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忧归田-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座的夫人小姐围着他看来看去,小娃还是兀自睡得香甜,丝毫不受影响。古氏接过去拈了两下,还是没把他拈醒,倒又笑着让奶娘把他抱下去了。

众人在厅堂又就着新生儿夸赞了起来,话题也无不是围着仨儿转或是谈一些育儿经什么的。

傅紫萱笑眯眯地听着,倒没有丝毫不耐烦之色,或许还能从中获得一些育儿经验,整理出来教给月娘子们呢。这次夏氏也挑了两个经验老道的月娘子入住县衙后院,一直要等到古氏小儿满了百日,才会遣了她们回去。

看古氏这样,一点都不像个刚生产的人,没有丝毫慵肿发胖,身体还是像个二八少女。今天再让两个月娘子在众多小姐夫人中晃荡一圈,月娘子的生意想必还会更上一层楼的。

不多时,方严那边就打发人来请众位夫人小姐入席,说是可以开宴了。

等众位夫人小姐择桌坐了下来,饭菜也流水般端了上来,戏台上古氏和方严等人也俱都点了戏本,咚咚锵锵地扮好扮相的伶人们就开始登台亮相了。

众位夫人一连吃着一边看戏听戏,不时再低头拉上几个交好地说上一两句。

傅紫萱本想坐在自家人那一桌的,没想到古氏却拉了她同坐了上席,上席上有赵陈氏和赵刘氏,两个人也拉着她,让她只管放心坐着,傅紫萱推却不过也只好坐了。

县衙不大的后院,一目望去,女席这边倒有个二十来桌的样子,男席那边看起来只多不少。敬县一把手家里有喜,若不是听古氏说只择了一些相好的,怕来的人只会更多。

饭毕,撤了碗碟,便坐着说话看戏起来。

赵老太太也拉着傅紫萱说话,还一定要傅紫萱过去住两天。傅紫萱本就是要在城里呆两天的,便也顺势应了下来。反正她也偶尔过去赵府住,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散席之后,古氏这边也送了一些回礼,多是按风俗回的一些喜糕喜饼之类,只不过古氏又比别人多回了一匣子做工精美的首饰送给傅紫萱。傅紫萱也不客气,人多也不好推却,便也收了下来。那两口子可不缺钱。

傅紫萱和紫嫣送了陈氏等人回去,便和紫嫣雾波雾澜上了赵家的车驾。

☆、第三百二十九章军需

傅紫萱在城里又呆了几天。这几天倒是收获不小。

也许真是古氏仨儿办满月宴那天起了作用,这几天不管哪个店铺都比往常多了一成左右的生意。

特别是锦绣坊。有好几家大户都在那里下了大订单。

这些大户家里大多都有针线上的人,下的也多是一些布料单子,订做成衣的倒是少。这成衣利润可是比布料要高得多了。但是架不住这些人家下的订单大啊。虽说傅紫萱给了较低的价格,但这利润也不少。

那些人家看傅紫萱给的价格合适,索性又把府里下人们做衣裳用的棉布麻布也订下来不少。倒是意外之喜了。

这可真是做几十个散户不如做一个大户就是这个道理,就叶府一个月下人们衣料的用量就够得上锦绣坊一个月的花销了。

生意最好的是锦绣坊,效果最明显的则要数同仁医馆。

听说知县夫人孕期还到同仁医馆买牛奶羊奶来喝,不仅大人养得雪玉照人,小儿养出来也是粉嫩健康。又听说这羊奶能养颜,还听说这牛奶羊奶,老人、小孩、大人吃着都好,喝了能身体康健,无病无灾。

便都一窝蜂地一大早就遣了家中下人下厮去买。这买的人多了,同仁医馆的牛奶羊奶便不够卖了。于是,为了每日能顺利买到羊奶,好些人家在店里还没开门时就派了人过去排队了,倒是成了西街一景。

这奶多是羊奶,且每日送到城里的并不多,也就三大木桶。家里的羊倒是月月有下崽的,倒也不会断了货。只这羊奶卖得虽好,着实也没多大利润,三大桶羊奶一天也就赚个不到二两的银子。

不过因了这。倒是同仁医馆的名声迅速在城里传开。

慢慢地成药也有人买了,而且量还不少。这几天也陆续有一些大户人家过来请大夫出诊了,原来来请的也不过是一些小户人家,请不起有名气大夫的。

而且这些天还有人专门请女大夫上门给家中旧妇新妇诊脉的。有那生了女儿的人家也都过来请,好像同仁医馆能保生儿子似的。

据夏雪回来说,那些人还向她打探同仁医馆是不是有什么生儿子的秘方之类的,还说多少钱都愿意买。弄得傅紫萱哭笑不得。

不管怎样,借着古氏和赵家,傅紫萱的同仁医馆也算是在城里站稳了脚跟,生意渐上轨道。

五月初。傅紫萱收到李睿传的急信,问傅紫萱每月提供米面各一万担送往军中可有问题?

