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间集新注-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挽,曰“殿脚女”。见韦庄《河传》“其一”注。这里说“三千”,意思是
加上六宫罗骑,约三千许。李白《清平乐》词:“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
三千。”
争云雨——争风流,以得帝王宠爱。
何处句——意思是炀帝骄淫无度,不知何处能将他留住。
锦帆风三句——风吹锦帆,云烟映红,如火燃空。烧空:双关语,既写
红光弥漫如火燎天际,又指炀帝繁华一炬而空。
大业——隋炀帝的年号。
【析】
这首词是怀古之作。
上片前三句,写隋炀帝当时为了游戏,竟劳民伤财,开凿运河千里。“柳
如丝”是写运河上秀丽的风光:春水绿波,风平浪微。
下片追述炀帝昔日游江都的繁荣气象:三千殿脚女如花似朵,穿红挂绿,
风流美丽。“何处留人住”一句,已表示了这样侈淫的生活,无处可容的不
满情绪。“锦帆风”三句,写昔炀帝行舟时五彩缤纷,红染天际的景象。“烧
空”二字,笔锋急转,表面上是说红光如火燃半空,含意是炀帝的花锦世界,
一炬而空。结尾一句,是作者自述,仿佛身临当时的场面。这首词对炀帝荒
淫无度的行为进行了揭露和讽刺,在《花间集》中,是思想性较好的作品。
《栩庄漫记》评:“词写炀帝开河南游事,妙在‘烧空’二字一转,使上文
花团锦簇,顿形消灭。此法盖出自太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一诗。”
其二
目回柳拖金缕,着烟浓雾,蒙蒙落絮。凤凰舟上楚女,妙舞,雷喧波上
鼓。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襞花笺,艳思牵,成篇,宫娥
相与传。
【注】
落絮——落下的杨花。
楚女——泛指江汉一带女子。
雷喧句——波上鼓声如雷轰鸣。
龙争虎战——指诸侯王混战。
中土——泛指中原。《淮南子?地形》:“正中冀州曰中土。”
桃叶句——指士大夫们纷纷南渡。此处用晋王献之送其爱妾桃叶渡江的
典故,以讽时事。见毛文锡《虞美人》“其一”注。
襞(bì辟)花笺——折叠彩笺。襞:褶(zhē折)子,衣服上折叠的线条。
这里作动词用,折叠之意。
【析】
这首词也是怀古之作。
上片写秦淮河上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下片写中原战火纷飞,动荡不安。并用了王献之送爱妾渡江的典故,隐
约地嘲讽了东晋王朝偏安江左,不图统一大业的腐败政治。这是作者盼望统
一大业的思想反映。
其三
花落,烟薄,谢家池阁,寂寞春深。翠蛾轻敛意沉吟,沾襟,无人知此
心。玉炉香断霜灰冷,帘铺影,梁燕归红杏。晚来天,空悄然,孤眠,枕檀
云髻偏。
【注】
谢家——泛指美妇人家。
霜灰——香料燃完,灰白如霜。
铺影——布影,洒影。
枕檀——以檀为枕,质贵重,有香气。
【析】
这首词写暮春闺怨。
上片写女主人公凄凉的处境,没有人了解她,同情她。
下片写她空虚无聊,孤眠时的情态。此词无甚新意,味同嚼蜡。
其四
风飐,波敛,团荷闪闪,珠倾露点。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
照脸。大堤狂杀襄阳客,烟波隔,渺渺湖光白。身已归,心不归,斜晖,远
汀■■飞。
【注】
风飐——风吹的意思。
波敛——波起皱纹。敛:收,引申为起皱折、起波纹。
团荷——圆形荷叶。
珠倾露点——露水如珠,倾滴于荷叶上。
木兰舟——用木兰树所造的船。任昉《述异记》下卷:“木兰洲在浔阳
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
刻木为舟,舟至今在洲。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
县见寄》诗:“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吴娃越艳——指吴越一带的美丽姑娘。李白《忆旧游书怀赠韦太守》诗:
