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庄子译注于长春-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客得之(15),以说吴王(16)。越有难(17),吴王使之将(18),冬与越人水战,大
败越人,裂地而封之(19)。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洸,则用
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20),而忧其瓠落无所
容(21)?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22)!” 

'注释'

(1)惠子:惠施,庄子的朋友,先秦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惠施下面的一段话,借大瓢无用为喻,
讥讽庄子的学说虽然意趣宏深,而不切实际。
(2)魏王:指魏惠王,即梁惠王。魏都原居安邑,国号称魏,后迁到大梁,国号改梁,称梁惠王。
惠为溢号。贻:赠送。瓠(hù):葫芦。种,种子。
(3)树:种植。实:装,五石(dàn):五十斗。
(4)盛:通成。

(5)坚:硬度。
(6)剖:破开。
(7)瓤落:又作瓠落,大而平的样子。无所容:没有什么东西可装。
(8)掊:砸破。
(9)夫子,先生,拙:不善。
(10)龟(jun),通皲,手足皮肤沾水或受冻而开裂。
(11)世世:祖祖辈辈,世世代代。洴澼(píng pì):在水中漂洗。。。(kuàng),通扩,絮衣服
的新丝绵。
(12)请:请求。方,不龟手的药方。
(13)鬻技,出卖技术。
(14)与之,卖给他。
(15)之:它,不龟手的药方。
(16)说(shuì),用话劝说。吴王:吴国的国王。
(17)有难,发难,指军事进攻。
(18)使之将(jiàng):派他率领军队。
(19)裂地,割一块地方。封之,封赐给他。
(20)虑,通掳,拴,结。大樽,腰舟。
(21)忧:忧虑,瓠:借廓。
(22)蓬:草名,其状拳曲不直。
'译文'

惠施对庄子说:“魏惠王赠送我一个大葫芦的种子,我种植它而成长,
结出的果实有能容纳五石粮食那样大,用来盛水,可它的坚固程度却不能自
胜。把它切开制成瓢,则瓢底大而平浅,不能容纳什么东西。这个葫芦不是
不大,而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砸碎了。”庄子说:“先生,原来
你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宋国有一个人善于炮制不皱手的药物,祖祖辈辈在
水中从事漂洗丝絮的劳动。一位客人听到了这件事,请求以百金购买他的药
方。宋人把全家集合在一起,商量说:‘我家祖祖辈辈从事漂洗丝絮的劳动,
所得到的钱很少,现在一旦卖出这个药方就可得到百金,让我们把药方卖给
他吧。’客人买得药方,用它去游说吴国的国王。一次越国发难侵吴,吴王
派这个人统帅大军,冬天和越军在水上作战,大败越军,于是得到割地的封
赏。能不皲手的药方只有一个,有的用来博取封赏,有的仍然不能免于在水
中漂洗丝絮的劳苦,这就是因为对药方的使用不同。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大
葫芦,为什么不将它做成腰舟,拴在腰间,借以飘浮在江湖之上,反而愁它
大大无物可容呢?可见先生的心窍还是被蓬草睹塞了吧!”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1)。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2),。。 
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3),立之涂(4),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5) 
众所同去也(6)。”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7)?卑身而伏,似侯敖者(8);。。 
东西跳梁(9),不辟高下(10);中于机辟(11),死于网罟(12)。今夫。。牛(13),其
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14),而不能执鼠(15)。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
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16),广莫之野(17),彷惶乎无为其侧(18),逍遥乎寝卧
其下(19)。不夭斤斧(20),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21)!”。。 


'注释'

