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大典 1-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不可偏,执之不可著,常辞不极于情,故事不给于弗也。然讵能尔!是本净其繁芜,可以使读者得于神,而批评扌票掇,足以灵悟,固草堂集之郭象本矣。楚芳于是注,用力勤,去取当,校正审,览他本草草,藉吾家名以欺者甚远,相之者吾门刘郁云。
  【杜工部集】
  王琪《增修王原叔编次杜诗后记》:近世学者,争言杜诗,爱之深者,至剽括句语,迨所用险字而模画之,沛然自以绝洪流而穷深源矣。又人人购其亡逸,多或百余篇,少或数十句,藏去矜大,复自以为有得。翰林王君原叔,尤嗜其诗,家素畜先唐旧集,及采秘府名公之室,天下士人所有得者,悉编次之,事具于记,于是杜诗无遗矣。子美博闻稽古,其用事,非老儒博士罕知其自出,然缺久矣。后人妄改而补之者众,莫之遏也。非原叔多得其真,为害大矣子美之诗词,有近质者,所谓转石于千仞之山,势也。学者尤效之而过甚,岂远大者难窥乎?然夫子之删《诗》也,至于桧曹小国,寺人女子之诗,苟中法度,咸取而弦歌。善言诗者,岂拘于人哉!原叔虽自编次,余病其卷帙之多,而未甚布,暇日与苏州进士何君、丁君修,得原叔家藏及今古诸集,聚于郡斋而参考之,三月而后已。义有兼通者,亦存而不敢削,阅之者固有浅深也。而又吴江邑宰河东裴君煜取以覆视,乃益精密,遂镂于板,庶广其传。或俾余序于篇者,曰:如原叔之能文,称于世,止作记于后。余窃慕之。且余安知子美哉?但本末不可阙书,故概举以附于卷终。原叔之文,今迁于卷首云。嘉四年四月望日,姑苏郡守太原王琪后记。
  【华镇云溪居士集】
  《题杜工部诗后》:余喜读杜工部诗,渐老目力不逮,大书一部,以便观览。旧集虽五言七言,古诗近体,各以类聚,然编次随岁月先后,长篇短阕,参错不伦。今因韵数由少及多以为叙,亦自便之一端。元丰间,王文公在江宁,尝删工部、翰林、韩文公、欧阳文忠诗,以杜李欧韩相次,通为一集,目曰四选。此中用丹晕其题首者,皆四选之所录。或一诗数章,止取一二,则晕其首句,以志王公之去取。大观戊子七月八日,会稽华镇题。
  【方丘先生集】
  《题杜甫诗本》:子美诗两秩,吾褚中旧藏。两客东南,往返四万里,此书无一日不在几桉。官蜀泮之一年,即失其一,来天彭复得之,巳坏数板矣。仍缉而新之,其既失而复得者抑自有数耶!此细字过目,宛如十余年前不改,此书之未忍弃我而复归耶!
  【黄长睿集】
  《跋洛阳所得杜少陵诗后》:政和二年夏在洛阳,与法曹赵来叔因检校职事同出上阳门,于道北古精舍中避暑,于法堂壁间弊箧中得此帙。所录杜子美诗,颇与今
  行椠本小异,如“忍对江山丽”,印本“对”,乃作“待”,“雅量涵高远”,印本“涵”乃作“极”,当以此为正。若是者尚多,予方欲借之,寺僧因以见与。遂持归,校所藏本,是正颇多,但偶忘其寺名耳。六年二月十一日,舟中偶翻旧书,见之,因题得之所自云。山阳还丹阳,是夕宿扬州郭外。长睿父题。
  【草堂集】
  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跋》:少陵先生博极群书,驰骋今古,周行万里,观览讴谣,发为歌诗,奋乎国风雅颂不作之后。比兴相侔,哀乐交贯,揄扬叙述,妙达乎真机;美剌箴规,该具乎众体。自唐迄今,余五百年,为诗学之宗师,家传而人诵之。故元徽之志其墓曰:“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信斯言矣!况我国家祖宗肇造以来,设科取士,词赋之余,继之以诗,诗之命题,主司多取是诗。惜乎世本讹舛,训释纰缪,有识恨焉,梦弼因博求唐宋诸本杜诗十门聚而阅之,圭复参校,仍用嘉兴鲁氏编次先生用舍之行藏,作诗岁月之先后,以为定本。每于逐句本文之下,先正其字之异同,次审其音之反切,方作诗之义以释之。复引经子史传记,以证其用事之所从出,离为五十卷,目曰《草堂诗笺》。凡校雠之例,题曰樊者,唐润州剌史樊冕小集本也;题曰晋者,晋开运二年官书本也;曰欧者,欧阳永叔本也;曰宋者,宋子京本也;王者,乃介甫也;苏者,乃子瞻也;陈者,乃无已也;黄者,乃鲁直也。