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书岁月 作者:姚梦-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⑧,由⑥、⑦→这个热带战场是阿富汗。   
  这个推理过程清晰吗?是的,非常清晰。绝对合理吗?很难说:       
  A:在推论过程①中,〃医务工作者的风度〃和〃军人气质〃是什么呢?华生见福尔摩斯的时候,并没有穿得像一个医生或者军人。当医生脱掉白大褂军人丢掉武装带的时候,如何去判断这些?作者没有交待; 
  B:在⑦中,〃脸色黝黑〃、〃手腕皮肤黑白分明〃,并不一定就是刚从热带回来。经历过大学军训的人都知道,在太阳底下晒上一两天,很快就黑得跟炭似的;   
  C:④中的前提和结论没有必然关系;⑤中的细节至少不是读者经验可以看出来的;   
  D:⑥就更难说了,〃军医〃、〃久病初愈而又历尽了艰苦〃、〃左臂受过伤〃的难道一定就是〃去过战场的军医〃?难道不会存在特殊情况?比如这个军医是在国内受的伤,历经艰苦是因为遇到了其他不幸的事情。 
  E:推论⑧有一个前提,即大英帝国在一段时间之内,在热带地区的战场只有阿富汗。否则难以得出结论。但事实上当时英国的56个殖民地遍布全世界,其中50个都是热带地区。它可能是加拿大、巴哈马、冈比亚、格林纳达、圭亚那,或者圣文森特、格林纳丁斯、萨摩亚、塞舌尔、塞拉利昂、新加坡、所罗门群岛。在殖民地上,出现一些争斗几乎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另外,阿富汗虽位于亚热气候带;但因远离海洋;海拔又高;属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冬季严寒;夏季酷热,不属于热带地区。柯南道尔犯了个常识上的小错误。   
  然而,问题就出在推理的前提上。在每一个疑问中,柯南道尔几乎都暗含了一个前提,这个前提让我们的追问就此止步:   
  疑问A中的前提是:医务工作者和军人在脱掉制服之后,在气质上是存在不同的,这是读者在想象中可以接受的观念。而这种不同,并不是普通人可以看出来的,而福尔摩斯由于长期的观察和自我训练,一眼可以看出; 
  疑问B中的前提也是如此:在基本常识上,我们都认同皮肤变黑是因为待在日照强烈的地方;而福尔摩斯肯定能够区别出皮肤黑到什么程度,表明这个人是在热带地区待过;   
  疑问C同理可得;   
  疑问D同理可得;   
  不难看出,这些疑问的前提几乎都和两个东西相关,一是读者的固定思维和他们想象中可以接受的东西;二是福尔摩斯的权威性。作为一个推理过程,我不得不说它难以服众。一个出色的推理所运用的细节,应该是经过科学认证的常识,而不是想象中的常识;但作为一本小说中的推理过程,柯南道尔有力地运用了读者思维中的破绽,让人信以为真,值得称道。许多问题让诸如我这样的好事者,只能止步到〃福尔摩斯长期研究的结果〃这儿。 
  从一个人的外貌特征推断出他的身份行当,对于福尔摩斯这样的大侦探而言,还只是雕虫小技,他更大的本事在《硬纸盒子》的开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福尔摩斯神奇地猜测出华生在想些什么,就像一个神棍或者巫师,揭开你思维的奥妙。 
  〃……你扔下报纸,这个动作引起了我对你的注意。你毫无表情地坐了半分钟。然后你的眼光落在你最近配上镜框的戈登将军的照片上。这样,我从你脸部的表情的变化上看出你开始思考了。不过想的不很远。你的眼光又转到放在你书上的那张还没有镜框的亨利·华德·比彻的照片上面。后来,你又抬头望着墙,你的意思当然是显而易见的。你是在想,这张照片如果也装进框子,正好盖上那面墙的空白,和那边戈登的照片相对称。〃 
  这个推理过程有些不可思议了,华生的动作可以找出若干种不同的解释。但接下来还有更神奇的:   
  〃……你当时的思路又回到比彻上面了。你一直盯住他,好像在研究他的相貌特征。然后,你的眼神松弛了,不过你仍旧在望着,满面心思。你在回想比彻的战绩。我很清楚,这样你就一定会想到内战期间比彻代表北方所承担的使命,因为我记得,你认为我们的人民对他态度粗暴,对此你表示过强烈的不满。你对此事的感受是如此强烈,因此我知道,你一想到比彻就会想到这一些。过了一会,我看见你的眼光离开了照片,我猜想你的思路现在已经转到内战方面。我观察到你闭着嘴唇,眼睛闪闪发光,两手紧握着,这是我断定你是在回想那场殊死搏斗中双方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气概。但是接着,你的脸色又变得更阴暗了,你摇着头。你在思量悲惨、恐怖和无谓的牺牲。你的手伸向身上的旧伤疤,嘴角颤动着露出一丝微笑,这向我表明,你的思想已为这种可笑的解决国际问题的方法所占据。在这一点上,我同意你的看法:那是愚蠢的。我高兴地发现,我的全部推论都是正确的。〃    
