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真相:正说历朝十大冤案-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蛔鼙伲墒嗟H巍C挥腥胙⊥庞木浚怨槿笥谱鳌袄霞摇薄4耸庞性诎捕磐庑3⊥挪伲菹罢蠓ā8鞴芏雍土於庸倬煜げ肯旅扛鍪勘男彰⒛炅洹⑾嗝驳取S鲇姓绞拢稍吹母饔偻陈剩帕罨弧U庖槐涓锟朔嗽慈笥娜钡悖慷诱蕉妨Υ蟠笤銮俊!睹魇贰菲缆鬯担河谇按戳⑼庞蚓瘢缓帕睿嘞埃浞ㄆ纳疲┚埔槐洹!
  皇权争斗的牺牲品:于谦案 于谦案 四
  这时,瓦剌内部开始出现内讧。也先性情残暴专横,兵力最多,脱脱不花虽名为可汗,却无实权,阿拉知院兵较少,也没有权力。三人先前联合攻明时尚能团结对敌,现在也先占去大部分所掠财物,引起脱脱不花和阿拉知院的不满、猜忌,进而相互攻伐。脱脱不花的一个妻子是也先的姐姐,也先欲立其姐之子为太子,脱脱不花不从。也先借口脱脱不花私通明朝,率兵攻打,脱脱不花战败逃往兀良哈部,投靠沙不丹。未想,沙不丹畏惧也先,杀死脱脱不花,向也先请赏。也先趁机称霸诸部,扩大领地。景泰五年(1454年),也先自立为可汗,遣使赴明进贡,明优礼答之,赐其“瓦剌可汗”号。也先日益骄纵,虐待他部,兀良哈等部不堪忍受相继反叛。次年,阿拉知院率众攻也先,也先仓惶出逃,被乱军杀死。其后,瓦剌内部纷争不已,势力日趋衰弱。
  英宗朱祁镇返回北京后,被禁锢在南宫中,景帝派靖远伯王骥守卫,严禁英宗和外界接触交往。英宗在南宫过着孤寂落寞的生活。
  景帝坐拥帝位既久,思索将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以长期霸占帝位。但在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大臣们看来,景帝这种篡夺其兄皇位的做法很是自私卑鄙。不少大臣对此极为不满。如今景帝想将皇位长期据为己有,如何获得大臣的支持就成为他首先要解决的难题。景帝曾经以故意记错太子的生日向一个太监试探,这个太监故作不知,让景帝更意识到更换太子的困难。他叫来心腹太监兴安密谋此事,兴安也感到十分为难,却又不敢公然反对,只得苦思冥想,与景帝思虑谋划,最终决定采取收买拉拢的方法,钳制大臣口舌。
  景泰三年(1452年)正月,景帝加赠都御史杨善、王文太子太保,不久又加赠陈循、高谷太子太傅,江渊、王一宁、萧镃太子少师,商辂、于谦大学士衔。四月,又赠内阁大臣陈循、高谷银各百两,江渊、王一宁、萧镃、商辂金各五十两、银百两。吃人嘴软,诸大臣或升官或得贿,就不好再开口反对易储。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迎刃而解。因为尽管没有大臣反对,却也没有大臣第一个提出更换太子,景帝本人自然不好提议,事情就僵在那里。
  正在景帝束手无策时,忽然收到一道署名“黄■”的奏折,奏折中极言应尽快易立太子,“永固国本”,以“一中外之心,绝觊觎之望”,如此则“天下幸甚!臣民幸甚!”景帝阅奏,自然欣喜万分,叹道:“万里之外,竟有此忠臣!”
  黄■何许人也?
