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建高校定位及办学特色的探讨 蔡克勇等-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讲人简介蔡克勇: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英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文波:大连大学副校长王保华: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科研处处长内容简介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冲击,使得我国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机遇与挑战,成为摆在我国教育事业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重中之重的讨论话题。在这样的一种形势下,我国高校的发展便成为瞩目的焦点。其实从整个世界大的趋势来看,高教发展已是一个潮流话题。当然,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当中不仅包括重点大学,也包含着数量众多的新建院校。

    新建院校是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建立的一批普通高等院校。新建院校和重点院校以及有相当校龄的院校相比,客观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在我国实现大众教育的道路上,它们担任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且入世带来的机遇,使得这些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新建院校,获得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它们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程度,对中国教育的整体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当众多的焦点和目光都投向清华、北大等国内一流大学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和忽略这些新建院校。

    本次论坛的举办,就是要让大众对这些新建院校引起重视,让新建院校重新进入大众关注的视线范围,以形成一个客观正确的理解和评判。本次论坛请到了教育界的专家、官员和众多著名的新建高校的学院领导,他们将一起就新建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探讨,为新建院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寻找理论上的解决方案,并为新建院校下一步的改革提供思想上的准备。

    本期论坛的话题是《新建高校定位及办学特色的探讨》。按国际标准,大众化教育应该是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人数比例超过15%,而我们目前只有9%,远远低于这个数字,还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没有做到大众教育。普及大众教育是我们早就提出的目标,目前的高校扩招其实是一个有效手段。但是我们不能将任务压在少数的重点高校身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艰巨任务真正主体还是普通高校。而新建高校在普通高校中有着极重的分量。他们是1978年之后成立的一大批普通高校。因为特定的历史时期赋予他们与其他高校不同的特点。在新的历史时期,他们的发展方向引起我们的关注,下面我们将采用论坛的方式来,架起平台进行研讨。

    我们请来四位新建高校的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是: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蔡克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英杰,大连大学副校长王文波,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科研处处长王保华。四位嘉宾从教育学理论出发阐述了新建高校定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新建高校正确定位的概念以及创出办学特色的途径。他们就新建院校的定位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新建高校的任务所在,新建高校应该走应用型发展的道路。

    全文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百家讲坛》,我们国家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教育事业应该说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那么如何来应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是摆在我们教育事业面前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那么今天我们把目光投向改革开放以来呢,新建的一些普通高等院校,看看它们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存在那些问题,我们进行一些探讨,那么今天我们首先请到了新建院校的一些校长,以及教育专家,共同来探讨一下这些新建院校在初创以及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来寻求自身的定位,以及他们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首先认识一下今天来到我们论坛的四位嘉宾,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克勇教授,欢迎您,第二位嘉宾是大连大学副校长王文波教授,我们第三位嘉宾来自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王宝华处长,欢迎您,最后一位嘉宾是我们资深的一位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王英杰教授,今天我们把四位嘉宾请到论坛的现场,有我们新建高校的校长,也有我们三位教育专家,今天我们可能提出来一个叫新建高校就是改革开放以后新建的这些普通高等院校那么它们在我们国家现有的教育格局当中,它到底占有怎样的一个地位,那么蔡教授是不是您先给我们来谈一谈。

    首先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这样来看,我们目前呢,普通高等学校全国是有1114所,其中呢,教育部直属的有71所,中央少数特殊部门,比如说外交部 国防科工委,它们管的学校有40所,也就是说,中央各个部门,包括教育部内,管的学校是111所,剩下的一千多所都是地方管的学校,这其中呢,相当大的一部分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创办的普通高等学校,因此呢,我们可以这样说,它在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当中,是起着半壁江山的作用。

    这样听上去呢,可能比我们想象当中的新建高校它的数目要大,我们印象当中可能大家熟悉的都是清华 北大这些知名的院校,那么,在这个教育格局当中我们所占的比例几乎是半壁江山的话,那么我们承载的这样的教育任务,是不是应该说是也是非常重。

    是的,你刚才说到了北大清华这样一些名牌老校,这类学校它的作用当然是很大的,但是我们新办的这些普通高校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这个问题呢,我觉得应该从几个方面来看,一个方面呢从我们整个国际的大背景来看,现在实现了所谓全球化 国际化这样的一个浪潮,但是,大家也还要知道,伴随着这种全球化,国际化浪潮出现的就是地方化的浪潮,我们可以这样讲,国际化全球化和地方化是一对孪生的兄弟,凡是全球化发展越快的,就越要求要地方化,为什么呢,因为全球化国际化它是一个双刃剑,它有它积极的作用,也有它消极的作用,而这种消极的作用呢,需要地方化来抵消它,这就是从全球的大的格局来看。

    地方化的发展,就必然要求要有地方院校为它的发展服务,从我们国家来看呢,新办院校也有它许多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说我们国家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发展中大国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跨度非常大,比如说大家熟悉的从飞船上天,一直到我们一些家庭小作坊,这里这些都有,大家想一想这个跨度有多大,您刚才讲的北大清华这些名牌老校,他们可能选择大跨度当中的某一段,它不可能把这么多跨度都做,因此就需要地方院校一起来各自选一段作为你的服务的对象,另外呢,我们就知道了,我们是个人口大国,人口大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求上大学的人非常多,特别是随着以这种知识为主要资源的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就所谓呢,高学历等于高收入,这样呢,你必然是迫使大家都愿意去上高等教育,而名牌老校数量不多,是不能够满足我们13亿人口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的。

    第三个方面呢,我们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一个国家,我们8亿人口在农村,我们要搞现代化,农村不现代化,我们国家呢是没有办法实现现代化的,农村现代化就需要什么呢,我们现代所谓“三化”,要农村城市化,要农业产业化,还有城乡一体化,这样一个“三化”,就需要大量的人才,而我们那些名牌老校,往往它培养的人才到不了农村,对于农村的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就需要我们地方院校很好地负担起这个责任,还有我们国家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我们大连跟西部 跟新疆(这些)地方的差异就太大了,有不同的资源,这种不同的资源呢,需要有地方政府把它变成为优势的产业,发展本地的经济,这样一种不同的资源要转化为优势的产业,发展经济,它要求的人才呢,各个地方就各有特色,因此,地方院校呢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我们国家实现现代化当中,叫做不可以替代的是起着半壁江山的作用。

    那刚才蔡教授这么一讲我们觉得在新建高校它们所起的作用呢,可能和这些资深的老校来比,它们承担的我们国家教育体制当中不同的职责,那么它生存的依据是什么。

    我们现在正面临着一个大众高等教育的时代,根据加州伯克利大学一位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马丁。特罗 他的看法,当高等教育的某种学历达到15%的时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