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庄子译注于长春-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调和以成,四时失其时序,必使人之形体受伤害。
(10)不自得:不自得于其性。
(11)中道,半途而废。章:奏乐完成一段为一章。不成章:不能使自性得以完成。
(12)乔诘:好高而过当。指下面曾史之类的言论。卓骛:孤高猛厉,喜怒随心。指下面盗跖之
言行。
(13)曾:曾参,春秋时孔子弟子。史:史鳅,字子鱼,春秋时卫灵公之臣。二人以仁孝忠义著
称。
(14)举:尽。“不给”、“不足”,意思相近。意为尽天下之力用于奖赏不足以劝善,尽天下
之力用于惩罚,不足以止恶。
(15)匈匈:喧扰不宁。
(16)说明:说同悦,明指目之明。说明,喜欢目明。
(17)淫:沉溺。
(18)悖,违背,仁义是造出来强加给人的,所以是对人本性的干扰和破坏,是违背天理的。
(19)此句意思为:喜悦礼,就助长于习学技艺。相,助长;技,技艺。
(20)相于淫:助长于沉迷享乐。
(21)圣:古指多才多艺之人。此句意思为,喜悦圣,则助长于习学多种技能。
(22)疵:毛病。此句意思为:喜欢智慧则助长于精细明察,吹毛求疵,指责人之过失。
(23)之:此。八者:指上面列举之明、聪、仁、义、礼、乐、圣、知八条。
(24)脔(luán)卷:不伸舒之状,■(cāng)囊:纷乱烦扰。
(25)尊之惜之:尊崇它,爱惜它。
(26)过:经历过。对上述八条,人们岂止是经历过之后就抛开啊。
(27)齐戒: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以示诚敬。齐,同斋。
(28)跪坐以进之:致恭尽礼而相互传授。
(29)舞:用歌之舞之以示爱惜之意。
(30)临莅:统治、治理之意。
(31)此句意思为:把身看作比为天下更珍贵,这样的人重身超过重天下,故可以把天下托讨于
他。
(32)寄:与“托”同义。
(33)解:解散,放纵。五藏:五脏。庄子认为:内藏五性,不解散五藏而使五性得以保全,则
德与道同一。

(34)擢(zh6u):拔高、炫耀之意。
(35)尸居:古人祭祀时,选生人代表祖先,端坐在受祭的位置,不言不动,接受祭礼,即为尸
居也。此指安坐不动的样子。龙见:如龙之出现。龙为传说中有灵性之神物,能飞潜变化,神妙莫测。
这句是说安坐如尸而神游如龙。
(36)渊默而雷声:如深渊般静默,却蕴涵惊天动地之雷声。静默无声中包含巨大声响。
(37)此句意思为:精神方动而天机自随。庄子认为人自性与天台一,按自性而动,故天机自然
与之应合。
(38)炊累:一种说法如尘埃在空中随风飘动,从容自如,任性自然。炊,同“吹”;累,尘埃。
另一解:炊累即热气积累而饭自熟。此处“炊”为升火做饭。
'译文'

只听说存养固守天下人的本性,没听说对天下人加以治理。所谓存养其
性,是怕超出他们自性的本来状态;所谓固守其性,是怕改变他们恒常之德。
如果大下人能不超出自性,不改变常德,又何须加以治理呢!从前尧治理天
下的时候,使天下人都高高兴兴,各乐其本性,这是使自性不得安静啊!从
前桀治理天下,使天下人都疲劳病苦,各苦其本性,这是使自性不得愉悦啊。
不管是使自性不得安静或不得愉悦,都不是恒常之德性。不是恒常之德而可
维持长久的,天下没有这种事。人过分高兴,则偏于阳,过分愤怒,则偏于
阴。既偏于阴又偏于阳,则四时不能按序而至,寒暑不能调和以成,岂不是
反而要伤害人的身体么!如果使入喜怒失常,居处无定所,思虑不自得于其
性,行事半途而废不能完成,于是乎天下开始有了好高而过当,孤高猛厉喜
怒随心之言行,而后有了象盗跖、曾参、史鳅之类的行为,这样一来,就是
尽天下之力用于奖赏也不足以劝善,尽天下之力甲于惩罚,也不足以止恶。
因此,尽天下之大用于赏罚,还是不足的。自夏商周三代以下之治世者,喧
扰不宁,始终把赏罚作为奉行之大事,他们哪里还有空闹使自性安于其本来
状态呢!

