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庄子译注于长春-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骈引申为过。骈于明:过分明目,与众人相比,目光过分敏锐。
(13)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古人以此五种颜色为正色,其他颜色为间色。
(14)淫:惑乱。文章:彩色斑烂的花纹。
(15)黼黻(fǔfú):古代礼眼上刺绣的花纹,黑白相间作斧形的称黼,黑青相间作。。形的称黻。
煌煌:色彩耀眼眩目。
(16)离朱:《孟子》作离娄。传说为黄帝时人,以目力超人著称,能于百步外看清秋天兽类绒
毛末梢,还说能于千步看清针尖。

(17)五声:又称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为中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五个音级。六律:相
传黄帝时之乐官伶伦,通过计算把竹管截成十二种不同长度,以其发音之高低确定统一的音调标准,
这十二种音调称十二律,其名称力黄钟、大吕、太蔟,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
无射、应钟。其中奇数为阳声,称律,偶数为阴声,称吕。六律即指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
无射六阳声。
(18)金石丝竹:指用这些材料制成的乐器,主要指管弦乐和打击乐。黄钟大吕:分别为六律六
吕的第一声,以代表十二律乐声之全。
(19)师旷:春秋时晋平公乐师,精通音律,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
(20)擢(zhuó)德塞性:擢,拔也。拔高扩充其德行而蔽塞自然本性。
(21)簧:乐器中用以发声的片状振动体,用苇、木、竹或金属材料制成。鼓为鼓动。簧鼓:用
乐器奏出乐声。此处比喻用音乐般动人的语言去迷惑人。不及之法:人们力所不及,不能作到的礼法。
(22)曾史:曾指曾参,孔子弟子,以仁孝著称。史指史鳅,春秋时卫灵公之臣,以忠义闻名。
(23)累瓦结绳:把瓦堆起,把绳子打成许多结,皆为先民用以记事的方法。窜句:穿凿文句。
形容工于辩术的人极力堆砌事例,玩弄词句。
(24)游心:放纵心智。坚白同异,为当时辩论的典型命题。公孙龙提出离坚白,惠施提出合同
异,《墨经》中也有关于此类问题的论辩。
(25)敝:疲惫。跬(kuǐ):半步。敝跬誉,为眼前的一时声誉,致使精神疲惫。
(26)杨墨:杨为杨朱,战国时宋国人,主“为我”。墨为墨翟,主“兼爱”。二人都是战国初
期影响巨大的思想家。
(27)多骈旁枝之道:非本性所固有而附加之邪门歪道。
'译文'

并生在一起的脚趾和枝生的手指,是出于自然本性的呀!然而却超过其
所得。附生在身体上的肉瘤,是形体上长出来的呀!却超过其自然本性。对
仁义多方面扩充应用,并将其与五脏功能比列,然而却不合于道德本性。所
以,并生在一起的脚趾,只是连接着无用的肉;枝生出来的手指,只是多长
出一个无用的指头。骈拇枝指加于人之自然本性,过分邪僻之行加于仁义,
这是滥用了聪明智慧呀。所以,过分明目者,会被五色所迷,被绚丽的花纹
所惑,礼服上色彩斑烂的花纹耀眼眩目不就是这样吗?而离朱就是这样的
人。过分耳聪的人,会被五音、六律所迷乱,各种乐器奏出的乐声不就是这
样吗?师旷就是这样的人。扩充仁者,拔高其德行而蔽塞自然本性,用来博
取好名声,使天下人用音乐般言词鼓吹奉行那些人们力所不及的礼法,而曾
参、史鳅就是这样的人。过分工于辩木者,象累瓦结绳一样堆砌事例、玩弄
词句,放纵心智于坚白同异等论题的争辩上,岂不是为眼前声誉致使精神疲
惫的无用言词吗?而杨朱、墨翟就是这样的人。因此,这些都是附加在本性
上的邪门歪道,不是天下之正道。

彼正正者(1),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2),长者不
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3),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4)。意仁义其非人情乎(5)!彼仁人
何其多忧也。且夫骈于拇者,决之则泣(6);枝于手者,龁之则啼(7)。二者或
有余于数,或不足于数,其于忧一也。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8);不
仁之人,决性命之情而饕贵富(9)。故意仁义其非人情乎!自三代以下者,天
下何其嚣嚣也(10)?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11),是削其性者也(12);待绳约胶


