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间集新注-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剪。直是人间到天上,堪游赏,醉眼疑屏障,对池塘,惜韶光,断肠,
为花须尽狂。
前首写春闺怀人,后首写游人赏春,两首的生活内容不同,所描绘的画
面也带着不同的感情色彩,前首中,也描绘了明媚的春色:燕儿双飞,鸳鸯
交颈,这些既是引起闺妇春愁的外界物象,又是作为她闺房寂寞的反衬。接
着用她的行为刻画她的内心世界,掩却菱镜,懒整容妆,以示“岂无膏沐,
谁适为容”之意。“海棠帘外影”一句。既实写,又虚拟,意思双关,有女
如“海棠倩影”的暗示。下片把情景交错写出:由于所爱之人无消息,故心
思缠绕,绣帷断香,空余相思。在浓艳的春色中,红色却成了一派愁色,这
是她主观的感受。结尾一句,倾诉苦衷,可谓“流不尽的泪”呵。全词用了
交错多变的韵脚,使人深感曲折委婉,回肠荡气。后首因没有春怨的情绪,
所以全是一幅绚丽多彩的春景图:弯曲的雕栏,碧色的春水,柳绿花红,黄
莺歌唱,野草平铺,境界明丽开阔。赏春人的心怀也是坦然畅快的。他感到
自己如迸天国,在被烟景迷惑的朦胧醉眼中,周遭仿佛是万紫干红的屏障,
他此时只觉得韶光可爱,为此兴奋到了极点。最后一句“为花须尽狂”,出
语奇峭,振起全阕,言尽而意不穷。这里的“花”,既是自然界的春花良景,
也是赏春人意念中的美好人事。这两首词,如两个形象鲜明的电影镜头,把
我们带进了不同的艺术境界之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一种追求光明舒畅的
感情油然而生。《花间集》中像这类不同的画面和情趣的作品,还可以举出
一些,如李珣的十首《南乡子》,可说是十幅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画,从中
我们看到了远客临野渡,游女戏彩舫,钓翁羡鱼美,越女骑象背等等生动的、
充满着生活气息的艺术图景。
善于截取生活中一个典型的场面和侧影,抒发从现实生活中触发出的某
种短暂的感受,这是其三。如牛峤的《西溪子》与牛希济的《生查子》:
捍拨双盘金凤,蝉鬓玉钗摇动。画堂前,人不语,弦解语。弹到昭
君怨处,翠愁,不抬头。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
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这两首都是只有五十四个字的小词。但我们读后并无枯寂之感,这是因
为词人是选取生活中最典型的场面来表达思想的。前一首用琵琶女弹奏乐曲
的一瞬,揭示了她内心深藏着的无限幽怨;后一首则是以离别时的一霎那,
把难以言状的婉转缠绵之情,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
善于通过主人公的一举手、一投足,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情态,
这是其四。如韦庄的《归国遥》二首:
春欲暮,满地落花红带雨。惆怅玉笼鹦鹉,单栖无伴侣。
南望去程何许,问花花不语。早晚得同归去,恨无双翠羽。
金翡翠,为我南飞传我意。罨画桥边春水,几年花下醉。
别后只知相愧,泪珠难远寄。罗幕绣帏鸳被,旧欢如梦里。
这两首词都是写丈夫外出,少妇自叹青春独处。对这一主题,词人是通
过对主人公细微的心理活动的刻划来表现的,从语言中豁露人物的内心活
动,从行动中反映人物的心理状态。第一首的女主人公因看到鹦鹉无伴而感
到自己的孤独寂寞,于是产生了怀念丈夫的极细致的心理变化,十分真切感
人。第二首是由看到南飞的翡翠鸟而出现的心理状态,精细地刻划了女主人
公旧欢如梦、泪珠难寄的失望与惆怅的心情。
花间词多以“含蓄为佳”,但也善作直朴坦率的“决绝语”,这是其五。
如韦庄的《恩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妄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这首词毫无隐蔽地描绘了一个少女对少男的大胆追求。少女的形象天真
