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奥利弗的故事 [美]埃里奇.西格尔-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萨拉没来,留在家里照看才十个月的本杰明。
  我突然一阵悚然,意识到自己也是在生命的旅途中跋涉。我这才真正感觉到岁月如流。心头不觉涌起一股凄凉。
  斯图尔特有一辆面包车,因此我们是搭他的车去的。我把埃米抱在我的膝头上坐。
  “你好福气啊,奥利弗,”斯图尔特说。
  “可不是,”我回答说。
  玛西显出了一副艳羡的样子,她这个角色是不能不显出这种样子的。
  听啊,报信的天使在歌唱了……
  我们这一套节目是演得烂熟了的,我们这一条路线也是走得烂熟了的:教区里有头有脸的人家一家家都要走到,他们见我们送颂歌上门,都报以礼节性的掌声,捧出些不含多少酒精的果汁牛奶酒来请我们喝,对孩子则另备牛奶甜饼招待。
  玛西却挺喜欢这一套。
  “这很有乡村风味,奥利弗,”她说。
  到九点半,该到的人家差不多都已巡行到了,该喝的每一巡酒也差不多都已下了肚(哈哈,圣诞有妙语,“巡巡酬巡行”)。按照老规矩,最后一站是我们家的宏伟府第多弗庄。
  啊,来吧,虔诚的人们……
  我看着爹妈到家门口来瞧我们。见他们脸上漾起了笑意,我心里倒琢磨了起来:那是因为有玛西挨在我身旁呢?还是埃米·哈里斯这小不点儿不但招我疼爱,也挺招他们疼爱的?
  我们家招待大家的吃喝可就要丰盛多了。除了例有的牛奶果汁酒以外,还备了又香又甜的热酒为冻僵了手足的大人们驱寒。(“你真是救世主呵,”一○届的校友尼科尔斯还拍了拍爸爸的背说。)
  不一会儿大家就都散了。
  我把热酒喝了个够。
  玛西则喝了些滤清了的蛋奶酒。
  “真有意思,奥利弗,”她说着一把拉住了我的手。
  我看妈妈也注意到了她这个举动。不过妈妈并没有什么不高兴的表示。爸爸要说有什么反应的话,那就是起了一丝羡意。
  我们装点起圣诞树来,玛西称赞妈妈的这些小玩意儿好漂亮,有一颗小星星,玛西一眼就认出那是水晶做的。
  (“这星星真美,巴雷特太太。看样子是捷克货吧。”
  “是捷克货。还是我母亲在大战爆发前不久买来的呢。”)
  古雅珍奇的小玩意儿还真不少呢(有一些确实是够古老的,我倒希望我们家还是忘了那个时代的好)。玛西他们还把一串串的爆玉米花和酸果往树枝上挂,玛西挂着挂着,倒不好意思起来:“这一串串的都是谁串的,花的工夫可真不得了啊!”
  这一下可让爸爸没费一点力气就接住了话茬。
  “这一个星期来我太太简直就没有干过别的。”
  “哦,这倒是真的。”妈妈的脸一红。
  我对这种话儿可没有那么大的兴趣,我只是坐在一旁,把暖人心田的热酒呷上几口,心里想:玛西这是有意要跟他们亲热亲热呢。
  十一点半,圣诞树装点齐全了,礼物都放在了树下,我年复一年使用的那只羊毛袜旁边今年还多挂了一只首次露面的旧袜,那是为我的客人准备的。到了该说明天见的时候了。妈妈一个暗示,我们都遵命上了楼。在楼梯口,大家互祝快乐,但愿都能做上一个甜甜蜜蜜的梦。
  “明天见了,玛西,”妈妈说。
  “明天见了,谢谢你啊,”是对方的回答。
  “明天见,亲爱的,”妈妈这次是对我说的,还在我脸上亲了一下。这匆匆一吻,根据我的理解是表示玛西获得批准了。”
  老两口回房去了。玛西转过身来。
  “一会儿我就悄悄溜到你屋里来,”我说。
  “你真疯了?”
  “不,我是真按捺不住了,”我回答道。“嗨,玛西,今儿是圣诞前夜啊。”
  “你爹妈知道了会不吓坏才怪,”她说。她这恐怕倒是一句真心话。
  “玛西,我敢打赌,就是老两口今儿晚上也会想到要亲热亲热的。”
  “他们可是正式的夫妻哪,”玛西说。跟我匆匆一亲嘴,她就挣脱了我的手,走了。
  唉,瞧这个倒霉劲儿!
