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间集新注-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启词境,独开宗风,并未能转移当时的词风。温飞卿的严妆和韦端己的淡
妆(周济语意),乃是“花间”并崎双峰,而北宋词人大致斟酌温、韦之间,
其词丽而不密,疏而不淡,张子野、秦少游足为代表。试举张先的两首:
蘋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时陇月低。烟霏霏,风凄凄,重
倚朱门听马嘶,寒鸥相对飞。
《相思令》
春欲尽,日迟迟,牡丹时。罗幌掩,绣帘垂。彩笺书,红粉泪,两心知。
人不见,燕空归,负佳期。香烬冷,枕闲欹。月方明,花淡薄,惹相思。
《三字令》
这类作品,辞藻清丽,情思深婉,置之《花间集》中,为是上乘。在《张子
野词》中还可看到很多,不仅一二首而已。再看秦观的小令: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画堂春》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浣溪沙》
设色布境,俱极清丽,而一种轻淡的哀怨之情,虚极无聊之感,俱似轻烟般
从景物中缕缕散出,非常耐人寻味,这乃是“花间”词人的艺术高境。秦观
的许多著名长调如《满庭芳》之“小抹微云”及“晚色云开”,《望海潮》
之“梅英疏淡”,以及《八六子》等,情辞婉丽,俱源于“花间”,不过衍
小令为长调,故气势疏朗,如花之苞蕊绽开,更觉丰神鲜华清美。陈廷焯曾
说:“秦少游? 。远祖温、韦,取其神不袭其貌,词至是乃一变焉。”①中肯
地道出了秦词与花间的源流演变关系。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转述陆游之言说:“诗至晚唐五季,气格卑陋,
千人一律,而长短句独精巧高丽,后世莫及,此事之不可晓者。”说《花间
集》的“长短句独精巧高丽,后世莫及”,确符实际,但这一事理仍是“可
晓”的。词当初本出自民间,人民绝少礼教束缚,即赋予词以自由活泼的性
格。及文人从事此体创作,亦无所依傍,自可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加以晚唐
文学崇尚辞藻,酒边花下,发为歌唱,尤觉谐适,故使人感到“精采绝艳,
难与并能”。陆游的《花间集跋》说:“词者,本欲酒间易晓,颇摆落故态,
适与六朝跌宕意气差近”,已经约略地道出了其中的消息。虽“花间”词的
内容,大致不外男女悲欢离合之情,而其表现方法及所呈现姿貌之繁宫,乃
使读者玩索不尽。如温庭筠的《菩萨蛮》十四章,俨如十四幅“闺思”图画,
从不同的境地、时间、气象、景物写来,各自构成极为生动、新鲜而蓄意深
曲的人物情貌,令人“直如身履其地,眼见其人”。②十四章中,绝无重复之
象,其运思用笔之精巧,俱堪称绝诣,启后代词人无限艺术法门。而在辞采
鲜丽的物象描绘中,却蕴含无限人的情思,自然溢于言外,亲切可感。如云: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由前之“懒起”、“梳洗迟”写来,则触目
惊心,物双人单之情,不言可喻。又云:“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一
种自怜自惜,美人迟暮之惧,溢于言表。又云:“花落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① 《白雨斋词话》卷一
② 江尚质:《古今词话》增辑
其人好景良宵伤心不眠之情,可以想见。又云:“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
娜春无力”,宛然如见其人长夜相思困慵之情状。这类作品,语言之外,蕴
蓄的情意无限丰腴深厚,耐人寻味,前人曾有称道“花间”为“高古”或“简
古”,正是指的这种艺术造诣,也是后代词人所极意追求的。其他如造境设
色之美,写照传神之妙,均为后代词人提供了缤纷炫烂的范本,在后代许多
著名作家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出“花间”的影响。
《花间集》无论从词的发展史上或艺术创造方面言,都有其值得重视的
