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瓯缺-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的动作和语言招呼了刘锜;意思却是殷勤的;真正是在欢迎他;好像跟他昨天还在一起;好像他们之间从来没有分过手一样(实际刘锜去东京供职之前又在熙河军中服役;离开渭州已有六年之久了)。受到这种情意绸缪的接待;刘锜感觉到更加轻松;恨不得在他办好公事后;遍跑全城;遍访所有老朋友;重叙旧情。
可是这种愉快轻松的感觉很快就被另一种沉重、严肃的气氛所掩没。他绝没有想到;当他来到军部的东辕门外;西北军统帅种师道已经率领一大批部将、僚属在辕门外躬身迎候。和居民相反;在他们恭敬肃整的表情中丝毫看不出有一点故旧之情。他自己不是被他们当作老部属、老战友;而是被他们当作口含天宪、身赍密诏的天使那样的礼貌所接待了。这并不使他舒服。
刘锜的任务带有一定的机密性。事前他没有通过正常手续预告自己的行踪;他打算轻骑减从、不惊动大家地来到军部;先和种师道个别谈话;把他的思想打通了;再出示密诏。没想到种师道发挥了兵家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妙用;从哪里打听到他的莅临;预先在辕门外布置了戏剧性的欢迎场面;使得刘锜要想诉诸私人感情的打算落了空;刘锜感觉到在这场前哨战中他已受了一次挫败。
既然事情已经公开化了;他的天使的身分已经暴露;他只好将计就计;奉陪到底;把这场戏认真地演下去。
他从行囊中取出一封用黄绫包裹着的诏旨;双手恭敬地捧着;气宇轩昂地走在那一群迎迓他的人们前面;笔直地走进他熟悉的军部正堂。这时所有正对正堂的大门都为天使打开了;手执刀枪矛戟的卫兵们好像生铁铸就一样植立在甬道和台阶两侧;形成了一种森严、冰冷的气氛。刘锜走到预先为他铺设好的香案面前;庄严地宣布:
〃种师道前来听宣密旨;余人免进!〃
种师道带着不乐意的表情;向跟在后面的人们有力地摆一摆手;仿佛肯定相信只消摆动一下这只在十万大军中指挥若定的手;就会产生意料不到的效果。果然;在一阵铿锵的刀剑触动声和急遽的脚步声以后;堂前堂外的人都迅速地退到远处。然后种师道蹩着右脚(那是在臧底河一战中被西夏人射伤;以致成为轻微的残疾);撩起因为拐脚走路;因而显得不太合身的袍服;尽他年龄许可的速度;趋向香案面前;困难地跪下来;听着刘锜用明朗清晰的声音宣读诏旨:
〃敕种师道:
卿世济忠贞;练达兵情;比年宣劳西陲;蔚为国家干城。不有懋赏;何以酬庸?特晋升为保静军节度使;仍前统陕西五路兵马。朝廷属有挞伐;卿受敕后;可赴太原府与新除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童贯、述古殿学士刘鞈、知雄州和诜等计议军事。所期深叶同舟之谊;相勖建不世之功;毋负朕之厚望。刘锜乃朕之心腹;亦卿之故人;代朕前来布意;必能洞达旨意。卿如有疑难未释;可与刘锜分析剖明;深体朕志;迅赴戎机。
钦此!〃
刘锜一面宣读诏书;一面站住居高临下的地位上;冷静观察种师道的反应。
种师道给刘锜的印象一向是重、拙、大。在刘锜离开他的几年之中;种师道在生理、形态上已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这种重、拙、大的感觉并没有随着他生理上的变化而改变。
种师道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他的体质和外形上。
种师道从军数十年;身经百战;受过多次刃伤、枪伤、箭伤、扭伤、摔伤;而每一次的创伤似乎只为他补充了新的生命力;反而使他显得更加结实和壮健。使刘锜吃惊的是:长期的战争生活没有能够摧毁种师道的青春;而在这和平的三年中;却使他迅速地、明显地变得衰老了。他是这样的一种人;不老则已;一老就马上显得非常衰老。他脸上的皱纹加深、加密了。泪囊显著地突出来;以至把他的一对眼睛都挤小了;看起来有些浮肿。他的胡须和露在幞头下面的头发都已雪白;他的动作比过去更加笨拙;他的思想反应也似乎比过去更加迟钝了。
现在他十分吃力地谛听着刘锜宣读的诏旨;一下子还不太能够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却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
