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山变-第1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二。第一,日本人会不会按照己方的设计行动?要是他们在付出一定的伤亡之后,甘愿舍弃神户,又当如何?第二,李鸿章为人尖刻而野心极大,让他就这样放弃一个攻克日本首都的机会,这番口舌官司可有的打了!一念至此,他也不自觉的苦笑起来。
    “嗯,你接着说,接着说。”
    “皇,臣一直在想,北路还好,南路则距离东京都太过遥远,一路攻击过去,消耗时日之外,更会折损兵源,倒不如派人再领一军,从中路出击,配合北路之军,直捣黄龙!”
    “你是说,再分派一支中路军?”皇帝问道,“那,从何处进击呢?”
    “从伊良湖水道进伊势湾,在爱知县登陆,或者从骏河湾杀进去,在伊豆半岛登陆。”
    伊豆半岛的名字在皇帝听起来很觉得耳熟,起身到墙悬挂的地图前看了看,很快找到了目标,嘴角含笑的向许庚身点点头:伊豆半岛或者不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提及富士山、箱根,想来很多人就会清楚了。这两处地方,就是和伊豆半岛同属的静冈县境内。从这里发起攻击的话,效果是极为显著的,同样,面临的危险也会非常非常之大!
    原因无他,静冈县距离东京太近了!他是紧邻神奈川县,也就是东京都所在地的一处地方,就如同山东之余直隶省的地理位置一样。算得的国家根本,是日方断然不容有失的。根据大清方面掌握的信息,日军在静冈县和神奈川县共安排的是日本第一、第二师团和超过十万之众的警用部队、屯田兵部队,绝对是前进路一块最大的绊脚石!
    这样的事情他知道,兵部诸员也知道,许庚身又是言不轻发的性子,既然说这样的话,就一定有他的道理。果然,和皇亮晶晶的眸子一经碰触,他不露痕迹的避让开去,“正是因为日本人囤积重兵,我方更要迎难而,一则可以消灭日军;二来更可以大大的打击日军锐气——也好让他们知道,我大清兵士的战力如何!”
    “消灭敌军?日军驻防此地的士兵在十万以,我方处于攻势,要派多少人过海作战,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许庚身一笑,对载滪的话根本不放在心似的,“其实不必过多,照臣的估计,只要有三万士兵就足矣在此处站稳脚跟。何也?我方攻击重点不在静冈县,最起码,先期的作战目的不在此处,而是在小小的伊豆半岛,人太多了,反而施展不开,倒不如尽选精兵,落足岛,等站住脚跟,第二批兵士到来之后,再徐徐展开作战。”
    “……这样一来的话,日军不知我军企图如何,岛有我军驻守,凭我大清绿营的战力,彼此攻守易位,日本人想夺回该岛,非付出十倍于我的伤亡不可!时间拖得越久,日军便会越发心慌神乱,想舍不可,欲夺更加不能,这伊豆半岛,便如一颗钉子,楔死在日本人心口,只等时机到来,便可出兵进击;即便一时难以奏效,也可以在北路军进兵之际,穿插日军身后,助军一臂之力,收事半功倍之效!”
    朱洪章等人都为许庚身的话说得动了心,眼睛望着一国至尊,“此事啊,你日后拟一个折子来,朕和军机处几个人看看再说。眼下嘛,还不必急于一时。朕想,对日作战,也不是那么快就能结束的。嗯?”
    庚身献计得售,高高兴兴的答应下来。
    “朱洪章,你刚刚从前敌回来,军中士卒士气如何?每天饮食用度,可还能够支应吗?”。
    “一切正如皇所料。战士们群情激昂,都想着早一天阵杀敌,为皇效犬马之劳呢!”朱洪章马屁滔滔不绝,左右皇帝也是不知道的嘛!更何况,自己的话也不能算是撒谎,“至于军中用度,以臣观之,尚可支应旬月时日。”
    “缺失之物主要是武器弹药还是什么?”
