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真实的戴安娜-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媒界早已跃跃欲试,摩拳擦掌迫不及待了。作为新闻人,他们最清楚,自伊丽莎白女王登基30年来,英国甚至全世界都不会有这样辉煌、激动人心的机会让他们一展身手。    
    婚礼前夜,夜幕下的海德公园礼炮轰鸣,拉开了世纪婚礼的序幕。    
    成千束烟花以白金汉宫为背景,把天空染得一片绚烂。其中最大的一蓬烟花宽达40英尺,伸延至100英尺。    
    120多位英国王室成员及外国首脑贵宾,与50多万市民一起,共赏良辰美景不夜天。    
    1981年7月29日清晨,戴安娜早早醒来,这并不奇怪,因为她卧室下面便是圣·詹姆士公园的林阴道,几天以来那里一直聚集着人群,有的唱歌,有的说笑。那一天就这样开始了,后来她把那一天描绘为“我这一辈子感情上最为混乱的一天”。听着窗外人群的喧嚣声,戴安娜感到异常的镇静,对即将举行的婚礼,对未来的事情抱有几分的渴望。    
    她的理发师克文·尚利、化妆师巴巴拉·达莉以及服装师戴维·伊曼纽尔围着她转,力求把她打扮得光彩照人。她不喜欢浓妆,所以化妆师在她的授意下化了个再自然不过的妆容。在姐姐的帮助下,她穿上了那件举世闻名的婚纱。她站在镜前,突然情绪失控。她哽咽着,激动地告诉姐姐珍妮:“我只想嫁给查尔斯,但我……我无法面对现在的一切……看着每一个人……我会过不了关的。”    
    但事实上,她不仅过关了,而且是最美丽、最幸福的新娘。她的弟弟查理是这样说的:“她不喜欢打扮,但她那天确实太漂亮了。我那天是这辈子头一次感到戴安娜确实很美,美得惊人。她表现得十分平静自然,一点也不紧张,虽然脸色有点发白。她幸福而镇定。”    
    斯宾塞伯爵中风后行走吃力,这次来参加女儿婚礼,实在不易。他的职责是把美丽的女儿交给王子新郎,对此他兴奋极了。在克莱伦斯公馆,当戴安娜走下楼梯时,他说:“亲爱的,我真为你自豪。”她同父亲一起走进玻璃马车。    
    这部玻璃马车自1910年起在几乎所有王室婚礼中使用。特大的玻璃马窗,特殊的灯光设计,绝不会令一路上争睹王室新娘的观众失望。一路上究竟有多少人跷足观看,实在难以统计。    
    仅圣詹姆斯公园大道一带的观众就多达二十几层。    
    而为了安排那些靠近王室马车行经路线的人们到指定地区,就出动了三四千辆旅游车。    
    激动、亢奋、神魂颠倒的人群几乎怀着同样的心情,他们要亲眼目睹这一世纪童话的诞生过程,期望有一天能够自豪地告诉后代子孙,他们曾亲临其境,是这个童话最好的见证人。    
    一点小小的插曲是,到了圣·马丁教堂时,呼声雷动,使年老的伯爵误以为圣·保罗教堂而差点走下马车。    
    当戴安娜走下马车,展示出她那象牙丝塔夫绸婚纱,全世界都屏住了呼吸。戴安娜缓慢地从甬道向着圣坛走过去,她的父亲紧紧地挽住她的一只手臂。由于斯宾塞伯爵中风后刚刚康复,行走不便,与其说是他引领女儿步入教堂,还不如说是戴安娜支撑着他,缓慢而艰难地走过这段红地毯,走向圣坛。    
    从教堂到圣坛所需的时间已经经过精确的计算,需要3分钟。斯宾塞伯爵为了女儿的婚礼,不顾行走不便,不知练了多少次。戴安娜在甬道上缓慢前行,心中充满着对查尔斯的爱慕之情。透过面纱望着他时,她心中积攒的疑虑消失得无影无踪,她相信自己是全世界最幸运的姑娘。她对未来充满着希望,笃信他会爱她、体贴她、保护她,使她不为将来的困难所却步。    
    戴安娜满怀希望地说服自己:易饥症只不过是婚前紧张的反应,卡米拉也必将成为历史的陈迹。年轻貌美一往情深的她,终会打败那个“老女人”,得到王子的真爱。    
    戴安娜终于等到了坎特伯雷大主教向全世界发表宣言:“今天,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两位主角:王子与公主大喜的日子。故事中的结局通常是:‘从此他们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大家以为婚姻就是爱情的结局,但基督教的信念是:婚姻不是爱情的终点,而是爱情的开始。婚后能够面对现实生活,同甘共苦,才是真正的幸福。”    
    戴安娜许下了“服从”丈夫的诺言。在场所有人都听见了他们的誓言:“互爱、忠实、珍惜。”当刚刚受封的威尔士亲王妃从圣·保罗大教堂走出来的一刹那,欢呼声响彻云霄,令她心情振奋,充满着幸福,充满着希望。后来,她说起当时那几个小时的轻信、不切实际的感情冲动时,以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口吻说:“当时我心中充满希望。”    
    随后,威尔士王储夫妇乘坐豪华马车,穿过欢声雷动的重重人群,返回白金汉宫。在他们返回白金汉宫的路上,民众不断地欢呼,以表达他们的关怀和祝福,许多人挥舞着手上的彩旗,唱着歌。更有人激动地高喊着:“我们要戴安娜!我们要查尔斯!”    
