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传奇巨商胡雪岩-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雪岩 第一部分
  何掌柜站起身来:“你这小聪明不会是对我老板耍的吧?这笔意外之财也不会落入了你自己的腰包吧?”
  胡雪岩认真地:“怎么会呢!老板,我胡雪岩哪敢?我把钱追讨回来,理应归还店里。只是我把这笔钱暂时借给了朋友,将来由我负责归还。这些,我都跟章大伙说得一清二楚,并无一点含糊。”
  胡雪岩毫无隐瞒地说了事情经过。
  何掌柜心里道:“这小子还真仗义,为了朋友,真是工于心计!”只是银两已着其朋友带走,三百两不是一个小数目,他一个小跑街拿什么还?想到这里,何掌柜敲击着桌子,声色俱厉道:“你违反店规,藏偷借据,诈讨赖大人,坏我开泰声誉!尤其是你既将银两讨回,那就成了钱庄公款,你竟不经过我和章大伙的许可,自作主张,先斩后奏,借给他人。这国有国法,店有店规,如果店里的人都像你这样擅自作主,那钱庄还能办下去吗?”
  胡雪岩目光黯然地承认:“老板,我错了。”
  “雪岩,令堂托人把你送到我这儿来当学徒,学生意。几年来,你跑街讨账,勤勉努力,我很喜爱你,曾想提拔你作为我的得力助手。可惜,这次捅出了这么大的纰漏,我是爱莫能助啊,只好请你另行高就!店里再不能留你了……”何掌柜毫不容情地作出这个决定,内心也有几分难受,更有些惋惜:像他这么聪明、敬业、勤快的伙计不多啊!
  胡雪岩抬起头,怔怔地望着老板,还欲辩上几句,看到何掌柜踱着方步进了金库,知道这事已无法挽回,不再说什么,垂首沮丧地离开。
  回到家,胡雪岩见妻子正在堂屋门口的绣花架上一针、一线地绣牡丹,立在旁边看了一阵,默默把手中这一笔钱交给了妻子。胡雪岩不想自己被开缺的事让家人知道,故作轻松地解释道:“历年的红利加奖酬。”
  一连数日,胡雪岩跑了好多钱庄,全都没有结果。钱庄规矩甚严,一个在钱面上犯了规矩的小伙计,出于信誉需要,是没有哪个钱庄愿用的。没奈何,胡雪岩只得改谋别业:米店、油坊、庄布、南广杂货,等而下的,还有跑邮、缫丝、茶博士、各类作坊……可杭州城里,早就觅饭碗难于登天了!
  王有龄乘船北上,途中遇运河淤塞,只得舍舟登岸,改乘马车。辗转两个来月,抵达天津。
  经内行指点,王有龄先落天津打听消息。打听这类消息有固定去处,譬如鼓楼附近的“喜雨来”茶楼。
  “喜雨来”茶楼临街,市声喧闹。王有龄挑了靠窗的一张茶桌坐下,一边慢慢品茗,一边眺望楼窗外面的津门风光。正赏玩之间,旁边一张茶桌的争吵,引起了他的注意。
  争吵的原因,是先到那个茶客坐的桌子,原是当地一位阔少爷长年包用的。现在,他带着一伙朋友来喝茶,上了楼,发现座位已被人占了,就怒气冲天地兴师问罪起来。
  阔少爷的四位同伙如狼似虎围住对方,伸拳捋臂准备动手。茶客冷笑一声:“反了!皇城边上,居然有你们这等恶少,你也不打听、打听,我是做什么的!”
  王有龄对这位茶客的凛然正气甚是敬佩,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此人年纪和自己相仿,穿一袭月竹布长衫,天青洋布裤子,足蹬青缎暗花半腰靴。王有龄对他那靴底的样式发生兴趣,靴底颇厚,但靴尖是一道上挑的弧线,使鞋略像秦淮河的画舫,实际上是加强了靴的厚度。这靴是南边云南一带的样式,再加上他的身量,和话语中带出的南方口音,此人莫不是南方客?
  王有龄起身离座,上前冲茶客一揖,邀请道:“这位先生,我这里正好靠窗,何况饮茶以客少为贵,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我不求幽,你我求个胜妙如何?”那茶客闻言大喜,立即起身:“聆教,聆教!先生请——”
  二人坐下,互道名姓。茶客姓傅名晶,果然来自彩云之南,两人用云南话对了几句,不禁哈哈大笑。王有龄即让茶博士换掉旧茶,用他从杭州带来的龙井茶,给傅晶重新沏上一杯。
  胡雪岩 第一部分
  茶香人亲,二人越谈越投机,原来傅晶竟是一位京官的管家,因京官最近放了外任,他是随主人一道往南边去的。
  王有龄心中一动,相问道:“不知你家老爷尊姓大名,官拜何职?”