(1)樗(chu):,俗称臭椿,质的粗劣的大树,其高可达二十多米。
(2)本,指树干。拥肿:犹盘瘿,即疙瘩。绳墨:木匠用的墨线。中(Zh6ng):合。
(3)规矩:木匠划圆、方的工具。
(4)涂:通途。立之涂:立在路上。
(5)大而无用:大而无用是庄子的重要思想,因为庄子主张无用为有用。惠施在这里是针对庄子
的大而无用的言论说的。
(6)众;大家。去:抛弃。
(7)独:偏偏,见:看到。狸:野猫。狌:黄鼠狼。
(8)卑:低。敖:通遨,过游,指来往的小动物,如鸡、鼠之类,为狸狌所猎获的对象。
(9)梁:通踉。跳梁:跳跃。
(10)辟:通避。
(11)中(zhong):触到。机辟:捕禽兽的工具,装有开关的机件为机,设陷井为辟。
(12)罟(gu):网的总名。
(13)。。(Ll),亦作犛,牦牛。
(14)能:能力。
(15)执:捉拿。
(16)无何有:虚无。庄子继承老子的思想,也把世界看成是虚无。乡:地方。
(17)广莫:辽阔。
(18)彷徨:纵任不拘的样子,徘徊。无为:无所作为。
(19)逍遥:优游自在。寝卧:躺着。
(20)夭:折。斤:大斧头。
(21)安:怎么会,那里会。
'译文'

惠施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人们把它叫樗。这棵大树的树干长着
凹凸不平的大疙瘩,无法打上墨线,它的小枝又都弯弯曲曲,不合乎木匠的
规矩,生长在道路上,木匠连看也不看它一眼。现在你说的那些言论,都是
大而无用的,所以大家都弃你而去。”庄子说,“先生你没看那野猫和黄鼠
狼吗?它把身子伏在地上,以等候那些来来往往的小动物。东西跳跃,不辟
高低,踏中机关,死于网罟。现今的牦牛,它的庞大的身驱象挂在天上的云
彩,这头牛能力很大,然而不能捕鼠。现在先生有这棵大树,却忧虑它没有
用处,为什么不把它栽到什么也没有的地方,以及那无边无际的旷野,然后
来往徘徊在它的旁边,自由自在地躺在它的下面,使它遭不到斧头的砍代而
夭折,也没有什么东西来侵害它。它没有什么用处,又哪里会有什么困苦
呢?”


齐物论

'题解'

《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代表作。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论述万物齐一和是非相
对,既谈到了从无到有的本体论问题,也涉及到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论问题。在本体
论问题上,主要倾向是主观唯心主义,但也有某些唯物主义因素;在认识论问题上,主要
表现是万物齐一和否定是非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但也有较丰富的辩证法内容。

本篇分三个层次:从“南郭子綦”到“怒者其谁邪?”论述了“吾丧我”的精神境
界,指出诸家争鸣都是各持己见的结果,要想停止纷争,就得做到“忘我”。第二部分,
从“大知闲闲”到“故寓之无竟”,由十个自然段组成,是作者在本文中论述的中心内容。
这一部分中,主要论述了各种主观世界的争论纠结,是迷失自我的表现,是主观成见所致
使,要想停止争论,就得用“莫若以明”的认识方法,排除成见,开放心灵,达到“万物
与我为一”的齐物境界。第三部分,用“罔两问景”和“庄周梦胡蝶”两个故事来说明万
物融化为一的“物化”过程,得出“物化”的万物齐一的结论。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1),仰天而嘘(2),答焉似丧其耦(3)。颜成子游立侍乎

前(4),曰:“何居乎(5)?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6)?今之隐
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7)。”子秦曰:“偃,不亦善乎(8),而问之也(9)!今
者吾丧我(10),汝知之乎(11)?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12),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
夫!”子游曰:“敢问其方(13)。”子秦曰:“夫大块噫气(14),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15),作者万窍怒呺(16)。而独不闻之翏翏乎(17)?山林之畏佳(18), 
大木百围之窍穴(19),似鼻,似口,似耳,似杆(20),似圈(21),似臼,似洼者

(22),似污者(23);激者(24),謞者(25),叱者(26),吸者(27),叫者,譹者(28), 
宎者(29),咬者(30),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31)。冷风则小和(32),飘风则大和
(33),厉风济则众窍为虚(34),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刀刀乎(35)?”子游曰:“地
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36)。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37), 
而使其自己也(38),咸其自取(39),怒者其谁邪(40)!” 
'注释'

(1)南郭子綦(qi):楚昭王的庶弟,曾任楚庄王的司马,因居于南郭,故称南郭子綦。《徐无
鬼》作“南伯子綦”。《人间世》亦有“南伯子肇游乎商之丘”的记载。隐,凭,靠。机:通几,案。
“隐机而坐”指依靠几案静坐,说的是静。
(2)嘘:吐气,“仰天而嘘”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