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宋-第6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不过,我的这些分析,会涉及对先帝和祖宗遗规、国策的评说。想请你先恕我无罪,我才敢开口。”
    高滔酒侧过身搂住他的脖颈,吻了他一下:“我知道你说的话都有你的道理,不管你说什么,哪怕是开口骂娘,我都恕你无罪。”
    “谢谢诣酒!”杜文浩回吻了他一下。
    高活酒凝神望着他,幽幽道:“其实。你不用这么小心的,我都是你的人了,还能怪罪你么?”
    杜文浩听她说得动情,心中一暖。抱着她好生亲热了一回,这才放开:“有你这句话,我以后就不担心了。我会一心一意辅佐你,把国家治理好。”
    “嗯,有你帮我,我心里就踏实了。
    你说吧。”
    “先说第二类原因,  我军的军队建设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这方面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厢军的设置。厢军是地方杂役军,兵源除了刺配的罪犯之外,最主要的来源是禁军挑剩下的老弱病残。厢军主要种类有修筑城池的壮城军,制造武器的作院军,修路筑桥的桥道军。造船的船坊军,担任运输任务的装发军,治理黄河等河道的河清军等等。由此可见,设置厢军的目的和主要作用,是承担各种杂役。厢军不从事直接的军事作战,主要任务也不是从事军事辅助工作,厢军虽然称为军,但干的事却大部分不是军队的事情,而厢
    “是啊?厢军军费占多少?”
    “去年一年,全军军费共计五千万瑕。厢军便占了一千五百万婚!也就是说,我军三分之一的军费,并没有用在军队建设上,而是用来养活数十万的厢军农民工!”
    高活酒缓缓点头,厢军乃冗军之源,这句话她以前多次听夫君宋英宗和儿子宋神宗说起过。宋神宗也曾经致力于整治厢军,但收效甚微。不仅有些担心,问道:“再军之祸,你不必多说了,我也知道,你就说你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吧?”
    “这是个老大难问题,如果动作太大,急于求成,会引起巨大反弹。所以,要分步骤按计划进行。使用温水煮青蛙策略”
    “温水煮青蛙?”
    “嗯,如果把青蛙放进热水里。它会很快跳出来逃走,而把青蛙放进冷水里,慢慢加热煮开,直到青蛙被煮熟,它也不会跳出来。(据说这个故事有人试验过,结果相反:温水加热到一定的热度,青蛙还会跳出来逃走,而如果是滚水,青蛙掉进去,一下就被烫死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高活酒道:“我明白了,就是循序渐进的意思。”
    “正是!厢军数量众多,先帝进行了大量裁军之后,全国厢军依然还有二十二万之众。要分割整改。一口一口吃掉。不能一下全盘改革。”
    “你具体说说你的想法。”
    “先帝进行整编裁军,还是很顺利的,厢军从最初的五十多万人,裁减到了现在得二十二万人,番号也从两百八十几个,缩减为一百二十多个。整个军队没有大的反弹。我们可以继续按照先帝的思路和成功做法往下走。先堵住入口,从今以后。永久取消所有厢军扩军计划。从源头上堵死,然后有计利按步骤地进行裁军,每一年裁三万。七八年左右,便可将厢军全部裁减完!”
    “裁减的厢军如何安置?”
    “老、病、残的厢军,由朝廷养老;技术兵有选择保留;其余专业厢军,实行军龄买断和政策安置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安置。”
    高滴滔有些头晕,问道:“什么意思啊?”
    “六十岁以上的厢军老人,重病或者残疾丧失劳动力者,按照原月俸继续领取,直到死亡为止。我统计过,这一部分占厢军总数不到一成。国家花钱养他们。一来体现仁政,二来,可以取得对厢军改革的良好口碑。”
    “很好,我完全同意。你接着说。”
    第一个。计发 就得到了高诣滔的支持,让杜文浩信心大增。说道:“对厢军中的作院军、壮城军、桥道军、船坊军等军种中的有技术的兵。只要年轻,都可以留任。整编成专业的工程兵、后勤兵和兵工厂工人。这是军队需要的兵种。我统计过,这些有技术的兵。大概占厢军的三成左右。也就是七万人。在和平时期,这样的规模已经够用了。但是,在管理上不能再归于地方衙门,否则又成了地方衙门差使的对象了。”
    宋朝的厢军是双重领导,一方面听从三衙的领导,另一方面,又服从所在地方的安抚使、经略使等“率臣”的领导。而这些率臣,一般都有州府的知府等行政长官兼任。厢军受地方政府领导,自然避免不了被地方政府差使。
    高活酒道:“有道理,你认为该如何管理?”    “取消双重领导,直属朝廷,战时根据需要统一调配,担负运输保障加固城防修路架桥等军事辅助任务;非战时,工程兵可以承包桥路房屋等工程建设赚钱,上交税利。后勤兵平时可以从事回易,补贴军用。但仅限于后勤兵,对于作战部队。严禁从事任何盈利性营生。”
    “嗯,这个要分步骤按计划进行吧?”