    他们被热情的呼声感染了。查尔斯大声说:“那么,我们接吻吧。”戴安娜娇羞地转过身:“好”。他们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接吻。戴安娜还嗔怪她的王子:“继续,干嘛不呢?”    
    这一最温馨、最甜美、最浪漫的画面,深深印在在场所有人和70个国家的7。5亿电视观众的心中。    
    童话成真了,王子和公主成婚了,住在宫殿里,从此过着幸福生活。    
    如果真是童话,那么应该结束了。    
    但婚姻只是童话的结束,却是生活的开始。    
    很不幸,生活不是童话。


第三章 悲剧婚姻一、生活不是童话(1)

    查尔斯和戴安娜在布罗德兰度过了他们的新婚之夜。这是必然的选择,正好适合王子对传统、勋位和常规的喜爱。查尔斯的父母1947年曾在那里度过蜜月。对于叔祖父蒙巴顿勋爵的故居,王子有很深的感情。在那里他们度过了蜜月的头3天,接着,在直布罗陀上了皇家游艇“布列塔尼亚”号到地中海作悠闲自在的航行。    
    查尔斯带了整套钓具和半打哲学书籍。这是他的生活方式。他设想着两人一起钓鱼,一起读书,再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婚姻生活无非是多了一个共同活动的伙伴。可惜戴安娜不那么想。    
    戴安娜不久发现,要想婚姻和谐,她必须夫唱妇随。查尔斯钓鱼的时候,她愿意的话,可以在一边看着;不愿意,尽可以去做自己的事,但别指望查尔斯抛下钓鱼竿来陪她。    
    但是那段时间的确是戴安娜婚姻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那里没有新闻界无休止的追逐,王子和新娘得以充分享受这段在一起的甜蜜日子。为了不受外界的干扰,他们曾作出了很大的努力。除了皇家海军的一名摄影师以外,全体船员都不准携带相机上船。船员们全都是男性。给戴安娜管理服装的伊夫林·达格莱是船上除戴安娜以外惟一的一位女性。他们看上去皮肤格外黝黑却健康。查尔斯显然很喜欢他的妻子。他搂着她,并凝视着她。这一种动作他在公开场合从未做过。    
    但是这只是在蜜月中。    
    戴安娜感到从没像现在这样心情愉快,她把全部的时间都投入到查尔斯身上,一时一刻都不愿离开,眼中充满了柔情蜜意。史蒂芬说,“自此以后我就没有再见过她这么快乐过”。    
    戴安娜原想利用这段时间好好了解自己的丈夫。他们订婚后,查尔斯公务缠身,没什么时间在她身边。但是船上同行的21名军官和256名士兵随侍左右,时刻准备听候吩咐。    
    他们少有时间单独在一起。婚礼之前的紧张繁忙使这对王储夫妇备感疲劳,睡觉占据了他们大部分时间。戴安娜醒来之后,常常到厨房里去,那里是“斯旺皮”大师傅玛什和其他厨师的领地。她吃起冰淇淋来没有个完,还要他们在正餐之间为她加餐准备点心,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在蜜月里,她的饥饿症已经很明显了。她的姐姐萨拉也曾患有此病。这种病在她不如意的婚姻里,一直折磨着她。    
    即便是在远离伦敦的地中海,卡米拉的阴影仍伴随着她。有一次他们正在比较各自日记里记录的约会,突然两张卡米拉的照片从查尔斯的日记本里掉了出来。她一面泪流满面怒斥他,一面乞求他老老实实地告诉她他怎么看她与卡米拉的位置。但查尔斯以沉默拒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