“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大堤——曲名。原指襄阳沿江大堤。宋齐梁时,常以大堤为题作曲,故
称《大堤曲》。如《续玉台新咏》中所载王容的《大堤女》:“宝髻耀明珰,
香罗鸣玉佩。大堤诸女儿,一一皆春态。入花花不见,穿柳柳阴碎。东风拂
面来,由来亦相爱。”就是描写大堤美女的诗。
狂杀——狂极,感情难以节制。
■■——水鸟之一种。见温庭筠《菩萨蛮》“其四”注。
【析】
这首词写游览所见所感。
上片写游湖时所见:风微微地吹,波轻轻地荡,圆荷上的露点如珍珠闪
闪,绘出了初秋明丽的背景,“何处”二句,写出在画面中的人物,“吴娃
越艳”,都是漂亮活泼的南国少女,“藕花红照脸”,这一句简洁俊秀,表
现了姑娘们的青春的美丽。
下片写游客的心情,借用了乐府中《大堤曲》赞美少女的内容,来表示
游客对吴娃越艳的倾慕。“烟波隔”,是说姑娘们渐渐远去。“渺渺湖光白”,
他还留连不舍,目送舟行,直至再也看不见人影儿,只剩下湖光渺渺。“身
已归,心不归”,出语直率,情真意切。结尾二句,景中有情,有温庭筠“斜
晖脉脉水悠悠”之意。全词情意真挚,笔墨清丽明快,非凑数之作可比。
菩萨蛮
其一
月华如水笼香砌,金环碎撼门初闭。寒影堕高檐,钩垂一面帘。碧烟轻
袅袅,红战灯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梦长。
【注】
月华——月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
华流照君。”
金环——门环。
碎撼——无节奏地摇动。
寒影句——意思是月光下,高高的屋檐垂下暗影。
钩垂句——帘钩空垂,帘幕放下。一面:一幅。
红战——红火闪动。
高唐——梦境,即用楚怀王与巫山神女在梦中相会的典故,表示男女眷
恋的美好境界。见韦庄《清平乐》“其三”注。
【析】
这_________首词写良夜的恋情。
上片绘出月夜明净清幽的景色,“金环碎撼”,使人如闻其声。
下片写室内的情景:“红战灯花笑”一句,境界全出,使人如睹其形。
后二句用楚王在高唐与神女相会的故事,来比拟眼前相恋的美好意境。此词
写男女相聚之情,含而不露,环境与心情,在作者笔下得到了和谐的配合,
仿佛灯花也感到愉悦,《雨村词话》评道“战笑字新”。
其二
花冠频鼓墙头翼,东方淡白连窗色。门外早莺声,背楼残月明。薄寒笼
醉态,依旧铅华在。握手送人归,半拖金缕衣。
【注】
花冠——公鸡。
鼓——扇动。
背楼——楼的背面。
铅华——指脂粉之类。
半拖句——金丝绣的衣裙在地上拖曳,写送别时衣着不修之状。
【析】
这首词承上首,写幽会后送别的情景。
上片写金鸡报晓,早莺啼叫,残月西下,东方渐白的清晨景象。
下片写女子送情人时的情态:通过“笼醉态”、“铅华在”、“握手”、
“半拖”等一连串的描绘,突现了她情意缠绵和娇媚的形象,她的感情是真
挚的。
其三
小庭花落无人扫,疏香满地东风老。春晚信沉沉,天涯何处寻?晓堂屏
六扇,眉共湘山远。怎奈别离心,近来尤不禁。
【注】
疏香——残花。
东风老——暮春之时。
湘山——即君山,在洞庭湖中,传说湘君之所游处,上有湘妃庙。这里,
指屏风上所绘湘山远景色,黛色弥漫,如眉色之秀丽,故言眉色同山色一样。
不禁——受不住。
【析】
这首词写闺人怀别。
上片写在春暮时节,女主人公得不到所怀男子的信息,感到孤单,海天
茫茫,到何处女寻找他呢?
下片写室内的陈设,面对这些屏风,以及屏上所绘的湘山景色,更触动
了她的思念之情。这些东西,都是她与她的心上人共同欣赏过的。
其四
青岩碧洞经朝雨,隔花相唤南溪去。一只木兰船,波平远浸天。扣舷惊
翡翠,嫩玉抬香臂。红日欲沉西,烟中遥解觽。
【注】
浸天——与天相接,即水天一片。
扣舷——扣,敲打。渔人唱歌时或打鱼时常扣船舷。
翡翠——又名翠雀。羽有蓝、绿、赤、棕等色,可为饰品,雄赤曰翡,
雌青曰翠。
解觽(xī西)——解下佩角以赠。觽:古时用骨头制的解绳结的锥子。
《诗经?卫风?芄兰》:“艺兰之支,童子佩觽。”朱熹注:“觽,锥也,
以象骨为之,所以解结,成人之佩,非童子之饰也。”《说苑》:“知天道
者冠钵,知地道者履■,能治烦决乱者佩觽。”
【析】
这首词是写风土人情的。
上片写溪上船家姑娘与其所爱者相招唤的情景。“一只木兰船,波平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