傅紫萱当天傍晚接到冬儿的伟信后,次日一早便赶到了城里。急急找了郭槐、傅紫松等人商议。

目前有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自家店里能否均出这么多的货?二是路上又要如何运送,可是安全?

这一万担白米,也就是一百二十万斤。按成人每月能消耗二十到三十斤粮来算,若是一日三餐的话。成年男子最少也要消耗近三十斤粮。这一万担也就是能养近五万士兵。再加一万担白面,两万担米粮也就是十万人的用量。

而敬城里若是百人的大户人家一月差不多能买二千斤左右的粮。但大多数人家家里都是有地种着粮的,所以有间粮铺一个月也就备着不到三万担的米粮,这一下子要去两万担!

自家生意会不会受影响还在其次,重要是如何运送?这一路可是安全?

众人紧急讨论,不过总的意思都觉得这笔生意能做!

哪怕纯利只有一斤一文钱。这一个月也能有二千四百两银子的收入,可是纯赚的。算是店里最大的单了。比做那些买几斤一次的散户舒服。

有间粮铺每月只备三万担,倒不是收不上粮。而是因为敬县还有好几家米行,可不能超过敬县的购买能力。所以店里一月也多不过三万担。

如今既是要接下这单生意,往附近市县收粮是肯定要的了。且再多半个月新粮就能打下来了,这回倒是能再往远了去收一些粮。越往北,粮价越低。成本低了,利润自然就可观了。且如今年景好。种粮户也不会把粮太多地屯在家里,单子完全能吞下来。

傅紫萱看大伙很是兴奋,都愿意接下这个单子,且据郭槐等人说了没有任何问题,傅紫萱便也点头这么订了下来。

她当然是想帮李睿,李睿极少向她开口,这回既已开口自己就一定要帮着他把事儿办妥。只是还要与他商议一下运送的事。

大伙商议妥后,次日,郭槐就安排了傅紫松带了几个人马不停蹄地到各处收粮去了。

如今新粮还没打下来,要是每月都要吃下这么大的单子,必是要提前与农户签订收粮协议的。不然被人截足先登就不美了,也是店里的一大损失。

傅紫萱在与大伙商议妥之后,又连夜传了书信给李睿,应了这事,又问了李睿关于运送的事。

过了两日,就收到李睿的传书,让把粮送到宁州以西一个叫和县的地方。和县过去不远,离渭河不到百里的地方,有重兵驻扎在那里。到时不必把粮送到军营,只需把粮运到和县一个叫大兴粮行的就行,运往军营的事会由大兴粮行安排。钱也由大兴粮行结算。

这倒是便当,也让人找不出丝毫干系来。将来万一被人揪出,也可说是与大兴粮行做的生意,自家粮行并不知底细。

傅紫萱倒是为李睿的周到感到慰贴。

李睿也在信中定了价格。傅紫萱算了一下,扣除收粮的各种成本及各项费用,一斤还能有近两文的利。这样一个月就有近五千两的纯利!果然不管什么时候做军需生意都是极赚钱的营生。

傅紫萱不知道李睿怎么又管起军需来?也许只是因为傅紫萱有家粮铺,想伸手拉一把?也许又是正好信得过?或是单纯地不想肥水流外人田?

傅紫萱笑着摇了摇头,倒也没有过问李睿这里面的事。以后总有机会问的。目前最要紧的就是按他的要求五月中要收到头一批粮。

为了这个,傅紫萱便忙开了。忙着安排人手、忙着找车行打造平板车、忙着把玉园及大小玉庄的牛全拉了出来,能少拉一趟就能少一趟成本呐。

虽然她也很想用马车,可是自家没那么多马不是?要是找马车行雇用,这成本就上去了。

这牛虽慢,但比马能付重,而且马拉了重物,速度也快不到哪去。这从敬县往宁州快马不到一天能至,牛车的话两天,最多三天也就到了,和县离宁州并不远,来回七天也尽够了。

头一回傅紫萱怕出错,也怕路上有什么事,傅忠傅孝已随了傅紫松去购粮了,傅东傅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