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气候-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现在很多地区的农村猪肉价格比城镇还高,这是因为政府不让生猪养殖小农户直接进入市场供给猪肉的权利所致。造成这种结果的制度之一就是生猪定点屠宰制定。为了让城市人吃上放心的猪肉,所以要定点屠宰。通过定点屠宰,一方面屠宰厂将农村生猪收购权高度集中到其附属的猪贩子,独断生猪收购价格,欺压养猪小农户;另一方面,养猪小农不得直接进入市场参与供给,猪肉批发权垄断;与此同时,还实现猪肉零售商高度组织化,导致猪肉消费者受盘剥。

    这个制度还规定了养殖生猪的农户不能自养、宰猪入市,甚至在农村社区自养、自宰、自销都不可以,农村居民吃猪肉只能依赖农村猪肉零售商在城市(镇)定点屠宰厂采购猪肉后在乡村销售,导致养猪农民吃猪肉比城镇还贵。这就导致定点屠宰厂和依附其生存的猪贩子以及猪肉储藏批发商高度组织化,轻而易举获取暴利,而养猪小农和猪肉消费者被任意盘剥,还美其名曰:这就是市场经济!让受盘剥的人似乎无话可说。

    其实,保障猪肉安全的办法多的是,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定点屠宰制度。如果以此类推,为了让城里人吃到放心的蔬菜,所以要集中定点生产蔬菜;为了让城市人吃上放心的水果,所以要定点生产、收购、检测水果。这样的逻辑是不现实的。

    从农村猪肉价格高于城镇,可见猪肉供给阵营组织化程度之高、力量之强大了。现阶段,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阵营组织化水平尤其以猪肉和食用油最高,所以猪肉和食用油涨价最快最高,反调控的能力也最强。

    在农产品市场上,供给阵营在快速组织化,而消费阵营却在日益分化,单位集中采购没有了,社区消费合作社垮台了,类似于组织供应〃冬储菜〃的制度也在逐步退出。我认为,供需双方阵营力量严重失衡的局面不改变,农产品涨价的幅度和速度还可能会让经济学家们目瞪口呆。

第四部分 7。猪肉涨价该如何〃宏观调控〃…

    (四)再议猪肉异常涨价

    2008年2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月份CPI数据,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8。8%。对猪肉价格暴涨的解释很多,比如国际影响、饲料涨价、流动性泛滥、农村劳动力外流等,这都有道理,但一个重要原因还没有人说破,那就是生猪定点屠宰制度。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让城市消费者吃放心肉,让农民使用放心肥料、放心农药、放心种子〃的呼吁下,肥料专营、农药专营、种子专营等又回来了,生猪定点屠宰同期发生。它实际上是公社时期的食品公司变相再生,由公社时期的垄断零售改为垄断宰杀和批发。

    经过十几年实践,所有的专营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专营,只是不让农民经营,只许原来垄断部门的职工经营罢了。专营更没有解决〃不放心〃的问题,假肥料、假农药、假种子、死猪肉、病猪肉、母猪肉事件仍屡有发生。现在,肥料、农药、种子等专营制度基本上名存实亡,只有生猪定点屠宰制度有越来越强化的趋势。这有两个原因,一是所谓专营并不能解决百姓〃不放心〃的问题;二是肥料、农药、种子专营对相关部门没有多少实际利益,只有生猪定点屠宰制度对利益相关者好处多多。

    好处一,一头200斤的猪,从猪农出售到屠宰场或冷库出库,价格要高350―400元,其中众多部门搭车收费60元左右。农民花4―5个月养一头猪,平均收入不到300元,还要承担瘟疫、价格波动等风险。而生猪贩运、屠宰、批发环节一天屠宰数头或数十甚至上百头,成本不到10元/头,收益却在300元/头以上,并且没有任何风险。

    好处二,屠宰场可以和猪贩子联合控制毛猪市场价格。农民的猪只能卖给和宰场有关系的猪贩子,否则没有出路。这就出现了几个月养一头猪难赚300元、一天贩一头猪却稳赚150多元的局面。

