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宋-第3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文浩觉得妇人说的也是。便不再多问小雪靠儿心里想云洗澡的事情,忍不住还是问道:“少爷,那池中到底有无鬼怪啊?”
    妇人连忙说道:“夫人你这么年轻漂亮,那潭中水怪一定十分喜欢。您还是不要去了,真的很危,,
    “好了,不要妖言惑众了,什么鬼怪。不过是你那日身上有汗,潭中之水寒气太重,你和你妓子这才得病,热时有汗入身,自然得病,和鬼怪有何关系?”杜文浩虽说声音不大。但是语气严厉,妇人听罢,吓的脸色都变了,哪里还敢接着往下说呢?
    杜文浩见天气还好,云淡风轻,真是个好天气,便让雪靠儿她们进维帐洗澡,望见那民妇一脸忧虑的样子,放缓了面色,说道:“我是京城来的大夫,我给你瞧瞧病吧。”
    妇人见杜文浩排场很大,何止是个大夫这么简单,不敢说半个不字。忙点头哈腰答应了:“要的嘛,那多谢少爷了。”
    “别叫我少爷,叫我大夫,或者郎中也行。坐下吧,我问你几个问题。再给你诊脉望舌,然后开药。”
    “我…”我没钱买药啊。
    “我有药,送你得了,看在你好心提醒我们水潭里有鬼的份上,证明你是个好心人。”
    “嘻嘻,村里人都这么说来着。”
    杜文浩详细问了发病经过,得知当时这农妇周身发冷,双腿酸痛。尤其小腿为甚,僵直不展,不能行走。是家人送回的,后来找郎中多人诊治,一直罔效,绵延十五年。
    杜文浩细察他面色不华,额头低热,问诊得知自感头痛小腿痛而胀,头晕,乏力,纳少,月事正常,但带下淋漓,望舌得知舌淡苔白,脉弦细。应该是久病气虚发热,中气不足,卫外不固所致。准备下方用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可是,内心深处总觉有些不妥,又不知何处不妥。左右无事,想了想,又接着问道:“这些年你都吃了什么药你知道吗?”
    这妇人被这病缠绵折磨十五年,所谓久病成医,当即陪笑道:“知道啊。各种各样的药,你问哪一个郎中开的?”
    “嗯,,最后这个吧。”
    “那是东村李郎中开的,我吃了两年了,都能背下来了。有黄葳、参、白术、升麻、柴胡、当归小白薇、陈皮、青蒿、地骨皮、炎草。”
    杜文浩心里咯噔一下,这不是补中益气汤加减吗,自己刚才还准备用这方子给这妇人治这痛疾呢,想不到人家已经吃了两年了,一点效果都没有。不觉脸上有些发烫,轻咳一声,问道:“这药你吃了一点效果都没有?”
    “是啊,我气的很,跑去骂那李郎中;他还免了我药钱呢。”
    “那我治不好你的病,你是不是也要骂我啊?”杜文浩调侃道。
    妇人脸一红:“我怎么敢啊,那李郎中是我一个远房表亲,所以才敢骂。您是京城来的大官,我哪有那胆子,再说了,你好心给我看病。还送我药,就算治不好,我也不该骂你啊。哪个郎中能包治百病的?”
    “呵呵,你明白就好,不过你放心。我应该能治好你的病。”杜文浩嘴上这么说,心里可有些不踏实,琢磨先前的思路哪里出了问题,心想一般情况下,久病体虚是常态,其热多因虚证发热,尤其是气虚发热为多。而这种情况下,用补中益气汤肯定能奏效,既然现在不奏效,说明不是虚证发热。
    要知道,久病未必多虚,也有实证以及虚寒夹杂者,恐怕自己先前辨证有误。当即决定再细问一边症状。重新诊察一下,看看辨证是否出错了。
    杜文浩问她这些年怎么过的,病的厉害的时候是怎么办的,问了好一会。发现这妇人低热时多有寒热往来之象,而且还伴有口苦,头晕。顿时他眼睛一亮,这是柴胡汤证!应该用小柴胡汤合达原饮,以和解少阳,清达膜原之邪!
    杜文浩叫侍女取来纸笔,写了一个方子小叫侍女跑去取药来。然后对妇人道:“我给你开个方子,药也给你抓好了。回去坚持服用,应该能治好的。”
    “好,多谢少爷!”
