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乔家大院 作者:朱秀海-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茂才道:“东家,以往太平年间,总是各省官府自己派人解送官银上缴京城。东家不要小看这件事,官银由官府送,朝廷收,民问商家一概无缘插手,朝廷和官府就掌控了我刚才说的神器,也就是天下命脉。而今天时局不宁,票号业开始跃跃欲试,要代替各地官府向朝廷汇兑银子,这就发生了天大的事。一旦天下官银可由票号业向朝廷汇兑,本该归朝廷和官府掌控的天下神器、天下命脉就要移位!东家,你细想一想,如果你是朝廷,你是皇上,会容忍这种事情吗?”
  致庸一时长思不语。
  茂才越说越激动:“东家,当初茂才就不赞同东家进入票号业,那时我就对东家说过老子的一句话:鱼不可以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可惜那时茂才想得还不够深,悟得还不够透。东家,当初我只想到开票号这件事本身会引起商界大变,国情大变,并没有想到其实你,还有诸多商人本身就是国之利器!只要你们想做,你们就能在今日中国的商界引发一场地震,所谓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你们当之无愧。可是东家,你们自己是国之利器,可同时又只是商人,与强大的朝廷做生意,只能像个商人那样行事,否则就会大祸临头。东家,鱼只有藏在水里才安全,国之利器也只能深藏不露才不会为自己引来灾祸。东家天纵英才,茂才虽不是萧何、张良之流,却也不敢过于自贬。东家,茂才不担心你做不成天下那么大的生意,我担心的是你一旦做成了天下那么大的生意,给自己,甚至给乔家引来的反而是不测之祸!”
  致庸紧紧盯住他,半晌道:“怎么,茂才兄是担心我做成了汇通天下的大事,朝廷反而会杀了我的头?曹掌柜,你也这么看?”
  “东家,我也觉得孙先生的话有些道理。我们只是商人,只做商人该做的事好了。我读书不多,可也知道物极必反的道理,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曹掌柜虽然想打圆场,但致庸这会问到头上,也只得实话实说了。
  致庸看了他俩半晌,终于背过身去,怒声道:“这么一件利商利国利民的大事,如果我不去做,也许别人也不会做。今日国家多难,民不聊生,和南北饷路不通大有关系。如果我们重新疏通了南北银路,朝廷能拿出更多的银子平定内乱,外御强敌,让万民各安其业,我乔致庸的性命算得了什么?如果我们明知自己做的事关系天下兴亡,而且将造福后人,却仍然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为了自保什么都不敢做。茂才兄,难不成我们要做这样的商人吗?”
  茂才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嘴唇哆嗦了半天,才又开口道:“东家,现在是乱世,我们只是区区商民,若不能自保,何谈救国。纵观天下大势,我们能做的只是随机而动。就目前而言,绝不能主动挑战朝廷的权威,不可为天下先……”
  他话未说完,致庸已经气呼呼地站起:“够了,你既说是乱世,那就绝无行黄老之术的道理,茂才兄,你什么都想到了,就是忘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字!”
  茂才被当场噎在那里,再也说不出话来,当下失望地站起,转身朝外走。
  曹掌柜赶紧拉住他。
  茂才道:“东家决心已定,孙茂才刚才的话多了,也不该说!”
  曹掌柜打圆场道:“孙先生,你不能走,明天的事怎么办,东家和我还得等你拿主意呢!”
  茂才呆了半晌,脸上浮现出一抹奇异的笑容,曹掌柜一惊。
  只听茂才道:“东家,只要你一天没辞掉我,我有话就还是要说,至于听不听那是你的自由了。至于明天这件事,你的脾气性情也不适宜直接和官府、朝廷打交道。如果你执意要做,只怕还得我和曹掌柜去办!两广总督哈芬哈大人,他也算是我们的老相识了,刚调任不久,所以你只要明天去见一下他,将张之洞大人的信函呈上,剩下的事情我们看看情形再说吧!”
  致庸久久盯着茂才,半晌沉声道:“好吧!?”
