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气候-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市场可以把技术配置好,为什么每年还要大张旗鼓地送科技下乡呢?既然市场配置技术对落后的农村有害,为什么把推广农业技术的部门推向市场呢?我们的制度设计总是打着〃减轻农民负担和服务农民〃的旗帜,让农民越来越失利,总是让优势阶层越来越有利,科技推广制度只是一个缩影。

    第十四,市场主体制度。很多人都认为,农村最早改革开放,〃分田单干〃了,农民肯定是市场主体,肯定有市场主体的资格。其实不是这样的,今天的农民还没有获得完全的市场主体地位。

    农民休耕,还要受到罚款。这就等于强制农民用低偿或无偿的劳动力与土地结合,生产大量的廉价的农产品,来满足国人的需求。农民有市场主体的地位吗?显然没有完全的市场主体资格,而很多人动不动就说要将农民统统〃推向市场〃。一方面不给农民市场主体资格,另一方面要把农民推向市场。这是个什么道理?很清楚,强制2。3亿个农户生产,生产了,再把他们推向市场,形成无序的过度竞争,农民能够得到社会平均利润吗?所以经常会出现种地亏本的现象。农业本身回报就很低,农民怎么不穷啊!

    千家万户的小农户,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增强市场主体性。但允许成立商会以及很多很多的会,唯独农民要成立自己的组织却是难上加难。农民办的合法企业,文件一下来,要停就得停,巨大损失没有人管,这也是不给农民平等市场主体地位的一种表现,这样农民怎么不穷呢?

    第十五,户籍制度。城市户口相对于农村户口是很值钱的,我读小学时就知道城市户口的优越和高贵,城镇户口的同学吃的、穿的、住的、玩的都和我们农家子弟不一样。我当时好羡慕有城市户口的人。1985年,我当乡书记了,很多农民找我解决户口,户口要粮食、公安、民政等好几个部门联合办公,最后由分管的县长签字才能解决,解决一个户口除了要花很多钱外,还要花好多的时间和精力。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县城的户口每年出售100、200、500个不等,每个20000、30000元不等。一些农民,借债也给自己的孩子买城市户口。买高价户口还要开〃后门〃,那时也有好多人求我走后门,有的人真是哭着求我帮忙。再到后来,全国都卖户口了,有的城市一个户口卖十几万甚至更高,现在要得到北京等城市的户口,依然还要出高价。我在北京工作好几年了,每年也没少交税费,甚至比市长交得还多,可就是做不成北京人,因为买不起北京户口。户籍的背后,隐藏着多少〃差别待遇〃,对多少人造成了巨大伤害和歧视,吸走了多少农村人、弱势者的财富!

    第十六,招标制度。现在,农村做一点公共设施都要招标了,据说是与国际接轨了,似乎这就是公平的制度。也许招标制度在国际上或发达地方确实好,但在不发达的农村就不怎么好了,是一个歧视很强的制度,是加重农民负担,甚至阻碍农村发展的制度。在一个不发达的地方,信息是不充分或不对称的,市场主体也发育不充分,市场不能形成充分和平等的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招标就是几个干部和几个他们招来的〃资〃本家(哥们儿或亲戚)之间的公开的、〃合法〃的〃分钱〃游戏。在招标的游戏中,既没有充分的市场竞争,又没有民主监督,大多数人被排斥在外,这样的招标只能是权钱的合谋。本来可以10万干好的事情,预算打到50万,权力和〃资〃本家分肥;本来可以让农民的组织组织农民干或以工代赈,却要来一个什么依法办事——招标,实际上是权力和资本排斥穷人。现在,国家投入农村的〃六小建设〃资金的使用,和20世纪80年代比较,一元钱只能做一毛钱的事;国家最近几年的扶贫资源越来越多,但脱贫的人数没有越来越多,有一个贫困省政策研究的领导跟我说,不及原来的十分之一的效果了。

