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注聊斋志异 上册-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有某甲正遭困厄,忽闻群鬼惶窜曰:“石尚书至矣!”未几,公至,甲 
以状告。公以垩灰题壁示云'4':“石某为禁约事:照得厥念无良,致婴雷霆 
之怒;所谋不轨,遂遭钺之诛'5'。只宜返罔两之心,争相忏悔;庶几洗髑髅 
之血,脱此沉沦'6'。尔乃生已极刑,死犹聚恶。跳踉而至,披发成群;踯躅 
以前,搏膺作厉'7'。黄泥塞耳,辄逞鬼子之凶;白昼为妖,几断行人之路! 
彼丘陵三尺外,管辖由人'8';岂乾坤两大中'9',凶顽任尔?谕后各宜潜踪, 
勿犹怙恶'10'。无定河边之骨,静待轮回;金闺梦里之魂,还践乡土'11'。 
如蹈前愆,必贻后悔!”自此鬼患遂绝,渊亦寻干。 
     据 《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石尚书茂华:石茂华,字居采,青州益都(今山东省益都县)人。明 
嘉靖二十二年(1544)进士,历官至三边总督、兵部尚书,擢掌南京都察院。 
卒赐祭葬,赐太子少保,谥恭襄。传载《青州府志》十六《事功》。'2'郡门: 
指青州城门。大渊:大水塘。 
     '3'邑:此指益都县。 
     '4'垩灰:石灰粉。 
     '5'“照得厥念无良”四句:意谓群鬼心地不良,图谋不轨,引起天怒人 
怨,所以被杀。照得,犹言察知,旧时官府文告用语。婴,遭。雷霆之怒, 
喻官府盛怒。不轨,不轨于法,不守法度。钺之诛,指砍头腰斩之类死刑。 
钺,刑戮之具。 
     '6'“只宜返罔两之心”四句:意谓只应当去掉害人之心,忏悔赎罪,或 
能早日超生。返,回转、改变。罔两之心,鬼蜮害人之心。洗髑髅之血,谓 
洗雪被杀的罪恶。髑髅(dú      ólu独娄),死人的头骨。沉沦,指地下为鬼。 
     '7'“跳踉(liáng良)而至”四句:意谓众鬼结伙作恶。跳踉,跳跃。 
踯躅 (zhízhú直烛):踏步,徘徊。搏膺,拍着胸膛。以上皆形容群鬼作祟 
时的动作。厉,恶鬼。《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 
而踊。” 
     '8'丘陵:坟堆。三尺,三尺土,指坟土厚度。句谓鬼只合呆在坟里,其 
外则为阳世,由人间之官吏法律管辖。 
     '9'乾坤两大中:犹言天地之间,指人间。《周易》以乾为天、坤为地。 
两大,谓天地二者并大。 
     '10'怙 (hù户)恶:坚持作恶。 
     '11'“无定河边”四句:晓谕鬼魂还乡,静待投生。唐陈陶《陇西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轮回,指转世投生。 

… Page 258…

                                泥    鬼 

    余乡唐太史济武'1',数岁时,有表亲某,相携戏寺中。太史童年磊落'2', 
胆即最豪。见庑中泥鬼'3',睁琉璃眼,甚光而巨;爱之,阴以指抉取'4', 
怀之而归。既抵家,某暴病,不语移 
     时'5'。忽起,厉声曰:“何故掘我睛!”噪叫不休。众莫之知,太史始 
言所作。家人乃祝曰:“童子无知,戏伤尊目,行奉还也'6'。”乃大言曰: 
 “如此,我便当去。”言讫,仆地遂绝。良久而;问其所言,茫不自觉。乃 
送晴仍安鬼眶中。 
    异史氏曰:“登堂索睛,土偶何其灵也。顾太史抉晴,而何以迁怒于同 
游?盖以玉堂之贵'7',而且至性觥觥'8',观其上书北阙,拂袖南山'9',神 
且惮之,而况鬼乎?” 
    据 《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唐太史济武:唐梦赉,字济武,别字豹岩。淄川人。幼从父曰俞习古 
文。顺治五年举人,六年进士,授庶吉士。八年,授翰林院检讨。九年罢归, 
年未三十岁。晚年卜筑淄城东南之豹山。著有《志壑堂集》三十二卷。见《淄 
川县志》。太史,三代为史官、历官之长。明清时史职多以翰林任之,故称 
翰林为太史。 
     '2'磊落:洒脱不拘。 
     '3'庑(wǔ午):堂屋周围的走廊,或两旁的廊屋。庙中正殿供尊神,走 
廊和廊屋塑众神及鬼卒。 
     '4'抉 (jué决)取:挖取。'5'移时:底本作“时移”,“移”字侧出, 
当系误乙。此据铸本正之。'6'行:即将。 
     '7'玉堂之贵:指唐梦赉曾为翰林院官员。玉堂,宋代以后翰林院的代称, 
因宋太宗曾手书“玉堂之署”四字匾额悬于翰林院而得名。'8'觥觥(gōng  g 
ōng公公):刚直貌。《后汉书·郭宪传》:“帝令两郎扶下殿,宪亦不拜。 
帝曰:‘常闻关东觥觥郭子横,竟不虚也。’”'9'上书北阙,拂袖南山:唐 
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诗:“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 
故人疏。”此借以说明唐梦赉是因上书论政而辞官归隐。顺治八年,唐为翰 
林院检讨。顺治命翰林院译述南宋道士伪作的《文昌帝君阴文》,唐上疏切 
谏,以为:“曲说不典,无裨大化;请移此以辑圣贤经世大训。”疏留中不 
下。九年,唐乃请急归葬。旋以纠弹某给事,忤当道意,遂罢归。拂袖,谓 
决计辞归。 

