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大典 1-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一微意;闵黔娄而斥董秦;犹所谓“西人之子,粲粲衣服”也;留北斗以相北极,犹所谓“不遗一老,俾守我王也。屈;反顾以流涕,而玉川涕泗下焉;屈长跪以敷衽,而玉川心祷再拜焉;寄小心风之词,非后飞廉使奔属之词乎?越排阊阖之句,非倚阊阖而望予之句乎?唤皋陶问之说,又非指苍天以为正,命皋陶使听直之说乎?昌黎予之,而东坡复予之,二公非妄许可者也。余犹病其贯穿之不易穷,而句读之猝难理,暇日因考订之,以玉川本集及《文粹》为祖,不得已,则以韩集所附及观澜文所录参定之,间亦以已意正其所未然者。三复以还,仅得其十之七八,因编以授之童孙,且序其说,图其象,而冠之篇首,其间阙疑,以俟君子吁!有唐宦寺之祸,基于元宗之赏力士,识者忧之,盖久涓涓不息将成江河,宪宗始初之清明,玉川盖有望焉。使此诗而获用,则元和末年之事不复见矣。至甘露之祸,而玉川亦为之不免。君子未尝不叹息于斯,嘉定庚午,庐陵福塘胡如埙伯和序。又孙士彪题。
  读胡伯和所注玉川子《月蚀诗》,一句一字,必详其所自出。杜子美所谓“更觉良工心独苦”,岂伯和之谓耶!前辈但能诵此诗,已见赏异,况章分指别,钩玄探秘,用力如许哉!余闻伯和之父至文,好修笃学,著书满家,乡人尊之曰孝友先生,艮斋谢公尝铭其墓,比之以河汾王氏。余窃以为伯和可谓于至文为孝子,于玉川子为忠臣。嘉定癸酉腊,临川李氏书于长沙帅治之广咨轩,先大父冰壶先生耆书不停披,多所训释,《月蚀诗》盖晚年所注也。家君在义郴,尝广其传矣。尚恨家无刊本,敬锓梓以寿其后,嘉熙丁酉冬至后五日,孙乡贡进士彪题。
  刘义诗
  【文献通考】
  《刘义诗》一卷。
  晁氏曰:唐刘义,少尝任侠杀人,后更折节读书。善歌诗,客韩愈门,作《冰柱》、《雪车》二诗,出庐仝李贺右,归齐鲁,不知所终。今集二十余篇,不载二诗。
  陈氏曰:凡二卷,义,附见《新史韩愈传》,不知何处人。其《冰柱》、《雪车》二诗,狂怪,诚出庐仝右,然岂风人之谓哉!
  杨巨源诗
  【文献通考】
  《杨巨源诗》一卷。
  晁氏曰:唐杨巨源,字景山,河中人。贞元五年第进士,为张弘靖从事。自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除国子司业。巨源在元和中,诗韵不造新语,体律务实,用功颇深,旦暮摇首微咏不辍。年老成疾,尝赠弘靖诗,叙其世家云:“伊陟无闻祖,韦贤不到孙,”时人称之。年满七十,丐归。时宰惜其去,以为其乡少尹,不绝其禄。太和以官寿卒。
  陈氏曰:凡五卷。按韩退之有《送杨少尹序》。盖自司业为少尹,称其都少尹者,乃其乡里也。《艺文志》乃云太和河中少尹,误。第三卷末二十余篇,有目无诗。
  武元衡诗
  【文献通考】
  武元衡《临淮集》两卷。
  晁氏曰:唐武元衡伯苍,河南人。建中四年进士,元和二年以门下侍郎平章事,出为剑南节度,八年复秉政。明年,早朝遇盗害之。元衡工五言诗,好事者传之。被于管弦,尝夏夜作诗曰:夜久喧暂息,池台唯月明。无因驻清景,日出事还生。翌日遇害,旧有《临淮集》七卷。此其二也。议者谓唐世工诗宦达者,唯高适,宦达诗工者,唯元衡。
  陈氏曰:初用莆田李氏本传录,后以石林氏本校益六首,及李吉甫唱酬六首,川本作二卷。
  张碧诗
  【文献通考】
  《张碧歌诗集》一卷。
  陈氏曰:唐张碧太碧撰。《艺文志》云,贞元时人。集中有览贯休上人诗,或剿入之也。
  羊士鹗诗
  【文献通考】
  《羊士鹗诗》一卷。
  晁氏曰,唐羊士鹗,贞元元年进士第,顺宗时为宣歙巡官,王叔文所恶,贬汀洲宁化尉。元和初,李吉甫知奖,擢监察御史,掌制诰,尝出为资州剌史。
  陈氏曰,窦群引士鹗为御史,共倾李吉甫。
  鲍溶诗
  【文献通考】
  《鲍溶诗》五卷。
  晁氏曰,唐鲍溶,字德源,元和四年进士,集中有《别韩博士愈诗》云:“不知无声泪,中感一顾厚。”盖退之所尝推激也。张荐谓溶诗气力宏赡,博识清度,雅正高古,众才无不备具。鲁子固亦爱其诗,以史馆本及欧公所藏,互校得二百三十三篇,今本有一百九十二篇,余逸。
