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代侠义小说选-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问富国强兵之道。角哀首陈十策,皆切当世之急务。元王大喜,设御宴 
以待之,拜为中大夫,赐黄金百两,彩缎百疋。角哀再拜流涕。元王大惊而 
问曰:“卿痛哭者,何也?”角哀将左伯桃脱衣并粮之事,一一奏知。元王 
闻其言,为之感伤。诸大臣皆为痛惜。元王曰:“卿欲如何?”角哀曰:“臣 
乞告假,到彼处安葬伯桃已毕,却回来事大王。”元王遂赠已死伯桃为中大 
夫,厚赐葬资,仍差人跟随角哀车骑同去。角哀辞了元王,径奔梁山地面, 
寻旧日枯桑之处,果见伯桃死尸尚在,颜貌如生前一般。角哀乃再拜而哭, 

… Page 25…

呼左右唤集乡中父老,卜地于薄塘之原,前临大溪,后靠高崖,左石诸峰环 
抱,风水甚好,遂以香汤沐浴伯桃之尸,穿戴大夫衣冠,置内棺外郭,安葬 
起坟,四围筑墙栽树,离坟三十步,建享堂,塑伯桃仪容,立华表柱,上建 
牌额,墙侧盖瓦屋,令人看守。造毕,设祭于享堂,哭泣甚切。乡老从人, 
无不下泪,祭罢,各自散去。 
     角哀是夜明灯燃烛而坐,感叹不已。忽然一阵阴风飒飒,烛减复明。角 
哀视之,见一人于灯影中,或进或退,隐隐有哭声。角哀叱曰:“何人也? 
辄敢夤夜而入!”其人不言。角哀志而视之,乃伯桃也。角哀大惊,问曰: 
 “兄阴灵不远,今来见弟,必有事故?”伯桃曰:“感贤弟记忆,初登仕路, 
奏请葬我,更赠重爵,并棺衣衾之美,凡事十全;但坟地与荆轲墓相连近。 
此人在世时,为刺秦王不中,被戮。高渐离以其尸葬于此处。神极威猛,每 
夜仗剑来骂吾曰:“汝是冻死饿杀之人,安敢建坟吾上肩,夺吾风水!若不 
迁移他处,吾发墓取尸,掷之野外!’有此危难,特告贤弟,望改葬于他处, 
以免此祸。”角哀再欲问之,风起,忽然不见。角哀在享堂中一梦惊觉,尽 
记其事。天明,再唤乡老,问此处有坟相近否?乡老曰:“松阴中有荆轲墓, 
墓前有庙。”角哀曰:“此人昔刺秦王不中,被戮,缘何有坟在此?”乡老 
曰:“高渐离乃此间人,知荆轲被害,弃尸野外,乃盗其尸,葬于此地。每 
每显灵,土人建庙于此,四时享祭,以求福利。”角哀闻其言,送信梦中之 
事,引从者迳奔荆轲庙,指其神而骂曰:“汝乃燕帮一匹夫,受燕太子奉养, 
名姬重宝,尽汝受用,不思良策,以副重长,入秦行事,丧身误国;却来此 
处惊感乡民,而求祭祀!吾兄左伯桃当代名儒,仁义廉节之士,汝安敢逼之! 
再如此,吾当毁其庙而发其塚,永绝汝之根本!”骂讫,却来伯桃墓前祝曰: 
 “如荆轲今夜再来,兄当报我。”归至享堂,是夜秉烛以待,果见伯桃哽咽 
而来,告曰:“感贤弟如此,奈荆轲从人极多,皆土人所献。贤弟可束草为 
人,以彩为衣,手执器械,焚于墓前。吾得其助,使荆轲不能侵害。”言罢 
不见。 
     角哀连夜使人束草为人,以彩为衣,各执刀枪器械,建数十于墓侧,以 
火焚之,祝曰:“如其无事,亦望回报。”归至享堂,是夜闻风雨之声,如 
人战敌,角哀出户观之,见伯桃奔走而来,言曰:“弟所焚之人,不得其用, 
荆轲又有高渐离相助。不久,吾尸必出墓矣。望贤弟早与迁移他处殡葬,免 
受此祸。”角哀曰:“此人安敢如此欺凌吾兄!弟当力助以战之!”伯桃曰: 
 “弟阳人也,我皆阴鬼,阳人虽有勇烈,尘世相隔,焉能战阴鬼也?虽芻草 
之人,但能助喊,不能退此强魂。”角哀曰:“兄且去,弟来日自有区处。” 
次日,角哀再到荆轲庙中大骂,打毁神像;方欲取火焚庙,只见乡老数人再 
四哀求曰:“此乃一村香火,若触犯之,恐贻祸于百姓。”须臾之间,土人 
聚集,都来求告。角哀拗他不过,只得罢了。回到享堂,修一道表章,上谢 
楚王,言:“昔日伯桃并粮与臣,因此得活,以遇圣主,重蒙厚爵,平生足 
矣;容臣后世尽心图报。”词意甚切。表付从人,然后到伯桃墓前大哭一场, 
对从者曰:“吾兄被荆轲强魂所逼,去住无所,我所不忍,欲焚庙掘坟,又 
恐拗土人之意。宁死为泉下之鬼,力助吾兄,战此强魂。汝等可将吾尸葬于 
此墓之右,生死共处,以报吾兄并粮料之义。回奏楚君,万乞听纳臣言,永 
保山河社稷。”言讫,掣取佩剑,自刎而死。从者急救不及,速具衣棺殡殓, 
埋于伯桃墓侧。 
     是夜二更,风雨大作,雷电交加,喊杀之声,闻数十里,清晓视之,荆 

