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现代文学之父──卡夫卡评传_2-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病人,不料他自己的马冻死了,他要女仆去借邻家的马。想不到猪圈里奔出
  两头高头大马。见病人(一个少年)后。病人却声称没有病。医生正欲往回
  走时,发现那少年腰间有一个碗口大的伤口。他立即准备给他医治。病人却
  唤来了家人和亲友把他按倒在病人身旁,剥光了他的衣服,还拳脚相加。此
  时那两匹马的头伸进了窗内,他仿佛听见马的呼唤,连忙起来纵身跃出窗外,

① G。雅诺施:《卡夫卡谈话录》。

② 卡夫卡:1912 年 2 月 5 日日记。

③ 卡夫卡:1908 年 8 月 29 日致海德维希·W 的信。

  上了马车。但还光着身子,衣服钩在车尾,怎么也够不着。而两匹马却在冰
  天雪地里磨蹭着,不肯快走。两旁观看的人虽都是他治过病的人,手脚也灵
  巧,却不肯帮助。而他心里还惦记着家里的女仆正遭受着那个色迷迷的马夫
  的欺侮。于是他“坐着尘世的车,套着非尘世的马,迷途难返。”他悔恨交
  加,呼喊着:“受骗了!受骗了!错听了一次门铃声,一失足成千古恨。”
  小说很象是一次梦象的记录,可作多种解释。就人的孤独感而言,至少有三
  个层面得出来: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如主人公裸身在寒冷中,旁观者竟
  视若无睹;二是“好心不得好报”,如冒严寒去给人看病,反遭挨打;三是
  居心不善如提供马匹给人救急,却要人家的侍女作出牺牲,而且那两头“非
  尘世”的马在关键时刻的磨蹭,恰恰为马夫的作恶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仿
  佛二者在狼狈为奸。这里卡夫卡把现实中的孤独感变成了幻觉,变成了一个
  梦境的映象。乡村医生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恪守着固有的职业道德,在情
  欲(占有姑娘)与救人的使命感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以便尽一番社会责任,
  做一名合乎社会公德的公民。但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已处在传统的价值观念崩
  溃的时代,社会已经不时兴、不需要他这样的自我牺牲的救助者了,他的一
  片热心不仅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接受,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人人都造下一份
  罪恶。作为一个小资产阶级的人,要是不愿同流合污而想以正派的人格继续
  适应这个社会,必然陷入尴尬的处境。于是他感到“受骗了!”这是对他的
  职业尊严得不到尊重的一种抗议,一种无可奈何的、带悲喜剧意味的抗议。
      卡夫卡晚年自己最珍惜的一个短篇是《饥饿艺术家》。小说的大致情节
  前面已经介绍过。小说的主人公,一个自视为“艺术家”的艺人,他为“最
  高”的艺术奋斗了一生,最后连马戏团的动物演员都不如,他也象那位“甲
  虫”兄弟一样,感到这个世界上没有适合他生存的东西,“因为我找不到适
  合我胃口的食物。”只有离开人世才是唯一的出路,同时也表明了他对艺术
  的真正献身精神,即以“肉”的毁灭(饿到死亡)换来“灵”的至美(“达
  到最高的艺术境界”)。卡夫卡在创作这篇小说时,融进了自己的全部感受,
  所以 1924 年 4 月,即逝世前一两个月,他在通读这篇作品的校样时,不禁大
  动感情,潸然泪下。据卡夫卡一位晚年的密友克洛普施托克的回忆:“卡夫
  卡这时的身体状况和整个情况是,他自己在字面的真正意义上饿死了,变成
  幽灵了,当他改完校样时,流了很长时间的泪,那必定是一种可怕的、不仅
  是心灵上的紧张,而且是一种震撼人心的精神上的重逢。这是我第一次在卡
  夫卡身上看到这种动作的表现。他向来是具有超人的力量克制自己的。”①
      长篇小说中,孤独主人公写得最好的当推《城堡》了。那位名叫 K.的土
  地测量员在城堡管辖下的村子里成为不受欢迎的“异乡人”的遭遇,在前面
  我们已有所涉及。这里只引用一段马克斯·勃罗德关于《城堡》的论述:“卡
  夫卡通过自传体小说的写法,把主人公简单称作 K.’。他的主人公走过了孤
  独的生活道路。因此下百我们身上的孤独成份才赋予这部小说以超自然的深
  度,后者以惊人的明晰性出现在我们眼前。另外,这仍然是一种非常确定的、
  比较微妙的孤独之感,一种深深地埋藏在我们心中的孤独这感,一种在安静
  的时刻就会涌上表面的东西。因为卡夫卡的主人公究竟还是一个充满善意的
  人,他既不追求孤独,也不以此为荣。正好相反,孤独是别人有意加在他身
  上的;因为就他的愿望来说,他渴望得到的莫过于成为社会的一个有活动力


