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动脉-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河里尽是水。甘肃省年年都大旱,不知怎么搞的今年碰上了十几年不遇的大雨。这些山地王平时很少干北方的河流,觉得一千五百米长的穿越面河水要是涨一米需要多大的水量啊!谁知洪水说涨就涨,天上的雨和河里的水汇在一起,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如果黑河决堤,不仅会淹没没有下沟回填的管子,而且会冲毁摆放在河床里的移动电站、挖掘机等大型设备,损失非常惨重。因此,黑河防洪就成为川建项目部的重中之重。他们派遣土建专业队昼夜值班观察汛情,不断加高堤坝。黑河的总口子离穿越点有三十八公里,洪水的速度是一小时跑十公里,也就是说黑河总口一旦决口洪水要跑四个小时才能到达穿越点。周勇总经理天天到黑河工地来,郭瑞泉和邓晓强副经理也三天两头往黑河跑。他们派一个当地水利部门的人在黑河总口看水,一旦洪水流量增加就打电话通知机组,以便工人们能有四个钟头的时间做好应急准备。    
    黑河突发大水,雷勇把挖掘机操作手和管理人员半夜两点钟叫起来开会研究如何堵水,会议一直开到天亮,他们揉着发红的眼睛又和工人一道上工了。开始雷勇想把1。5公里的穿越分两次干完,当他们先挖好七百米长的管沟时,水像毒蛇猛兽一样扑向管沟。周勇和雷勇当机立断放弃离水近的已经挖好的四百米管沟,在中间拦河筑坝,保住了三百米长的管沟安然无恙。    
    七月二十八号那天水流量达到每秒五百立方米,六十二岁的张必成调度长闻讯后,马不停蹄地赶往黑河。河面狂澜骤起,长两千米宽三米的堤坝被洪水冲得摇摇欲坠。堤坝外渗出的河水把作业带冲成了水洼子。张必成立刻通知土建专业队,项目部马上派人员设备赶赴黑河。两台装载机和两台挖掘机吐着黑烟来回往堤上运土,张必成带领工人拦河筑坝,工人们看到白发苍苍的张调度长玩命在干活,非常感动,干得更猛了。    
    他们把沙土装袋捆扎用来加高堤坝,黑河浪急风高,天又下起小雨,风助雨势,大伙儿冒雨干到下午三点,河水越涨越猛,足足有两米多高,刚刚垒好的沙袋顷刻间就被浪头冲走。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把沙袋分组,每二十个沙袋用铁丝绑扎相连成为一组,每组中间再用钢索牵拉。”    
    工人们当即如法炮制,这一招儿还真灵,稳稳地固定住了沙袋。天渐渐黑了下来,川建人在黑河畔用六台发电机同时发电照明,轮班倒换连续四十八小时在大坝边用铁丝拴沙袋,用四十多台水泵同时抽水,足足填了上万个沙袋,终于筑起了一道七八米宽的大坝,坝的高度提高了半米,大坝保住了!    
    吸取了教训,建设者们采取科学的分段施工法和井点降水法,就是把黑河分成五段,一段一段地啃,利用原有的河道导流引流,围堰堵截。    
    测量工程队队长刘子华看到四百米长的成型管沟被河水吞没,急得泪如雨下。他患过胃出血,却天天盯在工地,中午在工地吃午饭,晚上回驻地吃过晚饭又赶到工地,一直干到半夜十二点才回去。司机饶力开的是指挥车,他像箭似的绷在弦上一触即发,只要有险情随叫随到。车子在大坝一停,他就到坝上往编织袋里装土,和大伙儿一道连续奋战两昼夜。干完活儿别人可以打盹了,他还要开车回驻地。     
    入夜,黑河岸边灯火辉煌,机器轰鸣,建设者们夜以继日地与洪水搏斗,挖掘机摸黑挖掘管沟,土建队连夜加固堤坝,焊工们起早贪黑地焊接,八月份焊接了四百米,九月份又焊接了四百米,终于完成了管道穿越重任,英雄的川建人用智慧和勇气征服了黑河。    
    


