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宸-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京城的产业就不下一百处,而且有很多都是与当朝官员合股经营的,还有的是挂着文家的名号。一些胆小的官员见状,连夜上了请罪折子,将名下和文家相关联的产业全部交了公,这才算是免除了一劫。

虽然文氏早就有所准备,提前将钱财和货物暗中转移,但是这些不动产却也算是弘帝的意外收入了。在六部官员的一致建议之下,文氏产业在京中掀起了一阵拍卖热潮,无论是在朝为官者还是有条件购买者,均可参与文氏产业的拍卖。

但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文氏名下的产业,书局没了百姓可以不用去买书,酒楼没了百姓也可以换一家吃饭,商铺没了也可以换一家买东西,但唯独钱庄被查封,可就激怒百姓了。尤其最近传闻朝庭已经开始对各个钱庄开始打主意,这让那些将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存到文氏钱庄的百姓来说,无疑就是在心窝上捅了一刀。就在朝廷开始在各处查封文氏产业时,消息灵敏反应快的百姓们已经拿着票据在文氏钱庄开始取钱了。

“请大家不要着急,我们文氏钱庄开办二十多年来,从来没有逃票的事情发生,只要我们文家人还有一口气在,绝对不会做对不起大家的事……”当负责查封文氏钱庄的官兵到来的时候,文氏钱庄前面已经排起了长龙,前来取钱的人在店掌柜和伙计的安抚下,正焦急地排队取钱。

“皇上有旨,文氏与乱党勾结,所有产业一律查封充公!”朝廷官员安坐在马上,傲气的喊了这么一嗓子。

“不行,我辛辛苦苦挣来的银子还在里面存着,等我取完再查封吧!”原本还有些秩序的取钱队伍顿时乱成了一锅粥,蜂拥着朝里挤去,生害怕自己的钱也被朝廷充公了。

“从现在起,文氏的产业都要充公,你们要是还不醒悟,就是与乱党同罪,即刻查封!”朝廷官员嘴角闪过一丝笑意,大声宣告。

文氏钱庄的掌柜一跃而上房顶,对着还未取到钱的百姓们说道:“只要文氏钱庄还在文氏手中,文氏绝不会亏欠大家一分钱,但是文氏钱庄落入朝廷手中,我们文氏一介商贾,也无能为力,这分明就是想将我文氏的产业据为己有!早知如此,还不如早早到西五州去,若是大家不怕麻烦,可以去西五州兑换,我以文氏的名义发誓,西五州的文氏钱庄,一定会给大家兑换的。”文氏钱庄的掌柜说完,一个翻身逃走了。

“抢了!与其被朝廷充公,不如我们抢了,谁抢到了就是谁的!”有大胆的吆喝了一声,就朝里冲去。

一时间,砸门的,跳窗的,取钱的百姓就像是疯了一般,冲进了文氏钱庄,但手无寸铁的百姓们,哪里是挥刀相向的官兵们的对手,砍翻了十几个人之后,文氏钱庄终于被官兵们控制了,看着守在门口的官兵,有的人开始回想刚才文氏掌柜逃走前说的话。

西五州!

自从文氏产业被查封后,各地出城的人多了起来,联系到各处文氏钱庄的负责人在钱庄被查封以前,都说过类似的话,各地形势顿时紧张起来。驻守城门的士兵比平日多了许多,凡是出城的人都要进行搜身,若是发现标有文氏任何标示的东西都要没收。

弘帝一面拖延时间与金萨国和谈,一面加紧拍卖文氏产业,为了保住江山社稷,在朝臣的建议之下,准备用文氏钱庄的存银打发金萨国,等以后国力有所缓解时,再将损失补偿给百姓。但是,从各地收缴上来的文氏钱庄的存银数量来看,情况很不乐观。

说出来没人会相信,全国几百家文氏钱庄收缴上来的存银还不足万两,别说是偿还金萨国的十年租金了,就是光支付工人费用和所用的工具都不够。

到底是文氏早有准备?还是查封的官员动了歪念?也是令他纠结的问题,可是眼下的情景,他不得不选择相信前者,所以他将注意力再次转移到文氏产业的拍卖上。

既然来软的没人接,那就来硬的,他就不相信自己过不了这个坎儿。

“传旨下去,王孙公侯之家必须买下文氏千两以上的产业,凡是有品阶的官员按照俸禄,可买可租,我朝子民,凡是有能力者皆可效仿。”弘帝叫来自己的皇子皇孙们,就连出嫁的公主都没放过,硬逼着他们掏银子买铺子,才算是将文氏产业出手了一大半。

***推荐一下自己的书:o(n_n)o~

书名:《妖魅夫妻》

简介:当婚姻遭遇阴谋,灵魂转换是否可以救赎?