    “是的,我所说的全部改革计刮,除非特别申明的,都是分步骤按计划进行,先进行局部试点,积累经验,然后逐步推广,力争不出现社会面大的波动。”
    高活酒点头道:“我看可以。老病残占一成,技术兵占三成,剩下的六成如行安置?”
    “剩下的六成属于转业安置对象了。对于转业的厢军,可以听其自愿。有两个。选择,一种是由朝廷一次性出钱,将他军龄全部买断,他拿钱走人,自己爱干什么干什么去;第二种。是朝廷安置工作。”
    “一次性买断?怎么买断啊?”
    杜文浩掰着指头道:“对于军一级高级将领,安置到朝廷各衙门供职。享受的月薪待遇不变。对指挥(营)级将官,按服役年限长短计算买断军龄费用,一次性买断军龄。另外,每月支付原月薪的七成作为生活费;对都一级将官,也按服役年限来计算买断军龄费用一次性买断,不再享受每月生活费待遇。”
    “嗯”高诣治沉吟片刻,说道:“我觉得这样处理很好很合理,费用不算大,应该可以让这些将官满意,保证转业的稳定。
    那对厢军士兵呢?”

第一第428章 军人的地位
    二文浩道!”厢军十兵实行军龄买断和政策安胃相结制哪练川讲行安置。军龄买断跟军官一样,按服役年限计算买断费用,一次性买断,以后朝廷不再管。政策安置可以有两个去处。一个是开设大量的作坊,进行工业生产,厢军中相当一部分人可以进入作坊成为工人,这些人不领军饷,而按工作量领取工资。由作坊自行承担。另一部分,解甲归田,朝廷给予优惠政策。开荒种地,新开荒的地归本人,若干年内免任何税收,而且国家还可以给予贷款辅助
    “贷款?”高涵治奇道。
    “是,相当于青苗贷,由公私合营的公司负责贷款。将来,我们还可以开设银行进行放贷,但这可以缓缓,等公司制度建立起来之后再说。”
    “好的”高涵诣也不多问。以免扯开话题了,继续刚才的问道:“我觉得你的计发 很新奇,也很合理,应该能够执行,只是,我想知道,厢军原先的工作,又有谁担负?”
    “这要先对厢军的工作进行分析,刚才已经说了,厢军中修筑城池的壮城军、修路筑桥的桥道军可以整编成工程兵部队。而担任运输任务的装发军,改编为后勤部队。对于制造武器的作院军,则全部转为兵工厂工人
    “兵工厂?。
    “就是黛器所。我专门视察过军器所,里面的状况我觉得很不满意。必须进行大的改革
    “怎么改?”
    “首先要树立对人才和知识的尊重,我朝对文人墨客的尊重已经相当高了。但是,缺乏对技术人才的足够重视。比如在军器所,我就亲眼目睹了一个。高级技术人才惨遭鞭刑的奇怪情景。这位老人发明了一种弓弩,叫“神臂弓”比我军目前使用的所有弓弩的射程耍远得多,也要犀利的多,很轻易洞穿重装铠甲!可是,他却因为替兵匠们争取正常的福利待遇而被当官的鞭苔责罚。这就足以证明我朝对技术人才的轻视
    “嗯。是啊,你说得对,应当尊重爱护技术人才,有什么好的办法。你尽管告诉我
    杜文浩一听,顿时喜上眉梢:“应当将个**事、经济和其他方面的技术人才集中起来,成立一个科学研究所,要独立于军器所之外,直属朝廷管理。这些人能为国家创造巨大的财富,应该给予优厚的待遇和安全保障。并给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