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天读懂金融学-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29年大崩溃

发生在1929年10月的华尔街大崩盘或许是金融世界遭受过的最大灾难。在致命一天到来前的18个月里,华尔街股票市场的牛市似乎是不可动摇的,随着投机者大量蜂拥进股市追求快速、大量的利润,一些主要工业股票的价格竟翻了一倍多。一段时间以内,每天的成交量多达50O万股。到1929年9月3日到达历史最高点。当天一天的成交量便超过800万股。

同月,股市价格首次开始下挫,10月24日,股市掉落到谷底。随着股市以平均每天18点的速度狂泻,惊慌失措笼罩了华尔街。由于投机者们蜂拥着争取在股价跌得更低之前卖出手中的股票,股票行情自动收录机已跟不上股市迅速下跌的行情。仅10月24日一天,便发生了1200万笔交易,一个由银行组成的联盟迅速采取行动以控制局势,但这仅仅是暂时的拖延。股价不久便又开始了无情的下跌,到10月29日甚至骤然下跌了平均40个百分点。随着一些主要股票的价格缩减超过2/3,在大崩溃的头一个月便有260亿美元在股市化为乌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但这仅仅是大萧条的第一轮可怕打击。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因为不断恶化的经济预期和中东局势的不断紧张,造就了华尔街的大崩溃。这便是“黑色星期一”。标准普尔指数下跌了20%,无数的人陷入了痛苦。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下跌1621。80点,跌破9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

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737。6:1。

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市场经济的基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已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可是几乎所有发达市场经济和新兴市场经济都是在以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一、货币的虚拟化。货币币值不再是由某种特定物品的价值来确定,而主要依赖于本国的货币当局根据国民经济需要的状况所决定的货币供应量和虚拟资产的量。

二、金融资产膨胀迅速。随着金融创新与金融深化的步调加快,出现了大量金融衍生物,使得金融资产额超过实际GDP一倍以上,并与房地产业一起形成虚拟经济。

三、货币的外延日益扩大。根据其变现力或货币性的大小程度不同,可把货币层次划分为M0、M1、M2到M3。

四、国际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不仅表现在经常项目下,更重要的是在资本项目下。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资本的国际流动波涛汹涌,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几大基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可是,这些基础又是脆弱不稳定的。

首先,虚拟货币不稳定。虚拟货币与货币的国内购买力、国内的名义利率和汇率三要素密切相关,货币的国内购买力是基础,决定着后两个变量,但又受到后两个变量的影响。由于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汇率的变动,会引起M1在大规模金融动荡时从金融市场涌入商品和服务市场或反向流动,这就使得用商品和服务衡量的货币值经常因此而发生变动。

其次,政府或货币当局很难真正地控制货币供应量。由于“货币创造能力”扩大到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创新又不断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使得M1的变化更加频繁。

第三,利率的市场化易于引发经济泡沫。在金融资产过度膨胀的国家,一般短期投资资本非常发达,其经常流窜于金融资产和房地产业,当这些属于虚拟经济范畴的资产价格被炒起来,就会吸引其他资金大量流入,形成经济泡沫。经济泡沫越大,滞留在金融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货币量就越多,那么媒介商品和服务的货币量就越少,货币的购买力就会越高。但是,当投机资本发现因金融资产价格过高而使得名义利息率较低,泡沫过大而迅速撤出资金时,经济泡沫就会破灭,导致那些来不及撤出的资金被套而遭受巨大损失,形成大量的坏帐和呆账。

第四,开放经济条件下,常使货币当局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中央银行只控制广义货币(M2或M3),就不可能避免M1与其他金融资产的互换,从而不能准确地控制货币币值。货币币值是汇率的基础,本币币值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其汇率。如果通过控制利息率来调节货币的数量,那么利息率会同时作用于三个变量:货币的国内购买力、金融资产价格及资本项目下的国际收支(进而汇率)。可是一个政策工具同时作用于三个目标,顾此失彼的现象会经常发生。如果任利率自由浮动,而将注意力集中在M1的供给量上,一方面这种控制本身在当代发达市场经济中能否有效地实现就值得怀疑;另一方面,利息率的经常变动会引发短期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动,进而引入汇率大幅度波动的潜在威胁。当本币汇率大幅度波动时,外汇储备就要发生变化,储备的变化会引起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的变化,进而引起货币供给的变化。

第五,金融市场的金融衍生物市场的发展加剧了虚拟经济的程度,加大了金融动荡幅度与可能性。当前的金融衍生物交易规模与其保证金悬殊太大,尤其在金融期货和外汇期货交易上。金融衍生物市场对虚拟经济的泡沫形成与破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之,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存在于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发性的货币信用机制,一旦金融活动失控,货币及资本借贷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机就表现出来。以金融活动高度发达为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本身是高风险经济,孕含着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又一重大特征。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超国界发展的最高形式。现代市场经济不仅存在着导源于商品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危机,而且存在着金融信贷行为失控、新金融工具使用过度与资本市场投机过度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在资本主义世界,这种市场运行机制的危机又受到基本制度的催化和使之激化。金融危机不只是资本主义国家难以避免,也有可能出现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

第四节 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覆灭——金融危机带来的思考

“金融危机或许已经过去了,然而一切都变了,完全的变了。”金融海啸周年之际,英国《泰晤士报》的评论如是说。

起自2007年之金融危机(尤其是2008年9月15日雷曼倒闭卷起的金融海啸),格林斯潘认为是“百年一遇”,索罗斯说是“六十年超级泡沫时代之终结”,毫无疑问是人类历史之大事。金融危机到底改变了什么呢?金融危机给人类思想带来的根本变化,是虚伪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已经破产,至少日渐式微。

什么是“市场原教旨主义”?

什么是“市场原教旨主义”?完整地说,其实应该是“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该词被广为人知,是因为投资大亨索罗斯的著作《全球资本主义危机》。在书中,索罗斯写道:“这一观念,在19世纪被称为‘自由放任’……如果为它找一个更好的名字,那就是市场原教旨主义。”

如果说以前,外界对市场原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