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5老子与百姓生活-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说排行榜:/top。aspx                
老子《道德经》相关作品全集:/zt/daodejingzhushuji/    
  《百家讲坛…老子与百姓生活》 老子与人际关系的智慧 作者:姚淦铭   
 姚淦铭,1948年11月出生,江苏吴江人。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后执教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为中文系主任、教授。曾获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现任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兼任苏州市语言学会副会长。两次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 
  姚淦铭教授的学术领域广泛,主要从事于甲金文、古韵训法、书学理论、王国维学术专题、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化的研究。其学术研究求新求深,并重视交叉学科的开拓,成果颇丰。 
 《汉字与书法文化》、《汉字心理学》、《哲思众妙门》、《礼记译注》、《王国维文献研究》《王国维文集》 
  主要著作有:《哲思众妙门老子今读》、《王国维文献学研究》、《汉字心理学》、《汉字与书法文化》、《礼记译注》、《先秦饮食文化研究》、《趣谈中国摩 岩石刻》,编校《王国维文集》等。                    
本书简介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我们在制作电视节目时惊喜地发现,很多电视观众越来越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家是想获得知识,陶冶情操,享受生活;另一方面,是想通过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以更好地把握今天,展望明天。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百家讲坛》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让更多的专家学者走出象牙之塔,走向人气指数最旺的民间,去为普通百姓服务。本书将带你走近老子,认识自己,感悟生活!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 姚淦铭 著                    
老子与我们同行 
  ——序 
  魏淑青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我们在制作电视节目时惊喜地发现,很多电视观众越来越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家是想获得知识,陶冶情操,享受生活;另一方面,是想通过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以更好地把握今天,展望明天。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百家讲坛》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让更多的专家学者走出象牙之塔,走向人气指数最旺的民间,去为普通百姓服务。 
  江南大学古代文献研究所所长姚淦铭教授,就是这些从象牙之塔走出来的学者中的一位。 
  那么,应该让姚老师讲些什么呢?我们很多人都觉得,他长得挺“卡通”的,很有老子遗风,就让他讲《老子》吧(《老子》也叫《道德经》)—当然,这只是个玩笑。重要的是,他不仅对《老子》有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他也有比较强的亲和力,这可能更为电视观众接受。 
  那么,《老子》又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我不妨在这里引用美国作家麦克•;哈特说的一段话,他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说道,在中国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在国外被人广泛翻译和阅读的一本书就是在两千多年以前写成的《道德经》。在西方社会,《道德经》比儒家经典更受欢迎,至今少说也有40种译本。除《圣经》以外,任何书籍在数量上都无法与《道德经》相提并论! 
  我想,大概这也就是前几年《纽约时报》将老子列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的原因吧。但我们不禁要问,《老子》只有短短五千字,它涵盖了很多妙义,告诉了我们许多法则,内容几乎涉及到了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它在国外名气又是那么大,却为什么不为我国的普通百姓所了解、所熟知、所运用呢?这固然有《老子》一书太艰深、太抽象等方面的原因,但毋庸置疑,也有传播方面的原因。那么,以“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为制作理念的《百家讲坛》栏目,如何做到“古为今用”,而且是为普通百姓所“用”呢?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如何将《老子》推向普通百姓,让他们看得进、听得懂、记得牢,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呢?这就要聚焦现代人的热点问题,深入浅出地把《老子》贴近现代百姓生活的智慧演绎出来。现代人需要什么,就讲什么—这似乎有实用主义的嫌疑,但我们主要是想强化《百家讲坛》栏目的“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为电视观众服务,最终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比如,现代人处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下,心理需要按摩,我们就让姚老师讲《老子与现代人的心理健康》;现代人关注身体健康,就讲《老子谈饮食之道》;现代人渴望成功,就讲《老子谈成功之道》;现代人在女性美、爱情、婚姻、家庭问题上有许多迷惘,就连续讲了用老子的智慧来看待这一切;现代人在竞争、职场、人际关系等方面有许多困惑,就又连续讲了老子智慧的一系列的解读和运用。如此等等,《百家讲坛》关于《老子》的演讲,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出来。 
  姚老师用他诗化的语言、通俗的比喻,将老子的非凡智慧与百姓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巧妙地用老子的智慧为我们分析现代人存在的许多问题。他演讲生动深刻,脱口成章,循循善诱,春风化人,很受电视观众欢迎,觉得老子原来离我们这样近,老子的智慧原来是这么贴近我们百姓生活! 
  本书是姚老师在《百家讲坛》演讲的基础上,再加工而成。本书的特点一如演讲,将深刻的哲理,用通俗的语言浅显地写出来,人人可读,人人可懂,人人可用。一书在手,可以启发新知,可以滋生新智,可以与大智者老子促膝谈心,可以与他结伴同行,心中永远盈满智慧。 
  黑格尔说过:“对听众来说,演讲家的描述也不是为描述而描述,也只是一种手段,用来使听众达到一种信念,做出某一种决定,或采取某一种行动。”这本书收集的十八讲演讲词,是姚老师对《老子》多角度的描述,虽然受电视节目时间等条件的限制,还不能更多地解读老子的智慧,但是大家读了以后也许会在处理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产生一种新的信念,做出一种新的决定,实施一种新的行动,从而不断走向深刻,这便是一种大收获了!这也是我们《百家讲坛》栏目全体同仁所期望的! 
  2006年1月9日于北京                    
第一讲 老子其人其书 
  老子其人其书:老子与我们同在   
  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去走近老子,走近这位中国的哲学之父,走进老子的智慧之门。 
  老子真的和我们同在吗?老子真的和我们现代生活有关吗?老子在哪儿呢?这个问题我曾经做过一个小测试。一次我到苏州玄妙观去,看到三个天真活泼的孩子,非常可爱,都是小学生。我就问他们:“你们知道老子吗?”一个男孩说:“知道,老子就是我爸!”另一个男孩说:“老子不就是玄妙观当中那个道士的雕像吗?”一个小女孩笑一笑说:“不,老子是一本书,我爸爸的书桌上就有!”我呵呵笑了,老子不就是和我们三个现代孩子生活在一起嘛,而且三个孩子的心目中有三个不同的老子。这是三个现代孩子心中的老子,那么我们其他的人群与老子有关系吗?有!老子真的就在我们生活中,只不过我们和老子的那种接触,有时候是零距离接触,老子的东西有的已经化到我们的血液中去了,正因为有时距离是零,所以我们反而觉察不出来了。 
  不过大家总还是觉得老子离我们太遥远了。但其实老子又确实就在你、我、他中间,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间。难道不是吗?我们思考问题、做事、说话之间,往往就不知不觉地和老子有关系了,只不过大家习焉不察罢了。 
  我们来举些例子。今天人人都知道一个理念叫“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很智慧,也很辩证。老子就是最讲究“有为”与“无为”的,而且他又特别提醒大家注意那容易被忽略的“无为”的这一面。他有句名言:“无为而无不为。”(第48章)这里面有许多哲理! 
  又比如,你想做大事业,这句话大家一定是很熟悉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谁说的?老子!老子教诲:“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63章)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64章)再比如,你立志高远不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