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电影幕后故事 作者:刘澍-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新集合起来,再接再厉,按照符合境外市场的发行模式,符合国际不同国家观众的观赏习惯,再进行必要的镜头补拍和剪辑组合。
        于是,已经解散的摄制组被重新招拢在一起,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场意外的事故接踵而来。一天,剧组要到长春郊外去拍外景,当时,李铁军和摄影师顾笑言、演员任伟民等人乘上拉道具的罗马尼亚生产的“科尔巴千”大卡车,李铁军等到众人都上车后,坐在车子的最后面。孰料,司机开惯了这辆以往拉砖头的“老爷车”,刚一开出大门,司机在拐弯打方向盘的时候,由于用力太猛,大卡车一下子撞到了街道旁的“芙蓉树”上,接着,车身重重地刮到一个粗大的树枝上,受其惯力,反弹的枝干一下子横打到坐在卡车前面的顾笑言和任伟民的头上,顾笑言受伤最重,当即被送往医院,被确诊为脑震荡,急需住院治疗。而在车尾的李铁军则避开飞来的灾祸,毫发未损,实属万幸。
        在摄影师受伤住院、补拍镜头眼看就要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厂领导赶紧下令,连夜把正在农村下放劳动改造的王启民叫上来,临危受命的“王大摄影”在厂里可谓大名鼎鼎,早在日寇统治的“满映”时期,就开始从事电影摄影,解放后,长影厂的许多脍炙人口的重头大戏《甲午风云》、《兵临城下》等均由王启民掌镜。他诚惶诚恐地报到之后,首先补拍了开场时李向阳跃马腾飞的三个特写镜头。随后,王启民又依据自己多年业务工作的实践经验,在同一剧情没有改动的情况之下,认为不符合要求的画面,与导演商榷后,精益求精地重新进行了“大手术”,把补拍其他大量的镜头,再与本已完成并公映的版本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待再次上映之时,许多观众竟没有看出来,真是巧夺天工。就这样,补戏折腾了整整半年多时间,远比正常拍摄的时间拉长了一倍多。
        1974年,为了重点突击重拍片《平原游击队》,当年的长影厂仅仅上了两部新片,另一部是低成本制作的儿童题材的故事片《向阳院的故事》。这真是一种巧合,《平原游击队》中男主角的大名,和另一部与之风马牛不相及的丝毫没有关联的儿童片的片名,都有最为突出的“向阳”两字,倒是本年度投拍的两部影片的一大亮点。
        1976年,长影厂又拍摄了反映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空军指战员对敌作战的故事片《长空雄鹰》,由李铁军担纲主演。本来,担任《金光大道》导演的林农要从好友武兆堤手里,借用李铁军来扮演男主角高大泉,还特意挖空心思地又到全国去寻找与李铁军的长相相同、相似或相近的演员,来扮演高大泉的弟弟高二林。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奇迹出现了,最后,在武汉话剧院果真找到了与李铁军相貌长得非常相像的青年演员苗壮,除了他的皮肤比李铁军稍微黑一点,眉眼分布、一颦一笑与他完全吻合,简直就像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乐得导演林农逢人就兴趣浓厚地大加描绘,还马上让两人着上装,让摄影师拍上一段看看,镜头里的效果是李铁军扮演的哥哥要比苗壮扮演的弟弟看上去还要小,实际上李铁军要比苗壮大好几岁。但是,李铁军在与此同时被抢先一步的王亚彪、王枫挖到了《长空雄鹰》剧组,并让他立即上戏。再说李铁军本人对主演战斗英雄更有兴趣,所以,林农只能是望洋兴叹地空欢喜一场。苗壮仍出演《金光大道》男二号,而本该李铁军主演的男主角则另外再挑选到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的青年演员张国民顶替上来。虽然李铁军和苗壮是在两个剧组拍着内容截然不同的两个戏,但由于两个人的确长得非常相像,故此,同一时间不可避免在厂里出现的时候,还时常使一些剧务人员和职工难以分辨,而甚为叹奇地制造出了“双胞胎”的子虚乌有的大笑话,以此增加了银幕外的笑料。
        李铁军随后又参演了反特片《暗礁》,并陆续在《第三女神》、《飞来的仙鹤》、《夜色多美好》、《主犯在你身边》等多部影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还以执行导演的身份主演了电视连续剧《攻克太原》。