价值,确是祖国文学遗产中一串光华灿烂明珠,值得整理研究。《花间集》
的注释工作,前此曾先后有人作过一些,但还可继续致力,互相补充,使这
部最早的词的总集,更多地为读者所理解欣赏。沈祥源、傅生文二同志,系
武汉大学毕业的七八届研究生,沈君研究中国古代汉语,傅君研究唐代诗歌,
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各以所长,共相切磋,合力注释《花间集》,正可相得
益彰,为读者作出良好的贡献。我衷心为他们辛勤努力取得这一成果而感到
高兴,并祝愿他们继续献出新的优美果实。
□花间集卷一
温庭筠 五十首
温庭筠(约公元818 年—约公元870 年),本名岐,一名庭云,字飞卿,
太原(今山西阳曲附近)人。才思敏捷,每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成,
时人号为“温八叉”。由于他傲视权贵而失意场屋,以致屡试不第。只做过
隋县尉、方城尉和国子助教,所以《花间集》称他是“温助教”。
在文学史上,温庭筠是活动在诗衰词兴的交替时期。他的诗与李商隐齐
名,时称“温李”;他的词则与韦庄并列,号为“温韦”。在词的发展史上,
温庭筠可说是词坛上的一位开山大师。现存词具在《花间集》、《金奁集》
和《全唐诗》中。
温庭筠的词,内容多写闺情,辞藻浓艳,结构绵密,词旨隐曲,前人对
他的词有许多评价,如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温庭筠“工于造语,极
为绮靡”;张惠言在《词选序》中也说“其言深美闳约”;李冰若在《栩庄
漫记》中则说其所作“有以丽密胜者,有以清雅胜者”。
菩萨蛮
其一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
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
小山句——小山:屏风上绘的山景。金:金色的曙光。明灭:日光浮动,
忽明忽暗,闪烁不定。又解:小山谓发形高耸,金谓头上妆饰品。又《夏盛
选本》解:唐代女子画眉,有一种叫“小山眉”,隔夜的眉黛有深浅,好像
山峰重叠。唐代的妇女喜欢在额上涂上黄色,叫做“额黄”,隔了一夜,黄
色有明有暗,所以说“金明灭”。
鬓云句——鬓云:形容鬓发细柔乌黑。度:飘度,这里形容头发蓬乱,
丝丝袅袅,半掩着面容,如飞飘之状。腮:面庞。雪:白嫩,或指敷粉。
蛾眉——或作娥眉,扬雄《方言》:“娥,好也,秦晋之间好而轻者谓
之娥。”
枚乘《七发》:“皓齿娥眉。”
弄妆——打扮、妆饰。
照花句——照镜戴花,前后各置一镜,方能瞻后影。花:头上的妆饰品。
花面句——双镜之中,花朵与人面交相辉映,更显得人面如花。
新帖句——帖:贴金,用金线绣好花样,再贴缝在衣服上。襦:短上衣。
古乐府诗《陌上桑》:“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双双句——指罗襦上有金线绣成的双双鹧鸪。鹧鸪(zhègū这姑):鸟名。
《本草纲目?禽部》:“鹧鸪性畏霜露,夜栖以木叶蔽身,多对啼,今
俗谓其鸣曰‘行不得也哥哥’。”其形如鸠,头顶紫红色,背灰色,嘴红,
腹带黄色,脚红色,外形较美观。
【析】
温词为《花间集》之首,此词又为温词之首,足见其为典型的花间之作。
词中首句写了室内的晓景:屏风上金光时明时暗,在重重叠叠的山景间
浮动。第二句写闺妇初醒而尚未起床,散乱如云的鬓发。在如雪的面庞上飘
动。三、四句写她起床后的行动:懒洋洋地打扮,慢吞吞地梳洗。着一“懒”
字和“迟”字,其惆帐倦怠之情,生动可睹。五、六句承上写妆扮的具体情
形,她簪花时,置放双镜,是那么细致、讲究,花容与人面交相辉映,更觉
人面如花,愈增艳丽。既然前面写了“懒”和“迟”,而此处又写她这样“细
致”、“认真”地打扮,这正是她内心矛盾的真实反映,因情人不在而懒起
迟妆,但少妇的爱美本能又促使她细致地妆扮。最后两句写她更换新衣时,
忽见衣上有双双鹧鸪,不禁更添了一段新愁。
通篇写闺怨之情,但又含而不露。本词采用了仄韵和平韵交错变换的调
式来表现,使曲折细腻的思想感情与语音形式完美的结合起来了。“照花前
后镜,花面交相映”两句,不仅平仄合于律句,且巧妙地安排了五个响亮的
去声字:“照”、“后”、“镜”、“面”、“映”,置于换头之处,咏唱
时,就更显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