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动脉-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办,走还是不走?我一咬牙向里面走去,巨大的水柱把我的安全帽砸得噼啪作响,尽管我全副武装穿着迷彩服式的雨衣、雨裤、雨靴,身上还是淋湿了。好不容易走到隧道的尽头,眼镜上已是雾气茫茫。    
    我正在踌躇,突然一个人打着手电筒走了过来,仔细一看,他正是刘同龄。我的心不由得一阵颤抖,我走这段路都很费劲,而他这个七十岁的老人是怎么走下来的?    
    二○○二年四月一日,延水关隧道出现涌水。刘同龄闻讯后马不停蹄赶到延水关,住在岸边的窑洞里。有人说这里条件艰苦,他说比我过去修铁路时住的帐篷好多了。过去帐篷里只有扇子,现在窑洞里好歹还有电风扇。过去施工只强调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上线时必须做好死的准备。他见惯了战友牺牲的场面,到现在一闻到福尔马林的味道就会流眼泪。现在施工讲究HSE,住的条件和工作环境好多了。    
    作为一个总工程师,他每天都要在黄河两岸跑。别看这里的黄河只有几百米宽,可交通却成了大问题。这里没有桥,每天的摆渡就费了大钱。小车过一次收费一百元,大车过一次收费四百元,人单身过一次收费五元,而且来回都要付费。如果你今天开着大汽车过往一趟,近千元就全报销了。    
    在隧道里施工,迎面的施工点叫做掌子面。刘同龄组织人在掌子面打眼放炮,每次挖掘一米二,三次挖掘三米六。掌子面是横向对着打眼,要打四十个眼再装炸药。炸药要放得恰到好处,放少了爆破不好,放多了又损害岩层。一般一米深的眼孔不超过三十公斤的硝酸铵,放炮时要停风、停电、抽水,掌子面的照明线和通风管都得收回。爆破之后要把危石敲掉,在基岩上开挖掘进,再打锚杆。锚杆好像钢筋棍,垂直于岩层面。有了锚杆的支护,再喷射混凝土做钢筋混凝土衬砌,最后再压浆。    
    施工中他要求打探水孔二十五米,见到水就要堵。有时候用水泥浆堵,有时候用水玻璃加水泥浆堵。他有着丰富的隧道施工经验,指挥武警战士先打四米的浅眼看看有没有水。隧道的四壁都要看,没有水才能打眼注浆。浅眼即使有水也不会造成大的涌水。    
    