  黄■原是广西州官,因平匪有功,擢为都指挥使,守备浔州。他的哥哥黄■为思明州(今广西宁明县)知府,因年迈打算让其子黄钧继承职位。黄■觊觎知府职位,就率数名兵士深夜潜入思明州城,杀死黄■父子,将尸首埋入后院,连夜返回,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次日他佯装不知,一面为其兄发丧,一面发榜缉拿凶手。谁知黄■的仆人福童夜晚窥知真相,禀告官府,朝廷大怒,将黄■父子逮系狱中。黄■为减轻罪责,派心腹到北京拉关系,无意得知皇帝正为易储一事焦头烂额,就迎合帝意,上疏请更换太子。
  景帝览奏大喜,秘宣黄■无罪,当即释放。同时,召集群臣,将黄■的奏折传阅商议,并让大臣署名画押。群臣面面相觑,默不做声。兵部尚书于谦立即奏言此举万万不可。良久,都给事中李侃也反对易储。又等片刻,太监兴安厉声道:“此事不能不行,如以为未可,请勿署名,何必首鼠两端?”群臣嗫嚅再三,只得依次签名,唯有尚书王直、于谦和御史左鼎等人坚决不签。御史陈循将笔濡湿塞到于谦手里,于谦等人才不得不署名。
  景帝遂下诏,名正言顺地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废原太子朱见深为沂王,大赦天下。加封各官官衔,尚书王直、武清侯石亨为太子太师,于谦为太子太傅,都御史王翱为太子太保,兼支两份俸禄。群臣默然领受,唯有于谦一再推辞。
  皇权争斗的牺牲品:于谦案 于谦案 四
  孰料朱见济福浅命薄,被立为太子仅一年多,于景泰四年(1453年)十一月因病一命呜呼。景帝悲恸万分,将之葬于西山,谥曰怀献。而景帝又仅此一子,皇储万不能空缺,一些官员上疏请“再建皇储”。御史钟同、礼部郎中章纶以东宫既殁,并无弟兄,不如仍立沂王,以定人心。景帝大怒,不管此时天色已近黄昏,宫门已锁,仍命将二人投入诏狱。不久,南京大理寺少卿廖庄又上奏,请皇上朝谒太上皇,礼待上皇诸子,被景帝饬杖八十,谪为定羌驿丞。景帝余怒未消,又旧案重提,将钟同、章纶扯出施行杖刑,可怜钟同被当廷杖毙,章纶死而复苏。一时群臣闭口。此前于谦曾密请景帝赦免钟同、章纶,景帝“怫然不悦”。
  刑部给事中徐正,看到诸大臣上言奏复立沂王为太子者均遭杖谪贬戍,就打算效法黄■,迎合帝意,上疏请将沂王赶出南宫,徙置封地,以断绝大臣的复立念头。景帝此时已被易储事件弄得身心俱疲,烦躁暴怒,看到徐正的奏折,并不给予褒奖,反而严加叱责,将徐正谪戍千里外充军。自此,群臣均缄默不言太子事。
  皇权争斗的牺牲品:于谦案 于谦案 五
  景泰八年(1457年)元旦,景帝接受朝臣拜年贺礼毕,忽觉身体欠安,难以支撑,不能视朝,接连几日卧床休养,也不见效。百官唯恐景帝一病不起,私下里群议后事。正月十四日,群臣联名请立太子。景帝传谕说,朕只是偶有寒疾,将于十七日临朝,所请不允。
  按照惯例,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皇帝当进行郊祀。景帝于十二日召武清侯石亨到病榻前,嘱咐其代行祭祀事。石亨因此看出了景帝病势沉重。
  十六日,于谦与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知道景帝已经不治,危在旦夕,又与诸大臣商量立太子事,准备再次上疏,商议未定,当晚就发生了“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的发动者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张軏、许彬等。石亨见景帝病势沉重,将不久于人世,就与都督张軏、太监曹吉祥等谋议,他们认为与其复立太子,不如请太上皇复位,自己能得到更多的功赏。他们又和太常卿许彬商议,许彬以为此举为不世之功,并请石亨等去和左佥都御史徐有贞商议。石亨等连夜赶往徐有贞家,徐有贞闻之大喜,并观测天象,对石亨等人说:“天数已定,事在今晚。”决定当晚行动。徐有贞说:“必须让太上皇知道。”张軏说:“已经暗地里通报了。”徐有贞又令太监曹吉祥入宫通报太后。
  当晚,徐有贞以边境有敌情为借口,谎称为防万一,派张軏等率部进入大内。石亨掌管宫门钥匙,夜里四鼓时刻,打开长安门将张軏等放了进来。入宫后,“复闭以遏外兵”,徐有贞锁好城门,将钥匙丢入水塘。皇宫内御林军不知何故,见有武清侯石亨和张軏率领,也不过问。徐有贞等带领兵士直奔南宫,到了南宫门口,因门打不开,“毁墙以入”。见到英宗,石亨、徐有贞等立即拜伏,请英宗登大位,并大呼抬轿进来。因事出突然,士兵们紧张得抬不起轿来,徐有贞率众人合力抬轿以行。一边走,英宗一边问诸人姓名。至东华门,卫兵不开门,英宗高呼:“朕太上皇帝也!”卫兵们呼啦闪开。进入奉天殿,英宗就座,徐有贞三呼万岁。
  时间已是十七日破晓,百官已经在朝房等候景帝早朝,忽闻殿中呼噪,正感到惊异,徐有贞跑来高呼:“太上皇帝复位了!”并催促众臣入贺。百官惊愕入谒,英宗宣谕复位,众人才定下神来。时为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中午。
  徐有贞等人拥英宗复辟时,景帝躺卧病榻,似睡未睡,被钟鼓声、呼叫声惊醒,惊问内侍:“殿内嘈杂,莫非于谦?”内侍答不知。不久,太监来报南宫复辟。景帝呆了片刻,连道:“好,好。”面里而卧,再不言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