漆而固者(13),是侵其德者也;屈折礼乐(14),呴呴俞仁义(15),以慰天下之心
者,此失其常然也(16)。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
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17),约束不以。。索(18)。故天下诱然
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19),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故古今不二,不可亏也

(20)。则仁义又奚连连如胶漆。。索而游乎道德之间为哉(21),使天下惑也!
'注释'

(1)正正:应作至正,指合乎自然之正理。
(2)跂(qī):同歧,指枝生的手指。
(3)凫(fú):野鸭。胫:人之小腿,禽兽之腿亦称胫。
(4)无所去忧:野鸭腿短,鹤腿长,皆是自然如此,不是外力造成。任其自然,不加外力干预则
无忧,也就无忧可去。
(5)意:同噫,叹息之词。其:作或许解,表推测之意。人情,人之自然本性。
(6)决:分开。
(7)龁(hé):咬。
(8)蒿(hāo)目:据俞樾说,蒿为髉之假借字,二字古音相近可通。髉为明目而望也,则蒿目
为极目远望之神态,形容仁者高瞻远瞩为生民忧心的样子。
(9)决:溃乱。饕(tào),贪之甚也。
(10)嚣嚣:嘈杂,喧闹。
(11)钩绳规矩:皆为古代量具,钩是测曲度的,绳是测是否垂直,规是测圆的,矩是测方的,
靠四种量具使物合乎既定标准。
(12)削其性:削损毁坏其自然性,强制其合乎既定的标准,如削足适履相似。
(13)待绳约句:绳约是用以捆绑之物,胶漆是用来粘合之物,靠此外力强使物固着在一起,而
不考虑物的本性。
(14)屈折:曲身折体,形容行礼乐之姿态。
(15)响(xú)俞,呴同吁。俞作然,表示肯定之意。吁俞仁义为向人们呼吁仁义是对的、合理
的。又,吁俞为抚育、培养之意,可参考。
(16)常然:自然之性,是恒常不变的。
(17)附离:离作丽,附着也,附丽为附依、枯合之意。
(18)纆(mǒ)索:黑色绳索。又有说二股合成之绳或三股合成之绳为。。。
(19)诱然:称美之词。赞颂大自然任万物自行生化的功能。
(20)古今不二:古今之理都是同一的,没有两样。
(21)奚:何以。连连:连续不断。而:作以解。游乎:游荡于,缠绕于。
'译文'

那些合乎自然之理的事物,就是不失去其本性之实。所以合生在一起的
不为过,枝生出来的不为多,长的不算多余,短的不为不足。故而野鸭的腿
虽然短,续上一段则可忧;鹤的腿虽然长,截去一段则可悲。因此,本性该
长的,不去截短它;本性该短的,不去续长它。各任其自然则无忧愁需要去掉。
噫,仁义或许不合乎人之本性吧!那些仁人为什么多忧愁呢?再说,脚趾并
生在一起的,切开就要悲泣;手上长出六指的,咬断就会啼哭。这两种情况,
有的是手指多于众人之数目,有的是脚趾不足于众人之数目,不管有余还是
不足,在忧愁这点上是同一的。当今世上之仁人,高瞻远瞩而忧世人之祸患;


不仁的人,溃乱遗弃真实本性而刻意贪求富贵。由此推知仁义或许不是人性
所固有吧!不然自夏、商、周以来,天下人何以会因它而喧闹不休呢?再说,
依靠钩绳规矩来使物归于正,这就削损毁坏了物之本性;依靠绳索胶漆强使
物固着,是侵夺了物之所应得。曲身折体以行礼乐,宣扬仁义的合理性,用
来慰籍天下人之心,这就失掉了自然本性。天下之物各有其自然本性。所谓
自然本性,就是弯曲的不靠钩来矫正,直的不靠绳测量,圆的不靠规,方的
不靠矩,粘合在一起不靠胶漆,约束起来不靠绳索。所以,天下之物都是自
然而然生出,却不知因何而生;同样都获得各自本性,又不知怎样得到的。
因此,古今之理都是同一的,不可使其亏缺的,然而仁义又何以连续不断如
胶漆绳索般缠绕于道德之间呢!这真使天下人迷惑呀!

夫小惑易方(1),大惑易性。何以知其然邪?生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

(2),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3)?故尝试论之,自三代以
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