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县委书记的故事-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未见柳成大之前先从网上看到1998年《 光明日报 》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 不恋城市恋山区誓将知识报乡亲——大学生柳成大到贫困山区承包乡办企业苦干七年将一小铁厂建成一流煤焦集团 》,文章大意是大学生柳成大舍弃省城省会优越的生活、工作环境,自愿到贫困山区承包一乡办企业,苦干七年,终将一座濒临倒闭的小铁厂建设成年产70万吨原煤、50万吨焦炭、75万吨洗精煤的集原煤开采、产品加工、物资供应、货物运输、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吕梁山上一流的大型煤焦企业——山西吉祥煤化(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人民政府为表彰他的这种献身精神,特授予他“省优秀乡镇企业家”光荣称号。 
  脑海里依稀浮现出的柳成大竟是胸戴大红花身穿蓝制服头戴黄军帽手捧红宝书的学毛著积极分子或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样子,而事实上资料显示柳成大是1967年生人,与“文革”可以攀同年,与学毛著积极分子和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全然地攀不上关系。有一点却可以肯定,在村里玩尿泥、藏猫猫、上书坊时,至少见证过那些轰轰烈烈的场面,见证过那个火红的岁月,甚至还搭上过学习雷锋叔叔的末班车,使劲往车里探头探脑地多看了几眼。 
  这多看的几眼和那些热烈场面那个火红岁月,从此便潜在地深深地烙刻在这个1967年出生的孩子的心灵和脑海里,使他的身上有了那个场面的片断反映,有了那个岁月的些许遗存,有了那个雷锋叔叔的一脉相承,有了“上山下乡”和“为人民服务”的一火薪传。 
  有识者认为探戈就像生命中的每个当下,全无预习,只有当下对应。就像与陌生的舞伴起舞,只能全情投入,融入其中。然后放下,完全地放下。这刻,另一个当下又会在你面前出现,有礼地欠身:Shall we dance?我们再次欣然起身,与整个生命共舞。 
  所以他才会在1986年从吕梁山腹地一户贫苦农民家考入煌煌省城最高学府山西大学法律专业,于199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分配到省会一家设计院工作之后,还不安分,还不满足,还要生事,惦念着家乡父老和那些深埋地下的丰富的煤铁资源,无序开采因缺乏人才和技术不仅没取得经济效益还浪费资源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达成这个心愿,不顾身在桃峰县张家圪台乡槐树沟村的父母亲的百般反对,毅然放弃优裕的工作待遇舒适的生活环境仿效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跑到离他老家几十公里的大成县承包了一家濒临倒闭的小铁厂。 
  他不得不面对亲人、老师、同学、朋友那些疑问的目光和不理解的诘难:“柳成大你愣得多哩,就凭你柳成大一个人的力量能改变什么呢?还不是杯水车薪?”他只好真的像个学毛著积极分子那样敞开胸怀满怀激情无比真诚地解释说:“我也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我有责任回到家乡,用党和人民给予的知识改变家乡和乡镇企业的落后面貌。” 
  这篇报道披露了柳成大在大成县创业那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 
  当时小铁厂濒临倒闭。如何才能起死回生,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柳成大以小学生的态度虚心向铁厂的老师傅们请教。有位老师傅说,厂里设备是落后,但如果工人真掌握了冶炼技术,成本下降20%而产量提高25%是可能的。柳成大如获至宝,立即在厂里办起技术补习班,组织职工学技术,并从省城高薪聘请技术人才来厂指导工作。职工有了技术,配料、冶炼方法都进行了改进,加之铁价上扬,仅一年多时间,小铁厂就赢利100多万元。 
  有人劝他说:“成大,见好就收吧!100万元不是小数字,够你享受一辈子。”   
  4。 五月是进行时的探戈(2)   
  但柳成大想的不是这些。他看到,大成县、桃峰县一带煤堆积如山卖不动,而西欧许多国家急需焦炭,何不用这些钱办个焦化厂,既为国家创汇,又解决乡亲们的卖煤难问题。他首先承包了大成县古家岭煤矿,又购买、兼并了桃峰县王家沟煤矿、金家庄煤矿。 
