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婉约词-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瑯环记》:苏叔党翰墨文章,能世其家,士大夫以小坡目之。靖康中,得倅真定,
赴官次河北,道遇绿林胁使相从,叔党曰:若曹知世有苏内翰乎?吾即其子。肯随尔辈
求活草间耶?通夕痛饮,翌日视之,卒矣。惜乎,世不知其此节也。
    《宋词通论》:苏叔党当时有“小坡”之称。他的《点绛唇》作得很秀媚有致。


    魏夫人
菩萨蛮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
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作者简介】

    魏夫人,襄阳(今属湖北)人,道辅之姊,丞相曾布之妻,封鲁国夫人。她的词得
力于《花间集》,其婉柔蕴藉处,极近少游。

    【评解】

    这首词抒写离人相思之情。上片着意描写春景。楼台影动,鸳鸯惊起。杏花出墙,
斜阳掩映,溪山如画,春色满眼。
    下片借景抒情。每日在溪头路边徘徊,虽已三见柳絮纷飞,而离人犹未归来。对此
良辰美景,不禁触动绵绵相思之情。全词婉柔蕴藉,优美自然。

    【集评】

    朱晦庵云:“本朝妇女能文者,惟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
    (《词林纪事》卷十九)
    薛砺若《宋词通论》:她虽不能与易安并论,但在女作家中,确为超群出众之才。
词中名句如“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即与并时诸贤相较,亦为出色当行之作。
    《词林纪事》页十九引《雅编》:魏夫人有《江城子》、《卷珠帘》诸曲,脍炙人
口。其尤雅正者,则《菩萨蛮》云云,深得《国风·卷耳》之遗。

好事近
    雨后晓寒轻,花外晓莺啼歇。愁听隔溪残漏①,正一声凄咽。 不堪西望去程赊②,
离肠万回结。不似海棠花下,按凉州③时节。

    【注释】

    ①残漏:漏声将尽。 残:阑也,垂尽之意。 漏:古计时之器。
    ②赊:远也。
    ③凉州:乐曲。

    【评解】

    这是一首伤离之作。雨后轻寒,晓莺啼歇,隔溪残漏凄咽,撩人愁思。上片着重写
景,借景抒情。下片抒写别后的相思。去路遥远,不堪西望。离绪满怀,柔肠百结。全
词清新雅丽,含蓄凄婉。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魏夫人词见于《词综》者仅《菩萨蛮》、《好事近》、《点
绛唇》三阕。她的天才,也由此仅有的三阕,略一窥见。她深得力于《花间集》,其婉
柔蕴藉处,极近少游。

点绛唇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渐消残酒,独自凭栏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

    【评解】

    此词上片写景,明月清风,画船载酒,转眼夜阑人散,残酒渐消,独自凭栏,不胜
怅惘。下片抒情,叹人生聚散匆匆,别恨年年。那淡烟疏柳,芜城残漏,益增慨叹。这
首词,清新雅洁,幽怨缠绵,表现了魏词的特色。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她(魏夫人)在女作家中,确为超群出众之才。词中名句如
“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凄咽”,“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即与并时诸贤相较,亦
为出色当行之作。


    李清臣
谒金门
    杨花落,燕子横穿朱阁。苦恨春醪①如水薄,闭愁无处着。 绿野带红山落角,桃
杏参差残萼。历历危樯②沙外泊,东风晚来恶。

    【作者简介】

    李清臣,北宋人,(籍贯不详),字邦直。举进士,历官翰林学士,尚书左丞。宋
徽宗初立,入为门下侍郎,出知大名府。其词作颇精工。

    【注释】

    ①春醪:酒名。醪:浊酒。
    ②危樯:指舟船。

    【评解】

    这首词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作者的惜春情怀。上片写暮春季节,燕子穿阁,杨花飘
落,而春醪味薄,难解闲愁。下片写桃杏凋残,绿野草长。晚来风急,又不知花落多少。
全词含蓄细腻地表达了作者惜春伤春之情。宛转柔媚,新颖别致。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李清臣《谒金门》一词,亦甚婉媚。


