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婉约词-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三句,更写风紧日斜之境,凄寂可伤。以东坡之鄙柳词,亦谓此三句“唐人佳处,
不过如此”。“是处”四句,复叹眼前景物凋残,惟有江水东流,自起首至此,皆写景。
“叹年”两句,自问自叹,为恨极之语。“想”字贯至“收”处,皆是从对面着想,与
少陵之“香雾云鬟湿”作法相同。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结句言知君忆我,我亦忆君。前半首之“霜风”、
“残照”,皆在凝眸怅望中也。
    刘逸生《宋词小札》:《八声甘州》是柳永名作之一,属于游子思乡的一段题材,
不一定是作者本人在外地思念故乡妻子而写。据我看,为了伶工演唱而写的可能性还大
些。然而,对景物的描写,情感的抒述,不仅十分精当,而且笔力很高,实可称名作而
无愧。

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①。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
②,腻云亸③,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
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④,拘束教吟课。镇⑤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
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注释】

    ①是事可可:凡事不在意,一切事全含糊过去。
    ②暖酥消:脸上搽的油脂消散了。
    ③腻云亸:头发散乱。亸:下垂貌。
    ④蛮笺象管:纸和笔。蛮笺:古代四川产的彩色笺纸。象管:象牙做的笔管。
    ⑤镇:镇日,整天。

    【评解】

    这首词以深切的同情,抒写了沦落于社会下层的歌伎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她们对
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内心的烦恼与悔恨。上片融情入景,以明媚的春光反衬人
物的厌倦与烦恼情绪。下片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反映歌伎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
求。这首词是柳永俚词的代表作之一。
    全词运用通俗的语言,不加雕饰,把人物的生活情态与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
颇能体现柳词的特色。

    【集评】

    张燕瑾《唐宋词赏析》:柳永的身世处境,使他对处于社会下层的妓女的生活,有
着很深的了解,对她们的思想感情也有着很深的了解。
    因而,词里刻画的许多妇女形象栩栩如生,描绘她们的心理活动,显得格外生动、
真切。《定风波》就是一首描写很成功的以妇女为主人公的词。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这首词的语言生动地体现出柳永“俚词”的特点。柳永
在语言上的“俚”和他“变旧声,作新声”,制作了大量的慢词一样,是他在词的发展
上作出的贡献。

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①。水风轻、蘋花
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
月,屡变星霜②。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③?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
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注释】

    ①堪动宋玉悲凉: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
    ②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
    ③潇湘:原是潇水和湘水之称,后泛指为所思之处。

    【评解】

    此首风格与《八声甘州》相近,为柳词名篇。词中抒写了对远方故人的怀念。上片
以景为主,景中有情。诗人面对凄凉的秋景,凭栏远望,触景生情,写出了思念故人的
惆怅与哀感。下片插入回忆,以情为主,而情中有景。妙合无垠,声情凄婉。以昔日之
欢会反衬长期分离之苦,从而转到眼前的思念。波澜起伏,错落有致。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水风”二句善状萧疏晚景,且引起下文离思。
“情伤”以下至结句黯然魂消,可抵江淹《别赋》,令人增《蒹葭》怀友之思。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望处”二字,统撮全篇。起言凭栏远望,“悄悄”
二字,已含悲意。“晚景”二句,虚写晚景足悲。“水风”两对句,实写蘋老、梧黄之
景。“遣情伤”三句,乃折到怀人之感。
    下片,极写心中之抑郁。“难忘”两句,回忆当年之乐。“几孤”句,言文酒之疏。
“屡变”句,言经历之久。“海阔”两句,言隔离之远。“念双燕”两句,言思念之切。
末句,与篇首相应。“立尽斜阳”,伫立之久可知,羁愁之深可知。

采莲令
    月华收①,云淡霜夭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②、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云。贪行色,
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③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
三烟村。

    【注释】

    ①月华收:指月亮落下,天气将晓。
    ②临歧:岔路口。此指临别。
    ③脉脉:含情貌。

    【评解】

    斜月西沉,霜天破晓,执手相送,情何以堪!这首送别词,既表现了送行者的无限
依恋,也抒写了行人的感怀。把送别和别后相思的情景,层层铺开。深刻细致地写出了
人物的感受。最后以景结情,倍觉有情。全词铺叙展衍,层次分明而又曲折婉转。
    不仅情景“妙合”,而且写景、抒情、叙事自然融合,完美一致。体现了柳词的特
色。

    【集评】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初点月收天曙之景色,次言客心临别之凄楚。“翠
娥”以下,皆送行人之情态。执手劳劳,开户轧轧,无言有泪,记事既生动,写情亦逼
具。“断肠”一句,写尽两面依依之情。
    换头,写别后舟行之速。“万般”两句,写别后心中之恨。“更回首”三句,以远
景作收,笔力千钧。上片之末言回顾,谓人。此则谓舟行已远,不独人不见,即城亦不
见,但见烟树隐隐而已。一顾再顾,总见步步留恋之深。屈子云:“过夏首而西浮兮,
顾龙门而不见。”收处仿佛似之。
    《唐宋词鉴赏集》:况周颐《蕙风词话》云:“盖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善言情
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此等境界,惟北宋词人往往有之。”从这首词的结句很可以看
出这一特点,它在情景交融方面,的确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它
“高处不减唐人”。

蝶恋花
    伫①倚危楼风细细。望极②春愁,黯黯③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
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

    ①伫:久立。
    ②望极:极目远望。
    ③黯黯:迷濛不明。

    【评解】

    这首《蝶恋花》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起来。上片
写春日登楼引起的愁思。下片写“春愁”的执着缠绵,无可排遣。并点明了“春愁”的
具体内容。全词写得激情回荡,执着诚笃,颇能显示柳词的抒情特色。

    【集评】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上片写境,下片抒情。“伫倚”三句,写远望愁生。
“草色”两句,实写所见冷落景象与伤高念远之意。换头深婉。“拟把”句,与“衣带”
两句,更柔厚。与“不辞镜里朱颜瘦”语,同合风人之旨。
    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以“衣带
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第二境。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长守尾生抱柱之信,拼减沈郎腰带之围,真情至语。


    张 昇
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①。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②冷光相射。蓼屿③荻花
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④。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困话。怅望倚层楼,
寒日无言西下。

    【作者简介】

    张昇字柬卿,宋代陕西韩城人。第进士。累官参知政事。卒赠司徒兼侍中,谥康节。
他的词以《离亭燕》为最有名。

    【注释】

    ①潇洒:爽朗萧疏。
    ②霁色:雨后初晴的景色。
    ③蓼屿:长有蓼草的小岛。
    ④低亚:低垂。

    【评解】

    秋景潇洒,江山如画。蓼屿荻洲,茅舍竹篱。云际帆移,酒旗低亚。词人倚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