苏军最高统帅部还预先制定了第二作战方案,即乌克兰第1 方面军的两个坦克集团军应向西北方向突击, 加速机动、合围,分割德军集团。

  在这种情况下,近卫坦克第4 集团军应挺进到柏林以西的地域,在那里同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从北面和西北面迁回柏林的兵团建立直接联系,完成对德军集团的合围。为了把被合围的德军集团分割成两个孤立的部分,这时近卫坦克第3 集团军应向柏林的南郊和东南郊挺进,在那里同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主要突击集团从东向柏林进攻的左翼兵团建立直接联系。这样,甚至在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的第69集团军和第33集团军向勃兰登堡的进攻( 作战计划预先规定的) 成效不大的情况下,也能切断在城东南作战的德国法西斯军队同柏林的联系。

  在研究柏林战役的总企图时不能不指出,全部兵力在宽大的战略范围内的协同动作组织得很好。为了在柏林方向准备与实施一次战役,苏军统帅部用乌克兰第2 、第3 、第4 方面军在匈牙利、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积极进攻作战,紧紧牵制住当面的敌军兵力,不让法西斯统帅部利用他们来加强柏林集团。

  柏林战役中苏军统帅部的指挥艺术还表现在善于大量集中兵力与兵器。在决定性方向上建立了强大的突击集团,他们拥有强大的突贯能力,足以迅速突入敌军防御的全纵深;具有高度的快速机动能力,可保障迅速合围敌军的全部中央集团。

  基本突击集团的威力表现如下: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主要突击集团的战役第1 梯队由4 个合成集团军和2 个坦克集团军编成,拥有400 ,000 人,9 ,000 多门火炮与迫击炮, 约2 ,350 辆坦克。

  乌克兰第1 方面军主要突击集团的战役第1 梯队由3 个合成集团军和2 个坦克集团军编成,拥有320 ,000 人,约? ,400 门火炮与追击炮,约1 ,300 辆坦克。

  白俄罗斯第2 方面军的主要突击集团在进攻开始前(4月20日前) 由3 个合成集团军、3 个坦克军, 1 个机械化军和1 个骑兵军编成,拥有176 ,000 人, 5 ,700 多门火炮与迫击炮,976 辆坦克。

  建立这样3 个强大的突击集团,就使苏军胜利地完成了下列复杂任务:突破奥得河一尼斯河防线;在战役纵深内实施神速的机动,以合围敌军重兵集团,追击退却之敌。

  敌军防御的战术地幅,在2 —6 昼夜内( 以每昼夜4 —10公里的速度) 就基本上突破了。

  应该指出,突破奥得河一尼斯河防线是柏林战役最重要的部分。在这个阶段,不仅给扼守这条防线的敌军以严重的杀伤,而且歼灭了德国法西斯统帅部预备队的主要部分。从4 月16日至19日,为了争夺防御的战术地幅,德军统帅部补充投入了大约30个师进行交战,这些师在战斗中均遭到严重的损失。指出这一点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所有这一切为完成合围和分割柏林集团的任务创造了有利条件。结果,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 方面军到战役的第9 ——10天就顺利地解决了合围与分割柏林集团的任务。

  柏林战役有益的经验是装甲坦克兵的重兵集团参加作战,其兵力共有: 4 个坦克集团军,10个独立坦克军和机械化军,16个独立坦克旅和独立自行火炮旅,80多个独立坦克团和独立自行火炮团。

  在战役进程中,装甲坦克兵实际上采取了已知的全部作战样式:他们同其他兵种和航空兵一起突破敌防御地带,追击退却之敌,强渡水障碍,抗击反突击,合围并歼灭敌军集团,在大城市( 其中包括柏林) 进行巷战。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次战役所取得的有益经验在现代条件下也未失掉其意义,当然要考虑作战兵器与武装斗争特点所发生的变化。

  装甲坦克兵的主要力量用作各方面军与各集团军的快速集群,其编成内共有4 ,300 辆( 门) 坦克和自行火炮,约占各方面军现有坦克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为了直接支援步兵,派出了1 ,900 辆( 门) 坦克和自行火炮。主要突击方向的每公里正面上,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与自行火炮密度是,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30辆( 门),乌克兰第1方面军——11至14辆( 门) 。但是,作战经验表明,这样的密度,对于突破预有准备的,配备有长柄反坦克火箭弹那样有效的反坦克兵器的坚固防御来说,显然是不够用的。

  如果要谈柏林战役使用装甲坦克兵经验的意义,那么这次战役颇有教益的首先是坦克集团军采用了各种作战方法。

  在战役的第一阶段,为了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线,两个方面军的坦克集团军同合成集团军密切协同行动,直接参加了突破敌军全部(3个) 防御地带的作战。坦克集团军投入交战,大大地增加了步兵战斗队形中的坦克密度。在主要突击地带的每公里正面上,坦克的密度达到,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40辆,乌坦兰第1 方面军——20辆。

  对使用坦克集团军与合成集团军协同行动突破敌军防御地带,人们常常持否定的态度,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当时公认的关于坦克军团的使命与运用方法的军事学术的理论原则。根据这些原则,坦克集团军的使命是在战役纵深扩大战果,应该深入突破口,而不是投入交战。这条理论原则已被很多战役经验证明是正确的。因此,必须尽力切实履行这条原则,而且大本营也经常向各方面军提醒这一点。比如,大本营针对柏林战役给白俄罗斯第1 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