  南丰曾氏曰:《鲍溶诗集》六卷,史馆书旧题云鲍防集五卷,《崇文总目》叙别集亦然。知制诰宋敏求为臣言,此集诗见《文粹》、《唐诗类选》者,皆称鲍溶作,又防之杂感诗最显,而此集无之,知此诗非防作也。臣以《文粹》、《类选》及防杂感诗考之,敏求言皆是。又得参知政事欧阳修所藏《鲍溶集》,与此集同,然后知为溶集决也。史馆书五卷,总二百篇,欧阳氏书无卷,第才百余篇,然其三十三篇,史馆书所无,今别为一卷附于后,而总题曰,《鲍溶诗集》六卷。盖自先王之泽熄而诗亡,晚周以来作者,嗜文辞抒情思而已。然亦往往有可采者,溶诗尤清约谨严,而违理者少,亦近世之能言者也。故既正其误谬,且著其大旨以传焉。
  贾岛诗
  【文献通考】
  《贾长江集》十卷。
  晁氏曰,唐贾岛浪仙诗,共三百七十九首。《唐书》称:岛,范阳人。初为浮屠,名无本,后从韩愈,遂去浮屠,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坐飞谤,谪长江主簿。会昌初终普州司仓参军。今长江祠堂中有石刻大中九年墨制。大中,宣宗年号,与传不合,《摭言》又载武帝时谪去,尤差误。
  陈氏曰,韩退之有《送无本诗》,即其人也。后返初,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坐飞谤贬长江,会昌初以普州参军卒。本传所载如此。今遂宁刊本,首载《大中墨制》云:“比者礼部奏卿风狂,遂且养疾关外,今却携卷轴潜至京城,遇朕微行,闻卿讽咏,观其志业,可谓屈人,是用显我特恩,赐卿墨制,宜从短簿,别俟殊科。”与《传》所称飞谤不同。盖宣宗好微行。小说载岛应对忤旨,好事撰此制以实之,安有微行而显著训词?首称奏卿风狂,尤为好笑,当以本传,亦据其墓志也。唐贵进士科,故志言责授长江。如温飞卿亦谪方城尉,当时谓乡贡进士,不博上州剌史,则簿尉固宜谓之责授,欲使今世进士得罪,而责授簿尉,则惟恐责之不早耳。
  姚合诗
  【文献通考】
  《姚少监集》十卷。
  晁氏曰,唐姚合也,崇曾孙,以诗闻,元和十一年李逢吉知举进士,历武功主簿,富平万年尉,宝应中监察殿中御史,户部员外,历金杭二州剌史,为刑户二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世号姚武功云。
  陈氏曰,川本卷数同,编次异。
  李涉诗
  【文献通考】
  《李涉歌诗》一卷。
  晁氏曰,唐李涉,渤之弟也。早从陈许辟,一再谪官夷陵,大和中为太学博士,自号清溪子,渤三诗附。
  雍陶诗
  【文献通考】
  《雍陶诗》五卷。
  晁氏曰,唐雍陶国钧,大和八年进士,大中六年自国子毛诗博士出刺简州,《唐志》集十卷,今亡其半。
  李绅诗
  【文献通考】
  《李绅追游昔集》三卷。晁氏曰,唐李绅公垂也,亳州人,元和元年进士。补国子助教,穆宗召为翰林学士,累进中书舍人。武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平章事。绅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号“短李”。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追游昔”者,盖赋诗纪其平生所游历,谓起梁汉,归谏署,升翰苑,及播越荆楚,逾岭峤,上高安,移九江,过钟陵,守滁阳,转寿春,留洛阳,廉会稽,分务东周,守蜀镇梁也。开成戊午八月自为之序。
  陈氏曰,皆平生历官及迁谪所至,述怀纪游之作也。余尝书其后云:读此篇见其饰志矜能,夸荣殉势,益知子陵、元亮为千古高人。
  温庭筠诗
  【文献通考】
  温庭筠《金筌集》七卷。《外集》一卷。
  晁氏曰,唐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宰相彦博之裔,诗赋清丽,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辞。为行尘杂,由是累年不第。终国子助教,宣宗尝作诗赐宫人,句有“金步摇”,遣场中对之,庭筠对以玉跳脱,上喜其敏,欲用之。而尝作诗忤时相令孤。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