第五部分第116节:在西气东输全线海拔最高点

    告别四川油建的山地王,我捋着管线往山丹县赶去。汽车向一个高坡驶去,到达山顶只见周围飘洒着雪花,一个蓝色的牌子上写着“绣花庙”三个白色的大字。我看了一眼驾驶室里的温度计,气温只有零度,这意味着野外的气温在零度以下。汽车像一叶扁舟在雪浪中疾驰,下山时非常颠簸。这里被称为“公路百慕大三角”,经常出车祸。老百姓说这里之所以事故频繁是因为地名叫绣花庙却没有庙的缘故。    
    《金昌市志》记载:北宋杨家将杨文广之女杨满唐在杨门无将的情况下,率领十二寡妇西征,在焉支山麓绣花庙一带与敌人拼杀时丢失了一双绣花鞋。民间为了纪念杨门女将,特地建立了一座绣花庙。    
    不知这传说是真是假,绣花庙如今无庙却是不争的事实。西气东输管道工程九标段A段,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境内。线路起始于张掖山丹界,终止于山丹永昌界,总长89。4公里。管线经过戈壁荒滩、低山丘陵和农田草场。山丹县海拔一千八百米,绣花庙有两千五百九十五米高,是西气东输全线海拔最高点。线路在这里两次穿越古长城,一次穿越兰新铁路,一次穿越312国道,十多次穿越大小冲沟,十八次穿越光缆。    
    二○○三年一月八日,胜利油建的建设者从山西浮山县的十八标段直接开拔到甘肃山丹县的九标段A段。胜利人仿佛与霍去病有缘分,去年干活的浮山县是霍去病的老家,而今年干活的山丹县又是霍去病大战河西走廊屡建战功之地。项目部经理高永觉得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像霍去病那样醉卧沙场。春节前后是货流空当,他带领人从山西往甘肃调设备。大货车需要开十天才能从浮山到达山丹,他们倒一趟货就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冬天天寒地冻,驾驶室里没有取暖设备,坐在里面像坐在冰窖里。车上的设备需要有人看管,工人们索性在货车驾驶室里过大年。    
    刚来山丹县时特别冷,建设者们穿着军大衣和棉袄踏线,清点附着物。石油人不能回家过年,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油田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丕玖亲自到线上看望工人,给大伙儿带来温暖。    
    在施工战略上,高永觉得绣花庙是个风口,风大雨多,应该先干高寒地区。一机组三月份上了线,四月一日就点火开焊。高永让大伙儿杀猪宰羊祭奠了一下才开工,他曾经在胜利油田海上平台干过活儿,下水前放鞭炮似乎成了胜利人的一种惯例。他觉得这不是迷信,中国的神秘文化学有很多值得探讨的东西。山丹县的嘹高山上有座大佛寺,寺庙里供奉着中国最大的室内坐佛。庙里的山泉终年不断,胜利人进去求了签,千不求万不求只求平平安安无事故。也许是他们的诚心感动了大佛,胜利人在山丹县穿长城穿国道穿铁路穿公路穿河流干了一年多的活儿还真是毫发无损。    
    绣花庙六月份还下雪,冬季比其他地方来得要早,农田冬灌必须在十月中旬完成,十月中下    
    旬就封冻了。为了抢时间,胜利人从四月十二日就在绣花庙摆开了战场。由于海拔高,连气都费劲,干起活儿来就更憋得慌了。一机组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能征善战的油建铁军,二○○一年曾经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杰出青年文明号”,在甘宁管理处组织的劳动竞赛中,他们以连续六百一十三道口一次合格,夺取了甘宁管理处五月份一次合格数最高的桂冠。胜利人从低海拔的东营平原走来,虽然不适应高海拔地区施工,可这些山东大汉硬是在西气东输全线的最高点连创了几个第一:甘宁段第一个主体焊接完工的机组,第一个连续八百三十八道焊口百分之百一次合格的领先机组,第一个搞出成型的地貌恢复被甘宁管理处当样板推广的单位,第一个进行全线试压的单位。他们以辛勤的汗水树立了诚信油建的丰碑。    
    


第五部分第117节: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比我们的年龄大

    西汉初年汉武帝的爱将霍去病大败匈奴后在甘肃省山丹县建了马场,这是中国最大的皇家马场,山丹马以蒙古马为主,杂交了西域马,马场最多时有七万多匹马。得马者得天下,与山丹马场交相辉映的是山丹长城。中国的万里长城在山丹县境内蜿蜒近百公里,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古长城,被专家誉为“中国古长城露天博物馆”。山丹长城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长城,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一一一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全长98。5公里,呈东西走向,由壕沟、自然河、烽燧和列障构成。全线以壕沟代替墙垣。虽然年代久远,但仍清晰可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