第一四八章 交恶

天邺王朝与金萨国的谈判陷入僵局时,又从金萨国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除去前次通婚的二百名女子以外,作为两国文化交流先遣者的千人学子,也全部在金萨国正式安家落户了,并且一次性送来家书,在信中对金萨国大加赞赏之外,更叮嘱自己的家人和亲朋友好友不要与金萨国为难,若在天邺王朝过不下去,可去金萨国投奔他们,具体的细节可以与金萨国使节馆联系。

千人学子的信件是由金萨国使节馆交由朝廷,再由朝廷负责转发的。当时负责此项事务的礼部官员多了一个心眼,抽取了一部分学子的书信参阅,却没想到会看到这样的内容,他觉得事态严重,就将这些书信如数扣了下来,呈报给弘帝。

弘帝和几个亲信大臣连夜商讨对策,最后决定扣押这些书信,他们不能让这样蛊惑人心的书信落到自己的臣民手中。

礼部尚书有些犯难,将金萨国使节的话禀报给弘帝:“可是,对方要求返程的时候带上家中回信,这如何是好?”

“这有何难?我们可以派人送口信,让他们写一封报平安的回信即可!”有人提议道。

弘帝觉得此法尚且一用,就让人着手去办。

“父皇,如此一来,我们若是不效仿,是不是有失礼之处?”大皇子突发灵感,对金萨国的和谈有了应对之策。

“哦?说来听听!”弘帝考虑的事太多,大皇子在政事上难得有建树,就给了他一个表现的机会。

大皇子看了一眼绷着脸不说话的太子,这才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千人学子不到一年时间就在金萨国安家落户实属蹊跷。若论能力,他们在我朝不算是最好的。所以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此事是金萨国一手促成的,采用步步为营,拉拢人心的办法,让我朝子民对对方感恩戴德。所以,儿臣以为,眼下两国因矿山的事起了嫌隙,若是在此时能主动走一步,说不定事情会有转机。”

大皇子的话,引来几位大人的议论。有说好的,也有说不妥的。

弘帝将目光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太子:“你怎么看?”

太子紧皱的眉头略有松展,他说道:“儿臣以为此法若在最开始用或许会有助于两国的邦交。但是眼下再用不仅有东施效颦之嫌,而且对两国的谈判也起不到什么,反倒让对方以为我们在示弱。”

弘帝心里一怔,暗想自己莫非真的老了?光顾着解决眼下的问题,怎么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没有看透?可是若这样任由金萨国一步步紧逼。那天邺王朝岂不是处处被动?一时之间也没对太子的话做出应答。

太子见弘帝不说话,继续说道:“儿臣以为,不如先答应金萨国的提议,将三座矿山交由他们自行打理。等我朝国力恢复,再跟他们算账。眼下,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督促农耕。我朝之所以这么被动。很大原因就是去年灾情严重,农田损毁良多,眼下正是开地下种的时机。不如鼓励百姓大兴农田,另一方面督促商贸发展,相信这两手一旦抓起来,百姓的心自然就凝聚到一起了。而皇兄说的那件事也可在暗中慢慢进行。”

太子说的有张有弛,不仅几位大人觉得有道理。就连对太子不太服气的大皇子也难得没有提出异议,这让弘帝忧心国事的同时心里稍感安慰。皇子之间的暗中争执只要是真心为了国事,他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事情并没有按照他们计划的进行。

金萨国派来的千人学子最近接连失踪,刚开始,地方官员以为学子们可能玩心大起,疏于学业和技能的修习,可是失踪的人数慢慢多了起来,他们不得不开始重视,几经调查发现,金萨国的学子与当地学子或是学徒在平日多有争执,后来不堪忍受就留书离开了,且不管他们回到金萨国之后会有什么责难等着他们,但是三年之后,光是人员不足这一条,就让天邺王朝无法向金萨国交代。地方官员这才着急了,大肆在方圆百里进行搜寻,竟然连一个影子都没发现。等相关的折子奏报到弘帝面前时,已经是一个多月后的事了,金萨国派来学习的千人学子也不足百人了。

弘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