刊云一作某字者,系王原叔、张文潜、蔡君谟、晁以道及唐之顾陶本也。又如宋次道、崔德符、鲍钦止暨太原王禹玉、王深父、薛梦符、薛苍舒、蔡天启、蔡致远、蔡伯世,皆为义说。其次如徐居仁、谢任伯、吕祖谦、高元之暨天水赵子栎、赵次翁、杜修可、杜立之、师古、师民瞻亦为训解。复参以蜀石碑,诸儒之定本,各因其实以条纪之。至于旧德硕儒,间有一二说者,亦两存之,以俟博识之决择。是集之行,俾得之者手披目览,口诵心惟,不劳思索而昭然义见,更无纤,毫凝滞。如亲聆少陵之謦亥欠,而熟睹其眉宇,岂不快哉!太宋嘉泰天开甲子正月谷旦,建安三峰东塾蔡梦弼传卿谨识。又胡宗愈《草堂诗碑序》:序曰:草堂先生,谓子美也。草堂,子美之故居,因其所居而号之曰草堂先生。先生自同谷入蜀,遂卜成都浣花江上万里桥之西为草堂以居焉。唐之史记前后抵捂,先生至成都之年月不可考。其后,先生寄题草堂云:“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然则先生之来成都,殆上元之初乎!严武入朝,先生送武至巴西,遂如梓州,蜀乱乃之阆州,将游荆楚。会武再镇两川,先生乃自阆州挈妻子归草堂。武辟先生为参谋。武卒,蜀又乱,先生去之东川,移居夔州,遂下荆湖,沅湘,上衡山,卒于耒阳。先生以诗鸣于唐,凡出处去就,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一见于诗。读之可以知其世,学士大夫谓之“诗史。其所游历,好事者随处刻其诗于石,及至成都则阙然。先生之故居,松竹荒凉,略不可记。今丞相吕公镇成都,复作草堂于先生之旧址,绘先生之像于其上。宗愈假符于此,乃录先生之诗,刻石置于草堂之壁间,先生虽去此,而其诗之意有在于是者,亦附其后。庶几好事者,于以考先生去来之迹云。元庚午,资政殿学士中大夫知成都军府事胡宗愈序。
  【东观余论】
  《杜子美诗笔次序辨》董君新序,称甫为《淑妃皇父碑》在开元二十三年,最少作也。予案是年,甫才二十四岁,宜为少作,然案碑文,妃卒、葬皆在二十年。然此碑乃其子婿郑潜耀令甫作,未必在是年。碑末云:“甫忝郑庄之宾客,游窦主之园林。以白头之嵇阮岂独步于崔蔡,野老何知,斯文见托。”若其葬年所作,岂得序称白头嵇阮与野老何知哉!及其铭曰:“日居月诸,丘垅荆杞。列树拱矣,丰岂缺然。”则其立碑盖在葬后六年,非甫年二十四,当开元二十三年皇甫葬时所作也。盖董君不考立碑年,但考其葬年,故误尔。董君新序称:永泰元年,严武移山南,崔旰乱,甫避秦川,定后还成都,即浮江东,欲适吴楚。按武卒于成都,故有《哭仆射诗》,则武未尝移镇山南也。又有《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当在武未再尹成都之前,非崔旰乱之后,此二事舛讹。又至迎家,后收京,扈从还长安。董于归,便言移华州,漏还京一节。王原叔集杜诗古诗,甫《与章梓州诗》,及《游惠义寺》等,皆武初尹之前,律诗则在初尹之后,二者必有一误。据王序、武归朝廷,甫浮游左蜀,往来非一,则律诗所序是也。古诗《田父美严中丞》一篇,次序误矣。原叔以召补京兆功曹不赴,欲如荆楚,在严公初尹前,非是盖律诗《寄巴州》注云:时甫除功曹在东川。在武初尹之后,故误也。政和四年八月十六日观杜集二序,因正之。
  【黄庭坚豫章集】
  《刻杜子美巴蜀诗序》:自予谪居黔州,欲属一奇士而有力者,尽刻杜子美东西川及夔州诗,使大雅之音久湮没而复盈三巴之耳。而目前所见,录录不能办事,以故未尝发于口。丹棱杨素翁拿扁舟,蹴犍为,略陵云,下郁鄢,访余于戎州,闻之欣然。请攻坚石,募善工,约丹棱之麦三食新而毕,作堂以宇之,予因名其堂曰大雅,而悉书遗之。此西州之盛事,亦使来世知素翁真磊落人也。
  【清江三孔集】
  《书杜子美〈哀江头〉诗后》昔唐文宗尝诵杜甫诗,至“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于是曲江四面为行宫台殿以壮之。其笃信子美诗至于如此。尝窃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