… Page 259…

                                梦     别 

    王春季先生之祖'1',与先叔诅玉田公交最善'2'。一夜,梦公至其家, 
黯然相语。问:“何来?”曰:“仆将长往'3',故与君别耳。”问:“何之?” 
曰:“远矣。”遂出。送至谷中,见石壁有裂罅'4',便拱手作别,以背向罅, 
逡巡倒行而入;呼之不应,因而惊寤。及明,以告太公敬一'5',且使备具'6', 
曰:“玉田公捐舍矣'7'!”太公请先探之,信,而后之。不听,竟以素服往 
'8'。至门,则提挂矣'9'。呜呼!古人于友,其死生相信如此;丧舆待巨卿 
而行'10',岂妄哉! 
    据 《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王春李先生:李宪,字王春(县志作玉春),山东淄川人,作者挚友 
李尧臣 (字希梅)之父。明崇祯九年(1636年)举人,清顺治三年 (1646 
年)进士。任浙江孝丰县(令属安吉县)知县,卒于官。有著作多种,未刊。 
传见乾隆 《淄川县志》六《续文学》。其诅,名字事迹未详。 
     '2'先叔祖玉田公:蒲生汶,字澄甫,作者叔祖。明万历十三年 (1585) 
举人,二十年 (1592)进士。官直隶省玉田县知县。见《淄川县志》。 
     '3'长往:出远门,暗喻永逝。 
     '4'裂罅 (xià下):裂缝。罅,缝隙。 
     '5'太公敬一:李思豫,字敬一,李宪的父亲。传见《淄川县志》六《续 
义厚》。 
     '6'具:丧用品。 
     '7'捐舍:捐弃宅舍;去世的讳称。《战国策·赵策》:“奉阳君妒,大 
王不得任事,……今奉阳君捐馆舍,大王乃今然后得与士民相亲。”鲍彪注: 
 “礼,妇人死曰捐馆舍,盖亦通称。” 
     '8'素服:丧穿的白衣。 
     '9'提:门。丧家门口所挂的缘有垂幅的纸。 
     '10'丧舆待巨卿而行: 《后汉书·独行·范式传》:范式,字巨卿,与 
汝南张劭为友。张死后,范式梦其来告丧期,并嘱临葬。范乃素车白马千里 
往。范未至,柩至扩而不肯进;范至,叩棺致唁,“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 
遂如期成葬。 

… Page 260…

                                 犬     灯 

     韩光禄大千之仆'1',夜宿厦间'2',见楼上有灯,如明星。未几,荧荧 
飘落,及地化为犬。睨之,转舍后去。急起,潜尾之'3',入园中,化为女子。 
心知其狐,还卧故所。俄,女子自后来,仆阳寐以观其变'4'。女俯而撼之。 
仆伪作醒状,问其为谁。女不答。仆曰:“楼上灯光,非子也耶?”女曰: 
 “既知之,何问焉?”遂共宿止。昼别宵会,以为常。 
     主人知之,使二人夹仆卧;二人既醒,则身卧床下,亦不知堕自何时。 
主人益怒,谓仆曰:“来时,当捉之来;不然,则有鞭楚!”仆不敢言,诺 
而退。因念:捉之难;不捉,惧罪。展转无策。忽忆女子一小红衫,密着其 
体,未肯暂脱,必其要害,执此可以胁之'5'。夜分'6',女至,问:“主人 
嘱汝捉我乎?”曰:“良有之'7'。但我两人情好,何肯此为?”及寝,阴掬 
其衫'8'。女急啼,力脱而去。从此遂绝。 
     后仆自他方归,遥见女子坐道周'9';至前,则举袖障面。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