第四部分第90节:工程师不下隧道就像老师不进教室

    隧道的斜巷又深又陡,里面既潮湿又缺氧,刘同龄累计在隧道里呆了五个多月,气管炎犯了。大伙儿不让他下去,可他觉得搞隧道的工程师不下到隧道里就好比老师不进到教室里一样。他每天都要在隧道里走几个来回,有时候上坡实在爬不动了,他就用手扶着地,一步步艰难地跋涉。    
    监理工程时他发现,延水关隧道之所以进度上不去,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施工队伍不太熟悉隧道施工,二是设备数量不能满足施工需求,三是组织工作差。他建议施工队伍多开几个班,四班制,六小时一个班。多开班就需要增加人,后来改为两班制,十二小时轮换。    
    二○○二年四月中旬,西岸隧道被淹,当时空气压缩机不够,发电设备不够,仅有的两台抽水机把电力全消耗了。他站在水里组织人抢险,经过昼夜奋战,终于化险为夷。从四月五日到七月六日,他整整在洞里干了三个多月,当隧道初见眉目后,他才回到廊坊管道局。    
    八月十八日,延水关隧道发生特大涌水。刘同龄火速从廊坊赶到临汾,与陕晋管理处工程处的崔处长一道向延水关赶去。从临汾到延水关的最佳路线是经永和关跨黄河过去,可当时大雨滂沱,永和关的水把洞子全淹没了,根本过不来。黄河的水位有多高,洞子里的水就有多深。他们绕了好大的一个弯子才抵达延水关。    
    隧道里东岸的斜巷水位比黄河水位低十三公分,隧道的涌水危在旦夕。八月二十日晚上六点钟,他们在延川县的通圣宾馆召开了紧急会议,一直开到半夜十二点钟。东岸进不去人了,他们就组织人力在西岸打混凝土。    
    从一九六四年到一九七五年,刘同龄参加了西部几条主要铁路的建设,干过贵昆铁路、成昆    
    铁路和湘黔铁路三条大线。当年在成昆铁路的施工中,洞中有桥,桥中有洞,他住在四川省    
    甘洛县大凉山脚下的工棚里组织施工,一干就是五年。当时他的家安在内蒙古临河,是土坯和稻草搭的房子。临河在内蒙古西部的巴盟,周围有狼出没。他有三个儿子,一家五口人分在四个地方。他在大凉山,妻子带着小儿子在临河,大儿子放在上海的姥姥家,二儿子放在江苏的奶奶家。为了修铁路,他整整三年没有回家,一提起儿子就泪水涟涟。当年妻子怀着老大,他一点都照顾不了家。妻子跑到上海的娘家生孩子,他正在局里开会。妻子早产了,分娩时他都没在身边。等他开完会赶到医院,护士笑着说:“祝贺你,你老婆生了个儿子!”    
    第一次做了父亲他高兴极了,没想到老大患核黄疸。他至今还错误地认为是核黄素沉淀到小脑和中枢神经,造成了残疾,四肢活动不便。他觉得特别对不起儿子,把这辈子赚的钱都花在大儿子身上了。    
    修湘黔铁路时,有一次他戴着安全帽在坑道里走,突然上坑道塌方了,差点把他压死在里面,身上的手电筒和头上的安全帽全碎了。    
    一九七九年,他在新疆石河子施工。一天,他凌晨四点由石河子向莫索湾赶去。他困得要命,不小心走错了路,发现地上尽是狼爪子印。    
    一九八○年他施工时住在单人宿舍里,凌晨四点突然心绞痛,可药却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他疼得满头大汗,翻不了身,动弹不了,只好敲墙。隔壁的人以为他开玩笑,没有理会他。直到早晨才发现他犯病,急忙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了三天三夜,总算捡回了一条命。    
    这次搞西气东输三穿黄河,郑州黄河是顶管和定向钻穿越,延水关黄河是隧道穿越,宁夏中卫黄河是跨越。顶管和定向钻穿越风险小,安全性好一点,而隧道穿越风险大,安全性差。    
    二○○二年十月上旬,延水关隧道再次涌水,他火速赶到现场指挥。他发现隧道的拱棚有了裂缝,是破碎带的裂隙水涌入。西岸的延水关隧道低于黄河水面十五公分,西岸的岩层较厚,顶部有很多渗水,这回水是从西岸先涌入的。他果断地下达了战令:西岸暂时不要掘进了,要衬砌。东岸可以掘进,东岸永和关一侧既要堵水也要衬砌,西岸延水关一侧先用风钻探水,一直探到没水了就打眼放炮,再掘进注浆。    
    刘同龄以监理的身份让承包商拿出方案,他们说想用水玻璃加水泥浆堵水。这些材料既便宜又容易采购,隧道四次大的涌水都是用这个方法堵住的。有的武警战士很能吃苦,但干活缺乏科学性,有时候不太听工程师的意见。刘同龄勇于坚持真理,把自己的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大伙儿。他看到顶板漏水,就告诉战士们应该在拱顶渗水带周围打一圈眼,浇铸水泥浆水玻璃帷幕。在他的指挥下,延水关隧道的四次大的涌水全部化险为夷。    
    


第四部分第91节:黄河隧道施工的过程(1)

    黄河隧道施工的过程就是与河床下的地下水搏斗的过程    
    二○○一年九月十八日,延水关黄河隧道工程正式开工,承担这个重任的是武警水电部队六支队,也称中国安能建设总公司。    
    在隧道平巷顶部,有一条裂缝,既是隧道塌方的主要隐患,又是裂隙水涌入的主要来源,以至于隧道形成了水帘洞。在水帘洞里,我见到了这支队伍的带头人洪光桃和段伟。四十八岁的洪光桃是武警水电部队的一名中校,他一九七五年从浙江入伍,在广西当工程兵。一九八三年转到武警水电部队,在三峡工程中参与了湖北宜昌永久性船闸的建设。西气东输工程上马后,他奉命调到了延水关,带领五十九名武警战士开始从西岸的延水关向东岸的永和关打隧道。    
    这支队伍平均年龄二十二岁,有些兵曾经在三峡工程忠武线上打过陆上隧道。陆上隧道的最大优势就是没有水,而延水关黄河隧道最大的劣势就是涌水。这条隧道地质条件很差,隧道掘进施工安全问题非常突出,经常出现大规模的涌水。每天三千一百立方米以上的涌水已经发生了四次,最大涌水量为每小时八百立方米。特别是最后近百米的隧道开挖上方正是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