    送走那妇人之后,杜文浩走到维帐边。听到帏帐内传出一阵清脆的笑声。摊起帐帘往里瞧,只见几个大美人儿只穿了贴身亵衣,在水里嬉戏。看得热血奔涌,索性脱了衣服,也下到水里,这下,水潭里更是嬉笑打闹成了一片。
    再说那妇人把药拿回去回去之后。跟家里人说了,有的人说不能吃。有的说反正死马当成活马医,吃吃看,妇人觉得杜文浩很面善,而且人家又不图自己什么,应该不会害自己。便决定照着煎服。想不到,只吃了几剂,低热消失了,头痛,头晕和头胀痛等等都大为减轻,又服了几剂。诸症全都消失了,此后再没有复发过。
    这妇人一家人感激不已,都说这是天上的药王神仙下凡来了,便在家里立了个牌坊,日日烧香供奉祷告祝福。大队人马往前又走了几天,终于来到黄州地界了。
    距离黄州州衙还有小半天路程的时候,前队探马来报,说前方路边送别亭有黄州官吏等候迎接了。
    原来,黄州州衙已经得到吏部通报。将有钦差来传圣旨。州衙派出人在此已经等了好几天了,没想到杜文浩他们慢悠悠行来,所以在此苦等。终于等到了。
    杜文浩陪着宁公公来到十里长亭,只见十几个官吏一长溜站着,躬身拱手而立个老年官吏,穿着县尉官袍,当先而立,见到身穿五品官袍的杜文浩和身穿太监服的宁公公;慌忙迎了上来,拱手道:“卑职叶一荣,躬为黄州县尉,代表知州老爷前来迎接上差。不敢请教两位是,?”
    李浦抢步上前,介绍道:“这位是传旨钦差宁公公。这位,是御前正侍大夫,兼御前禁军殿前司武德骑尉。成都府路雅州勾管官杜文浩杜大人。”
    叶一荣立即满脸堆笑,点头哈腰一个劲作揖:“两位大人一路辛苦了。鄙州魏文德魏县官佐乡伸在城甲恭职凡经备下薄酒,请在气甲队酒歇息片刻,再整装进城吧。”
    宁公公点头:“杜御医,那咱们就歇息片刻吧。”
    杜文浩道:“行啊,一李浦将军,你让大军原地休息半个时辰,然后出发,在城外扎营。”李浦答应了,下去传钱
    杜文浩和宁公公一起进了凉亭。叶一荣身后的两个衙役急忙骑着快马回去报告去了。
    凉亭里,已经摆下酒宴,还有瓜果点心,县尉叶一荣和随从官吏挨着个陪着笑脸点头哈腰给杜文浩两人敬酒,介绍黄州的一些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杜文浩和宁公公酒量都甚好,酒到杯干,叶一荣等人喝酒也很爽快,有几个不能喝酒的官吏,当场出彩,都仍然继续陪酒。
    一个时辰后,杜文浩和宁公公有些熏熏的了,而叶一荣等官吏更是醉眼朦胧,脚步都有些站不稳了。
    杜文浩道:“行了。咱们进城吧。”
    从这里开始,就不能再坐马车,得改成官轿摆场面了。宁公公是钦差,他的轿子走在前面。有大内侍卫鸣锣开道。杜文浩跟在后面,他的侍卫队殿后,所有女眷也都改乘小轿,跟着进城。
    城门口,知州魏文德身穿知州官袍,率领一县官吏和乡伸在躬身等
    。
    宁公公的官轿来到城门口,魏知州等人急忙躬身施礼。宁公公只是撩起轿帘点了点头:“都不必多礼了,衙门里接旨香案摆下了吗?”
    魏文德忙陪笑答道:“已经备好了,只是,”
    “怎么了?”宁公公面色一沉。
    “回禀公公,接旨的苏轼苏子瞻病重在床,人事不知;不能前来迎驾接旨。”
    苏东坡字子瞻。尽管被贬黄州为一个小官,但毕竟是大文豪,知州提到他还是十分的客气。
    “什么?”宁公公愣了一下,大老远的来颁旨,接旨的竟然病到不起了。杜文浩也听见了。忙问道:“那他人呢?”
    “在家中静养呢。”
    宁公公道:“赶紧前头带路,带咱家和杜御医去看看!”
    “是!”魏文德吩咐负责接待的官吏先将杜文浩的妻妾家人迎到驿站下榻安歇,并让乡仲们各自回去,晚上到衙门参加宴请上差,然后与几个衙门主要官吏各自上了自己的官轿,前头领路,带着杜文浩一行折转往城外走。
    “等等!”宁公公掀起轿帘又叫道:“你跑城外去作甚?”
    魏文德的官轿停下。他撩起轿帘下了轿,躬身回道:“回禀公公,苏子瞻住在城外东坡山上。”
    “什么?他不是团练副使吗?到山上去做什么?”
    “这个,”或许是他志在明园吧。”
    “什么话!他是官,不是老农!行了,先去瞧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