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庄子译注于长春-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权衡:测重量的工具,即秤,权力秤锤,衡为秤杆。
(7)符:古代君主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的凭证。甲金玉木竹制成,分为两片,双方各执一片,合
起来以验证真伪,如虎符、兵符之类。玺:印。秦以前为通称,官民之印皆可称玺,秦以后专指帝王
之印。以玉制成,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
(8)钩:腰带环,比喻不值钱的小物件。
(9)是:此。
(10)逐:追随。揭:举,抬高。
(11)轩: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资格的官员乘尘。冕:古代帝王、诸
侯、卿大夫所戴之礼帽,后来专指王冠。劝:劝止。
(12)钺:大斧。古时处死犯人,多用斧钺砍头。斧钺之威,就是用杀头来威慑。
(13)重利盗跖:使盗跖获得重利。
(14)此语出自《老子》三十六章。不可以示人:不能拿出来给人看,也就是根本没有什么方法
的无为而治。这种没有具体方法的无为,便是治国的利器。因为,凡是可以显示给人的方法都可被人
窃去干坏事,都不是好方法;惟独无为而治,不能被盗窃,所以是最好方法。
(15)明,明示。
(16)绝圣去知:见《老子》十九章。圣为聪明通达,知为智慧。彻底摒弃一切聪明智慧,使人
反朴归真,回复到物我同一的混沌状态。
(17)敗▃hì),投掷、丢弃之意。
(18)朴鄙:朴为淳朴无欲,鄙为浑然无知。
(19)掊(pón),打破。
(20)殚(dān):尽。残:毁坏。
(21)擢(zhu6):疑或为搅,搅乱也。
(22)铄绝:销毁。竽瑟:皆为古代乐器。芋为簧管类乐器,形与笙相近,但较大,管数亦较多。
1972 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竽有二十二管,分前后两排,此种乐器战国前盛行于民间。瑟为弦乐
器,长八尺一寸,宽一尺八寸,二十七根弦。
(23)瞽旷:师旷,春秋时晋平公乐师,精通音律,古时乐师多为盲人,师旷亦盲人,故称瞽旷。
(24)人含其聪:人人都能保存其自性的聪慧。庄子认为,有了音律、乐器、乐师,造出动听的
乐曲,人们听了产生羡慕而心驰于外,迷失本性之聪。消除这一切,去掉外在干扰,方能保存和发挥
本性之聪慧。
(25)文章:错综华美的色彩、花纹。

(26)胶:粘台。离朱:又名离娄,一位古代目力极好的人,传说他能于百步之外辨清秋毫之末。
(27)。。(lì),折断。工倕:工为职业。倕为名。相传为尧时的能工巧匠。
(28)语出《老子》四十五章。最大的巧是顺任自然,不假人为,从人为技艺看是拙,而顺任自
然,蕴含创造一切的功能,是最大的巧。拙,笨拙、无技艺。
(29)削:除去。曾:指曾参,孔子弟子,以孝著称。史:指史鳅,春秋时卫灵公之臣,以忠直
见称。削曾史之行,即废除忠孝行为的尊贵地位。
(30)钳:闭。杨:指杨朱。墨:指墨翟。杨墨皆为战国时能言善辩的思想家。
(31)攘弃:排除,舍弃。
(32)玄同,道家所追求的与大道同一的神秘境界。也就是抛弃一切文化知识、道德礼法,工艺
技巧,泯灭物我差别,回复到与自然一体的境界。
(33)铄:同烁、闪烁,引申为炫耀之意。言人人都能含藏其明,天下就下会有炫耀夸张之举。
(34)累,带累,使受害。
(35)僻,邪僻,邪恶。
(36)爚:(yuè):火光。爚乱:以其光耀使人迷乱。
(37)法:指曾史杨墨师旷离朱工倕等所创立之法则、规矩之类。
'译文'