  我拖着脚步来到我那个老房间里,室内的装饰都还是青少年时代留下的(球赛锦旗啦,全体队员的合影啦),至今全还完好无损,有如博物馆里陈列的老古董。我真想给乘船出海的那位打个无线电话,对他说:“菲尔,我希望至少你能不虚此行。”
  这个电话我结果没打。
  我上床去睡的时候,连自己也闹不清楚了:圣诞节我希望得到的到底是什么呢?
  早上好!圣诞快乐!来来,这一包礼物可是给你的!
  妈妈送给爸爸的,又是一盒领带和高支海岛棉纱手绢。看上去跟去年的也差不多。不过爸爸送给妈妈的一件晨衣也跟去年的差不多。
  我得了六条领带,也不知应该叫什么时髦名堂,反正照布鲁克斯公司Ⅰ的说法,这是眼下年青人最理想的领带。
  Ⅰ布鲁克斯兄弟公司,纽约的一家高级男子服饰商店。
  妈妈送给玛西的是达夫妮·杜莫里埃Ⅰ最近问世的一部新作。
  Ⅰ达夫妮·杜莫里埃(1907─),英国当代女作家,《蝴蝶梦》的作者。
  我采购圣诞礼品,年年只花五分钟,这从我送给大家的礼品上也就看得出来。妈妈收到的是几块手绢,爸爸收到的又是领带,玛西收到的是一本书,书名叫《掌勺乐》(以看她是不是受到什么触动)。
  大家都以迫切的心情(那也只是相对而言),等着要看看我们的贵客带来的是什么礼物。
  首先有一点跟我们不同,那就是玛西的礼物不是在家里自行包扎的。她的礼物是从加利福尼亚带来的,外包装的功夫完全是专业水平(出自哪一家宝号不说也知道)。
  送给妈妈的是一条淡蓝色的开司米技巾(“哎呀,你这是何必呢”)。
  送给爸爸的自然是那个长方形的包包了,拆开一看,原来是一瓶59年的“上布里翁堡”葡萄酒。
  爸爸说了句:“是葡萄酒的精品了!”其实爸爸并不是品酒的行家。我们家的“窖藏美酒”相当有限,只藏有一些苏格兰威士忌以备招待爸爸的客人,妈妈来了女宾也有一些雪利酒可以飨客,此外便只有一两箱上等香槟,专供盛大喜庆时用了。
  我得了一副手套。货色当然考究非凡,但是我心里却不大痛快:
  玛西送我的礼物,只能戴在有一臂之隔的手上。那也未免太见外了。
  (“这么说你倒宁愿我送你一只貂皮里子的护身?”事后她这样问我。
  “对──我就是那儿冻得最够呛!”)
  最后一件,也是只能垫底的一件,是爸爸给我的,年年都是这张老面孔:一张支票。
  欢乐播四方……
  威克斯先生的电风琴奏得劲头十足,我们随着这列队行进的乐曲进了教堂,向我们坐惯的座位上走去。教堂里早已坐得满满的,尽是跟我们差不多人家的人,也差不多一样都投来了打量的目光,不失稳重地在那里细细打量我们家的女客。(“她不是咱们本地的人,”我管保他们一定都是这么说的。)不过也没有人会看得把脖子都扭了过来,公然不讳地盯着瞅个够,唯有罗兹家的老奶奶是例外,老奶奶已是九十几的高龄──据说已是九十好几了──所以自可破格允许堂而皇之瞅个够。
  可是教堂里大家都在注意罗兹家老奶奶脸上的表情呢。他们不会不看到,老奶奶对玛西作了滴水不漏的观察以后,脸上透出了一丝笑意。啊,这刁老婆子都满意了!
  我们文文雅雅地唱了颂歌(可不像昨天晚上那样扯起了嗓门直嚷了),牧师林德利先生主持了礼拜,可是我们听到的只是一片嗡嗡嗡。爸爸念了一段经文,平心而论,他念得是好。逢到逗号才顿一顿透口气,不像林德利先生那样,念不了几个字就要停一停。
  一听讲道,天哪天哪,原来我们的这位牧师先生还挺跟得上世界形势呢。他提到了东南亚的战火,要我们趁圣诞佳节期间好好反思一下,这干戈不息的世界是多么需要和平王子Ⅰ啊。
  Ⅰ指耶稣基督。
  天幸林德利牧师在发气喘病,所以他上气不接下气的讲道讲得很短,真是功德无量。
  赐福完毕,仪式结束,我们都退出大堂,来到外边的台阶上。这一幕,可说就是每年哈佛一耶鲁大赛后的校友大团聚的重演。不过今天早上谁的嘴里也闻不到一丝酒气。
  “杰克逊!”“梅森!”“哈里斯!”“巴雷特!”“卡伯特!”“洛厄尔!”
  老天乖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