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人学-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佑大任在斯人,死亡深渊幸逃生。

心怀苦学凌云志,踏上旅途赴东京。

男儿一旦立志坚,刃折矢尽不返顾。

碎骨粉身何所惧,〃苦到尽头自成珠〃。

耿耿深忧忆亲人,生计无着念在心。

此身惶惶勤学苦,紧贴怀中阿娘信。

(中略)

山河破碎国事非,枯荣盛衰民心悲。

吉野山乡避战祸,年来绝笔心欲碎。

世人骨肉自相杀,幸福何处难救拔。

贪欲织成人间愚,拭泪写下《新平家》。

飞扬权势似狂涛,涛底庶民自乐生。

平凡愿望无多求,此生尊贵息竞争。

殿堂虽高地平坚,真诚夫妇凯歌侣。

正义之路在前方,烂漫樱花浑如许。

魔性权势迷世间,惯习杀人实堪悲。

生命之渊暂伫立,独有孤影深思维。

诸行无常花落去,佛法妙花永鲜妍。

上下求索常住法,文章大道永幽玄。

文如其人寄托深,史观澄澈且深沉。

描绘时世栩栩生,我师盛赞君文心。

(中略)

噫嘻温煦奥多摩,久久伫立多摩岸。

无限思念随流水,碧波依稀君笑颜。

与众为伍同众在,文笔滋润众心田。

荒凉旷野独有见,野梅馥郁一枝妍。

文章大业造峰巅,宛如富士耸云端。

呜呼旭日光芒耀万丈,呜呼光芒永劫照人间。

正如这首诗所写,吉川先生从幼小时期起就饱尝艰辛。十一岁时家运衰败,从小学退学,到刻字店去做学徒。不久父亲染病在床,一贫如洗,出现了骨肉分离的惨状。他为了帮助家计,隐瞒年龄做了一名船坞的工人。又遭到了在工作中从脚手架上坠下的事故。以后到东京去〃苦学〃,一边在螺丝钉工厂劳动,一边苦练写文章的才能。

但是我并未听说过吉川先生叹息过自己的苦辛,也未听说他自鸣得意地向人夸耀他艰辛的身世。即使读他写的《四半自叙传》,也绝无炫耀或自负之意,而是用淡淡的笔致写了他的苦难时期。

吉川先生曾写下这样的一段话:

〃大抵自称是'再也没有比我更多地经历过苦难的了'这类人,百分之百并未遭受过苦难。〃〃那些真正遭受过名副其实苦难之人,都是些心胸豁达的、温和的,看不出曾经像似和苦难搏斗过的人。他们就好比一朵花曾经受风雨洗过一般,以他淡淡的姿态,呈现出一种无所芥蒂的人品。因为对于一个真正经历过劳苦、能真正取得胜利的生命,当然要在这人身上体现出高尚的风度和襟怀来〃(〃焚毁故纸之记〃,收于《吉川英治全集第五十二卷》,讲谈社版)。

这一揭示是十分尖锐的。我觉得,一个人如何对待苦辛,决定他以后自身的发展。一种人的情况是:瞧不起自己,变得卑屈,以悲观的态度来看待一切事物。这是对当前抱有不满,认为他的苦辛未得到报偿的人容易陷入的倾向。在他的言谈话语中流露着灰暗、牢骚和挑剔,也有的人则一贯悲观绝望。

另一种人的情况是:他傲慢地认为自己比别人受的苦难多得多,因而看不起别人,这类人大多属于事业有成者。他们喜欢夸耀、吹嘘自己的苦难经历。然而实际上他们对未来想尽量回避苦辛的愿望极强,驱使巧妙的处世术,一味致力于保身。不能不说这种人即使已经功成名就,苦难并不能成为提高人格的养分。

对此,有的人由于经历过苦难,人格得到磨练,人品变得宽厚,增加了做人的深度。这种人绝不自吹自擂自己的苦难,即使讲,也带上明朗的味道。不,有的甚至本人并未把它当作苦难。他会说〃自己经受过来的还不能真正算作苦难,在人世上还有更多更多历尽辛酸的人哩。〃这说明这种人是极其谦虚的。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别呢?无非是在于其人的人生观的深度和所持的生活态度,在于其人是否能够自觉地、能动地对待每件事物,是否能认识到〃苦辛是将来的财产〃和〃没有劳苦,也就没有成长,没有巨大成就〃的道理。