    僧仲殊
柳梢青
    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①烟斜。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 行人一棹
②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作者简介】

    仲殊字师利,俗姓张氏,名挥,北宋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曾举进士,因事出家。
住苏州承天寺、杭州吴山宝月寺。能文,善歌词,皆操笔力就。苏轼曾与之交往。著作
有《宝月集》。

    【注释】

    ①柳袅:柳枝柔弱细长貌。
    ②棹:摇船工具,这里指船。

    【评解】

    作者着意写景,以景抒情。上片写春景,梨花带雨,柳袅烟斜,表现了风和香软的
江南春色。下片写行人,轻舟一叶,浪迹天涯,待到酒醒处,惟见残阳乱鸦。而那墙头
红粉,秋千深院,究是谁家?全词清丽和婉,含蓄蕴藉。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雨后”三句及“秋千”三句,景与人分写,俱清
丽为邻。而观其“残阳乱鸦”句,寄情在一片苍凉之境,知丽景秾春,固不值高僧一笑
也。

南柯子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
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闹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评解】

    这首词通篇写景。十里青山,数声鸟啼,残月白露,清风晓霞。有声有色地表现了
江南的夏季景色。词中上、下片的结句,委婉含蓄地提到人,而且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全词清新雅洁,优美柔和,饶有意味。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黄花庵称仲殊《诉衷情》一调“篇篇奇丽,字字清婉,高处
不减唐人风致”。然尚不及其《柳梢青》、《南柯子》二词更为清逸也。在他的词里,
只感到一种出家人的清逸和婉情绪,东坡所谓“此僧胸中无一毫发事者”,可以看出他
的为人。


    僧祖可
小重山
    谁向江头遗恨浓,碧波流不断,楚山重。柳烟和雨隔疏钟。黄昏后,罗幕更朦胧。
 桃李小园空,阿谁犹笑语,拾残红?珠帘卷尽夜来风。人不见,春在绿芜①中。

    【作者简介】

    祖可字正平,北宋丹阳(今属江苏)人,苏伯固之子,养直之弟。
    住庐山,被恶疾,人号“癞可”。有《东溪集》、《瀑泉集》。工诗,长短句尤佳。
曾与陈师道、谢逸等结江西诗社。

    【注释】

    ①芜:众草丛生之处。

    【评解】

    这首词通篇描写暮春景色,隐隐含露惜春之意,烟柳疏钟,碧波东流,风卷珠帘,
桃李园空。转眼春色将尽,对此能无感触!全词清丽隽雅,委婉含蓄。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祖可《小重山》词最为《东溪诗话》所称赏。


    释惠洪
青玉案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①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
知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丁宁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
侵晓②潇潇雨。

    【作者简介】

    惠洪字觉范,俗姓彭,北宋筠州(今江西高安)人。少年时尝为县小吏,黄山谷喜
其聪慧,教令读书。后为海内名僧。以医识张天觉。
    大观中入京,乞得祠部牒为僧,往来郭天信之门。政和元年,张、郭得罪,觉范决
配朱崖,著有《筠溪集》、《冷斋夜话》等书。

    【注释】

    ①取次:即次第也。
    ②侵晓:天渐明。

    【评解】

    此词情景交融,抒写伤别、怀人的心情。上片写恨别,离人远去,回首高城,无限
怅惘。下片写别后的怀念。梦回人静,夜雨潇潇,益觉凄凉。通篇写得凄婉细腻,情思
绵绵。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其(惠洪)诗词多艳语,为出家人未能忘情绝爱者。如“十
分春瘦绿何事,一掬乡心未到家。”(《上元宿岳麓寺诗》)“海风吹梦,岭猿啼月,
一枕相思泪。”(《青玉案·谪海外作》)
    以及这首《青玉案》“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潇潇雨。”皆
是。
    徐釚《词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