节度使是武官们可以达到的最高官阶(再上去就要封王;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种家三代有几十个人在西北边防军中担任军职;有的还当上了全军的统帅和一路的经略使;立过不少汗马功劳;但是没有一个人获得过节度使的崇衔。可以说;它是种氏家族七、八十年以来、也是他种师道本人从军四十多年以来所渴望、所追求的最崇高的荣誉。尽管如此;根据种氏家族多年传下来的一条老规矩:他们不随便给予别人什么东西;除非对别人有所差遣或酬功的时候;他们也不随便接受别人给予的东西;除非自认为有了十足的权利可以得到它的时候。在取予之间;都有一定的分寸。种师道虽然有着强烈的权利欲、升官欲;却有自知之明;并不认为在目前几年中;他立过什么超越祖、父两代的显赫战功;配得上节度使这样的重赏。那么这个突如其来、非分的晋升究竟意味着什么;其中蕴藏着什么他无从了解的奥妙呢?他的警觉性很高;十分害怕当道权贵会利用节度使这个香饵来钓取他这条大鱼。他可是一条深知冷暖、明辨利害的大鱼;轻易不肯上钩的。
再则根据西军长期以来的传统;决不希望别人来干预他们的事务;他们也不愿插手去管别人之事;河东;河北的军事应该由北方边防军负责。一百多年来;由于和辽保持了一个屈辱的和平局面;没有发生过真正的战争;这支军队早已瘫痪;目前仅由一个对军事根本外行的和诜担任名义上的统辖者。他们西北军和北方军各有畛域;一向互不干涉。他;作为西军统帅的种师道有什么必要到太原府去计议军事;并且跟他那么看不起的和诜去打交道?
还有;太监出身的童贯;在宦途上一帆风顺;从西军监军一直升到领枢密院事;现在又官拜三路宣抚使;这就意味着西北边防军和北方边防军两大系统的军事机构都要放在他童贯一人统辖之下了;这又令他大惑不解。天下有多少英雄豪杰;偏偏要这个宦官来总揽军事;岂不令志士气短!种师道曾经和童贯在西边共事多年;竭力克制自己对他的轻蔑感;勉强习惯了朝廷派内侍到前线作战部队来当监军的陋政;并且有效地把童贯放在坐享其成的地位上;把功绩与荣誉让给他;而不让他干预实际军事。虽然如此;种师道对童贯飞扬跋扈的性格;颐指气使的作风还是怀有很深的戒心;限这样一个内宦;根本没有什么同舟之谊可言;跟他又能计议出什么好的结果来?
这一连串疑问都不是目前种师道的理解力所能答复和解决的;他恰恰漏听了官家诏旨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朝廷属有挞伐〃。虽然他在事前已有所估计;但因没有听清楚这句;因而对上面的一些疑问更加捉摸不定了。他只是从诏书中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有一股将要把他卷进急遽的漩涡;可能使他发生灭顶之祸的强大浪潮已经向他猛烈地袭来。
种师道是老派的军人、守旧的官僚;在军事上满足于防御;即使出击也只是为了防御的需要;在政治上只要求按部就班;害怕变动;也不想邀取非分之赏。政、宣以来动荡的朝政;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军队中来;这一切都不符合种师道做人行事的老规矩;也不符合西军多年来的老传统。他努力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筑起重重堤防;企图防止受到波及。现在;面对着这一纸诏书;他竭力要想躲避的事情终于不可避免地找上门来了。
种师道的反应虽然迟钝;这些零零碎碎的想法连贯起来;却给他构成一个很不满意的印象。对于这个;他作出了相应的反应;他几乎是自有怒气地高唱一声:
〃领旨!〃
接着就用刘锜意想不到的急促的动作站起来;从刘锜手里接过诏旨;刘锜感觉到他那双稳重的手似乎有点颤抖。
(二)
刘锜从东京带来的轻松情绪;经过东辕门外一度冲淡;现在几乎完全消失。
注意到种师道听了诏旨以后的疑惑和含愠的表情;特别注意到一向对朝廷抱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种恭敬虔诚态度的种师道;今天竟然会失仪到这种程度:他既没有对诏旨前半段对他的褒奖和升擢表示〃谢恩〃;又没有对诏旨后半段对他的明确指示表示〃遵旨〃;而只是笼统地唱一声〃领旨〃。这是间接表了态;表示他对朝廷的军事行动意怀不满或者至少是丝毫不感到兴趣;这是一个大臣对朝旨表示异议可能采取的最强烈的手段。
刘锜在出发前;在旅途中;曾经抱有过种师道可能很容易就范的幻想;现在是明显地破灭了。那么;他就必须迎接一场紧张的战斗。他清楚地知道;对于顽固的自信心很强的种师道除非是一拍即合;水乳交融;否则就必然是一场紧张剧烈;针锋相对的交锋。
刘锜考虑了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