    很多人的认识是不经琢磨的,就像当年回城知青对农民农村的认识一样。知青在乡下的时候,农民把最好的房间给他们住,让他们吃白米饭,而农民吃的是菜饭。有谁听说过饿死知识青年呢?几乎没有。有些知青回城后,讲述在农村的苦难,说在农村浪费了十年的青春。当时,没有人认为这句话有问题,其实说这句话的人也并不一定有歧视农民的主观意愿,但是这句话的潜台词却是说,世世代代的农民根本不被人看得起,正是因为很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不把农民与城里人平等看待,所以才有这些不平等的制度。这些不平等的制度设计,是有意或无意间设计出来的。

    很多人经常说农民素质低,或习惯称农民为〃刁民〃,或认为农民是〃包袱〃。中国的农民啊,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有非凡的创造力和耐受性;他们弯着背,几乎是伏在地下,用生命纤着这个国家前行。每一次危机到来的时候,都是让农民分担;对他们不公平,甚至听不到他们的一声怨言;他们要求很少,甚至没有要求。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农民!应该珍惜啊!

第二部分 11。30年农村改革,三步走了大半步(5)

    (二)结构与贫困

    我们国家存在很多二元,比如说,城乡二元、东西部二元、工农二元、官员和老百姓二元、劳动和资本二元、穷人富人二元、主流边缘二元、中央地方二元、实物经济和虚拟经济二元、产业链条高端与低端二元。这些二元是怎样形成的呢?是上述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所有的二元对立中,一个处于弱势,一个处于强势,强势从弱势中摄取利益。现在严重的两极分化,不到15%的人掌握着全社会85%以上的财富,并且,财富还在进一步向少数人集中。

    当在这种二元对立中得到了利益的人成为一个阶层的时候,弱势的一方要想获得平等地位是很困难的,这就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利益格局结构化了。这种结构一旦形成,很难打破。现在,很多人所说的〃稳定压倒一切〃是什么内涵呢?是稳定既得利益。他们以这一口号为名,行固化他们既得利益之实,和党中央讲的稳定是不一样的。要打破这种结构很困难,大多需要用破坏性力量打破。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出现过一次用和平方式打破结构的先例,那就是〃家庭承包,分田单干〃瓦解了〃人民公社〃体制,由此引发市场经济替代了计划经济,经济、社会和政治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和平演变〃。

    为什么〃家庭承包,分田单干〃能够把〃公社制度〃瓦解掉呢?因为人民公社后期,工业化进步后,城市的拖拉机、化肥、轻工业品等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要下乡,要和农村进行交换,国家是希望通过公社体制低成本得到农村更多的农产品,转移到城里和工业化里面来。但公社体制束缚了农民积极性,粮食等农产品的产量难以增长,城乡交换时,城里吃亏,乡下人也吃亏。这时候城市人和乡下人的利益在公社体制下都在减少。在这种状态下,〃家庭承包,分田单干〃使每亩增加200多斤的粮食产量,除了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农民还剩下大头是自己的。这样,国家不吃亏,集体不吃亏,农民也不吃亏。所以,国家废除了捆绑农民手足的人民公社。实际上,农民获得的自主生产的权利是用创造的巨大增量赎买回来的。

    当农民有了剩余以后,就要交换,就要消费,就要投资,就要创办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发展以后,农民觉得农村的天地太小了,就要到城里,也就有了一亿多农民工进城。这都是由于家庭经营解放了生产力,农民创造的增量不断增加,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不断赎买权利又不断发展而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所以,瓦解人民公社体制是中国农民获得自主权后创造巨大增量,不断赎买〃自主权〃再创造新增量、再赎买的结果,是〃和平演变〃的范例。

    (三)改变不合理的二元结构

    今天,我们要改变诸多的二元结构,农民和弱势者阶层是否还有足够的力量创造巨大的增量去赎买权利呢?似乎很难。我们到底要采用什么样的路径、方法、方式,去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二元结构呢?指望既得利益阶层能够主动地放弃一些既得利益,这似乎不现实,这不符合资本的本性,也不符合市场的本性,更不符合专制权力的本性;通过暴力破除二元结构实在是灾难,是应该极力避免的;最好通过民主的办法来实现,但似乎很难。

    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