  〃眼神松弛了〃但〃仍旧望着,满面心思〃,就表明在回想往事?想到某一个人物,就一定是按照以往的习惯,想到相关的话题?〃闭着嘴唇,眼睛闪闪发光,两手紧握着〃,和〃搏斗中双方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气概〃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至于那个结论,天晓得福尔摩斯是怎么推倒出来的。 
  这样漏洞百出的推理,能够给出的解释只有一个,柯南道尔疲软了。他没有心思作出更缜密的推理,只是一味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罢了,小说逐渐变成了福尔摩斯冒险故事的个人秀。这种情况在1902年之后的福尔摩斯故事中特别明显。在此之前,柯南道尔于1894年出版的《回忆录》系列中,让福尔摩斯坠入激流中死去,打算就此停笔。不料遭到广大读者朋友的漫骂甚至威胁,这种持续的骚扰让柯南道尔不得不在《空屋》中让福尔摩斯复活。遗憾的是,复活之后的大侦探似乎只有躯壳和探险,推理几乎遗失殆尽。 
  或许,这就是柯南道尔对读者的一种敷衍和惩罚,如果他有这个勇气的话。   
  在一次交谈中,我的师兄告诉我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中,曾出现这样一个场景。大侦探普瓦罗赶到一个罪案现场,很轻松地告诉在场的人凶手的外貌形象。在众人吃惊感叹之余,普瓦罗狡诈地说:这样的推理,只有在侦探小说里才有。 
  这个场景我始终没有在书本上找到。但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其他小说中,这个聪慧的英国女人经常顺手一枪,讽刺一下别人的侦探小说。倒是网上有一段关于柯南道尔的小故事,值得一看: 
  有一次,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在巴黎叫了一辆出租马车。他先把旅行包扔进了车里,然后爬了上去。但还没有等他开口,赶车人就说:〃柯南道尔先生,您上哪儿去?〃   
  〃你认识我?〃作家有点诧异地问。   
  〃不,从来没有见过。〃   
  〃那么你怎么知道我是柯南道尔呢?〃   
  〃这个,〃赶车人说,〃我在报纸上看到你在法国南部度假的消息,看到你是从马赛开来的一列火车上下来;我注意到你的皮肤黝黑,这说明你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至少呆了一个多星期;我从你右手指上的墨水渍来推断,你肯定是一个作家;另外你还具有外科医生那种敏锐的目光并穿着英国式样的服装。我认为你肯定就是柯南道尔!〃 
  柯南道尔大吃一惊:〃既然你能从所有这些细微的观察中认出我来,那么你自己和福尔摩斯也不相上下了。〃   
  〃还有,〃赶车人说,〃还有一个小小的事实。〃   
  〃什么事实?〃   
  〃旅行包上写有你的名字。〃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旅行包上的名字,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是不是有胆量敢跳出来认柯南道尔?只怕没有几个这样的。前面的那些所谓的迹象,几乎都是一种不能绝对化的东西,在逻辑推理环节中,任何一种特殊情况都有可能导致结果的偏差。因而福尔摩斯式推理的准确无误,是值得怀疑的。 
  这则小故事的真伪很难辨别,我怀疑多半是假的。因为旅行包上的名字刚好讽刺的就是福尔摩斯式的推理。   
  五,写实   
  写实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不想上升到主义去说它,说到底,不过是在小说里面忠实地反应社会的原貌。我有许多的朋友对此不屑一顾,他们相信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街头上有什么人在打假,路边那个女人漂亮在哪里。太简单了,只要把它写下来就行了。它既没有现代主义的那些新鲜性,也没有神神道道的东西,哄不住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