① 卡夫卡:《1902—1924 年书信集》费歇尔袖珍出版社,法兰克福/迈因,1975 年版,520—521 页。

  的成员,循规蹈矩,按照惯例与别人合作;他追求一种有用的职业,打算结
  婚和建立家庭。但是这一切都失败了。人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到把 K.包围起
  来,使他陷入孤独的那层冰冷的外壁决不是暂时的现象。”①
      勃罗德的这段话中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一是卡夫卡及其笔下人物的孤
  独都是一种内在心境,与外部性格不完全是一回事。从外部特征看,他的人
  物都是善良的,能合群的。就以卡夫卡本人来说,他“非常快活,经常哈哈
  大笑。他很健谈,而且大声说话。”②二是这种孤独是“深深埋藏在我们心中”
  的,也就是说它具有普遍性。
      自从十九世纪下半叶西方现代哲学思潮兴起以来,孤独感就成为这股思
  潮的一部分。当时西方知识界如尼采,认为“上帝死了”,“一切价值重估”,
  把在基督教信仰的基础建立上起来的传统的价值法则和习惯的生活方式掀了
  个底朝天,在“价值真空”的情况下,他宣称“自己来做哲学家,而过去我
  只是崇敬哲学家们”。他以“殉道者”的精神品行来“追求智慧”。③为此舍
  弃职业,永不结婚。由于思想过于超前,朋友也一个一个破裂了。他简直把
  自己逼进了沙漠,所以经常也不免感到难以忍受,发出慨叹:“我期待一个
  人,我寻找一个人,我找到的始终是我自己,而我不再期待我自己了!”④
  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因为对传统价值观念的绝望而陷入孤独境遇的还有丹麦
  哲学家克尔恺郭尔、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他们都终身未婚。
      如果说,上述这些观念超前的哲人的声音在十九世纪还只是“空谷足
  音”,那么二十世纪以来,其共鸣者就越来越多了,人们面临着“价值真空”,
  意识到固有的人生意义的明确性的丧失,“无家可归”的失落感象传染病一
  样蔓延,并把这视为“代人”的基本生存处境。象卡夫卡这样有着特殊人生
  体验的人,自然更容易“感染”上这股思潮。某些“先锋派”人士,他们或
  者由于“思想超前”,或者由于现代审美意识觉醒得较早,往往不免要经历
  孤独处境,象法国的波特莱尔、普鲁斯特,美国的艾略特,爱尔兰的乔伊斯,
  奥地利的里尔克,瑞典的斯特林堡等等都是这样。
      卡夫卡是个勤于思素的作家。他在日记里经常提到要把世界重新“审察”
  一遍。到晚年还常哀叹,由于“太疲倦”,不能把世界重新审察一遍。这意
  思与尼采的“一切价值重估”是相近的。它想把世界上的一切现实秩序重新
  估价一遍。他曾经以箴言的形式对“罪愆、苦难、希望和真正的道路”①作过
  一番考察,无疑是他这一意图的尝试。109 条箴言中有一条是这样写的:


             开始认识的第一个迹象是死的愿望。这种生活看来是不可忍受的,
      另一种生活则又达不到。人们就不再忌讳想死了。②
  按自然法则说,生与死的意义和机会是同等的。但人们习惯的态度是恋生畏
  死。这段引语表明卡夫卡要把这种流行的惰性思路来个逆反的悖论逻辑写下
  来,例如鸟与笼子:惯常的说法是“鸟寻笼子”。但卡夫卡把这句话颠倒过
  来,写成:“笼子寻鸟”。他的诸如此类的悖论思维几乎无处不在。但问题


① M。勃罗德:《无家可归的异乡人》,见《论卡夫卡》69—80 页。

② 转引自 R。波吉奥里:《卡夫卡和陀斯妥耶夫斯基》,见《论卡夫卡》69—80 页。

③ 尼采:1878 年 6 月致霍克斯的信。

④ 转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