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气候-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励农民自主创新农业生产管理、服务和农产品营销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积极引导共青团、妇联等社团组织依靠改善服务而独立生存(官转民),带动民间各类社团组织发展,调动农村一切积极力量建设新农村;依靠健康组织的发展抑制封建家族组织发展,依法打击农村黑社会组织,促进农村和谐发展;逐步建立起全省性、全国性的村民自治联合会、农村专业协会联合会、农民合作社联合会、农民集体经济联合会等组织。要特别强调的是,农村农民组织建设,农村金融开放为先。没有农民自主的金融,就没有农民组织的农业产业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农民组织壮大的经济基础。

    2.新生产关系完善

    强制性的〃家庭配置资源、组织生产管理和营销〃的法律和政策规定应当调整,让农民根据自身的环境条件和生产力水平,自主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不要神话小岗村,不要妖魔化南街村、华西村、大寨村等7000个集体经济的村庄。鼓励和培养农民的企业家精神,谨慎提倡,甚至有条件限制资本主导农业产业化。

    3.新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应全面实行市县乡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人大代表专职履行权利义务,享受公务员同等工薪待遇;在县市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设立党组,不再另设党委机构,依法体现党对大政方针决策的领导;将村民自治制度推移到〃乡镇自治〃,建立〃民选、民管、民本〃的乡镇政府,选上为官,选下为民,促进乡村社会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通过农村新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为农村精英创造上升空间,以此留住农村必需的各种人才,增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力量。

    4.新公共服务和新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

    应建立以村社农民集体〃土地―金融〃收益为基础的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保制度雏形,并以国家转移支付资金为辅助,逐步建立起城乡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增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和增进村民福利。当城乡福利制度体系的福利水平基本相当时,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5.新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科学规划与建设

    应广泛发动农民,参与新农村规划和建设;全面规划土地用途,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和公益用地等要做中长期规划,规划要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严格执行;对农业用地全面进行农业区域规划,发展〃一乡一品〃的特色农业;放眼未来,科学处理农业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就业及福利功能的关系。以高消耗和高污染为代价追求产量增长的家庭农业模式,和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平房改楼房为主要内容的新村建设,必须引导到低消耗、低污染、高质量、高效益、高安全的组织化农业模式和多种功能兼备的新村镇建设。我们可以引导农民广泛开展畅想〃新生活方式〃活动,逐步协助农民实现新生活。

    (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动力

    农民是主体力量。没有农民主体性的新农村建设,会变成大钱办小事的新农村建设,会变成〃为了农民,剥夺农民〃的新农村建设,会变成利益集团分肥的资本主义的新农村建设,会变成〃官本位〃、强势人群主导的带有封建专制色彩的新农村建设。所以,新农村建设首要的任务就是农民主体性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还权于民,还政于民,还利于民。

    政府是主导力量,但要以建设〃民选、民管、民本〃的基层政府为前提,并坚持民为本、民做主的根本原则。新农村建设应当尊重农民,按农民意愿办事,集中农民智慧,按民主程序决策。

    知识分子和企业家精神是促进力量。没有知识分子参与的新农村建设,精神上难以超越封建传统;没有企业家精神参与的新农村建设,经济上难以摆脱小农传统。要让小农组织起来、合作起来,培养有组织小农的企业家精神,而不是简单的〃公司+农户〃,由公司带领农民致富。

    乡村干部和回乡青年学生是领导力量。中国城市每年有1000多万人就业,其中10个会有4个是大学生,而实际人才需求只要一两个,而中国近70万个村,每村每年至少要一两个大学生成为领导力量的一部分。引导大学生〃上山下乡〃是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措施之一。而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吸纳大学生〃上山下乡〃应该成为主流方式,以避免〃公派大学生村官〃加剧乡村社会的〃官本位〃化。

    农村闲置的劳动力和土地,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物质基础。农村有数亿季节性闲置的劳动力,如果能够激活,每天每人创造100元价值,每天就是数百亿。农村村庄占地4亿亩左右,很多村庄〃空心化〃和乱占地非常严重,如果进行规划整理,不仅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节约出2亿亩土地,激活2亿亩土地,每亩土地以10万元计算,农民就可以动用十几万亿的资金建设新农村。

    返乡〃农民工〃是新农村建设中最活跃的力量。每年都有1000万人进城,但同时也有数百万〃农民工〃回乡养老和创业。返乡〃农民工〃都有一定的积累,一年比方说有200万人,一人1万元,就是200亿元。返乡〃农民工〃往往还具有较高的素质,大大有利于建设新农村。

    一家一户〃单干〃,是发挥家庭的功能,家庭功能发挥出来了——解决了温饱问题。新农村建设,需要把农民组织起来,需要依靠发挥组织的功能,激活劳动力和土地等闲置要素,实现共同富裕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发展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可能是组织农民的最好方式。

    (五)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方法

    实事求是,是基本的思想方法;群众本位,是基本的领导方法;自力更生为主,激励政策为辅,是基本的资源配置方法;发动群众,开展民众科学规划活动,是基本的决策方法;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是基本的操作方法。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优势,但现在很多同志忘记了这些方法。越来越多的干部连开一个群众座谈会都不会了,只习惯做指示、背〃语录〃;对如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教育群众〃等一窍不通;对〃同群众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先当群众的学生,后当群众的先生〃等,更是难以做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让分散在256万个自然村的9亿农民过上新生活,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工程、大事业,必须要有科学的领导方法。我们的公务员,很多都是从学校到干部岗位,只会说,不会做。但新农村建设既要会说,更要会做。现在的县市党校,也不怎么训练基层干部做事的方法和实际操作能力,这样下去,我们党的干部队伍将变成夸夸其谈和花拳绣腿的〃戏班子〃。方法可以在书本上看到,可如果没有在实践中反复运用过,就不会运用这些方法做事。新农村建设,在大政方针确定以后,关键就在于造就一大批能熟练运用正确方法、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干部,这是新农村建设中非常紧迫的事情。

第三部分 3。纵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

    (六)新农村建设的常见问题

    我们的政府体制,是一个〃集权为民〃的体制,在政府主导下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常犯如下错误。

    一是长官意志想当然拍脑袋的新农村建设。20世纪90年代〃普九〃达标时,造成了巨大的农村债务,至少有1/4以上的村校闲置。现在,好多的村庄已经〃空心〃化了,很大部分村庄再过10年或20年,随着老人的去世,可能就只剩下几户人家了。由此引申的一个问题是,这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9亿农民的新农村建设,还是6亿、5亿或者4亿农民的新农村建设?是长官意志不尊重实际情况的新农村建设,还是科学、民主、实事求是的新村镇建设?

    二是形式主义的新农村建设。越是领导提倡的工作,越容易被模式化、标准化、一刀切、形式主义。20世纪90年代的义务教育,应该是一场农村新教育建设,提出了统一的标准,现在看来,有一个标准落实了——建楼房,因为那时有个口号是〃无楼不成校〃。为什么建楼房的指标可以达到?一是建楼房有利可图,二是领导看得见、摸得着,有形式。形式主义害死人,在义务教育〃普九〃中,中央多拨款一个亿,不仅不能减轻农民负担,甚至反而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