〃苦彻成珠〃的〃苦彻〃,也就是说〃主动迎接苦到极点〃,可以说,这存在于一个人始终抱有的精神准备之中。

在〃无常〃之世寻求〃常住〃

吉川英治先生在草思堂起稿,发表后成为他的代表作的《新·平家物语》,是在战败的伤痕尚未愈合的昭和二十五年(一九五○)春到三十二年(一九五七)春天止,在《周刊朝日》杂志上用了七年时间连续发表的。

吉川先生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战争终了之日以后,足有两年时间停止执笔,正如吉川先生自述的那样,当时的现实是人与人仍在重复着互相残杀的愚行,因此这时吉川先生肯定正处在以悲痛的心情,正视着历史、现实和他自己,进行着深刻思索与洞察的时期当中。同时,这也是吉川先生对于军国主义将时代与民众一齐卷进去的巨大的历史轨迹当中,进行反省作为文士的自己的存在,思考着人应该怎样生活,并为此而深感苦恼的时期。可以说,经过他的深思熟虑,其成果就是《新·平家物语》。而且,据说以后直到他开始动笔的、长达三年左右的时间,他都一直为这部作品反复进行构思。吉川先生身体虚弱、胃肠不太健壮,在开始连载之前还特地为此做了盲肠手术。可见先生是如何将巨大热情倾注在这作品里的。

故事是从平清盛青年时期开始的。很快平家就进入极盛时期,但这种荣华转瞬即逝,为举事的源氏所灭。同时,讨伐平家的总帅源义经,也在其兄源赖朝的命令下被杀掉,而源赖朝本人不久也因坠马负伤,悲惨地死去。

著者在本书的〃代序〃中引用了《平家物语》开头的〃祇园精舍钟声,发诸行无常之响;娑罗双树花色,显盛者必衰之理。……〃的语句。的确是这样,诸行都是无常的,个人也罢一族也罢,这种荣华都不过是风前的尘芥。尽管如此,人还是想要争当〃盛者〃,不知为什么还要不断地重复着这种愚蠢的争斗。——这就是贯穿这部作品的主题之一。

人,生在无常之世,除了处理好这有限的此生之外便无其他可想。那么,人又应当怎样活下去呢?

在这部书里,吉川先生通过平清盛的知交——因犯有过失曾一度想要自裁的远藤武者盛远之口,流露出如下意味深长的感慨。

〃在具有'生生不息'之美与光的日轮面前,所有的烦恼、困惑、痛苦,没有一件令人觉得是有价值的东西。——甚至使人觉得好笑。但是,人毕竟是存在的,而且一代一代无限地生育下去。如果只用严冷的宇宙观来毫不容情地加以解释的话,那么,所谓人,是太藐小、太可怜了。至少,是不是在人这个范围内,彼此找出活下去的价值,才可以称得上是这些虚幻的人们的人世呢?——当他想到这里,他就产生了一种想法,他想他自己要作为在这个世上能找出某种价值的人。他想,比起'生'的愚蠢来,'死'是更大的愚蠢〃(〃地下草之卷〃,以上引文均摘自《新·平家物语》,讲谈社版)。

即便将虚幻的权势与荣耀,看成是悠久的东西,拼命去追求,但到头来人生还是落得个春梦一场空。和大宇宙相比,人的种种行为,都是微不足道的。

不过,如果只看成是那样,那就丝毫也未超出可怜的厌世观一步。正像盛远这个人物所说,吉川英治先生强调了正因为人的存在是虚幻的,所以在这有限的〃生〃当中,找出某种价值,不断创造下去,才是紧要的。这可以说是吉川先生对人的生命主题进行的自身探索:在无常的人世中到底什么是常住的东西。

这里,请允许我谈谈我自己。我十七岁时战争结束,东京化为焦土,我的家也遭遇了战火,失去了我亲爱的兄长,在几乎是一片焦土的街道上,秋色已浓,随后冬天降临。这是一个对于遭受战火无家可归的人极其难挨的漫长的严冬。但是,冬天终于为春天所代替,立起了一排排简易木板房的市街,色彩鲜艳的樱花在争芳竞艳。

我看着在废墟上开放的樱花不由得想:樱花是那样的美,它好像要把自己的生命全部用尽似的,拼命地开放,以供人赏心悦目。这样,我感到不正是有限的东西使出它的全部力量,来完成它在这个世上享有生机的使命的吗?

不久,我邂逅了我的人生之师户田先生,使我懂得了这一佛法。这件事无疑是我向着常住的世界迈出坚实的一步。使我下定决心要对战争这个〃人间恶〃进行斗争,将自己的一生按自己的意愿支配下去。我完全了解这是个极其困难的、遥远的道路。但我深愿我也能成为为发现〃生命价值〃而活下去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