  第四节
  第二日一大早,茂才陪同致庸前往两广总督衙门。
  由于茂才和曹掌柜早已打点过,候不多时,哈芬便接见了他们。
  哈芬看完了张之洞的信,突觉“乔致庸”三个字颇为熟悉,当下仔细打量起恭立在那里的乔、孙两人,半晌突然脱口道:“噢,原来是你们两个……”
  致庸刚要说话,茂才已经赔笑道:“大人,那时我们无知,冒犯了大人,还请大人海涵。”
  哈芬哼了一声,接着却又笑道:“没什么,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今日他乡相遇也不是容易的事啊。”
  致庸和茂才对看一眼,微微松了一口气。
  哈芬打着官腔道:“哎我说,你们这个茶票庄,真能像张大人信上说的,代本督将两广饷银上送给朝廷?”
  致庸点点头:“大人,在下今天做的正是这一行生意。”
  哈芬也不说话,又打量了他们一会,才拉长声调道:“自从长毛军断了南方各省的饷路,每年为了此事,各省都十分头疼。乔致庸,虽然张大人向本官举荐了你,可是毕竟口说无凭,我怎么能相信你真能替各省把银子解往北京?”
  致庸当下细细地向他解释了一番。
  哈芬凝神听了好一会,点头道:“这样一说我倒也有点明白了。哎乔东家,这个主意很妙,这样好的主意是谁想起来的?两边……北京和广州……将来如此结算?这一行生意,赚银子多吗?”
  致庸笑道:“回大人,山西商人经营票号这一行已经有了些年头,可眼下还不成什么大气候,但只要大人支持,它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我大清商业的一根主要支柱……”
  茂才轻轻地碰了致庸一下,赶紧接茬道:“至于说到利润,商民在商言商,自然要收些汇水,就是费用。但大人放心,这笔开销绝对小于大人每年让人押送银车去北京的费用!”
  哈芬细眯着眼睛想了好一会,突然开口道:“乔致庸,虽然这样,我还是不能相信你。向北京解送饷银乃国之大事,出了差错是要砍头的,本官可不想拿自个儿的性命开玩笑!”
  致庸一听,并不着急,微微一笑道:“大人为何不能信任小号一回呢?若是出了差错,小号宁愿作出双倍赔偿!”
  哈芬哼了一声:“真出了差错,你就是不想赔也得赔,因为这是国课。”
  他想了想继续道:“当初胡沅浦胡大人可是对你赞赏有加,说你将来一定是个安邦定国之才,现在看看,哈哈,你最多也就能帮老夫冒险往京城里运些银子罢了!”
  致庸受了奚落,也不介意,道:“那么大人是答应商民了?”
  茂才佩服地看了致庸一眼,把期待的目光投向哈芬。
  哈芬的话却让他们都吃了一惊:“不,本官什么也没答应。乔致庸,真想让本官相信你也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你拿自个儿的银子替本官小试一回。”
  一听这话,致庸和茂才对视一眼,哈芬继续道:“由广州往京城运银子,太平年间也要三个月,现在兵荒马乱,朝廷急等着银子用,你要是能在一个月内先代我把三十万两银子,通过你说的什么北京票号交到户部银库,我就相信你,把你垫上的三十万两银子付给你,再请你帮我解送四省数年积压的京饷。这办法怎么样啊?”
  致庸略一思索,便爽快地答应道:“谢大人!从明天算起,一个月内,我一定帮大人把三十万两银子上交到户部银库!”
  话一出口,哈芬和茂才都吃了一惊。
  哈芬放下手中的茶杯,站起道:“好,咱们就一言为定!”
  回到客栈,听他们说完事情经过,曹掌柜立刻着急道:“东家,哈大人让我们拿自己的银子帮他上缴国库,万一出了岔子,回头他又不认账,我们就亏大了!”
  致庸神情凝重:“古人云,人而无信,谁言其可。我们以诚信待人,哈大人也不见得就一定会不以诚信待我们!”
  “话是这么说,可这么远的路,谁能担当起这样的大任呀!”曹掌柜又道。
  致庸闻言一惊,忍不住挠起头来。
  长栓在一旁气不过了:“几位爷,你们也太目中无人了!一个堂堂男子汉你们都看不见,我还站在这里干啥?”
  致庸回头看他一眼,一旁的曹掌柜忍不住问:“长栓,你觉得自个儿行吗?”
  长栓生气道:“曹掌柜,这两年我跟着二爷,南到过武夷山,北到过恰克图,不说出生入死,也算是见过一些世面。不就往北京跑一个来回吗?别的大事我干不了,这点小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