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才见他骑着杰霍尔冲进了人群,拿走了国王的奖旗,高高举起,又飞扎
进插垫的中心。他还要去参加草原三省的布兹喀希。看到儿子的雄姿,图尔
策也感到他自己还是了不起,摧不垮的。

作品鉴赏这是一部力的颂歌、民族的史诗。布兹喀希比赛本身是那么
地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无头羊的几易其手,骑士间几乎是你死我活般的搏
击,灰土与血肉弥漫的草原,使人眼花缭乱、心情激奋。比赛的得胜者是专
人敬仰的,但全力拼搏,虽因某种原因不能取胜的勇猛的骑士也同样值得歌
颂。小说用遒劲粗旷的笔调着力描绘与刻画的主人公乌罗兹就是这样的一个
英雄。他在比赛中只是因为在最后关口腿跌断,才失去了奖旗。如何拖着伤
残的腿,通过人迹罕见的“死亡之路”——古老的巴米安山间小道?如何防


止和击破马夫莫基和大游牧民泽蕾的种种阴谋和圈套?这是乌罗兹面临的两
大难题,这也正是两大人生关卡,它有着代表自然和社会的典型意义。小说
正是通过它来展现人物的刚毅性格、顽强意志和坚韧精神,这些又凝炼成一
个民族的形象和一个国度的神态。对乌罗兹来说,腿的伤残是肉体的考验,
地理环境的恶劣是自然的胁迫,觊觎者的贪欲是生命的危险,比赛的失利更
是心灵的震颤。这些都是团团围住乌罗兹的有形与无形、内部与外部的压力,
必须要有更顽强、更聪慧、更勇猛的自身力量才能战胜它们。小说描绘的布
兹喀希场面、普什图人排山倒海的畜群行进情景、乌罗兹与莫基、泽蕾斗勇
斗智的情节、乌罗兹截肢的壮举,就是这两种力量的对比和抗争,它给了读
者极大的审美满足,使读者的整个兴趣、意志和心灵也卷入到这场力的搏击
之中。作者曾说:“虽然人类远非是十全十美的,但是我热爱人类,不管发
生什么情况,我总是热爱生活的。”小说中的人物,包括正面歌颂的英雄乌
罗兹和鄙夷的坏人莫基和泽蕾,都是生活中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形象,并
非是十全十美的天神或是十恶不赦的魔鬼。乌罗兹坚定、刚强但同时又骄横、
残暴、冷酷无情,同时又豁达开朗,这复杂和对立的性格在对待他为奴才、
仇敌莫基、泽蕾以及他为心爱的坐骑杰霍尔身上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同样,
忠厚、诚挚又吝啬、胆怯,奴顺、可怜与邪恶、狡诈,这些对立的性格特征,
在莫基与泽蕾的身上交织在一起。因为这些特征与他们的身份和人格相符
合,所以表现得很自然合情,没有做作之感。这又是一部情节性很强的小说,
自然险象的不断呈现,人物关系的不断演变,都牢牢抓住了读者的心,化险
为夷、张弛交错、突转发现等等的技巧运用得极为姻熟。请欣赏一下近结尾
处的情节:莫基和泽蕾的暗杀乌罗兹行动被粉碎,两人双双被擒。图尔赛让
儿子处置。读者此时必想到他们会被残酷处死。但出乎意料,莫基不仅没死,
而且还得到了梦昧以求的骏马,泽蕾也得到了自由。这是一个转折。莫基得
到马却想将它卖掉以筹集婚事;泽蕾在向乌罗兹道谢时,则被乌罗兹用强力
糟踏和虐待。这又是一个转折。一波一折、一曲一转,将人物的内在世界层
层揭示了出来。再看“杰霍尔的报复”一节。乌罗兹因感到骏马将不属于自
己,便报复性地狂骑它,脑子不时地想到要用刀子杀了它。在他几乎要骑垮
骏马时,杰霍尔猛地一停,把他摔下来。他料想马会用蹄子踏扁踏碎他,但
杰霍尔却安静地躺在他身边,“水汪汪的眼睛就象两面反射着月光的小镜
子”,“它对虐待表示了抗议,对受到伤害的体面进行了报复。但是怒气消
散以后,它还是采取了宽恕的态度”。这既是情节的波折,又在底蕴上与乌
罗兹对待莫基和泽蕾作了有力的对照,似乎是一种人类情感的象征。法国评
论界指出,《骑士》“是一首对阿富汗人民的光荣,对他们维护独立的坚定
决心的颂歌”,它“让人懂得这个国度的勇猛人民有着传统的自豪感,从来
不可征服。”长篇小说《骑士》是一本国际畅销书,已译成十几国文字,美
国还把它搬上了银幕。

