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门春深-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南湖乡那一片农庄从头至尾可都是她努力打造出来的,听到这个消息心情哪能不激动?见姚老爷这么说也只得强忍着心头的激动,点头笑道:“那女儿就先回去了。外祖母送了好些新鲜点心,等会儿我叫人给爹送些过来,还有三妹、三弟那儿也送一些,母亲那里的,我也送到爹这儿来。”

姚存慧说到后一句语气有些为难和迟疑。

上次送礼物事件之后,姚老爷叫了姚存慧过来说了一次话,好言相说,让她尽管放心,他信她,往后该怎样便怎样,不必有所顾忌思虑太多。谁想在别的事情上姚存慧对他的话素来遵从,唯独这件事坚决不肯让步。姚老爷无奈,也只得由着她了!

对姚存慧来说,她信得过父亲,可信不过马氏,万一马氏真在这上头做了什么手脚栽赃给她,即便有了先前的话父亲不会把她怎样,心中总会存了芥蒂。她何必平白去惹这种嫌疑?

她只要让他知道,她遵规守礼,身为女儿该做的、应当的,她对马氏一点儿也不会缺少疏漏,至于母女亲近什么的,那就不必了。

她知道父亲看重的也正是这个,只要她做到如此,父亲也不会多言其他。

第246章 好消息

姚老爷听到她这么说,无奈的瞟了她一眼,点了点头,挥手道一声“去吧!”姚存慧便退下了。

“三弟?”姚老爷挑了挑眉,思索了好一会儿才想到姚存慧指的是谁。

姚诗赞排行老大,二房的姚诗礼排行第二,他的庶子姚诗哲岂不就是三弟么?

似乎好些日子没有看到哲儿了!姚老爷眼前不由晃过那粉妆玉琢的娃娃的小脸,那双黑葡萄似的水汪汪的大眼睛总爱瞪着他“啊啊”的叫着。他的心忍不住柔软了几分。

次日,姚老爷将姚诗赞带到了米行中,上上下下的掌柜伙计们见了,无不心知肚明:这是真正的少东家来了!对姚诗赞格外的客气友善。

姚老爷也甚是耐烦,一处一处、一家一家铺子的带姚诗赞通通去转一遍,不停的细细给他讲解,好让他有个大概的印象。然后再慢慢的交给他各样处理事务的手段本事。又特别同郝掌柜、林账房两位事先打了招呼,请他二人对他多多传授。

姚存慧看着父子俩上了马车去别的店铺,心里高兴之余忍不住有点儿酸溜溜的。儿子和女儿就是不一样啊!想当初,她费尽了心思、绞尽了脑汁,才争取到一个看着学习的机会,也不过是随意将她仍在一家铺子里,让她自个跟掌柜的折腾去。

所幸她遇到的林掌柜是个大好人,有本事的大好人,那家铺子里的也都是大好人,加上后来一系列机缘巧合的事,才终于有了今天的地位。哪里比得上弟弟这么轻松?

送走父子俩,姚存慧便磨着郝掌柜说湖乡的事。

提起这事郝掌柜也是满心的欢喜,还没开说,先将她好好的夸赞了一番,倒叫姚存慧有点儿不好意思起来。

湖乡那边气候适宜,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第一年就获得了大丰收!如今稻子已经尽数收割完毕,姚老爷已经下令,让雇人手将剩下的荒地抢着再开垦十万亩出来,争取今、明两年将所有的地都开垦好,将作为姚家米行的重要粮源基地派妥当人好好管理,将来便不用愁被人掐着脖子了。

据说,姚家农庄大丰收的消息传遍江南之后,湖乡的地价见天的涨,附近城镇无数乡绅地主有钱人家派人前往买地,如今每亩地已经涨到白银八两了,还供不应求,没有关系根本买不着!

随着大量人口的涌入,带动了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如今的湖乡,人来人往,已经颇具规模了!

听说,赵大人治理有功,明年就要升迁了……

“真想再去一趟,看看如今变成什么样了!”姚存慧听着郝掌柜的描述,兴奋之余不禁悠然神往。

湖乡,照这种势头发展下去,离改名湖州恐怕不会太远了吧?

突然想到赵大人,如果她是赵大人,这个当口绝对不愿调离湖乡。留在那儿将来得到的肯定比在别处得到的更多、更大。

“说起来,还是二小姐眼光厉害,真是厉害!有先见之明,我们大伙儿都佩服之极的!”郝掌柜说着说着忍不住又夸起姚存慧来。

他又夸上了,姚存慧顿时无语……

好事成双。

次日,姚存慧接到了金陵大姐的来信,信中除了大叙姐妹情深私房话,也提到了湖乡的事,感激她当初替自己买了二万亩地却只花了那几个钱,玩笑说是将来哪怕在赵家和离出门,也尽够富富足足的过上一辈子了!