    好处三,屠宰场可以和炒家联合控制市场,如媒体报道的某人库存500吨猪肉,两个月赚200万元。只要有垄断权力存在,养一头猪不如炒一头猪的怪现象就不奇怪。

    好处四,屠宰场可以和猪肉批发商联合控制批发价和零售价。定点屠宰实际上是生猪生产到消费全部环节的咽喉,谁想在生猪产业中牟利,都不得不和定点屠宰单位合谋。如果定点屠宰单位自己想牟利,可以轻而易举地与宰前、宰后流通或储存商人合谋实现,甚至可以儿子贩猪、老婆囤猪、老子宰猪、媳妇批发猪肉,进行一家人、一条龙作业。更要命的是,当猪农亏本的时候,以屠宰场为中心的流通环节照赚不误。由于定点屠宰制度使养猪农户不能直接进入贩猪、宰猪、批猪和零售各个环节获得收益,养猪风险不能在各个环节分摊,猪农就只能选择不养猪,这就加剧了生猪产业的大起大落。

    针对这些问题,我想在制度层面提出一些建议。

    第一,任何一个村(乡镇)的合法农民经济组织都可以屠宰生猪、牛、羊等,并实行品牌化经销;无品牌,不得进入城市市场;若产品有质量问题,注销其品牌,三年内不准注册新品牌。

    第二,千方百计减少猪肉等农产品进入城市市场的中间环节,扶持和鼓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城市社区消费合作社联盟,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农产品直接进城市社区农产品便民超市。

    第三,准许企业〃生产―宰杀―储藏―运销〃一条龙生产经营,参与市场竞争。第四,准许农民在社区内自养、自杀、自给、自销。

    我不反对猪肉涨价,甚至赞成增加农民收入的猪肉涨价,但反对在流通环节操纵猪肉涨价。

第四部分 8。农产品(食品)安全与农民组织(…

    我国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国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了,从河北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来看,农产品(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政权稳定、国家经济安全等高度相关,不是小事,是天大的事。农产品为什么不安全?主要的观点有三:一说农民素质低,二说监管水平低,三说农业现代化水平低。这些原因听起来都很顺耳,但仔细推敲都有些似是而非。

    农民素质低是个假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不管是文化素质、公民素质,还是适应市场经济的素质等都大大提高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将农产品安全问题归咎于农民素质低,只能解读为对农民的习惯性歧视。监管水平低是个假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监管体系从无到有,监管农产品安全的部门有十来家,戴大盖帽的有数百万人。应该说,我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农产品安全监管队伍,有非常完备的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也不是个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搞农业产业化,电视里天天都在鼓吹〃公司+农户〃如何成就辉煌,农业现代化水平比20世纪80年代实实在在地不知高出多少了。

    如何保证农产品安全呢?社会上主要观点有三个:一说加强监管;二说成立专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三说〃公司+农户〃,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我对这三条措施很怀疑。我们知道,中国有2亿多农户,每一个农户都是生产和经营主体,2亿多个主体同时组织生产,并同时进入市场交易,基于这个最基本的事实,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判断。

    依靠政府部门对2亿市场主体的交易活动进行监管,除成本高昂外,有效性是难以保证的。同样的道理,政府监管不了,指望没有约束力的行业协会更是无法〃自我管理〃众多小农的。〃公司+农户〃也许对提高农产品安全是有效的,但也存在致命的缺陷:一是〃公司+农户〃不能覆盖所有的农户,绝大多数农户还是自产自销,所以,〃公司+农户〃保障农产品安全的作用是有限的;二是〃公司+农户〃使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只能获得种植养殖环节微利,不能全面分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好处,久而久之农户大失所望会导致〃公司+农户〃的解体;三是〃公司+农户〃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会导致公司对农产品价格的垄断,如方便面、食用油的〃集体涨价〃,这会造成农产品的另一种安全问题;四是〃公司+农户〃潜伏着小农破产的危机,如奶牛和大豆产业〃公司+农户〃的水平最高,实际的结果是奶农和豆农的收入在持续下降。前面章节提到过,20世纪80年代养一头奶牛的年收入是8000元,可现在养一头奶牛的年收入不到300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