河流干涸了,溪谷随之空虚;山丘铲平了,深渊随之被填实;圣人死去
了,大盗就不再兴起,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圣人不死绝,大盗就不会止息。
所以倚重圣人以治理天下,就是使跖一类大盗获得重利。人们制造出斗斛用
来计量多少,于是就产生了使斗斛徒有虚名,以此骗人的现象;制造出是用
来权衡称量轻重,于是就产生了使权衡徒有虚名,以此骗人的现象。造出官
符大印本来是作为取信于人的凭证,于是就产生了使符印徒有虚名,以此骗
人的现象;造出仁义规范本是用以矫正人的过失,于是就产生了使仁义徒有
虚名的现象。何以知道是这样呢?那些偷窃腰带环等不值钱物件的小贼,捉
住了要被诛杀,而盗窃国家的大盗却成了诸侯,在这样诸侯之家就有仁义,
这不就是把仁义圣知一起“盗窃”了吗?所以那些追随于大盗之后,把自己
抬举为诸侯,窃取了斗斛权衡官符大印以谋利的人,即使用高官显爵之赏赐
也不能劝止他们,纵然有砍头重刑之威慑也不能禁止他们。如此重利使跖一
类大盗屡禁不止,这就是有圣人的过错啊。

所以说:“鱼儿不可以脱离深渊,治理国家最有效的方法不能显示给人
看。”那些圣人就是治理天下最有效的方法,是不能明示给天下人的。因此,
彻底摒弃一切聪明才智,大盗就可休止;丢弃玉器、毁坏珠宝,小盗也不再
兴起;焚烧符信、打碎印章,而民无知无欲、返朴归真;打破斗斛、毁折权
衡,而民没有争心;尽数毁弃天下之圣人之法,而民始可以参与议论。搅乱
六律分别,销毁竽瑟等乐器,堵塞师旷一类乐师之耳,而天下人始能含藏其
本性之聪慧;抹掉彩色花纹,散乱五色,粘合离朱一类明目人的眼睛,而天
下人始能含藏其本性之明;毁弃曲尺绳墨与圆规矩尺,折断工倕一类巧匠之
手指,而天下人始能含藏其本性之巧。所以说,“最大的巧如同笨拙。”除
去曾参、史鱼之类忠孝德行,封住杨朱、墨翟之类善辩之口,舍弃仁义,而
天下人的德行才能达到与大道同一的境界。人们能含藏其明,天下就不会有
炫耀夸张之举;人们能含藏其聪,天下就不会遭连累而受害;人们能含藏其
智慧,天下就不会迷惑;人们能含藏其德行,天下就不会有邪恶。象曾参、
史鱼、杨朱、墨翟、师旷、工倕、离朱这类人,都是建树其所得于外,并以


之迷乱天下人心,他们所创立之法是无用的。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
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1),当是时也,
民结绳而用之(2),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3),邻国相望,鸡狗之
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4)。若此之时,则至治已。今遂至使民延颈举
踵曰(5),“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6),则内弃其亲而外去其主之事(7), 
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8)。则是上好知之过也。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何以知其然邪?夫弓弯毕弋机变之知多(9),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罔罟罾苟之知多(10),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11), 
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12),则俗惑于辩矣。故天
下每每大乱(13)罪在于好知。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
皆知非其所不善,(,) 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故上悖日月之明(14),下
烁山川之精(15),中堕四时之施(16),惴软之虫(17),肖翘之物(18),莫不失其
性。甚矣,夫好知之乱天下也!自三代以下者是已(19)。舍夫种种之民而悦夫
役役之佞(20),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啍啍之意(21),啍啍已乱天下矣!

'注释'

(1)昔者句:以上十二氏为传说中的古帝王,也就是氏族首领。其中轩辕氏、祝融氏、伏牺氏、
神农氏见诸他书,其余八人无可考,其中或有源于已件之古籍,或为庄子所虚拟。
(2)结绳,用绳子打结来记事的方法。相传远古时期没有文字,人们用此法记事,大事打大结,
小事打小结,不同类事打不同结。
(3)安其居:以其居处为安适。
(4)“民结绳而用之”以下一段引自《老子》八十章,个别字有出入。
(5)延颈举踵:伸长脖子,踮起脚跟。形容焦急企盼的神态。
(6)赢(yíng)粮,带足路上用的食粮。趣之:奔往贤者之处。趣,同趋。
(7)其主之事:他所主管之政事。
(8)结,交错也。
(9)弩(nǔ),一种装有机关可以连续发射箭矢的弓。毕:古代用于猎取马兽的长柄网。弋:系
有细线的箭,射出后还能牵回来。机变:或为“机辟”之误,机辟为一种捕兽器。
(10)罔:同网。罟:网的总名。罾(zēng):用木棍或竹杆作支架,把鱼网撑成倒伞形,网底
放上饵料,再用能上下启动的长杆把网吊入水中,待鱼入网再提起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