而且,喜欢目明吗?就会沉溺于美色;喜欢耳聪吗?就会沉溺于音声;
喜欢义吗?就会违背自然之理;喜欢礼吗?就会助长习学技艺;喜欢乐吗?
就会助长淫声之泛滥;喜欢圣者吗?就会助长习学技能;喜欢有智慧吗?就
会助长精细明察吹毛求疵。天下人如果能安于自然本性,这八条可以保存,
也可以失去;天下人如果不能安于自然本性,这八条就会使自性纷乱烦扰不
得伸舒而扰乱天下。可是天下人反而尊崇它们,爱惜它们,夭下人之迷惑,
如此之深啊!对于这八条,岂止是经历过之后就抛开啊!还要诚敬地去解说
它,以最恭敬的礼仪相互传授,歌唱跳舞去赞颂它。我对此种现象又有什么
办法啊!因此,君子必不得已而去治理天下,莫不如任性无为。任性无为而
后得以持守性命之正。所以说把身看作比为天下更贵重。就可以把天下托付
给他,把身看作比为天下更值得爱惜,就可以把天下寄扎给他。因此,君子
假如能不放纵五藏之性、不炫耀聪明,安坐如尸而神游如龙,似深渊般睦静
而蕴涵惊雷般巨响,从容无为而万物如炊气积累自熟,我又哪里有闲工夫去
治理它呢。

崔瞿问于老聃曰(1):“不治天下,安藏人心(2)?”老聃曰:“女慎无樱
人心(3),人心排下而进上(4),上下囚杀(5),淖约柔乎刚强(6)。廉刿雕琢(7), 
其热焦火,其寒凝冰(8)。其疾俯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9)。其居也渊而静,


其动也县而天(10)。偾骄而不同系者(11),其唯人心乎!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樱
人之心,尧舜于是乎股无跋,胫无毛(12),以养天下之形(13),愁其五藏以为
仁义,矜其血气以规法度(14)。然犹有不胜也。尧于是放灌兜于崇山(15),投
三苗于二危(16),流共工于幽都(17),此不胜天下也。夫施及三王而大下大骇
矣(18)。下有桀跖,上有曾史,而儒墨毕起。于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
否相非(19),诞信相讥(20),而天下衰矣。大德不同,而性命烂漫矣(21);天下
好知,而百姓求竭矣(22)。于是乎釿锯制焉(23),绳墨杀焉(24),椎凿决焉(25)。
天下脊脊大乱(26),罪在樱人心。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下(27),而万乘之君
忧栗乎庙堂之上。今世殊死者相忱也(28),桁杨者相推也(29),刑戮者相望也,
而儒墨乃始离肢攘臂乎桎梏之间(30)。意,甚矣哉!其无愧而下知耻也甚矣!
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椄槢也(31),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32),焉知曾史之
下为桀跖嚆矢也(33)!故曰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

'注释'

(1)崔瞿:庄子虚拟之人名。
(2)藏:臧字之误。臧,善也。安藏人心:如何使人心向善。
(3)撄(yīng):扰乱,纠缠。
(4)排下:遭受排挤压抑则屈下。进上:受到提拔重用则凌上。
(5)上下囚杀:排挤压抑和提拔重用从上下两面对心之本来状态加以束缚和伤害。
(6)淖(chúo)约,柔顺的样子。意为由于上下囚杀,把刚强变为柔顺。所谓百炼之钢变为绕指
之柔。
(7)廉刿雕琢:比喻为提高品德学问,对人实施教化修饰。廉,有棱角。刿,锋利。廉刿,磨而
使有锋芒棱角。
(3)庄子认为:这种教比修饰,对人来说,其热如焦火,其寒如凝冰,是对人本性的极大折磨。
(9)疾:快速,俯仰:俯身又仰起,形容时间很短暂。抚:触及,遍及之意。此句意为,心念活
动极为快速,片刻之间即能达到四海之内。
(10)渊而静,如深渊般静默。县而天:悬浮于天,无所不在。
(11)愤(fēn)骄:强做放恣,如奔马之不可系缚。
(12)股无肮(bá):大腿上没有白肉,胫无毛:小腿上没有汗毛。形容尧舜终年奔波劳苦,得
不到保养和休息,以至大腿匕长不出肥肉,小腿上汗毛都磨光了。
(13)天下之形:指天下人之身体、形体。意思为,尧舜为天下人衣食操劳,只知养其形体,不
知存养其心。
(14)矜:约束、拘管之意。规:制定,建立。血气:感情冲动。
(15)放:流放、放逐。。。兜:尧时四凶之一,传说为帝鸿氏之子,又称浑饨,因为和共工联合
与尧作对,被尧放逐到崇山。崇山:在今湖北黄陂县南。
(16)投:流放。三苗:古国名,其首须乞饕餮,亦为尧时叫凶之一。所居住区域约在湖南、江
西境内。三危:古地名,在今甘肃敦煌一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