    “主要是弹药、医药和饮食之物。”
    皇帝一愣,前两者他还能想得到,怎么士兵们连食物都开始短缺了吗?“回皇话,这其中有一个缘故:兵士大多的大肚汉,有时候甚至还要分出一些给当地无所依靠的百姓,因此,军粮消耗,最为严重。”
    “此事断不能行。”皇帝大声说道,看他大发脾气,众人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朱洪章更是股栗,不知道自己哪句话说错了,“军粮是只能给绿营士兵吃的,没的给了日本人,这算什么?难道要朕为日本天皇抚养百姓吗?立刻降旨,此事作为永例,绝对不准再做下去,不但如此,要让日本人都动起来,留他们一条性命不是可怜他们,而是要他们给我们干活劳动的。从下个月开始,运输过海的军粮一律减去三分之一,以每一个月减量三分之一进行,三个月后,粮食问题,就由驻日绿营完全自筹解决。”
    “皇,日本产粮省远不及我大清之多,况且还有那么多百姓,若是军中少了粮米的话……”
    皇帝狞笑着撇撇嘴,“把朕的这番旨意告诉李鸿章、胡氏兄弟几个,他们脑子这么好,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的。”
    朱洪章看着他的笑容,心中一寒。这会儿他已经猜出皇帝心中想的是什么了——粮食不会就此增加,而要保证士兵的吃饭,自然的,日本百姓也就不能顾及了。或者活活饿死,或者为了一口果腹之物自相残杀,……想不到,这位主子平日里温文尔雅,对待日本人的心思竟然如此狠毒?
    皇帝抬起头,吩咐一声,“都出去,朕和朱洪章、奕山两个还有话说。”
    载滪几个鱼贯而出,暖阁中只有君臣三人,“奕山,过几天你到直隶,随同兵船过海,接掌胡大毛的差事,他是武将,打仗还行,统领十数万兵卒非是能才。没有朝廷的人在那里,可是不行的。”
    奕山恭恭敬敬的答应下来,“主子,奴才这一次去,主子可有什么锦囊妙计赏赐?奴才日后做事,也好有一个依归?”
    “你当朕是诸葛亮吗?还锦囊妙计?”皇帝和朱洪章都笑了起来,“若是妙计嘛,没有,即便有也不给你,刚才的话你也听见了,仗是用不到你亲自去打的,你所要负责的只是兵士的饮食用度;总之一句话,要让战士们在前线厮杀而后顾无忧。至于其他的,自己想办法。”
    奕山福至心灵,忽然跪倒,“皇,奴才有不情之请,在此请主子的旨意。”
    “是什么?”
    “这是经由朱大人的话给奴才提醒才想到的,日本粮米生产远不及我大清,我方士兵有时候会为粮米之事发愁,日本人就不会吗?眼见各处都在打仗,百姓好生恶死,自然都要往安稳之处以求藏身,日本人怕有很多要逃到东京去,这样一来的话,难道日本人就不会缺粮了吗?”。
    奕山的话让二人同时惊讶,“有道理,说下去。”

第127节兵部议军(3)
    第127节兵部议军3
    得到皇帝的鼓励,奕山更是侃侃而谈,“皇您看,日本的产粮大省有四处,分别是群马、山形、岐阜县和兵库县。其中山形县已经可算为我大清拿下,群马、兵库二县也在锋镝所指,唯有一个岐阜县地处内陆,不易获得;但仅此一县所产,要想全部供给百姓官民所需,未免杯水车薪;这还不必提日本人每年所产的粮米根本不足使用,很多时候都要从我大清购进。”
    “如今两国交锋,粮米通道早已断绝,故而奴才敢说,日本人一定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即便有一些存粮,也要紧着兵士步卒和达官贵人食用,百姓嘛,怕是只有喝风的份儿了。”
    听他用词粗鄙,朱洪章白了他一眼,“皇,尚大人说的极是,臣在军中所见,也大体如此。其中春秀等人攻占朝日城时,从府库中找出不少万石的米面,而百姓却分毫也得不到。后来臣问过,听他们说,这些粮食都是要作为军粮使用的。百姓根本休想过问,更不必提能够吃到嘴里了。臣想,凡此种种,我方不妨利用一二。”
    两个人的奏答让皇帝的心思有些飘忽,他们的意思很清楚,用怀仁之法善待百姓,则民心向背必定一目了然,但这种靠粮食或者其他惠徵招揽而来的百姓能够有多少,殊难把握,更不必提日本人的民族性决定了,恐怕更多的人最终的选择都是,即便饿死也断然不会做日奸的?因此,听起来很好,但实际做起来,却是难题多多。这还没有把运粮过海的成本计算在内呢!
    “此事不妥,但奕山的话也不能为错。倒不如变通一下:左右日本人粮食供应困难,就再给他们加加码!被俘虏的日本人中,选择那些不能干活的,一概驱赶出去,让他们到自己国家的首都去,剩下的青壮劳力全都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