        李铁军在1998年同自己的同事加好友——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影坛上的英俊小生梁同裕一起,来到相见恨晚的深圳特区,合办“侨兴影视制作公司”。在步入中年之际,去开辟完全有别于镜头前表演的影视事业“第二春”。息影多年的他,偶然也会大发戏瘾,在自己公司拍摄的电视连续剧《致命游戏》及《真假哥窑瓶》里,友情出演一些戏份很轻的各类角色,当然,只有细心的观众才会惊奇地发现他。 

        影坛憾事: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电影界风云莫测,残酷的政治斗争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一切为其服务的电影艺术中。因此,许多已经开拍和即将问世的新片,被宣判死刑,胎死腹中,空留遗憾。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牺牲了演员们的青春年华,有的为此葬送了自己一辈子本该灿烂辉煌的演艺事业……
        早在1963年,于伶担任历史顾问,陈白尘、叶以群、柯灵、杜宣、唐集体编剧,陈鲤庭担任导演,赵丹饰演鲁迅,上影厂著名导演陈鲤庭等编导的《鲁迅传》,经过多年的筹备,即将开拍。影片将沿着鲁迅先生当年在北京、上海、厦门、广州等地的奋斗足迹,再现这位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光辉而战斗的一生。著名演员赵丹为了塑造鲁迅先生的形象,除了对角色深刻理解,努力挖掘和精雕细琢之外,还为了这一人物的外形酷肖,而专门做了面部“拉皮术”,其定妆照与鲁迅本人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真可谓神形兼备。特邀北影著名演员于蓝扮演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孙道临扮演瞿秋白,蓝马扮演李大钊,于是之扮演范爱农,石羽扮演胡适,谢添扮演阿Q,此外,还有卫禹平、白穆、韩非、梁波罗、任申等著名演员在其中扮演各种角色,可谓集中了电影界的精英。众多著名和知名演员参加拍摄,这一强大的演员阵容,足可与1956年上影厂拍摄的《家》片相媲美。然而,当时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市长的柯庆施和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张春桥把握大权,对文艺、电影界提倡要“大写13年”,况且张春桥在解放前以“狄克”为名所写的文章,曾遭到鲁迅先生的无情驳斥,因此出于历史渊源的纠葛,精心筹划的《鲁迅传》自然是空耗人力而胎死腹中。在此阶段陆续被迫下马的还有由白桦编剧、郑君里导演、赵丹与谢添联合主演的《李白与杜甫》,由赵丹导演并与上官云珠、王丹凤主演的《雷雨》、白杨主演的《秋瑾传》、张瑞芳主演的《七月流火》等。
        “文革”前夕的1964年,八一厂开拍由著名剧作家梁信、董晓华根据赵寰同名话剧改编的故事片《南海长城》,导演严寄洲曾特邀上影厂著名演员王蓓主演女主角,然而,当时形势迫使剧本为适应政治需要,一改再改,在外景地已经全部拍摄结束的情况下,迟迟不能如期完工,在严格的审查之时,江青出于对上海三四十年代从艺的演员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抵触情绪,她便以种种理由对剧本和样片横加指责,大批情节和人物中的所谓“人情”和“人性”,最终导致该片流产。其实,王蓓只是解放前夕才步入上海影界,以加盟昆仑影业公司拍摄的《武训传》和《乌鸦与麻雀》才登上银幕,与江青的“蓝苹”根本就不是一个时代。这部《南海长城》直到1976年又由八一厂另组人马,方才开拍,影片完成之时,又逢粉碎“四人帮”之际,因该片为“四人帮”在位时期的产物,故只在电视台匆匆播过之后,便草草收兵,最终这部命运多舛的无辜影片无果而终。
        八一厂著名演员杨雅琴曾以她风华正茂的青春时光,在“文革”后期恢复故事片生产之际,相继主演《侦察兵》、《青春似火》、《第二个春天》,由此而在广大观众心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可是,她在重拍片《海鹰》中所扮演以前王晓棠的民兵队长的角色,到头来却是“败走麦城”,该片反复折腾,最终下马,杨雅琴白忙乎了一场,与为之付出过艰苦努力的角色无奈而痛苦地告别。而她后来不幸的婚姻悲剧,使得过早地度过54个春秋,就匆匆地永远地告别了曾经闪现过短暂辉煌的银海世界。
        《烈火中永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