… Page 26…

轲墓上震裂如焚,白骨散于墓前,墓旁松柏和根拔起,庙中忽然起火,烧做 
白地。乡老大惊,都往羊左二墓前焚香展拜。从者回楚,将此事上奏元王。 
元王感其义重,差官往墓前建庙,加封上大夫,敕赐庙额曰“忠义之祠”。 
就立碑以记其事。至今香火不断。荆轲之灵,自此绝矣。土人四时祭祀,祈 
祷甚灵,有古诗云: 
                    古来仁义包天地,只在人心方寸间。 
                    二士庙前秋日净,英魂常伴月光寒。 
                                                          (《警世通言》) 

… Page 27…

                             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世事纷纷如弈棋,输赢变幻巧难窥。 
                    但存方寸公平理,恩怨分明不用疑。 
     话说唐玄宗天宝年间,长安有一士人,姓房名德,生得方面大耳,伟干 
丰躯。年纪三十以外,家贫落魄,十分淹蹇,全亏着浑家贝氏纺织度日。时 
遇深秋天气,头上还裹着一顶破头巾,身上穿着一件旧葛衣,那葛衣又逐缕 
缕绽开,却与蓑衣相似。思想:“天气渐寒,这模样怎生见人?”知道老婆 
余得两疋布儿,欲要讨来做件衣服。谁知老婆原是小家子出身,器量最狭, 
却又配着一副悍毒的狠心肠。那张嘴头子,又巧于应变,赛过刀一般快,凭 
你什么事,高来高就,低来低答,死的也说得活起来,活的也说得死了去, 
是一个翻唇弄舌的婆娘。那婆娘看见房德没甚活路,靠他吃死饭,常把老公 
欺负。房德因不遇时,说嘴不响,每事只得让他,渐渐有几分惧内。是日, 
贝氏正在那里思想,老公恁般的狼狈,如何得个好日?却又怨父母,嫁错了 
对头,赚了终身,心下正是十分烦恼,恰好触在气头上,乃道:“老大一个 
汉子,没处寻饭吃,靠着女人过日。如今连衣服都要在老娘身上出豁,说出 
来可不羞么?”房德被抢白了这两句,满面羞惭。事在无奈,只得老着脸, 
低声下气道:“娘子,一向深亏你的气力,感激不尽!但目下虽是落薄,少 
不得有好的日子,权借这布与我,后来发积时,大大报你的情罢!”贝氏摇 
手道:“老大年纪,尚如此嘴脸,那得你发积?除非天上吊下来,还是去那 
里打劫不成!你的甜话儿哄得我多年了,信不过。这两疋布,老娘自要做件 
衣服过寒的,休得指望。”房德布又取不得,反讨了许多没趣。欲待厮闹一 
场,因怕老婆嘴舌又利,喉咙又响,恐被邻家听见,反妆幌子。敢怒而不敢 
言,憋口气撞出门去,指望寻个相识告借。 
     走了大半日,一无所遇。那天却又与他做对头,偏生的忽地发一阵风雨 
起来。这件旧葛衣被风吹得飕飕如落叶之声,就长了一身寒栗了,冒着风雨, 
奔向前面一古寺中躲避。那寺名为云华禅寺。房德跨进山门看时,已先有个 
长大汉子,坐在左廊槛上,殿中一个老僧诵经。房德就向右廊槛上坐下,呆 
呆的看着天上,那雨渐渐止了,暗道:“这时不走,只怕少刻又大起来。” 
却待转身,忽掉转头来,看见墙上画了一支禽鸟,翎毛儿、翅膀儿、足儿、 
尾儿,件件皆有,单单不画鸟头。天下有恁样空脑子的人,自己饥寒尚且难 
顾,有甚心肠,却评品这画的鸟来!想道:“常闻得人说:画鸟先画头。这 
画法怎与人不同?却又不画完,是甚意故。”一头想,一头看,转觉这鸟画 
得可爱,乃道:“我虽不晓此道,谅这鸟头也没甚难处,何不把来续完。” 
即往殿上与和尚借了一枝笔,蘸得墨饱,走来将鸟头画出,却也不十分丑, 
自觉欢喜道:“我若学丹青,到可成得!”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