姚存慧看到这儿忍不住嘴角抽抽,不知深情专一的大姐夫要是看到这话会是一副什么表情。

然后又说,也许明年春暖花开之际,他们夫妻会带着儿子衍哥儿一道上京一趟,到时候姐妹可好好相聚一场。

姚存慧见信大喜,将信纸扣在胸前,嘴角情不自禁漾开笑容,心里雀跃着,开心得似乎天地都宽广了许多。

信的最后,姚存嘉所言之事更令姚存慧震惊不已。信中她提到了棉花——姚存嘉自然不知晓那种植物叫做棉花,姚存慧并没有同他们说过这一名字。她说的是,上次姚存慧让谢府运留心的那种植物,谢府运前些日子从一位远洋人那里得到了一些种子,不过他也拿不住到底是不是姚存慧说的那一种,随信着人一道带了些进京,让她自己看看。

姚存慧连忙放下信,将姐姐随信送来的各种礼物拆封拆盒,终于在一个巴掌大的小木盒中找到了棉花种子。

瞧着手中那黑呼呼蓖麻子似的棉花种子,姚存慧感到自己的手有点儿微微的发抖。

是了,错不了!正是这副样子的。前世的她对各种植物甚为敏感,这棉花种子在老家也见过,断断没有认错的道理!

如果当真推广起来,除了有赚不完的银子,这也是造福万民的大好事!别的不说,衣服里塞着厚厚的棉花,冬天也能少冻死许多人!木棉、芦花诸如此类的玩意保暖性哪里能够跟棉花相比?皮裘、蚕丝等,那是有钱人才用得起的东西。

姚存慧抬头望着前方,清清淡淡的目光中有点点明亮的光点跳跃,她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海洋般的翠绿棉田,转眼开花、结果,朵朵洁白的棉絮缀满枝头,采摘下来,堆成雪山似的……

姚存慧当即命人研墨,提笔给姚存嘉写了回信,告诉她这正是她要找的东西,这种东西有个名字叫做“棉花”,请她托姐夫多多的为她购买,寄回京城。

明年,她就可以试种了,但愿试验起来不会太麻烦。

姚存慧忍不住有点儿头疼扶额,规模化农业种植,对技术的要求甚高,可在农业领域这一块,她可是个门外汉,也不知道种植起来会不会太麻烦。对于棉花,似乎她只知道有一种叫做棉铃虫的害虫最厉害——这还是中学时候自然课本里介绍农业害虫的时候讲到的;然后就是,棉花长到一定的阶段需要摘心打顶——至于是什么阶段,对不起,得经过实验再说……

权当靠天吃饭吧!有总比没有好!

姚存慧想来想去,只好如此自我安慰道。

有了种子,下一步需要的就是试验种植的土地。好在棉花这种植物适应能力极强,除了冰天雪地的极北之地,似乎全国大江南北它都能够生长。在京城周边找一块地便可以了。

姚存慧如今并不想让人知晓此事,自然不能用姚家的地、在姚家的庄子里试种,只能另外想办法。

这块地离京城不能太远,否则她不方便照看;也不能太近,否则被人发现的几率太大。而且,土质要好一些,光照什么的也要充足一些。最好是在京城附近某座人际稀罕的山谷中,两厢权宜。

想来想去,姚存慧又去找千山了。这件事上能帮她的,只有千山。

千山最大的好处是她说什么他便听着照做什么,从来不问为什么,也从来没有过一丝儿的犹疑。吩咐他事情,姚存慧感到很放心。

“姚小姐想在京城附近找一块地?”千山思索着笑道:“不知保定——远不远?”

“要看保定哪里了!”保定地界儿很宽,挨着京城的不远,可东南面最远的地方都挨着天津了。

“不远,”千山笑道:“在白洋子淀附近的杏花岭。小人觉得那地儿正好合适姚小姐的要求,离京城不远不近,地方也偏僻,等闲没有什么人去。”

“那好,”姚存慧本来想先去看看,转念想着千山做事向来靠谱,何必多此一举,当即便点头笑道:“那就定下来了,还得劳你帮我跑一趟,买下二三十亩来,到时候,最好再帮我找两个老实忠厚、不爱多嘴多舌的庄稼人,雇佣的月钱什么都好说,要紧是人好,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