  为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办好焦化厂,他只身背着干馒头片到广东去引资。一港商见他胸怀大志而俭朴行事,毅然投资350万元和他共同创办了山西吉祥煤化(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焦炭生产。有人为他请到财神而高兴,他却坐卧不安,多次对同伴说:“外商把这么多的钱投进来,咱得对得起人家,让人家得到高回报。”他跑北京、省会,请技术人员设计焦炉炉型,又请环保人员莅厂指导,要求既能产出一流的冶金焦,又不造成大气污染。他和工人同吃同住,共同探讨新的施工方法,为节约基建投资苦思冥想……他的心血终于化作一座座焦化厂:继黄河焦化厂、枝柯焦化厂之后,又建起两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焦化厂。 
  目前,他的吉祥煤化(集团)公司已有五座煤矿、两个大型焦化厂、一座大型洗煤厂和一个由160辆东风牌拖挂车组成的运输公司,固定资产达2。1亿元,年可创利税4000多万元,外汇3000多万元。其主产品吉祥牌冶金焦全部销往西欧和北美地区。 
  这篇发表于1998年2月10日的报道继续写道:柳成大富了,成了吕梁山上的大富翁。但他却仍像学生时代那样节俭:不抽烟不喝酒,不进高级饭店不跳舞。他对自己近乎刻薄,但对乡亲们却总想法子予以关照:公司所在地益家村等村的学校办学经费紧张,他大笔一挥:“2万元不够,给上3万元,再苦也不能苦教育。”益家村等四五个村的几十户孤寡老人生活困难,他亲自上门送钱送物,临别还要留下一句话:“有什么困难吭声,公司一定全力解决。”对公司的职工,他更是关怀备至:劳保用品按国家规定定期发放;谁有了工伤,他亲自去慰问,并定期派人将工资送到家里或病床前;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他亲自去祝贺,并将一个“小红包”塞到孩子的口袋里,嘱咐孩子好好学习。他对职工和乡亲们广献爱心,职工和乡亲们也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吉祥公司。有一年货款回收不及时工人不能按时领到工资,他去工厂向职工道歉,职工却安慰他:“没事,放到公司等于放到自己家里。”去年山洪暴发危及焦化厂,公司所在地的罗在镇的党委书记、镇长以及几千名乡亲自发组成抢险队,日夜护守在工厂的围墙边,直到洪水退后才离开。他的公司所在地的益家村、西合村、东合村的几千名乡亲家家靠公司盖起了大瓦房,看上了大彩电,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这不是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反哺农村是什么?这不是为人民服务和雷锋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火薪传又会是什么?想来这也就是柳成大之所以在我的脑海中投射了那么一个与时空相悖的荒诞不经影像的原因。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影像的存在,柳成大才会不安生不知足,边干边学,成为99届研究生。正因为不安生不知足,才会一个不留神,将大成县偌大的产业坍塌了半壁。也正是因为不安生不知足,好谋事爱生事不怕事,所以柳成大才会抖擞精神重整旗鼓杀回老家一举夺走了灭资煤矿的标书,然后一口气吞并了桃峰县煤矿的半壁江山并成为成大集团的董事长。还不知足,还在继续生事,先创办“民办公助”的成大中学,后为发展计,又名副其实易名为“公办民助”。当然,这是后话。 
  因此柳成大先后被评为“中华全总关爱员工优秀企业家”、“山西省十大杰出民营企业家”、“山西省优秀企业家”、“山西省第九届杰出青年企业家”、“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十届山西省人大代表”等等的便一点也不奇怪了,便显得自然而然合情合理了。 
  因不安分不知足爱生事不怕事而成大事并能独善其身者,柳成大也。   
  4。 五月是进行时的探戈(3)   
  富甲一方还在谋事生事并为人民服务向雷锋叔叔学习者,柳成大也。 
  造就柳成大的,不仅是他现在时的睿智,还有他过去时的真纯。   
  5。 五月是当下应对的探戈(1)   
  这样的结局只有圆头的郑孝本才可以做到,绝不是方头的骡子所能逆料的。 
  探戈盛装起舞,貌似高雅,却源于下层贫民,19世纪大量来自欧洲和非洲的被称作“陌生大陆上的陌生人”移民布宜诺斯艾利斯,其中有些常年漂泊在外的海员,天天沉沦下层酒馆和舞厅借酒浇愁即兴起舞,探戈舞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