  “我家老爷姓何,少年读书时就绝顶聪明,后来科举屡屡中榜,由秀才、举人,一直考中进士!入仕以后,更是青云直上,由翰林院编修直至户部侍郎。这次,朝廷外放他任江苏学政,身份与江苏巡抚并行,顺道查办浙江一桩案子。”
  王有龄的心不禁扑扑地跳了,急切问道:“你家老爷姓何,……是不是云南曲靖人?”
  傅晶沉吟道:“好像是的,我是老爷赴翰林院编修任,到昆明后,才做了他的长随。不管怎么样,既是云南大同乡,你又来自浙江,回去我一定向老爷禀报,看看他能否同你见上一面。”


  王有龄拱手致谢:“那就全仗您了。傅管家,请一定告诉你家老爷:先父曾在曲靖当过知府,我也在曲靖长大。”
  真是苍天有眼!次日一大早,傅晶竟来小客栈等他。梳洗已毕,马车将他们载至一座花木扶疏的四合院。
  来到后院一家门首,傅晶哗哗甩甩马蹄袖,肃立门边,提高嗓门唱报:“杭州候补盐大使王有龄老爷到——”
  门帘一挑,何桂清从书房迎了出来。二人久久对望,彼此露出无限惊喜神色。王有龄想起他侍郎身份,退后一步:“卑职王有龄——拜见何侍郎大人。”正欲按规矩拜下去,何桂清急忙趋步上前把他架住:“有龄兄,千万别这样、别这样!相别十几年,天各一方,断了音讯,没想到咱们竟然在天津卫重逢了……来,坐,快坐!”
  原来,何桂清是知府衙门门役的儿子,自小就与大他三岁的王有龄一起玩耍、嬉闹。后王有龄进了塾馆,何桂清因家贫不能入塾,便在家中哭闹不休。王父听说,资助他家银两,亲自送他到名儒蔡先生开办的塾馆读书,同王有龄一道出入。何桂清从小就聪颖过人,读书又用功,王父常在王有龄面前夸赞他:“桂清这孩子天分极高,将来必定是国家栋梁之材……”
  中午用膳,说起王有龄此番来京的目的。何桂清道:“五百两银子够做什么,官场的黑幕你又不是不知道,就算吏部有人开恩,随便派你个苦差滥事——派你到粤匪为害的冲难县去干个‘红巾’(板炭)大使,到时你不去也得去,岂不是自蹈死地?这次,我奉朝廷之命南巡,就是去调查浙江巡抚的案子。你先回去,带一封我给黄巡抚的密函,当面交给他。他定会给你安排一个官职,这不比花银子到北京走门路更好吗?这黄巡抚和我是同年进士,交情不算差。这次,他肯定已经得到风声,我要去调查他侵吞朝廷漕粮、逼死前任藩司的案子。我只需在信中稍作暗示,让他对你关照一二,一定会说什么就是什么。”
  王有龄连夜成行,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杭州。
  杭州梅花碑巡抚衙门,王有龄只在父亲替他捐纳“盐大使”虚衔时来过一次,这次造访,他到底增加了些底气。
  高师爷早就在窗口里打量此人。
  王有龄看不清高师爷长得什么样,却要上上下下、头头脸脸让他先端详个够,照例打点一番,高师爷方问“何事?”
  “请通报中丞大人,我带来京城何侍郎一封密札,需面呈黄大人。”王有龄不卑不亢道。
  黄巡抚养得臃肿不堪,从正面看像个葫芦,从侧面看像只放大的蝼蛄。浑如太极一张肥白脸,两撇吊梢眉,几茎细黄须,正用花剪在摆弄莳花、盆景。
  高师爷匆匆沿小径走来:“禀报大人,有人求见。”
  黄巡抚一脸不悦道:“我不是早已同你说过,我最近身体不适,不理公事……”
  高师爷赶紧道:“此人刚从京师来,带来何桂清何侍郎一封密札。”
  “什么?何桂清……”黄巡抚眼睛睁圆了。
  官至巡抚,京城里自然有些与他通消息的人,否则,他怎么知道何侍郎此行的使命?少顷,高师爷领进王有龄。黄巡抚显出十分诚恳的样子:“既然你跟桂清兄如此亲近,那就是一家人,下官理当青眼相待。有什么事,尽管直说!你托他办的事,就由下官代劳好了。”说罢,目光直忒忒看着他,脸上堆着虚浮的笑:倘这位“盐大使”无事相托,那他八成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