烂漫,活泼鲜明,充实丰满,逗人喜爱。就是“深美闳约”的温庭筠的词中,
也有《南乡子?手里金鹦鹉》这样的篇章。孙光宪的《谒金门?留不得》也
是这一类的词。
即使是内容押呢之词,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不是毫无可取的。如顾敻
的《甘州子》:
一炉龙麝锦帷旁,屏掩映,烛荧煌。禁楼刁斗喜初长。罗荐绣鸳鸯。山
枕上,私语口脂香。
这是写一对情侣初眠的情景:锦帷旁麝烟袅袅,烛光闪烁,外面传来了
初更的刁斗声。这些客观景物,被作者用一“喜”字,使之与主人公的感情
联结起来。“罗荐鸳鸯”,既是实写,又是他俩恩爱的象征。结尾一句,善
于抓住最有特征的感受,表达了他们的柔情蜜意,百般恩爱。这是一首艳词,
但笔墨却蕴藉清丽,比起现代某些作者不堪入目的色情描写,倒是文雅含蓄
得多。

提到花间词的风格特点,人们就会说它是婉转隐约的,是我国词坛上婉
约派的先声。不过,如果对花间词咀嚼寻味一番,就会发现这婉约之中也还
有一些差异。
温庭筠、韦庄是花间词人的代表,他们两人的词风就有明显不同。前人
论及花间词时,常常是把温、韦并提的:
“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
其词品亦似之。
王国维:《人间词话》
王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世以温韦并称,然温浓而韦淡,各极其妙,固未可轩轾焉。
顾宪融:《词论》
温庭筠“密而隐”,韦庄“疏而显”。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
这些都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他们的不同风格特征。总括前人的论述,
可以说是温“密”韦“疏”、温“隐”韦“显”、温“浓”韦“淡”。
所谓温“密”韦“疏”,是指谋篇布局而言的。温庭筠的词,布局细密,
画面一个接一个,使人应接不暇。它们之间省去了物象的某些外部联系,也
极少用虚词之类。一些事情的发展变化,也不明白说出。他的十四首《菩萨
蛮》是这方面的最好例子。试看这组词的第二首:
水晶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整首词句与句之间的表面联系被省略了,特别是上片的前两句和后两句
之间,看不出事情的进程。它只是事物的一组横断面,描摹了同时出现的若
干情景,而事物纵的发展却不十分明显,这倒很有些像现代电影中的“蒙太
奇”手法。初读时就极难寻找出其间的脉络,把握不住词人要表达的意思,
只有细细玩索,才能领略到女主人公的怀人之情。这一主题不是通过人物的
有次序的活动表现的,只把它包含在罗列的各种事物与现象之中,让读者去
发掘、理解。如果把这首词作为“仕女图”来看的话,那么词的上片是背景,
下片才是人物。而上片的前两句是室内的陈设,后两句则是室外的景况。这
两句看似没有人物,更难找到感情的所在,但细加品味,“惹梦”则暗点出
了人物,也微透出了思绪。“惹”是逗引撩拨之意,深含柔情蜜意,逗撩出
了什么梦呢?也略去了,但可想而知,在鸳鸯锦褥中做的梦,无疑是怀人了。
“江上”二句,是梦醒后所见的室外一片清丽之色,这与室内女主人公的凄
寂情怀正和谐统二起来。下片人物也像似与上片隔断,但细寻而线索俱在。
作者着力描摹女主人公的美好妆束,乃是因为女主人公正当妙龄,故才有“暖
香惹梦”。韶华过隙,深闺遥怨的情怀,也就在这依艳的形象中透出来了。
真是“通篇如褥绣繁弦,惑人耳目,悲愁深隐,几似无迹可求”(俞平伯:
《读词偶得》)。这便是温词布局绵密的特征。
韦庄的词则不是这样。他的词,句与句之间跳跃性不大,着重于事物纵
的发展,进程井然有序,布局上显得疏朗清楚,表现的情绪也容易体察。也
以他的一首《菩萨蛮》为例: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这首词一看就明白,纯是以白描手法写江南游乐。全词分三层,分片而
意不断。首二句从人们的赞叹中泛写江南够人留连,紧接着四句,写江南风
物人情之美,既是补足“江南好”的,又是末一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