(朱希祥)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苦炼(1968)

作者简介玛格丽特·尤瑟纳尔(1903—1987),法国当代著名作家,
法兰西学院院士。她原名玛格丽特,德·凯扬古,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
其祖辈是法国里尔地区富庶的农庄主。母亲生下她十天后去世,玛格丽特随
父亲回法国北部蒙—诺瓦尔老家居生,在那里度过童年时代。1912 年,父亲
卖掉蒙—诺瓦尔庄园,定居巴黎。玛格丽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从未进过
学校,父亲为她延聘家庭教师指导她自学。她博览群书,并随父亲在欧洲各
地游历。她通过学习精通英语、拉丁语、希腊语及意大利语。1919 年在尼斯
通过拉丁、希腊文高中毕业会考。同年创作长诗《幻想的乐园》,两年后问
世,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父亲死后,玛格丽特在30 年代曾长期居住在希
腊,搜集写作素村。她虽然发表了大量作品,但影响似乎不大。二次大战爆
发,她避居美国,在那里讲学和写作,长达11 年之久。1949 年回到欧洲,
全力以赴从事《阿德里安回忆录》的创作,这部书她在战前即已开始写作,
但未完稿。1951 年12 月《阿德里安回忆录》发表后获巨大成功,次年获费
米纳文学奖和法兰西学院大奖。这部作品奠定了尤瑟纳尔在法国当代文坛的
地位。她一辈子大部分时间居无定所,在欧洲、北美、非洲等地游历,同时
很勤奋地进行笔耕,著作甚丰,主要作品有:《一弹解千愁》(1939—1953), 
《阿莱克西》(1929),《一枚传经九人的银币》(1959),《苦炼》(获
1968 年费米纳文学奖),《虞诚的回忆》(1974),《北方档案》(1977),
《默默无闻的人》(1981),《象水一样流》(1982),等等。尤瑟纳尔于
1987 年12 月18 日在美国去世。尤瑟纳尔的作品题材广泛,既写古代历史,
也写现代生活,作品风格严谨,隽永,文字典雅朴质,颇具古典神韵。

内容概要16 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封建领主和国王之间爆发了战争。泽
农的表弟亨利·马克西米里安放弃经商发财的机会,参加军队,想搏个一官
半职,好封妻荫子。在旅途中他遇见了泽农,劝他效仿亚历山大或恺撒大帝
建立战功,做一个男子汉,泽农却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男子汉,他要做一个
炼金术士,把今后五十年的生命都用在学习和研究上,寻求人生的最高价值。
两兄弟分手后,各奔前程。泽农是一位私生子,在那个时代,学习神学是私
生子唯一出人头地的道路。小泽农无法与继父相处,逃到舅舅家中,拜师于
布尔热教堂的议事司铎,如饥似渴地攫取知识,拉丁文,希腊文,炼金术及
自然科学。小泽农在书籍的陪伴和教士的指导下度过了辛酸的童年和少年时
代。他开台对书本里的东西产生怀疑。他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比做商人,
说恺撒大帝不过是一具僵尸。他不再信仰上帝基督。尽管如此,他还是来到
一所神学院深造。他谈吐不凡,才华超群,很快就成为人们敬畏的对象。而
他自己则失望地发现周围没有一个人能够在精神上或行动上与他同行。泽农
为舅舅开办的织布厂发明了织布机,但工人们却抗议使用机器,因为机器使
工人受到夫业的威胁,劳资双方发生冲突,和泽农一起发明织布机的高拉·盖
尔当众认罪,指责机器同战争一样是一切灾难的根源,他表示今后要象父辈
们那样,用自己的双手老老实实地干活,挣钱,吃饭。这一切激怒了泽农,
他告诉工人们贫困的根源不是这些机器,相反它们能给人带来财富。可是回
答他的只是一片斥责和辱骂。泽农大失所望,决定远走高飞,去寻找没有愚
昧无知,没有迷信偏见的地方。他甚至连爱情都抛置不顾,随身只带走一个
小本子,上面写着:上帝是不存在的。泽农从此成了一个神秘的传说中的人


物,没有人知道他的确切消息,只听说他独自到处流浪、为人行医治病,还
听说他参加过战争,历尽艰辛,九死一生。二十年后,从军的亨利·马克西
米利安与泽农在因斯布鲁克邂逅相遇。久别相逢,兄弟二人感慨万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